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核知识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大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数个机组在地震和海啸中电源设备受损,失去冷却水供给,导致发生燃料棒熔毁事故。厂房附近的环境辐射水平明显增高,厂房内发生了氢气爆炸事故。高辐射水平严重妨碍了核电站事后补救行动,核泄露的发生更引起了邻近地区人们的恐慌。日本政府已安排半径3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撤离。随着放射性尘埃的飘移,周边国家也都加强了对各地区环境的辐射监测,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可能对本地区产生的影响……一本由何能编写的《核知识读本》,能够给处于惶恐、不安的人们带来启迪和内心的安抚。

内容推荐

核辐射是人们看不见也感觉不到的,只能用仪器测量它。但是人们大多并不了解有关的核科学知识及如何判断核辐射对人的危险程度。一本由何能编写的《核知识读本》,能够给处于惶恐、不安的人们带来启迪和内心的安抚。

《核知识读本》介绍了辐射每天都与我们同在、辐射是可以有效防护的等内容。

目录

第一讲 辐射:神秘且无所不在

 辐射每天都与我们同在

 原来辐射如此神通广大

 辐射真的就等于危险吗

 辐射是可以有效防护的

第二讲 核电:熟悉的陌生人

 讲述一下核电的前世今生

 告诉你核是如何变成电的

 想知道核电有哪些优点吗

第三讲 安全:核电的生命线

 保障核电的安全最最重要

 我们是怎样处理核废料的

 核电站会发生的极端事故

 别怕,有科学的应对办法

第四讲 利用:核技术潜力无限

 放射同位素技术领域之宽广

 电子辐照加速器和辐照加工

 放射性同位素现身生物医学

第五讲 发展:核能的前景与未来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用完电脑后洗一洗脸或者在用电脑的时候旁边放一盆仙人掌用来防止或减少电脑辐射都是不靠谱的,洗脸最多可以缓解一下长时间盯着电脑的面部肌肉疲劳,仙人掌也就绿化一下房间吧。

一般说的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则是在可见光右边——从红外到无线电的部分。电磁波是一种物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实际存在,但是看不见(除了可见光部分),摸不着,只可以用仪器探测。电磁波也不会产生像灰尘一样的微粒落到你身上。它的“微粒”是光子,永远以光速运动,不会静止的,当然就不会落到你的身上并且停在那儿。

电脑的电磁辐射则主要来源于电脑里的各种电路,并不会产生类似放射性物质小微粒的东西。坐在电脑前,把电脑打开,身体就会开始接受到电磁辐射,把电脑关闭以后,电磁辐射也就立刻停止了,脸上不会有“残余的微粒”,也就没有必要洗掉了。

传统的CRT显示器会因为静电而吸附一些灰尘,但这些灰尘本身不会产生电磁辐射,落到脸上也不会造成辐射损害。

传统的CRT显示器可能会产生微量的紫外线。对于液晶显示器,液晶屏幕本身是没有辐射的,后面的灯管是辐射源,这样的液晶显示器的辐射和一个小灯管的辐射没有什么差别,本质上说,液晶屏幕的辐射是完完全全没必要.担心的。

此外,一台电脑摆在那里,向各个方向发射的电磁辐射或者电磁波的强弱主要是由电脑本身决定的,仙人掌也无法屏蔽或者吸附之。

电磁波里比可见光能量高的部分(伽马到紫外)确实可以造成分子键的断裂,换言之,可能诱发癌症。但比可见光能量低的电脑辐射则远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在这些频率范围内,辐射需要达到很高的强度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中国计量科学院曾经对电脑的各个部件做过一次电磁辐射大小的测试,结果,电脑各部分的电磁辐射值都小于手机待机时的辐射值。对于研究较多的手机辐射,目前科学界也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手机辐射会影-向人体健康。所以,即使在没有任何防护条件下使用电脑,电脑辐射影-向健康的可能性都是极低的。

核电站也会产生辐射,但人类所受到的集体辐射剂量主要来自天然本底辐射和医疗,来自核电站的辐射剂量非常小,约O.25%。

核电站里面的核裂变反应是与外界隔绝开的,并没有太多的辐射泄漏出来,而在核电站内部的工作人员,一般会配备辐射剂量表,核电站周围的辐射也会受到监控,以此来保证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安全。核电站对周围核辐射的“贡献”比天然辐射小得多,核电厂比几乎所有的工业都要安全,核电厂周围的辐射量甚至比一般的火电厂要小得多。

辐射防护的主要方法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俗称为辐射防护的三大方法。

时间防护原理是在辐射场内的人员所受照射的累积剂量与时间成正比。时间防护的要点是尽量减少人体与射线的接触时间(缩短人体受照射的时间)。

距离防护是辐射场中某点的照射量、吸收剂量均与该点和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增加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便可减少剂量率或照射量。距离防护的要点是尽量增大人体与射线源的距离。

屏蔽防护原理是在辐射源与人体之间设置足够厚的屏蔽物(屏蔽材料),便可降低辐射水平。屏蔽防护的要点是在射线源与人体之间放置一种能有效吸收射线的屏蔽材料。

常见的电磁辐射源,一般来说,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

如果生活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比较高,公众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特别是一些易产生电磁波的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脑、冰箱等,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尽量避免多种办公和家用电器同时启用。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P13-16

序言

辐射是这个世界的基本物理现象,一直存在并将继续存在下去。“核”一直与我们同在,只是我们并未留意或者知晓。

物理学上一个伟大的“意外”实验,使得贝克勒尔通过铀的氧化物研究,发现了元素的放射性。贝克勒尔惊奇见到的实验结果,最终打开了人类通向原子内部的大门。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得到应用以后,原子所能释放的巨大能量,让无数人或为此欣喜神迷、或恐惧战栗,总之纠结不已。核物理学和核技术百多年的发展,已经使人类能够驾驭原子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并且在过程中保持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不断强化安全措施,更好地使用核的力量而尽可能地降低风险。

恐惧往往来自未知,阅读改变的可能只是你的看法。

翻开本书前,你处在无处不在的辐射当中;合上本书后,你仍然处在无处不在的辐射中。

编著者

2011年3月2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核知识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73048
开本 16开
页数 1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能源
图书小类
重量 0.2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L-4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