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事业中奉献着青春和智慧,燃烧着热血与激情,他们是中国科学院的生力军,是知识创新工程的突击队,他们与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开放共同成长,他们具备强烈的自信心、对科技执著的追求及勇于质疑的精神,他们是科学春天的参与者,有过政策建言,有过潮流引领。在《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一书中,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述着自己的青春故事、科技颂歌……
图书 | 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他们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事业中奉献着青春和智慧,燃烧着热血与激情,他们是中国科学院的生力军,是知识创新工程的突击队,他们与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开放共同成长,他们具备强烈的自信心、对科技执著的追求及勇于质疑的精神,他们是科学春天的参与者,有过政策建言,有过潮流引领。在《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一书中,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述着自己的青春故事、科技颂歌…… 内容推荐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技事业开始全面复苏,那次会议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科学的春天”。本书以中国科学院特邀的31位中青年科学家所写的31篇文章回首了31年来科研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上所做出的诸多成绩,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回顾了其间重要的历史事件,回顾了全国青联事业的光辉历程。深情叙述了几代科技工作者追求科学真理的拼搏精神与人生价值,着力描绘了中国科技的辉煌成就和美好未来。 本书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大中学生,亦可作为团委、青联等组织的培训读物。 目录 序一 序二 1978:从高考起步 1981:科学基金 1982:博士 1983:在青联的大家庭中成长 1984: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985:博士后制度 1986:我和中国“863”计划 1987:超导人生 1991:纳米科技 1992:炼塑为金 1994:“百人计划”成就我的回归梦 1994:院士 1996:西部之光 光耀西部 1997:CNNIC 1997:野外台站——情系苍穹 1998:知识创新工程 1999:那一场意文深远的分配制度改革 2000:“科教结合”与时代同行 2001:自主创新引领龙芯发展 2001:中国的软实力 2002:青藏铁路 2003:用科学的利器战胜“非典” 2004:DNA鉴定 2004:曙光在前 2005:能源安全的若干思考 2006:我与量子的交道 2007:五四奖章标兵 2007:中国青年群英会 2008:创新为民 科技救灾(上) 2008:创新伟民 科技救灾(下) 2009:继往开来 文章配图作者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岩//谭铁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2576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3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32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