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与禅(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心与禅》收录了弘一法师的经典佛学著作,弘一法师与同时代的文化名人、学界泰斗来往的书札、信函等,精彩呈现了弘一法师的人生境界和佛学思想体系。弘一大师平生注重实践,《心与禅》内容也要言不烦,其慈悲心怀,溢于言表,堪称启悟世人的传世巨著。除了弘一法师的佛学著作之外,《心与禅》还收录了弘一法师未出家前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其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读者可从中深切体悟他的思想内涵,人文风采。

内容推荐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心与禅》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与同时代交往的文化名人、学界泰斗之间的书札、信函,从中感悟人生真谛,深切体悟他的思想内涵,领略弘一法师的人文风采。弘一法师有极高的的文学造诣和佛学造诣,他的作品被同时代的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所推崇,赞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阅读弘一法师的作品,从中领悟人生真谛、佛学思想,从多侧面、多角度领略一代文化巨人和佛学大师的风采。

目录

代序一 怀弘一上人/1

代序二 李叔同先生/3

代序三 我所崇敬的弘一法师/6

代序四 忆弘一大师/12

卷一 前尘梦影

 艺术谈(一)/3

 艺术谈(二)/8

 艺术谈(三)/10

 美术界杂俎(一)/14

 释美术/17

 西洋画特别教授法/18

 辛丑北征泪墨/19

 致知在格物论/22

 非静无以成学论/23

 论废八股兴学论/23

 中国学堂课本之编撰/24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27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28

 诛卖国贼/29

 闻济南兵变慨言/30

 赵尔巽如何/31

 呜呼!词章!/31

 论语言之齐一/32

 唱歌法大意/34

 《沙翁墓志》译文/36

 《城南草堂笔记》跋/36

 《二十自述诗》序/37

 《诗钟汇编初集》序/37

 《李庐诗钟》自序/37

 《李庐印谱》序/38

 《国学唱歌集》序/39

 《李蒴香》序/39

 《白阳》诞生词/40

 《太平洋报》出版祝词/41

 春柳社开丁未演艺大会之趣意/41

 春柳社文艺研究会简章/42

 春柳社演艺部专章/42

 西湖夜游记/44

 乐石社记/45

 乐石社社友小传/46

 广告丛谈/48

 《太平洋报》破天荒最新式之广告/54

 广告部消息(七则)/55

 文美会消息(六则)/56

 城东女学消息(六则)/60

 日本文艺消息(五则)/63

 荐函·金石家沈筱庄/65

 书刊介绍(二则)/65

 汉长寿钩钩铭题记/66

 难得/67

 文坛公鉴/67

 征求沈叔逵氏肖像/68

 征求滑稽讽刺画稿/68

 征求小学校中学校女学校学生诸君毛笔画/69

 征求学生毛笔画新规则/69

 醵纨阁李漱简润格/70

 李漱筒重订书例/71

 李叔同书例/71

 李叔同和上海格致书院征答题/72

 朽道人传/75

卷二 烟霞词客

 诗词/79

 歌词/99

卷三 情寄云天

 致毛子坚/111

 致刘质平/112

 致夏丐尊/120

 致弘伞法师/133

 致高文显/134

 致性常法师/143

 致王心湛/145

 致性愿法师/147

 致李芳远/150

 致李圣章/154

 致李绍莲/155

 致缪涤源/156

 致姚石子/157

 致陈伯衡/160

 致蔡丐因/161

 致邓寒香/166

 致堵申甫/169

 致崔海翔/170

 致黄庆澜/172

 致瑞今法师/173

 致林赞华/174

 致李圆净/176

 致芝峰法师/193

 致赵伯颀/196

 致大醒法师/197

 致聂云台/198

 致刘光华/199

 致陈海量/200

 致郁智朗/200

 致念西律师/204

 致广义法师/205

 致仁开法师/205

 致果清法师/207

 致妙莲法师/208

 致王正邦/209

 致马冬涵/209

 致黄幼希/210

 致杨胜南/212

 致郑健魂/214

 致林奉若/214

 致陈无我/216

 致如影法师/217

 致竺摩法师/218

 致蒋维乔/219

 致北平佛学研究社/220

 致上海佛学书局/221

卷四 慧海佛光

 释迦牟尼佛为法舍身/225

 菩萨璎珞经自誓受菩萨五重戒法/227

 随分自誓受菩萨戒文析疑/229

 菩萨戒受随纲要表/231

 略诵四分戒菩萨戒法/233

 毗奈耶质疑编/233

 普劝发心印造经像文/239

 惜福习劳持戒自尊/249

 自恣法略例/252

 说戒法略例/258

 受戒法略例/262

 古今尺略图记/267

 周尺考记/267

 周尺别形记/268

 断食日记/268

 惠安弘法日记/274

 壬丙南闽弘法略志/276

 行脚散记/277

 记厦门贫儿舍资请宋藏事/278

 了识律师传/278

 厦门万寿岩瑞山禅师传/279

 心灿禅师传/280

 法空禅师传/281

 本妙法师传/282

 记陈敬贤居士轶事/282

 绍兴开元寺墓建殿堂疏/283

 大中祥符朗月照禅师塔铭/284

 题永嘉庆福寺缘册/285

 清故渊泉居士墓碣/285

 重兴草庵碑/286

 玉泉居士墓志铭/287

卷五 明月禅心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撷录序/291

 《地藏菩萨本愿经说要》序/291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序/292

 《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序/292

 校刻《五戒相经笺要》校序/293

 《华严集联三百》序/293

 华严经普贤行愿自在菩萨章序/294

 《五戒持犯表记》序/295

 鼓山庋藏经版目录序/296

 《佛学丛刊》序/297

 藕益大师年谱草稿序/297

 本妙法师般若心经论解序/298

 东瀛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通释序/298

 《李息翁临古法书》序/299

 《一梦漫言》序/299

 《庄闲女士手书法华经》序/300

 《韩偓评传》序/301

 养正院亲闻记叙/302

 《赞颂辑要》弁言/303

 金陵刻《华严疏钞》题记/304

 《四分律随机羯磨》题记/305

 元魏昙鸾往生论注题记/305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题记/306

 《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之二》封面题记/306

 《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之三》封面题记/307

 《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之四》封面题记/307

 《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之一》封面题记/308

 《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之二》封面题记/308

 《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之三》封面题记/308

 《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一》封面题记/309

 《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二》封面题记/309

 《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三》封面题记/309

 《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四》封面题记/310

 胡寄尘编《四上人诗钞》题记/310

 赠夏丐尊篆刻题记/3 11

 过化亭题记/311

 《护生画集》题赞/312

 《朱贤英女士遗画集》题辞/312

 灵岩山印光真达二老像题词/313

 小梅花屋画本跋/313

 为杨白民书座右铭跋/314

 旭光室额跋/314

 晚晴院额跋/315

 圈点《南山钞记》跋/315

 《随机羯磨疏》跋/316

 养正院亲闻记后跋/316

 《一梦漫言》跋/317

 见月律师年谱摭要并跋/318

 跋《药师如来法门略录》/318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偈后记/318

 悲智颂/319

 李卓吾像赞/320

 印光法师文钞题赞/320

 王梦惺居士文稿题赞/321

 西泠华严塔写经题偈/321

 《淡斋画册》题偈/322

 竹园居士幼年书法题偈/322

 甲戌初夏大病说偈/323

 马冬涵居士《三异图》题偈/323

 永春郑翘松居士《卧云楼诗存》题偈/324

 《药师经析疑》回向偈/324

 受赠红菊报偈/325

 临灭遗偈/325

卷六一 念红尘

 弘一上人史略/329

 法味/336

 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345

 弘一法师的出家生活/348

 弘一法师在湛山/351

试读章节

释美术

兹有告者,游艺会节目,分手工部为美术手工、教育手工、应用手工,云云。似未适当。某君评语,“手工宜注意恩物一门,勿重美术”,是亦分手工恩物与美术为二,似为不妥。西学入中国,新名词日益繁,或袭日本所译,或由学者所订,其能十分适当者,盖鲜。学子不识西字,仅即译名之字义,据为定论者,姑无论已。或深知西字,而于原字种种之意义,及种种之界限,未能明了,亦难免指鹿为马也。美术之字义,西儒解释者众,然多幽玄之哲理。非专门学者,恒苦不解。今姑从略。请以通俗之说,述之如下:

美,好也,善也。宇宙万物,除丑恶污秽者外,无论天工、人工,皆可谓之美术。日月霞云,山川花木,此天工之美术也;宫室衣服、舟车器什,此人工之美术也。天无美术,则世界浑沌;人无美术,则人类灭亡。泰古人类,穴居野处,迄于今日,文明日进。则美术思想有以致之。故凡宫室衣服,舟车器什,在今日,几视为人生所固有,而不知是即古人美术之遗物也。古人既制美术之物,遗我后人。后人摹造之,各竭其心思智力,补其遗憾,日益精进,互以美术相竞争。美者胜,恶者败,胜败起伏,而文明以是进步。故曰,美术者,文明之代表也。观英、法、德诸国,其政治、军备、学术、美术,皆以同一之程度,进于最高之位置。彼目美术为奢华,为淫艳、为外观之美者,是一孔之见,不足以概括美术二字也。

综而言之,美术字义,以最浅近之言解释之,美,好也;术,方法也。美术,要好之方法也。人不要好,则无忌惮;物不要好,则无进步。美术定义,如是而已!

以手制物,谓之手工。无术不能成。恩物亦手工中之一门,以手制造者,故恩物亦无术不能成。此固尽人皆知,非仆所强为牵合者。手工恩物既无术不能成,而独晓晓以重美术为戒,夫万物公例无中立,嗜美嗜恶,必居其一。不重美术,将以丑恶污秽为贵乎,仆知必不然也。

以上所解释美术者,虽属广义,然仆敢断定,手工恩物为应用美术之一种,此固毫无疑义者也。

美术之定义与界限,以上所言者,不过十之二三。他日有暇,当撰完全之美术论,以备足下参考。

西洋画特别教授法

西洋画教师授课时每不授画法,其故有二:(一)画法非由自己经验得来者,断难十分适用。教师所知之画法,皆由十数年或数十年之实地经验得来。学生无此长年之经验,骤语以画法,必不能十分了解。即能了解矣,亦必不能得心应手,挥写自由。故教师评画时,仅曰孰善孰恶。或曰调子不整,或曰肌肤稍硬。至其所以改正之法,教师决不道及。学生当此时,宜竭其思力,加意研究,经种种失败,必有豁然贯通之一日,而巧妙之画法乃发现,绘画之技术因之增进。画法之发现者日益多,技术亦因之日进靡已。(二)人之性质各有特长,学绘画者必其性质长于绘画,学之乃有效果。又绘画之中亦有各种流派,如雄壮、婉丽、强烈、温和、豪放、细腻之类,是长于绘画者,万不能兼擅各派,必即自己性之所长者习之,乃能完全发挥其固有之画才。若必刻意摹仿他人,没却自己所长,其结果必致失败。教师不能强学生画学己之画派,学生亦不必专模教师之画派。因教师与学生画才不同,程度亦异。若必强合为一致,是埋没学生之天才矣。(又画派非一生始终不变者,无论何人,一生每数变其画派。但所变者以其性质相近者为限,非舍近求远也)故教师为学生评画时,必不授以定规之画法,且不执笔添削,职是故也。

辛丑北征泪墨  游子无家,朔南驰逐。值兹离乱,弥多感哀。城郭人民,慨怆今昔。耳目所接,辄志简编。零句断章,积焉成帙。重加厘削,定为一卷。不书时日,酬应杂务。百无二三,颜曰:《北征泪墨》,以示不从日记例也。

辛丑初夏,惜霜识于海上李庐。

光绪二十七年春正月,拟赴豫省仲兄。将启行矣,填《南浦月》一阕海上留别词云:

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愁千缕。惺忪如许,萦起心头绪。 谁道销魂,尽是无凭据。离亭外,一帆风雨,只有人归去。

越数日启行,风平浪静,欣慰殊甚。落日照海,白浪翻银,精采眩目。群鸟翻翼,回翔水面。附海诸岛,若隐若现。是夜梦至家,见老母室人作对泣状,似不胜离别之感者。余亦潸然涕下。比醒时,泪痕已湿枕矣。

途经大沽口,沿岸残垒败灶,不堪极目。《夜泊塘沽》诗云:

杜宇声声归去好,天涯何处无芳草。春来春去奈愁何?流光一霎催人老。

新鬼故鬼鸣喧哗,野火磷磷树影遮。月似解人离别苦,清光减作一钩料。

晨起登岸,行李冗赘。至则第一次火车已开往矣。欲寻客邸暂驻行踪,而兵燹之后,旧时旅馆率皆颓坏。有新筑草舍三间,无门窗床几,人皆席地坐,杯茶盂馔,都叹缺如。强忍饥渴,兀坐长喟。至日暮,始乘火车赴天津。路途所经,庐舍大半烧毁。抵津城,而城墙已拆去,十无二三矣。侨寄城东姚氏庐,逢旧日诸友人,晋接之余,忽忽然如隔世。唐句云:“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其此境乎!到津次夜,大风怒吼,金铁皆鸣,愁不成寐,诗云:

世界鱼龙混,天心何不平!岂因时事感,偏作怒号声。烛尽难寻梦,春寒况五更。马嘶残月坠,笳鼓万军营。

居津数日,拟赴豫中。闻土寇蜂起,虎踞海隅,屡伤洋兵,行人惴惴。余自是无赴豫之志矣。小住二旬,仍归棹海上。

天津北城旧地,拆毁甫毕。尘积数寸,风沙漫天,而旷阔逾恒,行道者便之。

晤日本上冈君,名岩太,字白电,别号九十九洋生,赤十字社中人,今在病院。笔谈竟夕,极为契合,蒙勉以“尽忠报国”等语,感愧殊甚。因成七绝一章,以当诗云:

杜宇啼残故国愁,虚名遑敢望千秋。男儿若论收场好,不是将军也断头。

越日,又偕赵幼梅师、大野舍吉君、王君耀忱及上冈君,合拍一照于育婴堂,盖赵师近日执事于其间也。

居津时,日过育婴堂,访赵幼梅师,谈日本人求赵师书者甚多,见予略解分布,亦争以缣素嘱写。颇有应接不暇之势。追忆其姓名,可记者,曰神鹤吉、曰大野舍吉、曰大桥富藏、曰井上信夫、曰上冈岩太,曰塚崎饭五郎、曰稻垣几松。就中大桥君有书名,予乞得数幅。又丐赵师转求千郁治书一联,以千叶君尤负盛名也。海外墨缘,于斯为盛。

北方当仲春天气,犹凝阴积寒。抚事感时,增人烦恼。旅馆无俚。读李后主《浪淘沙》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句,为之怅然久之。既而,风雪交加,严寒砭骨,身着重裘,犹起栗也。《津门清明》诗云:

一杯浊酒过清明,觞断樽前百感生。辜负江南好风景,杏花时节在边城。

世人每好作感时诗文,余雅不喜此事。曾有诗以示津中同人。诗云:

千秋功罪公评在,我本红羊劫外身。自分聪明原有限,羞从事后论旁人。  北地多狂风,今岁益甚。某日夕,有黄云自西北来,忽焉狂风怒号,飞沙迷目。彼苍苍者其亦有所感乎!

二月杪,整装南下,第一夜宿塘沽旅馆。长夜漫漫,孤灯如豆,填《西江月》一阕词云:

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前尘渺渺几思量,只道人归是谎。谁说春宵苦短,算来竟比年长。海风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涨。

越日,日夕登轮。诗云:

感慨沦桑变,天边极目时。晚帆轻似箭,落日大如萁。风卷旌旗走,野平车马驰。河山悲故国,不禁泪双垂。

开轮后,入夜管弦嘈杂,突惊幽梦。倚枕静听,音节斐靡,飒飒动人。昔人诗云:“我已三更鸳梦醒,犹闻帘外有笙歌。”不图于今日得之。

舟泊烟台,山势环拱,帆樯云集,海水莹然,作深碧色。往来渔舟,清可见底。登高眺远,幽怀顿开。诗云:

澄澄一水碧琉璃,长鸣海鸟如儿啼。晨日掩山白无色,□□□□青天低。

午后,偕友登烟台岸小憩,归来已日暮。□□□开轮。午餐后,同人又各奏乐器,笙琴笛管,无美不□。迭奏未已,继以清歌。愁人当此,虽可差解寂寥。然河满一声,奈何空唤;适足增我回肠荡气耳。枕上口占一绝,云:

子夜新声碧玉环,可怜肠断念家山。劝君莫把愁颜破,西望长安人未还。

致知在格物论

昔宋孝宗即位,诏中外臣庶,陈时政阙失。朱子封事,首言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是知格物致知之学,为帝王所不废。然世之欲致其知者,往往轻视夫格物之理,抑何谬也。……所以泰山之高,非一石所能积。琅琊之东,渤澥稽天,非一水之钟。格物之理,微奥纷繁,非片端之能尽,此则人之欲致,夫知者所不可不辨也。……语云:“通天地人谓之儒。”又云:“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其此之谓欤。

P17-22

序言

怀弘一上人

柳亚子

以方外而列南社社籍者,日湘僧永光,日粤僧铁禅;而逃释归儒之曼殊,与逃儒归释之弘一,其入社时乃成不以方外称焉。今永光西归已久,铁禅且堕尘网,曼殊弘一之名乃复大著。溯余与二人之因缘,殆有可得而言者。曼殊本香山苏氏子,父杰生,商于日,私幸日婢若子,是生曼殊,命其妾河合氏抚育有成:年二十,披剃惠州某寺。顾弗甘食贫,旋窃其已故师兄南雄赵氏子释名博经者之度牒以逃。自是周历暹罗、锡兰,归而教授长沙、芜湖,两至南都,曾主讲杨仁山居士祗垣精舍。容貌洵逸,盖在僧俗间。洎与余同游海上时,则毳衣革履,无复行脚僧故态矣。弘一俗姓李,名广侯,字息霜,家世浙西巨族,官籍天津。父筱楼,以名进士官吏部,精阳明学,晚耽禅悦。弘一为孽子,早失怙。生而苕秀,翩翩裘马,征逐名场。壮游樱岛,习美术,举凡音乐绘画以金石书法,靡不精妙。尤嗜戏剧,创春柳社,演茶花女,自饰马克,观众诧为天人。寻挟日妾以归。值民国新建,余与亡友朱少屏辈组太平洋报,据沪渎。弘一主编画报,既刊曼殊《断鸿零雁记》,复乞陈师曾作插画,署朽道人。说者诮僧道合作,实则受殊早返初服,弗当复以僧名,顾亦未料谶乃终属诸弘一也。有言受殊此书,弘一为润饰之,此语谬甚。曼殊译拜伦诗,乞馀杭师弟商榷,尚近事实。若《断鸿零雁记》,则何关弘一哉!曼殊逝世未十年,弘一遽摈其日妾,入西湖大慈山为僧。余亦自此不复见弘一矣!战事既兴,弘一闭关闽海,度其六秩世腊。李生芳远驰笺索诗,余寿以偈云:

君礼释迦佛,我拜马克思。大雄大无畏,迹异心岂殊。

又云:

闭关谢尘网,吾意嫌消极。愿持铁禅杖,打杀卖国贼。

见者缩项咋舌,顾弘一不以为忤,亦报余一偈云:

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

呜呼,洵可谓善知识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与禅(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叔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4208402
开本 16开
页数 354
版次 3
装订 精装
字数 322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6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3
出版地 陕西
248
174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6: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