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发烧/人文原创
内容
编辑推荐

他拿着听筒站起身向窗外望去,地上的树叶纸屑沙土被风卷成一团,正在院子里快速地打着旋儿,所有的树枝都向一个方向弯过去,看上去风刮得不小。他想寒流大概已经到了……

《发烧》带着作家过去小说不曾有过的艺术野心,是为处在“后现代”社会状态中的人的精神画像。

内容推荐

《发烧》带着作家过去小说不曾有过的艺术野心,是为处在“后现代”社会状态中的人的精神画像。她执意要写出一个在工作、爱情、婚姻等各个方面都处在虚幻状态的“小陶”,写出生命世界里那种无缘无故的自弃与无所谓的感觉。

试读章节

临下班前小陶接到表姐电话,表姐问他:你不会不去吧?

他说:我没说不去啊。

表姐说:这个条件是不算特别好,不过也是挑来挑去挑花了眼才挑出来的,你去跟她见一面,成不成也都无所谓,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

他说:行,我听你的。

表姐说:出门多穿点,天气预报说寒流快要来了。

他说:我知道了。

他拿着听筒站起身向窗外望去,地上的树叶纸屑沙土被风卷成一团,正在院子里快速地打着旋儿,所有的树枝都向一个方向弯过去,看上去风刮得不小。他想寒流大概已经到了。

五点多钟天就黑下来了,药房到了这个钟点基本就没什么人来领药了,因为大夫一般提前半小时到二十分钟就收摊儿了,除非赶上那两三个特别敬业的,比如简大夫、李大夫他们,只要是门诊时间,他们早一分钟都不会提前下班,所以药房这边就是没人来拿药也不敢早早关门。但是小陶的两个女同事谢红和方芳每天五点一到或者五点不到就要走了,她们都有上幼儿园的孩子要接。他单身一人,无牵无挂,每次都让她们先走,自己留下来再盯会儿。谢红和方芳也都领他的情,有时候从家里做点鱼呀肉呀的装在饭盒里带给他吃。她们跟他的关系一向挺不错,见面都要问他:今天吃什么了?要不就是:又跟谁去见面了呀?他都是实情相告。他觉得她们亲切,跟他不见外,一点也不觉得她们干涉他的私事。

谢红和方芳跟他都是同一年出生的,她们两个生日比他还小,在他面前却都是大姐的姿态,说出的话也是大姐的口气。只要听说他又跟谁见了面,或者又跟谁没发展下去,她们少不了要劝他几句,比如“别看谁都不达标,找个大概齐的赶紧结婚吧,你也老大不小了”,要不就是“结婚就是一块儿过日子,你就是挑个天仙来回头柴米油盐一折腾也就成黄脸婆了,等结了婚你就知道其实跟谁过都一样”。两个人同样用权威的口气说:甭挑了.挑来挑去也不见得下一个就比上一个强,随便抓张牌能和就赶紧和了吧,我们都是过来人,听我们的没有错!他听她们这么说,脸上笑嘻嘻的,心里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她们人虽然不错,但见识都很不够。

小陶不喜欢相亲,他心里其实挺烦这件事,也挺怵这件事的,每次都没结果,他早就不抱希望了。可是他还是隔三岔五地出去相亲——都是别人要他去的,他不想去,可是不好意思开口拒绝,有的是拒绝也拒绝不了。他一次一次地在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去相亲了,可是事到临头扛不过又一次一次地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意志不坚定分子,很容易就叛变革命了,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叛变。他发现那些劝他去相亲的人都比他有办法,他们三绕两绕就能说服他,他只得承认自己就是当叛徒的命。

这回让他去相亲的不是别人,而是表姐,他就是能拒绝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也不能拒绝她。何况这个世界上任何人他都难以拒绝,所以更不可能拒绝她了。

表姐是他最亲的人,她比他大十五岁,从五岁起他就跟着她,可以说是她一手带大的。在他五岁那年家里出了一件说不出口但就像天塌下来一样的事情,他妈妈跟表姐的爸爸也就是他的姑父突然离家出走了,成了当时他们住的那一片轰动一时的新闻,被街坊四邻念叨了好多年还不时会说起,他们余下的这些家庭成员也成了邻居们指指戳戳的对象。就连当时年仅五岁的他都朦朦胧胧地意识到家里出了叫人笑话的事情。不过,当时他显然不明白那件事真正的破坏性。他只看到爷爷奶奶成天唉声叹气,姑妈一天到晚哭哭啼啼,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爸爸十万火急从青海赶回来一进门就破口大骂那两个不要脸的负心人。姑妈和姑父原先都在邮局工作,出了这件事之后姑父被单位双开。后来他往返于北京和广州两地,做起了倒卖服装和电子手表的生意,成了北京最早的一批个体户。姑妈觉得面子都让丈夫丢净了,再没脸在原单位呆下去,她走关系调到了一家小储蓄所。因为这件事她精神受了强烈的刺激,原先爱说爱笑的一个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行动也变得迟顿缓慢。别人跟她说的事她记不住,别人跟她说话她也经常要啊啊啊地问上几遍才能明白。几个月之间她的头发就白了一大半,四十多岁的人看上去已经是老态龙钟。小陶的爸爸妈妈是师范的同学,爸爸毕业之后分去了青海,结婚以后他们一直是两地分居,也一直在托关系走门路办调动,礼没少送,钱没少花,可是费尽周折也没有办成。出了那件事之后自然也就没必要再办了。他爸爸一怒之下速战速决把婚离了,回青海找了一个农村妇女成了家,不到一年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从此跟这边家里几乎断绝了往来。只在奶奶临终前和爷爷去世后回来过两趟,而且都是一个人回来的,其余时候音信杳无,对儿子也是不闻不问,连生活费也没有给过一分钱。他妈妈原先在一家小学校做代课老师,本来就不是正式职工,扔下一走也没人管她。那个时候在郊区插队的表姐正好回家复习准备高考,她刚满二十岁,青春年少,做事很冲,一副敢作敢当的大妞脾气。一看全家哭的哭骂的骂乱作一团,她不声不响就把小表弟领到了自己家里,一家老小没有一个人反对,当然也没什么好反对的。

小陶从此跟着表姐,如影随形,就像是她的一条小尾巴。表姐疼爱他简直到了溺爱的地步。自从到表姐家,每天晚上他都要跟表姐一起睡觉。很快表姐考上了技校,学校有宿舍她不住,每天都赶回家来,宁可第二天起大早再赶回学校上课。毕业之后她分到百货公司做财务,家里的经济宽裕了不少,从此日子好过起来。表姐什么都肯给小陶买,自己不舍得吃的也会买给他吃,有点好东西都要留给他。

表姐到二十五岁还没有谈恋爱,难得开口的她妈妈有一天终于开口说了一句话:你是大姑娘了,成天跟个小孩儿裹在一起算什么?你该办自己的正经事了。表姐垂着眼皮听着,一言不发。不当着人的时候她婉转地跟表弟商量,让他晚上自己睡。小陶听了不吭声,就像没听见一样。到了晚上他早早地爬上床。睡在表姐的床里边。表姐看他小心翼翼的可怜样儿,也不忍心撵他。过了一段她又跟他说,他磨叽半天,勉强答应了。头一夜自己睡,睡到半夜他就像猫一样轻手轻脚下了地,光着脚丫跑去要钻她的被窝儿。表姐醒过来,伸出胳膊挡着他,推他回去。他不肯走,低着头默默地站在她的床边上。她摸到他冻得冰凉的小手,心就软了,连拖带抱把他拉上了床,让他自己睡的话又放下不提了。又过了五年,她终于要结婚了。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他眼睛望着别处,眼泪慢慢涌上了眼眶。表姐看了,一把搂住了已经十五岁、一米七五的他,眼泪哗哗直流。

表姐夫老郭是肉联厂的工人,他皮肤黝黑,脸上凹凸不平,似麻非麻,俗称橘皮脸,加上身材粗短,长得实在是其貌不扬。表姐跟他认识有点戏剧性,那天她看鸡蛋票快要到期了,就去副食店买鸡蛋。她从店里买了五斤鸡蛋出来,刚骑上车没一会儿就让一辆自行车兜头撞上了,挂在车龙头上的尼龙兜顿时湿了一大片,滴答滴答往下流汤。那时一个月一家就五斤鸡蛋的计划,她火从心头起,跳下自行车,一把抓住了那个人的车龙头,问他怎么个赔法。那人没有逃跑,也没有跟她争吵,倒是和颜悦色地说巧了,我刚好要去买鸡蛋,你等一下,我买了跟你换一下就是了。表姐一想这也算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就在外面等着他。不一会儿他出来了,手里提着五斤鸡蛋。他把鸡蛋换给了她,本来可能发生的一场纠纷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化解了。几天以后表姐下班回家在街上有人跟她打招呼,她想了一下才想起来就是那个跟她换鸡蛋的人。她想都在一家副食店买东西,估计他住得也不远。打完招呼那人没有马上走,而是从街对面走过来,笑呵呵地跟她聊了起来。P1-5

书评(媒体评论)

《发烧》显然带着作家过去小说不曾有过的艺术野心,是为处在“后现代”社会状态中的人的精神画像。她执意要写出一个在工作、爱情、婚姻等各个方面都处在虚幻状态的“小陶”,写出生命世界里那种无缘无故的自弃与无所谓的感觉。

——评论家程光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发烧/人文原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74822
开本 32开
页数 3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9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