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父亲的雪/新绿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父亲的雪》是回族青年女作家马金莲的首部作品集,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作品善于从儿童、女性视角入手,以凝练、生动的语言,描述西部农村人们的生活、命运和情感。

她的小说追求的不是故事的曲折和惊险,而是靠大量细节描写撑起整个文本框架,纯朴、简洁甚至神秘的细节描写,勾画出西部农村小人物的情感走向和精神内涵,语言素洁、醇厚,在熟练运用现代汉语的同时,适当采撷西海固方言和回族用语,为文章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马金莲从固原民族师范上学时开始至2009年10来创作并发表的24篇中篇小说,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马金莲创作成就和成长历程,是其小说创作的荟萃。

马金莲的作品多以儿童、女性的视角,以大量纯朴、简洁的细节勾画框架,用细腻朴实的笔调,凝炼、生动的现代汉语语言和巧妙的西海固方言和回族语言,描绘西部农村人的命运和情感。特别是其小说对西部农村小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内涵的细腻描述,颇具有西海固文学的地域特色。

目录

序 纯真的目光

父亲的雪

碎媳妇

掌灯猴

春风

丑丑

永远的农事

蝴蝶瓦片

糜子

搬迁点的女人

墨斗

发芽

少年

巨鸟

风痕

富汉

细瓷

六月开花

窑年记事

庄风

流年

早年的收藏

五月散记

远处的马戏

光阴

前方的幸福(代后记)

试读章节

父亲的雪

记忆里那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场雪。

雪花变换着姿态在半空肆意舞蹈,舞出世上最好看最难模仿的舞姿,然后,无声无息地落到地面上。路旁的白杨树肯定在我们不留意的时候,将身子一再蜷缩,打出一个个无声的寒战。在大冷的寒冬,它们才是最贫穷的,连件御寒的衣衫也没有。那些葱绿了一个夏天的叶片,一到冬天就纷纷逃离枝头,叛离树身。大树没有长腿,无法走路,也就无法躲到可以避寒的地方。在漫天的落雪里,道旁的白杨,尤其显得孤零,苦寒。它们的身影,使得漫天的风雪显得更无情更寒冷了。一切都是被遗忘的,无人想起的。

一年四季忙活的农人们,趁着这场大雪能歇缓几天了。在严冬里,焐在土炕上歇息,真的是一件最最舒服最最幸福的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们这里的人连一天也不能闲下来的。春天耕种,乏牛乏驴在鞭子驱赶下把每一个山头山洼山脊梁儿走遍。它们身后拖着沉重的犁铧,最后跟着扶犁的男人。男人后面,是衣衫褴褛的女人,女人们小心地把各色种子撒进身下的土地。她们总是趁人不备,将粮食塞进自己的大口。她们饥饿的大口,简直要把盛粮食的木升子吞下去。大家的眼睛是贪婪的,更是饥饿的。队长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却是大伤脑筋,甚至伤透了脑筋。各种各样的,人的脑子能想出来的法子都用上了,还是无法有效制止大伙偷咽种子的举动。在众多方法里,最毒辣的一招,是把人的尿尿拌在种子里。队长将他家一夜的尿尿接在一个大木桶里,晨色朦胧中,将那桶尿水当着大伙的面哗地倒进粮食里,搅拌几下,才开始种。黄乎乎的尿水,看得人直泛恶心。大家暗暗咒骂队长那个肥婆娘。这么骇人的主意,除了他那个婆娘,谁还想得出来呢。然而,耕种一会,日头冒花子的时节,肠胃终于禁不住粮食的诱惑了,有人悄悄把粮食灌进嘴里,忍着恶心吞下去。撒种的女人一个个这样干了。大家干脆放开了,粗糙的手掌将粮食狠命搓搓,似乎这样就干净了,没有尿臊味了。同时议论几句队长的肥女人,那个让大家尝她尿尿的女人,这会子肯定在吃早饭。她干的当然是最轻的活计,在伙房当炊事员。队上最轻省最有油水的活计就是队长,保管员,饲养员,炊事员。

本来我母亲还准备在王家多坐些日子,她想等我和哥哥稍微大一些了再走。她的三个娃娃确实太小。大姐十一,哥哥八岁,我是她生在王家的最小的女儿,刚好五岁。我五岁的这个年头,母亲还在王家垴劳动。偷吃拌有尿尿的粮食的女人里就有我的母亲。那个高个子,显得单瘦的女人。母亲是个喜欢热闹的女人,她的嘴一刻也不愿意停止,总是在说话,和女人们说各种各样的耍话。没有了男人,母亲还是爱说爱笑的样子,本性一点没改。女人中就有人议论,说这个女人肚量大得很,惊人哩,离了男人日子还在往下过,咋就没见她垮下来。

日子当然得往下过。母亲回绝了那些不断上门的媒婆,她说不跟人了,这辈子不出王家的门了,守着娃娃过呢。

母亲没有守住她的诺言,很快就跟人了,并且离开了王家垴。

种完麦子种豌豆,然后种胡麻种莜麦燕麦洋芋糜子荞麦。等到把四下里的山头全部种完,已经是四月锄草的时节了。夏季更是忙。收割的活计一直持续到深秋。碾场的事推迟到冬天。大家在雪窝子里抽出麦子,摊开在集体的大场上,老牛乏驴拖着碌碡,吱吱咯咯几乎响到老历年跟前去。过了农历年,又得动弹了——背粪。所有的农家粪土都得由人力背送到各个山头。一个冬天都别想消停了。我们盼望下雪,下大雪,大得能把世界淹没的雪。大雪天队长不会吹着哨子喊出工了出工了。下雪的天气里,大人和娃娃都是自由的。

我就是在这些自由的日子里去了趟母亲家。是巴巴送我去的。巴巴要去他的丈人家,顺便把我捎在毛驴的背上。毛驴的蹄子踏在雪上,咯吱咯吱响,响声匀称有力,像精心敲出的鼓点,好听极了。巴巴是个爱说笑的人。刚上路时我们什么话也没说。耳边响彻着雪落的声音,驴踏雪的声音。巴巴在拼力打驴,只怕雪下厚了路面打滑。二娘的话一直在我心里翻腾。临出门,二娘为我换下烂成线串串的衣裤,换上了赛赛的汗衫、裤子。赛赛明显不高兴,嘴巴撅得老高。若是平时,她肯定会冲过来,从我身上把衣裳夺去。今天没有,今天我要去自己的母亲家,二娘肯定早就对她讲了,用带着威胁的口吻说今天你得让着阿舍子,惹哭了她回去给她娘说,若是她娘听到啥闲话,我砸断你的腿子。所以赛赛只是用眼睛看着我穿上她的汗衫,眼里的火苗在呼呼地蹿,却被她一再压回去。赛赛眼睁睁看着我骑上驴,和她的父亲出了门。

赛赛一定也想出门的。她经常会跟着二娘出门,到她的外奶奶家姨娘家去浪亲戚。浪亲戚真的是很好很幸福的事。赛赛每当跟她娘从外面回来,兴冲冲的,不断炫耀,说她吃到了白面做的饭,而且是长面,还吃到了馍馍,还有其他的好吃的。总之都是些平日根本无法吃到的稀罕物品。赛赛偶尔也会分一点给我。可是,二娘家的娃娃多得挤破头,大家你哭我号,你争我抢,分到每个人手里的,仅仅是只能用牙尖尝一下的一点。深深的遗憾攥紧了我的心,要是我们的母亲也在,领我们去自己的外奶奶家浪,那会是多么惬意的事。哥哥在不远处看着,他已经是大娃娃了,不会挤到娃娃堆里来抢那一点稀罕东西。哥哥的神色落寞中透着沮丧。我知道他其实很馋的。他也想尝尝好吃的食物。他会和我一样,想到我们的母亲吗?

临出门,二娘忽然拉住了我的手,二娘的手心潮乎乎的,我干燥的小手到了她的手里,觉得软乎乎的,被这种软和包裹着,就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我感觉口干舌燥。我像一条游上旱滩的鱼,想挣脱这绵乎乎的手心,可是,我知道自己不能,不敢。我清楚自己此去,并不是永远留在母亲身边,而是像走亲戚一样,走走,浪浪。有一天,我还会回到这个家里,与二娘一家过日子,吃二娘挣来的饭菜,穿二娘缝的衣裳。所以我不能在临走得罪二娘,我还会回来的,再说,因为这样的事伤害她,我是不忍心的。二娘的脸上显出巴结的意味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意味会面对着我,是我,而不是别人。真是太意外了。平时,二娘总是将笑脸,将笑意里荡漾的巴结神色送给队长、会计、炊事员、饲养员他们一伙人。巴结他们,我们这样小的娃娃也会,也知道那是些不能得罪的人。队长掌管着一庄子人的生计大事。会计只要在我们劳动的工分本上稍做手脚,我们就会面临很长一段日子的饥荒。二娘像众多女人一样,总梦想着有朝一日得到某个掌握大权的人的特别青睐。至少,她不敢将一张板着的脸对着人家。二娘只有回到家里,忽然就脾气暴躁起来,不时找机会打某个娃娃一顿。二娘从来不打我和哥哥。其实这远比打我们一顿叫人难受。打娃娃时节的二娘眼圈青黑着,脸色黄唧唧的,脸上的皮松松地垂着。

P1-3

序言

“新绿丛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持策划,于2001年开始出版的以宁夏作家作品为内容的系列文学类图书,截至2005年年底已连续推出三辑。其中《马鸿逵传》已经再版,《花旦》《白衣宰相》《花逝》等作品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丛书的出版,既丰富了本地区的文化生活,又为宁夏的文学创作发掘了优秀人才。

为弘扬先进文化,培养、扶持青年作家创作,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新启动“新绿丛书”出版计划,并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出版。入选作品以近年来创作的优秀中长篇小说为主,贴近生活,弘扬主旋律,是人文性、时尚性俱佳的图书,展示了宁夏文学创作的新风貌。

后记

前方的幸福

马金莲

这些年里,一直坚信,有一种幸福,就在前方等待着我,只要努力,终有一天,我会走近前去,靠近它。

这幸福就像一朵开在荒漠中的花,遥遥看着,能感到希望、力量和温暖。

从来没有想过要前去采撷它,喜欢这样远远地看着。

相信只要坚持赶路,终有一天,我会到达花开的地方,俯身嗅到那一缕清香。

就像文字。一直坚持将自己写出的东西称做文字,确切说是小说,可是我喜欢称她们为文字。

十年前就开始涂抹文字。想想,那时真的很年轻,年轻到居然伪装出一副老成的嘴脸,整日混迹在文字的世界里,做着朦胧的文学梦。

十年的时光,抛洒在文字上。可是回头去想,居然没有后悔,就算当初没有选择文字,今天,你不还是老了十岁。不管沉迷什么,为什么而付出,时光终究是无法挽留的。这样也好。至少我在这些琐碎的平凡的文字里,表达了一个农家女子的心灵世界,一群西部低层穷人的心灵写照,这样的付出,怎么能轻言没有价值呢。

从来没想过更进一步左右文字,或者用文字将心中的激越部分表达出来。只是不急不缓地,一点一点写,一滴一滴流淌。

文字营造的世界,是温暖的,是矛盾的,当然,也难以避免生活中那些必须面对的残酷和冰冷。

同时,得承受一分孤独。文学不是哗众取宠的东西,真正的文字,是在孤寂中研磨而出的。在纷繁人事中,抽空思索那些打动过自己的细节,像零散的珠子,精心串连,打磨出一篇文字。我的所有小说都是这样产生的。她们无一不凝聚着我的神思和心力。

写作是一件怎样的事呢!充满了幻想的兴奋,冲动,思索中的痛苦,现实里的打击;还有,表达后的被掏空的疲累,用文字难以淋漓酣畅地表达的缺憾。

写着,写着,会感到迷茫、劳累、无助和凄然。

因为一直视写作为很私人的爱好,从来没有梦想过有朝一日会出版自己的集子。

现在要变成现实了,心里难免激动。同时,忐忑不安,集中将这些年里断续写出的文字放在一起,一下子拿到读者面前,我真的不知道,这些稚嫩的文字,将面临怎样的检阅与考验。

就像孩子出世,终究得把她交给风雨、交给社会,经受考验,经历磨难,这样才可能获得成熟。于是,犹豫中,我将自己的文字交了出来。

经过一番斟酌,我将近十年创作中的精华部分放进了这本书,以短篇小说为主,作品大多从儿童、女性视角入手,试图以凝练、生动的语言,描叙西部农村人们的生活、命运、人生状况。

作品中往往抓住细节,刻画日常生活中最为细致、微小的情节,透过精致的细节描写,揭露人性中最为微妙的方面。同时,刻画了贫穷、落后环境中人的生活、心理、信仰、风俗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变异与蜕化,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

都是关于村庄的。写作灵感的源头,就是我最初生活的那个村庄。

今后的写作,还是围绕村庄。只要村庄屹立在大地上,生活没有枯竭,写作的灵感就不会枯竭。

忐忑着,我把自己的文字交给你们,我的未知的读者。

请批评,请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父亲的雪/新绿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金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少儿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05624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6
17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