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附光盘)/双语译林
内容
编辑推荐

施颖洲先生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原名《莎翁声籁》,是华语文学界如雷贯耳的翻译名篇,夏志清先生称施颖洲的译诗为“名诗名译”,并将他的译诗笔法比作英国大诗人济慈。

施颖洲中英文俱佳,精通古今诗学,兼修法语、西班牙语和世界语。余光中先生称其为“才力足以济其德操的前辈”。著名学者黄维梁教授称其为“译诗界的高僧”。

《莎翁声籁》被台湾大学等院校的外文系定为“莎士比亚课程”的指定教材。台北《皇冠》杂志称施颖洲的译诗为“最畅销的诗集”。

MP3中英文配乐朗诵:英文由外籍专业人士朗读,中文由江苏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朗诵。

内容推荐

施颍州编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附光盘)》收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54首,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献给一个年轻的贵族,热烈地歌颂了这位朋友的美貌以及他们的友情;第二部分献给一位“黑女士”,描写爱情。《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附光盘)》诗作抒情自由奔放,语言也富于想象,是莎士比亚文学宝库里熠熠生辉的瑰宝。

试读章节

[一]

我们愿最佳的生命繁滋,

美的玫瑰才会永不凋亡,

如成熟的到时总要消逝,

幼嫩子孙便可替他传芳:

但是你只跟你明眸订婚,

燃烧自身,培养你的光泽,

在丰饶的地方制造饥馑,

狠心跟甜美的自己为敌。

你,当今世界鲜丽的珍饰

兼绚烂春光唯一的前驱,

却在你蓓蕾里埋葬子实,

你吝啬儿,节俭造成荒芜。

可怜世间,否则你是饕餮,

连同坟墓吞没世间天物。

[二]

四十冬天将袭你的容颜

在你美的平原掘挖深沟,

你青春的盛装,今受羡看,

将变没有用的一袭褴褛:

那时,问起你那一切美丽,

你盛年的宝藏在那地方,

如说在你深陷眼里,将是

饕餮之耻,对暴殄的赞扬。

善用你的美更值得称赞,

假如你能回答:“我这佳儿

将还我的欠账,慰我晚年,”

证明他的美是你的承继!

 这样,老境你将又见新春,

 感到血冷,你将又觉温暖。

[三]

照镜,告诉你看见的容貌

现正其时,这容貌应滋生;

这时假如你不把它再造,

你是欺骗世人,辜负母性。

哪里会有那样美的少女

她处女地不屑让你耕耘?

那样痴的男子,愿做坟墓

收埋他的自爱,断子绝孙?

你是令堂的镜,在你身上

她唤回了她可爱的春天:

你也可以由你晚景的窗,

不管脸皱,重见你这盛年。

但你活着,如不作身后想,

独身,你影像会随你死亡。

[四]

有美不惜,你为什么浪费

你美貌的祖业于你自身?

造化只有传借,没有遗赐,

她是大方,只借慷慨的人。  美而小器,你为什么妄动

传给你传给的丰厚礼物?

枉放重利,你为什么运用

这偌大的一笔,仍难生活?

因为你只与你自己往来,

甘心欺骗你可爱的自己,

那么,等到造化叫你走开,

你怎能将账目清楚交移?

你未用的美会随你入殡,

善用,会生存做你代理人。

[五]

时辰静静工作曾经造成

人人注视的那可爱目标,

将来也会对它演出暴行

把它绝世美姿变成丑老:

因为时光不息,带领夏天

到可怕的寒冬,叫他死亡;

严冬冻结树汁,绿叶无存,

冰雪掩没美景,到处荒凉:

那时,夏天如未炼成精粹,

留作液囚,关入玻璃墙壁,

美感与美将被剥夺无遗,

没有美,也没有美的记忆:

花儿如经精炼,虽遇冬天,

只失颜色:芬芳永存人间。

[六]

趁你还未精炼,那就别让

严冬粗手毁你盛夏容颜:

装瓶芳香;把你美的宝藏

藏些私处,趁它还未消散。

这种运用不是盘剥重利,

愿意还债的人如能舒服;

这是要你滋生另一个你,

一本十利,更是十倍幸福;

十个你应比你现在荣幸,

如果十个孩子像你形状:

那时你如应该走开,托生

后代身上,死神还能怎样?

勿刚愎自用,因为你太美,

别让死神征服,蛆虫承继。

[七]

瞧,东方温雅的阳光抬起

他热烈的脑袋,下界众眼

都膜拜他新出现的美姿,

注目羡望他神圣的庄严;

他爬上陡峻的苍空山峰,

像强健的青年在他壮龄,

世人还是仰慕他的漂亮,

恭敬注视他黄金的旅程;

但是从最高峰,车马疲惫,  他像衰老的人,日暮蹒跚,

原先忠顺的眼便都离开

他下坡的道路,向别处看:

你也一样,正午转瞬将逝,

死无人管,除非你有儿子。

[八]

你音乐,听音乐你怎凄怆?

甜与甜无争,欢乐爱欢乐。

你不愉快接受,你怎欣赏?

苦恼你的,你怎喜于接触?

如真诚的乐音,配合优美,

琴瑟和鸣,入耳叫你不怿,

那是它们柔声劝激,责你

独身,放弃你应负的职责。

试听琴弦,一弦一弦殷勤,

夫唱妇随,如何和融交响;

就像父子与快活的母亲,

异口同声,合唱一支乐章:

他们无言的歌,众声如一,

对你这么唱着:“独身无益。”

P3-9

序言

译诗的艺术——中译《莎翁声籁》自序

施颖洲

如若说莎士比亚是英国的文学皇帝,他的声籁(十四行诗)集可说是他皇冠上光辉灿烂的宝石。

这本诗集的译成,对于我,是双重的喜悦。我不仅按照自己理想的忠实译诗的准则完成这部名著,我更希望,这本中译诗集能够为我国新诗带来一种形式,这是比较重大的意义。

许多人说过:新诗诞生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一大缺点是还没有自己的形式。我国诗歌,由四言而辞赋,而五言,而七言,而词曲,各时期莫不有其显著的形式;新诗何以独无!

声籁有一种固定的诗体。声籁诗体在外国诗中的重要性正如五七言绝句律诗在我国诗中的重要性。莎士比亚声籁通常称为英体声籁,是声籁两大体制之一;另一体制是意体声籁。

我曾竭力要忠实地译出莎翁声籁这本诗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曾执着地要忠实于原作的十言五步抑扬诗行Iambic Pentameter。以前,并不是没有人做过这种模仿外国诗行或外国诗的节奏的试验。例如,诗人陆志韦曾在创造音节上面下过功夫,诗人朱湘也曾用过十言诗行翻译莎士比亚声籁数首;然而他们总是未能贯彻始终,珠玉依稀,未成冠冕,便半途而废,自然没有唤起注意。我这次是靠着译诗多年的经验,花费整整一年的时间,始终用十言抑扬诗行来译莎翁声籁集。事实上,因为译诗多年不断,我对于译诗的音韵节奏,早已形成自己的看法,而且,我已出版的三本世界名诗选译集里大多数的诗都是依照这种方法译出来的。这本《莎翁声籁》是第一次有人用固定的中文十言抑扬诗行译出的一本诗集。

中文诗既然有四言、五言、七言,为什么不可以有八言或十言?实际上,这是随着时代应有的演变。译者希望这种十言抑扬诗行能够为新诗带来一种形式,或抛砖石引出一种珠玉的形式。

回过头来,不妨再重申我理想的忠实译诗的准则:“翻译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完全忠实于原作”,译诗的字句、节奏、音韵、体裁、风格、情调、神韵,都应该力求忠实于原作。

莎士比亚声籁,每首十四行,每行十音,分为五抑扬音步;前十二行隔行押韵,最后两行押韵。体裁上,这种十四行诗,可说是四段构成的:前三段是四行诗三节,最后一段是两行的偶句一节。译诗既然必须完全忠实于原作,那么,对这种节奏,对这种押韵,对这种体裁,中译便须忠实于原作。

凡是好诗,必有节奏。莎士比亚声籁用的是五抑扬音步,节奏整齐。英文的抑扬音节是用一个轻音在前,一个重音在后构成的;莎士比亚声籁,每行十音,发音一轻一重,造成五个抑扬音节。读到重音,自然略微停顿一下;因此,莎士比亚声籁诵读起来,一行五顿,造成整整齐齐的节奏。

这里,中文译出的莎士比亚声籁,一行十字,就是说每行十音,也是每行五顿。

中文诗的节奏,与其说是靠平仄,不如说是靠顿。古人不知平仄,可是古诗也有节奏。而且,全平或全仄的诗行仍有节奏;可见节奏并不靠平仄,而是靠顿。中文诗的顿有两种:一种是阅诗的顿,随着内容的意义自然而顿;另一种是读诗的顿,随着声音的整齐起落而顿。但是,在一个经验丰富的诗人手中,两种顿法可以合一;这也就是说,理想的诗行,无论是阅,还是读,都有同样数目的顿。

例如:下面李商隐这两名句,注重字句意义,可以有这样三顿半的阅读法: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可是实际上诵读,依照声音的节奏,却是这样的三顿半: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当然,理想的诗行,例如下面杜甫这两名句,无论是阅,还是读,都有同样的三顿半: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莎翁声籁》这本中译也有同样的情形。例如第一首第一行,注重字句意义阅读,十言有这样的五顿:

我们愿最佳的生命繁滋

但是实际上,照自然的声调,诵读下去是这样的,虽然还是十言五顿:

我们愿最佳的生命繁滋

不过,这本中译《莎翁声籁》,大多数的诗行都已做到音义上同样是二音一顿的十言五顿诗行。例如第一。二首,无论是注重意义的阅,还是注重声调的读,十四行每行都是二音一顿的十言五顿:

我的爱情加强虽似不振

我爱没有减轻虽似失色

爱情将变商品假如主人

到处宣扬它的高贵价值

才在春天我们初缔爱盟

当时我用诗歌把它迎候

有如夜莺早夏初试啼声

佳日成熟她便停住歌喉

并非夏季欢乐如今减少

不像她的悲唱使夜屏息

而是狂歌喧声压满枝条

优美变成庸俗便失甜蜜

所以有时我也像她住口

因为不愿歌唱叫你难受

当然,用这种严格的十言抑扬诗行,绝对不可损伤诗本身的好处。假如抑扬诗行是一双精美的鞋,我们绝不可削足就履,也无须因鞋蹒跚;我们应该依照足的大小,制出一双同样精美的鞋。

说到押韵,莎士比亚声籁是前十二行隔行押韵,最后两行押韵的,而且避免把用过的韵在下面一行或隔行再用。这中译本当然也照莎翁原作的格式押韵,由上面的第一。二首即可看出。押韵必须收到押韵的效果,我最喜欢用的是新旧韵谱里面发音相同的韵脚。韵谱里面,同部但音韵不同的字,固然不宜用于押韵;今日发音不同于往昔韵谱发音的,也不可靠。另一方面,只要能够收到押韵的效果,平声与仄声的韵脚可以互押。押韵自有押韵的艺术,大体说来,必须自然而不勉强,务求收到押韵的效果。

体裁上,莎士比亚声籁是四行诗三段及偶句一段构成的。以章法而言,一首莎士比亚声籁可分四段,就是起、承、转、合:第一段四行是起,第二段四行是承,第三段四行是转,第四段两行是合。例如著名的第一八首:

让我来把你与夏日比拟?

你是更加可爱,更加静闲:

狂风会摇撼五月的娇蕊,

夏天租借的时日也太短:

有时苍天明眸照耀太热。

他的金容也常常被遮暗;

美在美中也各有时消没。

因意外或天道变幻收敛。

但你永恒的夏不会朦胧,

也不失去你拥有的美丽;

死神难夸你徘徊他影中,

你在永恒诗中与时并滋。

只要有人呼吸,有眼能明,

这首诗将长存,予你永生。

起首一段四行,说你比夏日更加可爱,更加静闲;接下去的一段四行,承继前面四行的说法,说夏天的美会消失,会变幻收敛;再接下去的一段四行,语气一转,说你的美在永恒的诗中不会朦胧,不会失去;最后一段两行是收合的结句,说你在我的诗中永远不朽。因为莎士比亚声籁的结构如此,所以译者行文修辞也应该注意及此,忠实于此,才能收到“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浑圆透彻的好处。例如下列这几首精美的结句,译者曾竭力模仿原作结句的做法,以求收到结句的效果:

二三

试读无言的爱写下的诗:

以眼代听才是爱的慧智。

四三

未看到你,日日视同夜晚,

梦中见你,夜夜光辉白天。

一一二

你是这样深深植于我心

我想整个世界已无他人。

一一五

爱是婴孩;我早不该说话.

把永远生长的说作长大。

我说过:一首译诗不仅应该忠实地译出原诗字句全部的意思,而且应该像原诗一样是一首好诗,保持原诗的种种特点。

忠实的翻译,不仅每个字的意思都要译出,而且必须确切。字的翻译,力求正确仍然不够,还须切合原意。第二首第八行all-eating shame译为“饕餮之耻”,thriftless praise译为“对暴殄的赞扬”,就是为要切合诗中情景,斟酌译出的。第三首第四行的mother只能译为“母性”,不能译为“母,亲”,例如先前有人译过的,因为原诗所指的是还没有生过孩子的女性。第二六首第三行written embassage这两个字,好几位译者都未能好好译出,这里译为“文字使节”。第四〇首第五行my love receivest译为“收我爱人”,第六行my love thou usest译为“你享用我所爱的”,“收”及“享用”二词,看似自然,其实是依照原诗的情景,经过一番推敲,才译出来的。第八。首第一行faint译为“怅惘”、第七行saucy“孟浪”、第八行wilfully“大胆”、第十一行wrack'd“破沉”,都是切合原诗的用法,不是翻翻字典就可以译出来的。第九一首第五行humour译为“性情”、pleasure“乐趣”,也不是随便的翻译。在全书里面,像这样的译字,到处可以见到。

短语及句子的翻译也是如此,必须确切,忠实于原作。例如:第三二首第一行well-contented day译为“享尽天年”,第四四首第七行jump bOth sea and land译为“跨山越海”,第一一五首第十行I was certain o'ver incertablty译为“万变中我握住不变”,第一一八首第十行The ius thatwere not译为“无中生有的病”等等,都是经过相当时间的推敲的。像这样的语句,也是不胜枚举。

翻译不应滥用中文成语。但是,如果中文成语能够正确而切合地译出原意,却不妨采用。有些原文甚至非用成语无法译好。例如:第一六首第十一行inward wokth…outward fair译为“秀外慧中”,第一七首第十行less truththan Longue译为“言过其实”,第六七首第一行whereforewith infection should he live译为“为什么他要同流合污”,第八二首第五行as fair in knowledge as in hue译为“才貌双全”,第一一二首第四行O'ver-green my bad,my good allow译为“为我隐恶扬善”,都是用中文成语确切地译出原意的;因为,如果不是如此,就须译成拖泥带水的长句。

莎士比亚声籁的风格,照我看来,是稳健而不古奥,生动而不浅白,端整流丽。我希望我的中文能够忠实于他的风格。

莎士比亚常常在他的声籁中用同一字或相似的字加强效果,这是译者应该模仿的。例如第一一首第十二行有bounteous及hotmty两个同根的字,前者译为“珍贵”,后者便连同下面一字cherish译为“珍重”。第八二首第十一至十二行有两个truly字及两个true字,便用四个“真”字译出。第九。首第一行最后一字与下面第二行最先一字都是now字,所以都用“这刻”译出,而且放在第一行的末尾及第二行的开头,以收重叠强调的效果;同样,第十三行中间及最后都有一个woe字,中译也都用“悲伤”译出。凡是这种情形,看似寻常,都与风格有关。

莎士比亚在他的声籁中,不仅用字的重叠来加强效果,也用短语的重叠。例如第四九首第一行、第五行及第九行,三段各用against that time开始,收到一种重叠强调的效果;中译为忠实于原作,也在三段的开头用“为防那时”译出。  同样,为忠实于原作,诗人所用的技巧,例如明喻或暗喻,中译也应照样译出。明喻不可译成暗喻,暗喻也不可译成明喻。例如第二首第二行in thy beauty's field(在你美的平原),有人译为“在你的美丽的容颜”,也有人译为“在你美貌平原上”;第二一首第十二行gold candles fix'd inheaven's air(空中金烛),有人译为“天上黄金的星星”,都已把原诗的暗喻取消。同样,例如第七。首第四行A crowthat nfes in heaven's sweetest air(万里晴空飞过一只乌鸦)是暗喻,有人译为“像那飞在可爱的天空中一只乌鸦”,也有人译为“有如万里晴空飞过一只乌鸦”,把暗喻译成明喻,也是不忠实于原作。

莎士比亚声籁有许多特点是译者不能不谨慎翻译的。例一:莎士比亚喜欢在一些声籁中搬弄专门学识:第一四首他用了许多星相名词(星辰、星相、吉咎命运、预言顷刻、天象、气数、妙理、奥机),第四六首法律名词(利权、控诉、被告、驳斥、指控、陪审团、讯问、公断判决),第一三四首商法名词(抵押、担保、保券、拘束、放高利贷、借据扣押),第一四七首医药名词(狂热、疾害、痛苦、病态、医生、处方、医家禁忌);似此种种,译者不能不用最妥当的中文字句译出。例二:莎士比亚喜欢用一些双关词句:第一三五首及第一三六首will(威儿)有“情欲”的意思,同时也指莎士比亚本人及与他同名威廉的几个情敌;第一三八首第十四行by lies(混过)兼有“困过”的意思;第一四四首第十二行hell(阴府)一词,不能译为“地狱”,因为兼有“阴部”的意思;第一五一首第一行conscience一字兼有“性欲”与“性情”的意思,最好译为“性”字;似此双关词句,译者不能不动动脑根,找出中文相当的双关字句译出。例三:第四九首,全诗自始至终只是长长的一句;译者不能不用一气呵成的笔法把它也译成长长的一句。例四:第一二九首是一首用字重叠对比,言辞随着情感跳动的诗;译者不能不模仿原诗的作风。例五:第一五一首是全诗集中最猥亵的,充满像“性”、“昂然而起”、“激扬轩昂”、“挺立你处”、“垂倒”、“勃兴”的字句;译者不能不细心照译。……上面几个例子也可以说明,翻译一首诗,不仅字句应该完全忠实,也应该保持它的特点及好处。

自然,一切事物都有例外,莎士比亚声籁集也不能避免。例一:莎土比亚声籁用的是抑扬音步,但是有些诗行却不完全是抑扬音步的,第一八首第三行起首二字roughwinds便都是重音,用来加强这两个字“狂风”的效果,并非抑扬音节,这与中文七言诗平仄“一三五不论”,正是同样的道理。例二:莎士比亚声籁用的是抑扬五音步格,第一四五首却用抑扬四音步格;这首诗的中译也用抑扬四音步格。例三:莎士比亚声籁每首十四行,第九九首却有十五行,第一二六首则只有十二行,押韵的格式也有变动。……莎士比亚声籁原作既有例外,中文译本当然也有例外。

为便利阅读欣赏,莎士比亚声籁集的读者首先应该知道,这诗集中有四个人物:一是诗人自己(我);二是诗人的朋友,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年少英俊、风流倜傥,集中第一首至第一二六首都是写给他的,包括开始十七首劝他结婚生子的;三是一个黑俏的妇人,阅人甚多,与诗人及他的朋友形成三角关系,第一二七首至一五二首写的就是她;四是另一个著名的诗人,与诗人争取他朋友的宠爱。数百年来,莎士比亚专家学者对于这声籁集中的人与事曾有种种探讨搜寻,著作卷帙丰厚,但是至今还没有结论,恐怕也永远不会有结论了。作为读者,我们的对象应该是莎翁声籁本身。

翻译这部诗集,我整整用了一年时间,悉心从事。多年来,我络续选译这诗集中最著名的三十余首,其中十二首收入《古典名诗选译》。到了去年中秋节,我编了二十多年的日报暂时停刊,我便把这段清闲的时间几乎全部用于翻译莎翁声籁。平均计算,译诗一行,至少竟用了半个钟头!出单行本之前,又校改三遍!

此诗集初成于一九七三年。现承出版社印行,谨此致谢。

书评(媒体评论)

用这把钥匙,他打开了自己的心扉。

——华兹华斯

我们找不到比他更优美的诗人:他的诗神缪斯充溢着优美的构思,并且像他本人一样,英勇豪迈地呐喊着。

——埃德蒙·斯宾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附光盘)/双语译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菲律宾)施颖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15584
开本 32开
页数 1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2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19.4:I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