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华博士的《戏剧人类学》向我们表明了他对戏剧人类学的理解。在这本著作中,我们既看到他在中国古代戏剧文献的宝库中搜寻,也看到他在今日民族民间戏剧演出的场子边叫好。他把戏剧演出活动与宗教信仰、社会群体、人类心理等联系起来考察,是把生动的戏剧演出活动还原到人类生活方式的大舞台中,使我们能够看到作为人类生活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戏剧,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戏剧的本质。本书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国民族民间戏剧进行全方位审视的有益尝试,是我国第一部研究中国民族民间戏剧的人类学著作。
图书 | 戏剧人类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胜华博士的《戏剧人类学》向我们表明了他对戏剧人类学的理解。在这本著作中,我们既看到他在中国古代戏剧文献的宝库中搜寻,也看到他在今日民族民间戏剧演出的场子边叫好。他把戏剧演出活动与宗教信仰、社会群体、人类心理等联系起来考察,是把生动的戏剧演出活动还原到人类生活方式的大舞台中,使我们能够看到作为人类生活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戏剧,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戏剧的本质。本书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国民族民间戏剧进行全方位审视的有益尝试,是我国第一部研究中国民族民间戏剧的人类学著作。 目录 杏坛拈花(总序) 序 引言 第一章 戏剧人类学导论 第一节 戏剧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基本概念 第二节 关于艺术 第三节 戏剧与人类生存 第二章 戏剧与原始信仰 第一节 戏剧与原始信仰 第二节 戏剧与社会形态 第三节 现代生活中的原始信仰 第三章 戏剧与巫术 第一节 巫觋与中国戏剧的巫术形态 第二节 宄、方相氏与傩 第三节 巫术、艺术、医术 第四章 戏剧与仪式 第一节 关于仪式 第二节 中国仪式戏剧学说简史 第三节 中国早期仪式戏剧回顾 第四节 仪式戏剧的功能 第五章 目连戏:仪式戏剧的特殊品种 第一节 目连戏的基本形态 第二节 目连戏的表演空间 第三节 目连戏的文化内涵与影响 第六章 戏剧与亲族 第一节 图腾崇拜与图腾戏剧 第二节 先秦尸祭表演 第三节 戏剧与生命祭典 第七章 头颅崇拜与假面戏剧 第一节 猎头习俗与头颅崇拜 第二节 假面戏剧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从体表装饰到戏曲的脸谱 第八章 戏剧空间及其城乡差异 第一节 戏剧的物理空间 第二节 戏剧的文化空间 第三节 时空制约:戏剧呈现的双面刃 第四节 不同的戏剧与不同的观众 第九章 戏剧与人类心理 第一节 拟兽戏剧与人类的自卑心理 第二节 戏剧的业余化与自娱心理 第三节 戏剧与人类的游戏心态 第十章 人类学:一种全新的戏剧视野 第一节 戏剧本质问题研究 第二节 戏剧起源问题研究 第三节 二元对立与中国早期戏剧 附录:田野作业报告选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戏剧人类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胜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1294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4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80-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云南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