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杨家将的历史和传说/中国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将,其中有的立下过彪炳青史的战功;也有的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永远使后人感叹。然而,像杨家将那样,既有辉煌的事功,又饱受排斥、陷害的,却也并不多见。通观全史,最典型的唯有宋朝的杨家与岳飞父子。关于他们的历史资料虽然简单,传说却异常丰富。人民热爱杨家将,不断地讲他们的故事。丰富的传说使杨家将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人民的心中。

本书通俗地讲述了有关杨家将的历史和传说,还原一个真实的杨家将故事。

内容推荐

杨家将是在宋朝中原人民反抗契丹贵族侵扰的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那时候,我国北方的契丹贵族常常进攻中原,给黄河流域的人民造成很大的危害,也给宋王朝以极大的威胁。杨家将英勇地保卫了宋朝,却受到内部敌人的迫害。他们的故事,说起来叫人兴奋,也叫人悲痛。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从他们的政治需要出发,往往把一些毒素塞到民间流传的故事里去。他们的思想,是当时的统治思想,民间的艺人不可能不受到影响,于是良莠不分,有益的和有害的传说,一同流传下来了。

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哪些是后人的传说?对于这些史实和传说,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本书想解决的,就是这几个问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契丹进攻中原

第二章 “儿皇帝”石敬瑭

第三章 “杨无敌”

第四章 镇守雁门,大破辽兵

第五章 宋朝收复燕、云的尝试

第六章 陈家谷口英雄殉国

第七章 杨六郎扬名边关

第八章 澶渊之役前后的杨延昭

第九章 杨家将的第三代——杨文广

第十章 关于杨家将的故事和传说

附录 杨家将及有关史事年表

试读章节

第十章 关于杨家将的故事和传说

杨家将的历史,只有这么一点儿。读者一定要问:“难道杨家将只有这点事吗?”

对了,杨家将一定还有许多生动的战斗故事。可是他们祖孙三代的活动,没有被史书详细记载下来。写书的人没有充分的资料做根据,不好多写,这是很遗憾的事。

关于他们的历史资料虽然简单,传说却异常丰富。人民热爱杨家将,不断地讲他们的故事。丰富的传说使杨家将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人民的心中。封建统治者要埋没他们,人民却使得他们成为伟大的人物。人民是公正的,也是有力量的。

杨业牺牲后不久,民间就在讲他的战斗故事了。宋朝出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在杨业死后六十五年,写了一篇文章,说杨业、杨延昭父子英勇的声名,不仅天下读书人都知道,连小孩子也很熟悉。由此看来,杨家将的故事,流传到现在,将近有一千年了。

关于杨家将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当然,传说不全是事实,但是有一部分应该是真实的。为什么传说跟事实会有不同呢?因为人们在讲的时候,总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愿望,发展了故事。这种传说是很宝贵的文化遗产。

人民认为杨家将对保卫宋王朝作出了贡献,应该受到人们的敬重。元朝时有人写杨家将的戏曲,就特地在戏曲里安排了一座纪念他的府第(叫做“清风府”,后来传说里叫做“天波府”),说大小百官到这座府第的楼前都得下马,连皇帝每年也要来烧两次香。

人民严厉地责备通敌的奸臣。在传说里,人民痛斥了潘仁美、王钦若这两个家伙。他们虽然没有公开通敌,然而正是这个潘仁美,把英雄逼到了死地;正是这个王钦若,起初主张逃跑,后来又陷害寇准。这种行为,跟通敌能有多少差别呢?

人民还创造了寇准审潘洪(传说中的潘仁美)的故事。在《清官册》这个戏里,潘洪不得不低头认罪,亲口供出陷害杨家的罪行,这的确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人民讲到杨业兵败被俘的事件时,不愿意让老英雄落到敌人手中,创造了杨老令公碰碑自杀的故事。这是一个充满了悲壮气氛的场面。英雄殉国了,遗骨还不得家乡,人民是不愿意的,因此又出现了杨六郎等进幽州盗遗骨的故事。这些故事被写成小说,也编成戏曲。直到现在,京戏里(别的剧种里也有)还有《李陵碑》(也叫《托兆碰碑》)、《孟良盗骨》等戏。

人民要尽情地歌唱英雄,他们又塑造了许多不见于正史的光彩的人物。

传说里杨业的妻子佘太君,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这绝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上文说过,杨业的妻子是抵抗契丹贵族的名将折从阮的孙女,本来就是有光荣传统的将门之女。而且让一个一百岁的白发老婆婆挂帅杀敌,人民一面赞扬了杨家,一面也骂倒了无数没用的大官僚。

人民塑造了佘太君,又塑造了另一个女英雄——穆桂英。她在历史上似乎有点根据,杨文广的妻子是慕容氏,“慕容”和“穆”声音相近。但传说中的穆桂英是宗保的妻子,所以这个说法未必可靠。她飒爽英姿,亲自选中杨家的少年英雄做夫婿。她英勇无敌,大破辽军的天门阵。这个人物的出现,发扬了杨家将的传统精神,也使封建社会里被压迫的妇女扬眉吐气。人民为了这双重的原因,特别喜爱这个人物,直到今天,还把她看作英雄妇女的典型人物。

英雄在封建时代里,受尽磨难,有时不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但到朝廷需要他时,还是会振作起来的。人民创造了杨五郎的形象,让这位粗豪的汉子,在五台山出家。然而他并没有忘记宋王朝,虽然换上了和尚的装束,仍旧留下了战马。最后,在六郎的鼓动下,终于重新走上战场,杀敌人,保卫宋王朝。在戏曲里,也有《五台山》(也叫《五台会兄》)的剧目。  杨家父子领兵多年,手下自然有许多英雄好汉。封建时代的史家只记下一位老将王贵,人民是不能满足的。人民于是举出了孟良、焦赞,让他们来打奸臣、平民愤。这样的故事,使人感到兴奋。

人民是乐观的,对反抗民族压迫充满信心,讲了杨家将英勇牺牲的故事,又讲了佘太君、杨延昭、杨宗保抗击辽和西夏的故事。有一本章回小说叫《杨家将演义》,就是系统地讲述杨家将的事迹的。小说里面的故事,跟历史事实出入很大,然而正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本小说写得比较粗糙,这是因为没有经过很好的加工。如果我们听艺人们说《杨家将》、《金枪传》等评话,就会觉得内容丰富多彩了。

人民就是这样歌颂了杨家将,斥责了权奸和皇帝。

人民喜爱杨家将英勇抗辽的故事,封建统治者就歪曲杨家将的故事,让人们不知不觉受到毒害。他们把杨四郎说成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物,让他投降辽朝,做了萧太后的驸马。《四郎探母》这个戏的情节,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人民反对这样做,在一出叫做《三关宴》的戏里,杨四郎终于羞愧自杀。统治者和人民群众的爱憎是不同的。

只有在人民的新中国,才有可能认真地整理这些传说,抛弃其中的糟粕,使它成为真正的文化遗产。

以现在深受观众欢迎的戏曲《杨门女将》来说,旧本子叫《十二寡妇征西》,写得凄凄惨惨,情调很低沉。新本子并没有叫死掉的男将复活,却让百岁老人在历数“三代男儿伤亡殆尽”的事实后,激昂慷慨地唱出“……孤寡一门,历尽沧桑,我也未曾灰心”的豪情壮志。她又针对关于杨家主战是报私仇的诬蔑,严正地指出:“杨家要报仇我报不尽——哪一战不为江山,不为黎民!”这样一来,调子高亢了,精神境界提高了,古代的历史传说起了激发人心的作用。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P95-100

序言

杨家将的历史出在宋朝。杨业殉国是宋太宗雍熙三年(986)的事情,离开现在将要满一千年了。他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的时间,也几乎一样长久。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在仁宗皇祐三年(1051)写的《杨琪墓志》里,就说:从士大夫到童儿、野老,都知道杨业父子智勇无敌的故事。直到今天,在戏曲、曲艺中,人们仍在不断地演唱、讲述杨家一门忠烈的故事。

杨家将是在宋朝中原人民反抗契丹贵族侵扰的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那时候,我国北方的契丹贵族常常进攻中原,给黄河流域的人民造成很大的危害,也给宋王朝以极大的威胁。杨家将英勇地保卫了宋朝,却受到内部敌人的迫害。他们的故事,说起来叫人兴奋,也叫人悲痛。

人民喜爱这些故事,希望知道在中原受到游牧民族骑兵铁蹄蹂躏的时候,英雄们是怎样战斗的。这种故事给人们增添精神上的力量。人民也希望知道,这些铁铮铮的英雄,为什么会受到内部敌人的迫害。这种故事,又给人们很好的教训。中国古代有许多名将,其中有的立下过彪炳青史的战功;也有的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永远使后人感叹。然而,像杨家将那样,既有辉煌的事功,又饱受排斥、陷害的,却也并不多见。通观全史,最典型的唯有宋朝的杨家与岳飞父子。人民,只有人民,才能真正公正地评价历史。因此,杨家将和岳飞父子的事迹,就通过人民的口碑,一直流传下来。

当然,民间流传的故事,由于历代说书人、讲故事的、写戏曲的,不断地把想象的成分加进去,故事虽然变得更丰满、充实了,但它和历史的面貌却变得不完全相同了,有时候甚至很不相同。这些想象的成分,有加得好的,也有加得不好、甚至是有害的。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从他们的政治需要出发,往往把一些毒素塞到民间流传的故事里去。他们的思想,是当时的统治思想,民间的艺人不可能不受到影响,于是良莠不分,有益的和有害的传说,一同流传下来了。

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哪些是后人的传说?对于这些史实和传说,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作者想解决的,就是这几个问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杨家将的历史和传说/中国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起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31443
开本 16开
页数 1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4.09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5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