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是我国哲学界泰斗叶秀山先生自其1998—2002年的论文集《哲学作为创造性的智慧》2003年出版之后,2003—2007年所写论文的合集。其中既有叶先生屡次重读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之后对“存在”、“自由”诸问题的贯通思考,也有其研读列维纳斯的哲学思想后对哲学史上尤其是当代哲学中的“存在论”的梳理;既有叶先生对西方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一贯关注,也有其对中国儒家经典的人文关怀,更有对欧洲哲学发展趋势和中国哲学发展机遇的总体把握。
图书 | 学与思的轮回(叶秀山2003-2007年最新论文集)/纯粹哲学系列/凤凰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稿是我国哲学界泰斗叶秀山先生自其1998—2002年的论文集《哲学作为创造性的智慧》2003年出版之后,2003—2007年所写论文的合集。其中既有叶先生屡次重读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之后对“存在”、“自由”诸问题的贯通思考,也有其研读列维纳斯的哲学思想后对哲学史上尤其是当代哲学中的“存在论”的梳理;既有叶先生对西方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一贯关注,也有其对中国儒家经典的人文关怀,更有对欧洲哲学发展趋势和中国哲学发展机遇的总体把握。 内容推荐 “学”与“思”的确可以作两件事来看、来做,读书学习归读书学习,思考问题归思考问题,“学习”重“跟随”,“思考”重“独立”;只是更进一层说,“学”与“思”原本“同出”“心源”,“思”固然要用“心”。“学”也要用“心”。用“心”来“学习”,用“心”来“思考”,则“学”也“思”在其中,“思”也“学”在其中,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 目录 学也无涯,思也无涯 说“诚” “思无邪”及其他 20世纪中国哲学家的思路历程——漫谈《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 悼念王玖兴先生 哲学作为哲学 片段的哲思与哲思的片断 守住本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库叶秀山卷》前言 岁末的思念 康德论哲学与数学及其他——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方法论”想到的 “哲学”与图像一声音一文字 “他者”与“自我”——再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一些感想 列维纳斯面对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当代哲学关于“存在论”的争论 作为导论的哲学——《哲学要义》绪言 矛盾一和谐与自由一发展——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意义 三十年学术工作感想 哲思中的艺术 “厚积薄发”与“一本万利” 哲学之“锐气”,久而弥笃——祝《费希特著作选集》(五卷)出版 哲学须得向科学学习——再议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古代希腊哲学,魅力依旧 黑格尔论“自由”的现实性——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第四章 “意识自身确定性的真理” 欧洲哲学发展趋势与中国哲学的机遇 哲学的“未来”观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学与思的轮回(叶秀山2003-2007年最新论文集)/纯粹哲学系列/凤凰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秀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05885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7 |
出版时间 | 2009-08-01 |
首版时间 | 2009-08-01 |
印刷时间 | 200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3 |
丛书名 | 纯粹哲学系列 |
印张 | 1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56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