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马雪山碧罗雪山四莽雪山/旧版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白马雪山 碧罗雪山 四莽雪山》为《旧版书系》之一,作者雷加,原名刘涤、刘天达,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从此长期活跃文坛,并长期担任各行业的领导工作,是一个颇具传奇的人物。本书是他同中科院考察队亲临云岭深处,用一根拐杖、两条肉腿丈量这座雪山后写下的亲历记,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滇地神奇俊美的自然风光。

内容推荐

《白马雪山 碧罗雪山 四莽雪山》为《旧版书系》之一,由雷加编著。

这本《白马雪山 碧罗雪山 四莽雪山》的雪,不是登山所寻的,所踏的雪,而是科学考察于此,望山上的雪为一道风景的记述。它以人文的关怀,对山中人们的生活作了原生态的描述,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滇地神奇俊美的自然风光。

目录

书前

白马雪山

山城

偏天角

碧罗雪山

岩瓦

露营

东哨棚

垭口

四季多美

四莽雪山

贡山广场

呼渡

笑声

砍核桃的老妇人

探路

白云深处

架桥

接骨木林地

高山草地

最后一天行程

玉龙雪山诗话

火烧林

试读章节

偏天角

由石棉厂回偏天角的途中,遇见一块高山坡地。这里显得格外明亮和温暖。西边脚下峡谷中,是一片阔叶林的树海。幽幽闪光而又喧闹不休的树丛,四处延伸,又汹涌地向上攀升。高高耸立的一座座树冠,像是湖中心的泉水之花,它波澜壮阔,仿佛就要冲破这座绿堤爬上岸来。

我们望着这座植物迷宫,坐在坡地上休息。在这个阔叶林里,奇异地散发着亚热带的气息。我们都想走进去看看:一百五十年的楮树是个什么样子?足有一百公分粗的藤本植物,又是怎样生活的?

帮助公社插秧的青年,由背后跑来,我们也跟着站起来,随同他们一起下山。

这群青年背着行李,腰间别着盛油的竹筒。个个精瘦而健壮。他们赤足,但行走如飞。我相信不论哪一个的脚杆子,都可当做铁钎插在任何高峰上。当然也把其中三个女青年包括在内。

来到偏天角,另有一批放劳动假的小学生在欢迎我们。我得说他们的欢迎,不单为了好客,而且对我们携带的各种仪器,也发生了无限兴趣。其中一个西番族少年,戴了一顶草帽。在海拔三千公尺的地方,草帽是少见的东西。他只为了显示写在草帽上的名字,和画在草帽上的那朵红艳艳的桃花,才背在背上,并非戴在头上。由于草帽,我们知道他叫熊国华。由于那朵桃花,他立刻成了植物组同志的朋友。这个十四岁的西番族少年,这一天一直陪着我们。

我不知道偏天角有多大?有人说,这个平坝子一天走不到头;有人说,天早时,一把野火顷刻之间又可以把平坝子烧得干干净净。

以牧草、稻谷、洋芋三件东西闻名的偏天角,原来是帕泰格的译音。帕泰格是高山牧场的意思。相传这里草肥,不论哪个马帮,在翻越雪山之前,都得先到这里喂上一阵,才能出发。帕泰格译作偏天角,也译作攀天阁,说明这里的稻田,如同悬在空中。但早熟的黑稻和黄稻,年产量很大。经过这里培育的稻种,可以适合于附近任何山区,因为其他山区比偏天角再高的稻田是很少的。洋芋也是如此,远至怒江边上的贡山,也都爱用偏天角的洋芋种。

考察结论,至少可以写上这么一条:“凡是二千八百公尺以下的坝子,都可开垦稻田。”解放以来,偏天角这个地方,人们为高山试验田,早已默默无闻地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了。

许多年前,偏天角本是一个没有人住的高山海子。到这里来的人,只能喝上一口高山流下来的雪水。周围菖蒲丛生,海子里有大小无数的泥鳅。水也不深,一年年少下去。但是当维西寨的人前来掘开塘口的时候,它并不甘心屈服,仍有流不尽的积水留了下来。有一年,在一个大雨的季节里,天空挟着千万吨冰雹,像炸弹一般倒了下来,平常平静的海子,由黄变黑,像真正的海水一般浪飞波涌。不久太阳出来了,高高积起来的冰雹溶化了,水面陡然增高,夺取了南面的隘口,才顺着峡谷全部流出,就形成了现在这块平坝子。

覆盖在地面上的这层黄土,是这些年由山上搬运下来的。黄土下面原来那层紫泥土,颗粒极细,用手捏上一只碗,就可以盛水。现在五尺深处,还是泥浆。这泥浆可以做成草煤,现在它倒变成不易多得的宝贵燃料了。

公社的房屋顺着山脚排开。远远望去,对面有片人工林,林子上飘着一面红旗。这是他们的试验果园。熊国华指着北面一座雪山,告诉我:他在那里放过一个月的牛,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野兽。

这个少年遇到的野兽,不会是动物园里驯顺的山猫。那座雪山,也许比得上一个小北极,然而他却这样向我问道:

“你见过日本鬼子吗?”

从他困惑的眼睛里看出,他很想知道日本鬼子是什么样子。他的口袋,揣着一本歌颂抗日英雄杨靖宇的小册子。他没有生长在抗日年代,但是抗日英雄的事迹,给他带来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

 他领着我们,在坝子中央一条松软的土路上走着。刚才在山上遇见的那些青年,正在往地里送松针肥。熊国华的母亲胸前拄着耙子,站在田里向我们招手。

熊国华穿着一件羊毛织成的短衣,外加一张羊皮,脚下一双草鞋。他从草鞋上拔下一根针刺,看也不看地扔在一旁。他说他的奶奶、小妹妹和门前的那棵古桧,一定会欢迎我们。

他的门前,果然有一棵迎风婆娑的古桧,还有几株栗树、核桃和槭树。篱笆是用树枝和藤子编起来的。宽宽大大的一座瓦房,覆着维西县城那种黑色小瓦。院子里有一个晒草的老人,一看就知道是公社的人。几个白木厚板门上挂着铁锁,想必是公社的仓库。那两头花白的乳牛,看见熊国华就亲热地叫了起来。

八十八岁的奶奶和五六岁的妹妹,一个用暂短的微笑,另一个用长久的凝视,表示了对我们的欢迎。我看得出这个家里真正的主人,既不是田里上肥的母亲,也不是手拿扫帚的奶奶,而是领我上楼的熊国华。

他说楼上是他的住房。他们用粗大的木料做成了楼梯,但是不习惯再做上一张桌子,或是一只凳子。房子里最实用的算是两块铺板和一只火塘了。夏天的夜晚,也得在火塘里烧起火来,驱逐寒气,烤热脊背。这样,那磨得光溜溜的铺板也就暖和起来了。顺着墙角有几个罐子。还有几个盛东西的竹器。木板墙上应该写字的地方,却画了无数花朵。木板的花纹,给这些花瓣添了不少光彩。在木板缝里,还插着不少干菊花。

我想起植物组的嘱托,向熊国华要一点麦种。不巧,院子里那个公社的人带着钥匙走了,所有的种籽全锁在仓库里。熊国华一方面觉得抱歉;一方面掩饰不住自己的骄傲。他说公社化后,这里的麦子产量,也是高的。他说他爱这块坝子,只是这坝子小了一点,如能平掉一座山头,该多么称心如愿。接着他问拖拉机是不是很大,又问不开拖拉机是不是也能当劳动模范。

我知道这位未来的劳动模范,最羡慕的是拖拉机。有了拖拉机,他又担心坝子不够大。我回答他劳动模范是人人可当的,接着我问:

“那么你这些花,怎么办?”

“那些花吗?山里到处都有,到处是药材。少先队号召勤俭办学,我们每人都得完成计划。这些药材也是我们公社的副业。”

外面有人喊话,我知道分队出发了。我在那条松软的土路上急急地走着,还没有走到坝子边上,熊国华从后面跑来了。他急急忙忙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麦种塞给我。他说这是从牲口饲料里找到的。

我站在过去海水夺取隘口的地方,望着熊国华走回去的背影。他的草帽搭在背后,那朵桃花放出一片虹一样的光彩。

P10-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马雪山碧罗雪山四莽雪山/旧版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雷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71667
开本 32开
页数 1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4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3.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184
121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