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堪称“21世纪科学技术的纲领性文献”,由美国70多位一流科学家共同完成。
本书标题的核心语词是“聚合科技”,也就是副标题所释出的NBIC。它们分别代表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本书共分六个部分,内容包括:动机和前景;提高人类认知和交际能力;提高人类健康与机体功能;提高群体和社会成果;国家安全;统一科学和教育等。
图书 | 聚合四大科技提高人类能力(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清华大学认知科学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堪称“21世纪科学技术的纲领性文献”,由美国70多位一流科学家共同完成。 本书标题的核心语词是“聚合科技”,也就是副标题所释出的NBIC。它们分别代表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本书共分六个部分,内容包括:动机和前景;提高人类认知和交际能力;提高人类健康与机体功能;提高群体和社会成果;国家安全;统一科学和教育等。 内容推荐 本书堪称“21世纪科学技术的纲领性文献”,由美国70多位一流科学家共同完成。 2000年,人类刚刚跨入新世纪的门槛,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商务部(DOC)共同资助一个研究计划,目的是要弄清楚哪些学科是新世纪的带头学科,研究的结果是一份480多页的研究报告,它就展现在这里。 本书标题的核心语词是“聚合科技”,也就是副标题所释出的NBIC。它们分别代表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本书断言,这四大科学技术的聚合将会“加快技术进步速度,并可能会再一次改变我们的物种,其深远的意义可以媲美数十万代人以前人类首次学会口头语言。” 本书属“清华大学认知科学译丛”的首批图书。广大党政领导干部、科技工作者、人文社科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所有关心21世纪人类命运的人们,均可阅读此书。 目录 本书编辑提要 总揽 一、背景 二、时不我待,机不可失 三、提高人类能力和社会绩效的远景 四、转换战略 五、统一科学和聚合技术之目标 六、主要议题 七、未来展望 八、建议 一般陈述和预测计划 第一部分 动机和前景 主题综述 专题报告 关于科技聚合的国家策略(C.H.休特纳) 聚合技术与竞争(P.邦德) 聚合技术的远景展望(N.金里奇) 生物、信息、纳米技术间的聚合区域:NASA的纳米技术发端 (S.维娜芮,M.赫施拜因,M.达斯托尔) 2020年生物医药展望(J.沃森) 平衡NBIC的投资与机遇(R.S.威廉姆斯,P.库科斯) 聚合技术对未来商业与经济的影响(J.坎顿) 科学与工程发展趋势的一致和分歧(M.C.罗科) 第二部分 提高人类认知和交际能力 主题综述 专题报告 用以提高人类能力的NBICS(纳米一生物一信息一认知一社会)聚合:机会和挑战(J.斯伯利尔) 感受器系统工程对提高人类认知和交流能力的理解(B.M.皮尔斯) 纳米技术能够极大地影响未来交流网络的结构吗?(C.A.莫雷) 空间认知和聚合技术(R.高列吉) 视觉语言和未来10~15年(和更长时间)的聚合技术(R.E.霍恩) 社会技术:当计算机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伙伴时, 人类行为能力就大为改善了(S.特克尔) 远景规划 社会一技术:社会行为的可预测性科学(G.约纳斯,J.G.特恩利) 打破设计复杂性的极限(J.珀莱克) 通过聚合技术来提高个人感觉和社会交流(R.伯格) 完全理解大脑的后果(W.罗宾耐特) 用户一接口奥林匹克:利用竞争来驱动创新(W.罗宾耐特) 加快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聚合(L.T.威尔逊) 第三部分 提高人类健康与机体功能 主题综述 专题报告 纳米生物技术与寿命延长(P.康乐莱) 生物纳米连接技术及其对人类能力的意义(M.赫勒) 基因治疗:自行其道还是现有方式的辅助?(J.博南迪奥) 生物信息学连续统的含义(P.C.约翰逊) 感知复位和感知替代:对未来的总览和预见(J.M.卢密斯) 视觉综述:相互作用的脑(B.查尔斯,K.A.康) 聚焦认知科学发展和人类能力进化中纳米技术的前景(E.加西亚一里尔) 科学技术和3D(疾病、残障、缺陷)(G.沃尔布林) 远景规划 经由神经血管研究而发展出的脑一机接口(R.里纳斯,V.马卡罗夫) 人机交互:纳米技术对为修复或提高人类能力而设计的 神经辅助设备的潜在影响(M.A.L尼科尔利斯.M.A.斯林瓦桑) 纳米技术:诊断和治疗的融合(A.P.李) 人工大脑和天然智能(L.考勒,A.彭茨) 生理自调节的聚合技术(A.T.波普,O.S.帕尔森) 利用聚合技术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G.沃尔布林,U.卡尔加里,R.高里基) 第四部分 提高群体和社会成果 主题综述 专题报告 认知科学、社会相互作用、交际以及聚合技术(P.鲁宾) 提高人类能力的工程认知科学(W.A.华莱士) 提高人类生产力的心智工程学(J.S.奥尔巴斯) 使世界变得有意义:作为环境科学的聚合技术(J.班恩菲尔德) 全新的制造流程和产品(M.C.罗科) 远景规划 通信机:增强群体交流、效率和创造性 (P.鲁宾,M.赫希贝因,T.马什辛基尔利,T.米勒,C.A.默里,R.诺伍德,J.萨金特) 增强的基于知识的人类组织和社会变化(K.卡利,卡内基·梅隆大学) 21世纪的航天器展望(S.维恩利,M.赫希贝因,M.达斯托) 媒母学:一门潜在的新科学(G.斯特朗,W.S.班布里奇) 第五部分 国家安全 主题综述 专题报告 认知准备: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D.M.埃特)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在提高人类能力方面的项目(M.戈德布拉特) 将聚合技术应用于本土防御:化学、生物、放射性、爆炸性(CBRE)的探测或保护(J.穆尔戴) 未来科学和技术在反恐方面的作用(T.芬伯格) 纳米技术与国防部(C.劳) 高等军事教育和训练(J.穆尔戴) 远景规划 表现出色的作战人员(J.穆尔戴) 为提高人的自身能力的非药物治疗(R.阿舍) 大脑一机器交互界面(R.阿舍) 将NBIC聚合技术应用于无人驾驶的战斗航空器中(C.劳) 数据连接和威胁预警工具(T.芬伯格) 第六部分 统一科学和教育 主题综述 专题报告 社会与纳米技术的结合:聚合技术的一种模式(M.E.戈尔曼) 广度、深度和学术的纳米微生态(W.M.托尔斯) 复杂系统的统一原则(Y.巴一亚姆) 聚合技术时代超越物质的心智(D.L.埃金斯) 提高人类能力的聚合技术和教育(A.H.科恩) 远景规划 聚合技术:K一12基础教育的前景(J.G.巴特森,A.T.波普) 扩大聚合技术的贸易区(M.E.戈尔曼) 生物学语言的模拟:计算语言学和生物化学的聚合(J.克莱因一西萨拉曼和R.雷迪) 附录A:参与者与撰稿人 附录B:作者索引 附录C:主题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聚合四大科技提高人类能力(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清华大学认知科学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米黑尔·罗科//威廉·班布里奇 |
译者 | 蔡曙山//王志栋//周允程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2086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06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N |
丛书名 | |
印张 | 3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72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8-0565 |
版权提供者 | 德国施普林格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