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作者作为母亲、教育者、艺术和造型治疗师的经历。在书中,作者尝试向那些对儿童画感兴趣的父母以及教育、咨询和医疗工作者介绍儿童画及其本质。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告诉成人如何理解儿童画的、背景,如何弄清那些让人费解的表达方式和隐藏在画中的含义,并说明孩子们画画的动机和意图。
图书 |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记录了作者作为母亲、教育者、艺术和造型治疗师的经历。在书中,作者尝试向那些对儿童画感兴趣的父母以及教育、咨询和医疗工作者介绍儿童画及其本质。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告诉成人如何理解儿童画的、背景,如何弄清那些让人费解的表达方式和隐藏在画中的含义,并说明孩子们画画的动机和意图。 内容推荐 通过教师的帮助,妈妈们读懂了孩子隐藏在图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疼爱的愿望。通过图画,父母和孩子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亲子关系获得了改善与提升。 目录 第一部分 孩子们和他们的画 1 如果仙鹤长了两只耳朵——儿童表达意思的角度 动作——孩子们的第一次表达 是孩子的艺术还是被隐藏的事实 奇妙的现象 2 天使看起来像刺猬——儿童绘画发展的基本特点 涂鸦的意义 无造型阶段绘画的发展步骤 造型阶段的开始 4岁以后绘画造型的总体特点 3 狼穴、尖牙和肚子里的石头——形象的图案对解决冲突的作用 “现在我要画一个狐狸的故事” 意图解释 成熟时期和克服困难的方法 第二部分 关于儿童画的理解 4 理解儿童图画的方法焦点——接近这幅画 首要的问题 画面分 配、颜色以及绘画过程 三个基本规则 5 甲虫、刺猬还是圣诞树——你画的是什么 6 跑题的主题画 第三部分 孩子们的印记——十二幅画的故事 7 表达内心冲突的即兴画 伊娜:当云朵哭泣的时候 亚娜的心愿:让父母重归于好 弗洛里安:我们讲和吧 莎拉:死亡之旅还是生命之旅 8 三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 埃尔菲:诉说着的沉默 曼努埃尔的黑墙 布约恩:牛病的树和受伤的蛇 9 和妈妈们聊聊孩子们的画 安娜:转移到图画中的兄弟姐妹冲突 缇娜:不希望增加家庭成员 乌莉:牵着我的手 纳塔丽:肃清家庭混乱 蕾娜:胳肢我,保护我 第四部分 妈妈画画——作为沟通媒介、关系桥梁和教育手段 10 从纠结到解脱——一个小组过程 “我的儿子是发育迟缓吗” 观察与结果 被释放的创造力 11 放下巴掌——关系中的教育 “我的女儿不听话” 观察与结果 后记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 |
译者 | 程巍//许玉梅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10773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2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9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1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7-4270 |
版权提供者 | Kosel-Verlag GmbH&Co.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