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出世与入世(佛教的现代关怀)/人间佛教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佛法是一切众生的佛法,遍及大千世界,但主要是为了觉悟和解脱人生,弘化的中心是在人间,其主要实践者是人,故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佛教重视人和人间,不是认为,只要做好人就达到了学佛的终极目的;而是说,人有无限的觉悟潜力,并只有在人间才能彻底地开发。因此,只有人才能成佛。佛教重视人和人间,不是因为其主张人对其他众生乃至自然界有一种主宰和统治权,而是认为人类既具有智慧和慈悲,又有实践这种智慧和慈悲的时空因缘。因此,佛教强调了每一个人对其他众生乃至自然界应负的责任;人类应在缘起性空原理的指导下,创造一个与其他众生乃至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净土世界。因此,人间佛教的研究,就是探讨佛教的社会人生使命,以佛教缘起法门,阐发人对社会、自然和生态的义务和职责。

目录

试论佛教的社会批判立场

缘成史观与进化主义

——传统佛学现代转化的一个范例

星云模式及大陆人间佛教建设

全球化视角下的人间佛教

——以星云模式为中心

一曲碧湖水,悠悠万古情

——试论新女性吕碧城的人间佛教思想与实践

寺院经济的发展与人间佛教的理念

——以佛光山为例的研究

明代佛教的社会救济、公益事业及其现代启示

从寺庙到教团

——太虚大师人间佛教建设的制度构想及其实践

契理契机继往开来

——略论人间佛教关于戒律的近现代调适

弘一大师:人间佛教视角下的居士戒律

权利的缺失

——丛林和清规为何没有开出现代民主

佛教的心本史观与心本的佛教史观

——对人间佛教人本化的反思

隋唐五代佛教的环境保护

华严宗哲学与深层生态学

——佛教对当代环境危机的启发意义

从《央掘魔罗经》看佛教积极的慈悲精神

行佛与自我调御

——从汉译《念身经》谈起

福建普庵信仰和普庵教初探

佛教“意义系统”现代转型考察

——以无锡地区十年间三次调查为中心

太虚大师的美术观与人间佛教

禅悟与审美

——《坛经》禅法的美学诠释

佛性与人生的内在超越

——方东美论中国佛教的生命精神

昙鸾净土思想中的往生得益观念

中国佛教“家”观念略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出世与入世(佛教的现代关怀)/人间佛教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学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84431
开本 16开
页数 3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8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53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4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