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内容
试读章节

钱是什么?一种经济学上的支付手段和记账单位。从这个纯粹意义上讲,黄金、白银、石头、贝壳,甚至树叶,都能成为钱与财富的象征符号。然而,对于整个国家和全球来说,货币的意义是如此广袤无垠和神奇迷人,它就像一座花园,花园的整体恰恰来自花园的多样性,简单的符号中隐藏着复杂的实体——博弈智慧、政治斗争、经济掠夺……厚重的景观叠化在表象之下,从英镑称霸到美元崛起以及群币争锋,每一次无声或有声的货币变局背后,却是暗波涌动,大国的实力较量在货币走向中若隐若现。

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这句话。如果在货币版图上掌握着话语权,即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可以在世界金融体系中一言九鼎,那么这个国家可以以此为杠杆牢牢控制全球的经济与贸易,并在全球的政治和军事版图中指点江山。

“货币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但是,这种打着信任烙印的经济幽灵,却不是哪样实物或者纸币都能在整个世界中畅通无阻。继黄金这个在人类一千年的货币史中使用范围最广、历史最悠久的非主权货币之后,英镑是第一个贴着一国标签,却又可以在世界上流通的主权货币。

当英镑以势不可当的力量崛起,并在货币争锋中独占鳌头时,英国被改变,世界的格局也被改变。

主权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需要国家繁荣为坚实的后盾,强大到能够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甚至左右某些公共事务的走向;这个国家具有坚不可摧的政府,能够在一国和世界中具备很强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持币者对政府拥有足够的信心;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即使发生金融危机时,也具备良好的应对能力,不至于在金融危机中使得货币体系崩溃。

英格兰银行不是世界上第一家银行,英镑不是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但由英格兰银行发行的代表英国国家权力和购买力的英镑,却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具有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这源于英镑具备了货币崛起的天时、地利与人和。战争、工业革命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成为推动英镑崛起的三驾马车。

金钱是战争的支柱;同时,战争也是攫取金钱的魔掌。没有连绵不绝的战争,就不会有金融体系的日趋成熟与进步。

1499年,当路易十二询问占领米兰需要什么时,特里武尔齐奥说:“三件东西:钱,钱,钱。”巴杰特也这样认为:“据说战争是一个‘敏感的东西’,我们猜想这句话的意思是战争喜欢硬币。按照路易十四的说法,最后一枚畿尼总会获胜。”

在战争这个大温室中,对参战国财力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迫使参战国不得不绞尽脑汁筹集战款。而且,如果能在战争中获胜,就能以战争国的姿态,耀武扬威地要求战争赔款,由此从战争赔款中获益匪浅。再者,如果能够把战火烧到参战国的领地,并成功进行控制,那么沦落地再好的金融体系也会毁于一旦:1585年西班牙军队对安特卫普的包围,导致该城市的金融力量奄奄一息;1792年,法国占领阿姆斯特丹,也给了这个城市的金融布局致命一击。

因而,各个国家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证明某个国家是否强大的依据,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了国家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战争可以引发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改变某个主权货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所以,在中世纪甚至17和18世纪,我们更愿意把战争放在影响货币变局的第一位——谁赢得了战争,谁就赢得了货币,货币也是权力的权利符号。

以战争为媒介,英国取代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荷兰、法国、俄国更是成为英国的手下败将,最终获得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繁荣富强,在世界各地均有殖民地,并掌握着货币格局中的绝对优势:“在女王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到17世纪,战争变得更加频繁,也成为压在每个国家身上的巨石,战争开支、赔款、重建费用、纠正国际收支逆差等成本,都使得每个国家不得不四处筹集资金,一旦无法依靠正常的收入来应对战争开支,那么就只能借款打仗了。

“光荣革命”之前,英国的国王可以随意向民间及较大的金融寡头借贷。而这些人只要有钱,就必须借贷给国王;但归还的时间,都是国王说了算,即使事先约定好的利率国王也可以随意更改。以至于有人称,在中世纪,导致银行家破产的不是现代商品和股票市场的垮台,而是国王们不能如期还债。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银行家的破产不是因为经济危机,而是源于国王赖账了。借贷的不平等性,大大增加了国王融资的难度,直到“光荣革命”后,英国的金融体系才得以改善。

1688年,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废黜了国王詹姆士二世,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威廉被辅佐成为国王,这就是著名的“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改变了英国的政权形态,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使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有了眉目,君权由神授变为民授,国王之前以税收和贷款方式筹集款项的权力得到削弱,并逐渐向议会转移。国王的权力得到限制,不能随意“霸占”人民的财产,即使是国王借了钱,也要归还。

“光荣革命”后,英国继续卷入无休止的征战中,尤其是与法国的战争更是旷日持久,英国留下了长长的没有偿付安排的沉重债务的尾巴。即使经过“光荣革命”后,国王的借贷权力得到削弱,英国王室仍然在民间借贷时碰了一鼻子灰,这显示信任的建立需要过程。很多人有钱,却不愿意借给英国王室,他们担心会重蹈国王赖账的覆辙,况且,一旦英国在战争中失败,国王想要信守之前的信贷承诺都无能为力,他们照样会赔得血本无归。

正如科斯原理所讲,制度是随供求关系,随经济发展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的。供求关系提出了改革金融体制的需要。英国王室打着战争与皇家血统的幌子,只能筹到很少的资金,保守的英国王室开始接受新事物和新的金融运作方式。

不管曾经他们对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银行多么不屑,甚至英国与荷兰有过三次交战,迫使荷兰接受了1661年和1666年颁布的《航海法》,其中蛮横地规定,输入英国及其属国的货物,只能使用英国的船只或输出国的船只。被英国人贬为“一个由海军保护的账房”的荷兰逐渐从海上领袖的位置上退下来。不过,行动迟缓的英国,最终还是模仿荷兰建立起英格兰银行,目的是协助销售战争期间的国债,通过贷出新发行的银行券获利,为英国应对战争筹集资金。

据称,伦敦的1000多位商人以股份制的形式,贷给国王一笔利息为8%的资金,这就是英格兰银行的雏形。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由此为原点,气势磅礴、跌宕起伏的货币战争由此拉开帷幕。以至于很多书写货币战争的书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几乎每一场世界的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

英格兰银行成立后,就为政府筹集到120万英镑,英国军费紧张的情况得到了缓解,由此英格兰银行也免去了每年缴纳10万英镑的义务。同时,为了避免英国王室滥用银行提供的资金,提高银行的信用,英格兰银行也制订了非常严格的制度规定。

1811年,就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英国财政部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去英格兰银行提取现金,由于国王正在拉肚子,没有办法盖印,审计长格伦威尔发现批文上少了国王的印章,不管前线打仗多需要这笔钱,都义正词严地拒绝支付这笔军费。

P3-6

目录

前言 为新世界书写新的货币规则

第一章 远去的“日不落”背影

 战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英国经济的腾飞

 英镑崛起的杠杆:金本位制

 谁来为战争埋单

 和平的不良经济后果

 金本位在大萧条中搁浅

 英镑,远去的辉煌

第二章 美元的黄金时代

 争夺货币自由权

 两次大战的得利渔翁

 布雷顿森林体系“一锤定音”

 战后援助的货币侵略

第三章 群雄逐“币”

 日元的困境

 重创英镑

 围捕亚洲小币种

 欧元:真实的光

 欧元与美元:一对“冤家”

第四章 美元化之路

 腹背受敌的美国经济

 金本位的终结

 美元债务背后的奢欲

 通货膨胀的瓶颈机制

 美元化:鲜花铺就的陷阱

第五章 金融危机下的货币百态

 美元信用的败家子:金融衍生品

 命遇这样的时代

 美元的死穴

 欧元:背负原罪艰难生存

 英镑:寂寞的贵族

 日元:还会是过山车吗

第六章 人民币的镀金时代

 人民币一波三折

 投资黄金地,速去中国

 是谁“绑架”了人民币升值

 定海神针:柔性的金融国策

第七章 通往未来的救赎之路

 美国的“经济自我主义”救市

 欧元区:亦步亦趋的追随者

 打了水漂的英镑

 美元时代的未来

第八章 人民币的机会

 人民币的“中国式”抗争

 亚元:制衡美元的新曙光

 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

参考文献

序言

为新世界书写新的货币规则

货币,含义广袤而又神奇迷人。纵观几千年人类的发展历程,各种货币的地位一直在起起落落地变化着。凡尔赛条约的设计者之一乔治·克列孟梭曾经说过,“战争是不能用来开玩笑的”。其实,人们从来都不敢拿货币开玩笑。作为经济中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席的角色,货币的一举一动都牵引着经济的神经,甚至货币结构中出现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会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并造成让人难以预料的结果。

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

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美元时代下,为争夺更多的经济话语权,欧元、日元、人民币、美元之间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货币战争。不过,无论战争怎样残酷,仍走不出美元强势的巨大阴影。凯恩斯这样担忧,“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和武断而又不公平地分配财富和收入。”在货币领域,垄断一样无处不在。只要担任世界货币职能的是主权货币,垄断的“病毒”就会四处蔓延,而全世界都不得不为货币的垄断埋单。

在这个对美元缺乏管制的年代,美元肆无忌惮地无限透支它的信用——大量美元泛滥,堆砌起美国巨大的财富泡沫与负债消费。泡沫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稀薄,终于被次贷危机捅了个天大的窟窿,金融海啸铺天盖地,接踵而至的是漫无边际的金融危机。作为经济危机的发源地——美国的财务报表灰头土脸,英国、欧元区等西方国家也无可避免地走向衰退。

贪婪、个体利益最大化、践踏道德底线、无管制的畸形市场……多种因素聚在一起终于酿成了大错。经过短暂的慌乱,甚至来不及恐慌,全球被卷入救市的洪流。在“寻”症下药时,越来越多的矛头指向了美元——经济危机就是美元危机,美元成为众矢之的。

2009年的伦敦G20峰会前,中国、欧盟以及俄罗斯集体呼吁,改变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书写新的货币规则,终结美元一币独大的时代。尤其是中国,重提超主权货币的概念。美元的绝对优势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复兴经济,各国正将分歧、各自不同的处世哲学甚至国家部分利益暂时抛在一旁,寻求共同的合作点——反思金融危机的根源,共同推动经济复苏,协力加强金融监管,协同抵制保护主义,夯实全球金融秩序……原来,全球共同发声,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所以,超主权货币也不是不可实现的理想,只是这需要时间的积累与全世界共同的努力。在通往超主权货币的路上,横亘着无数障碍:美国经济还沿着领袖的惯性前行,很多国家患有美元依赖症,世界上还不存在与美元并驾齐驱的主权货币。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一个超主权的实体能够改变现在的利益博弈状态,也没有哪个实体具备推出超主权货币的力量。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向世界这样宣布:“我最直接的责任是让我们美国的人民生活得更好,这才是他们选举我到这个职位的目的。这也是前面几个问题中所提到的,为什么我来这里(参与20国峰会)能够帮助美国人民就业、购买住房、培养孩子上大学、实现我们所说的‘美国梦’。衡量我是否称职的标准,就是要看我是否能有效地满足美国人民的需要和解决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哪个国家的梦又不是“帮助人民就业、购买住房、培养孩子上大学”?这是全世界的梦想,这是很多人憧憬的生活。美国人为了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要求全世界都遵循美元的货币规则,但是按美元意志书写的货币规则往往是霸王条款。如果不能改变现行的货币规则,也许在未知的某一时刻,危机会卷土重来。

当然,书写新的货币规则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即使是一次微小的变革,也是巨大的胜利。此次金融危机中,假使我们能“给美元的发行机制套上笼头”,就等于拉开了书写新式货币规则的帷幕。

2009年7月4日,“全球智库峰会——全球消费、储蓄及金融安全”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各地的数百位各国政要、学者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代表齐聚一堂,探寻全球经济的未来之路。

为新世界书写新的货币规则,需要各国的共同协商和共同合作,中国与人民币的角色都不可或缺。作为迅速崛起的大国,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更为强势。而且,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把中国当作扭转世界经济格局的关键。站在大国崛起的肩上,人民币也会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为了在世界金融体系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不受制于美元的领袖地位,势必要扩大人民币的活动半径。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真的可以自由地使用超主权货币购物、旅游和贸易,这才是我们期待的新世界。

内容推荐

货币沉浮的背后是经济实力的升降,货币的话语权代表着经济的话语权。为了争夺货币话语权,获得经济话语权和经济利益,历史上上演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从英镑的“日不落”到美元的“黄金时代”,从欧元崛起到“众币争雄”……货币战争仍在继续,货币变局已经显现。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美元遭遇信用危机,“众币争雄”势必愈演愈烈。这其中孕育着怎样的挑战和机会,胜负成败又有几何,本书将为您一一揭晓。

编辑推荐

人类的经济发展史绕不开全球货币格局变化的历史。谁取得货币的霸主地位,谁就掌握了打开世界财富之门的钥匙。黄金、英镑、美元、马克、日元……借由战争、经济的繁荣和危机等媒介争夺霸主地位,好戏连台。

2008年至今,金融危机放慢了整个世界的经济进程,国际货币体系遭遇了巨大冲击。中国经济率先复苏,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汇聚中国,世界对中国拭目以待。

世界经济何时真正复苏?全球货币格局将如何变换?超主权货币时代还有多远?人民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拨开货币战争的硝烟,问卜世界货币体系的命运起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泓均//高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284741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3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21.9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8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