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雨集》共五册,是释印顺法师晚年对自己作品的再次编集,收录了除专著和《妙云集》以外的各类文章,内容包括解经、释论、教史、教理、专题、小品等。论题专一深入,阐述详细完整。
为方便读者阅读,《华雨集》此次收入“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丛书时合为三册整体推出,上册为《华雨集》(一),中册为《华雨集》(二)、(三),下册为《华雨集》(四)、(五)。
图书 | 华雨集(上中下)/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华雨集》共五册,是释印顺法师晚年对自己作品的再次编集,收录了除专著和《妙云集》以外的各类文章,内容包括解经、释论、教史、教理、专题、小品等。论题专一深入,阐述详细完整。 为方便读者阅读,《华雨集》此次收入“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丛书时合为三册整体推出,上册为《华雨集》(一),中册为《华雨集》(二)、(三),下册为《华雨集》(四)、(五)。 目录 第一册 一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 二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释题 三 《辨法法性论》讲记 四 《往生净土论》讲记 五 精校敦煌本《坛经》 第二册 一 方便之道 第三册 一 论提婆达多之“破僧” 二 王舍城结集之研究 三 论毗舍离七百结集 四 阿难过在何处 五 佛陀最后之教诫 六 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 七 读“大藏经”杂记 第四册 一 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二 法海探珍 三 中国佛教琐谈 四 淫欲为道 五 佛法中特别爱好的数目 六 辨法相与唯识 七 谈法相 八 苦痛与知识 九 道在平常日用中 一○ 谈佛法的宗教经验 一一 佛学大要 第五册 一 游心法海六十年 二 研究佛法的立场与方法 三 从复兴佛教谈研究佛学 四 南传大藏对中国佛教的重要 五 泛评周继武居士《起信论正谬》 六 《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动向》读后 七 论三谛三智与赖耶通真妄 八 《昙鸾与道绰》阅后 九 读《中国历代佛教书画精粹》后 一○ 印顺导师访问记 一一 中国佛教的由兴到衰及其未来的展望 一二 访印顺老法师 一三 太虚大师传略 一四 太虚大师圆寂百日祭文 一五 我与东老的一段往事 一六 我所不能忘怀的人 一七 愿道老再来人间 一八 《摄大乘论讲记》弁言 一九 《守培全集》序 二○ 《菩提心影》序 二一 《慈航大师纪念集》序 二二 《异部宗轮论语体释》序 二三 《谛观全集》序 二四 《律宗教义及其纪传》序 二五 《地藏菩萨本愿经》序 二六 《华严经教与哲学研究》序 二七 《太虚大师选集》序 二八 《续明法师遗著选集》序 二九 序“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三一 《竹云斋文集》序 三二 《松山寺同戒录》序 三三 《中国古佛雕》序 三四 为取得日本学位而要说的几句话 三五 致乐观老法师函 三六 答成元法师问 三七 答慧空尼 三八 答昭慧尼 三九 答苏建华居士 四○ 致陈永权居士 四一 答杨敏雄居士 四二 答张展源居士 四三 答曾宏净居士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华雨集(上中下)/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释印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7849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1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60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7.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6 |
高 | 4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