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延安文学研究(建构新的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说,西方现代性话语在中国“五四”理论旅行的结果,是使中国现代知识建构一套旨在改造国民的灵魂、扫除封建积弊的启蒙主义西方话语系统,那么经过整风后的延安文人遵循着毛泽东指示,走一条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承担着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话语体系的任务,延安文人在“借用”民间形式到“改造”民间形式到“再造”民间形式的过程中,戏剧(戏曲)成为延安文艺中极富有生气,极为活跃的文艺门类之一。小说,在延安文学的各门类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它成为延安文人“想象”边区的新天地、新农民、新主题的重要表现方式。这些文学工作都是前人所未曾做过,是延安文人承担起了这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本书对延安文学作了深入的研究。

目录

绪论 延安文人: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话语体系

第一章 文艺方针与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

 一 整风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建构中国共产党文艺界的意识形态的内容与规范

第二章 延安文学的创作实践与意义构成

 一 延安文人与“五四”启蒙话语

 ——关于前期延安文学(1937-1942年)的考察

 二 文艺整风对延安文学的改造与拓展

 ——关于后期延安文学(1942-1949年)的考察

第三章 文本、主题与意识形态的诉求

 一 秧歌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

 二 周扬与《白毛女》政治主题的提炼与彰显

 三 鲁艺文人对“民间形式”的想象与改造

第四章 转型的启示:丁玲创作中的性别与政治

 一 起点:从“性别”到“政治”

 二 深化:批判立场与潜在女性话语

 三 改造:主流意识形态的凸显

第五章 周立波:革命想象与意识形态的修辞策略

 一 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

 二 《暴风骤雨》:新写作方式的示范与意义

第六章 赵树理:文艺发展的一种设计与瞩望

 一 “赵树理方向”的构建与反思

 二 民间的立场与知识分子属性

 三 大众化叙事策略与可说性的文本

第七章 孙犁:在主流文学中的边缘性言说

 一 女性、战争与美的极致

 二 农民、土地与家园意识

 三 知识者的文化立场:从“颂歌”到“孤愤”

附录

 一 艾青:传统的叛逆者与精神乌托邦诗人

 二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的意义与缺失

 三 走向延安文学研究的历史深处

 ——评袁盛勇的《历史的召唤:延安文学的复杂化形成》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延安文学研究(建构新的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科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936753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