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汉语语音和语言做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又编写了意大利语、德语、法语和俄语的语音知识,确立了声乐的说唱相似论的观点。这不仅为声乐教师和音乐教师、声乐学生与歌唱演员提供了必需的声乐教材和参考书,而且为歌曲创作、钢琴、舞蹈和器乐等专业提供专业术语的帮助。
图书 | 声乐艺术语言学--讲话与歌唱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汉语语音和语言做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又编写了意大利语、德语、法语和俄语的语音知识,确立了声乐的说唱相似论的观点。这不仅为声乐教师和音乐教师、声乐学生与歌唱演员提供了必需的声乐教材和参考书,而且为歌曲创作、钢琴、舞蹈和器乐等专业提供专业术语的帮助。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说唱相似论/1 第二章 声乐语言的机制/19 第一节 声乐语言的生理机制/20 第二节 声乐语言的心理机制/36 第三章 声乐语言的呼吸/43 第一节 呼吸器官与机能/43 第二节 歌唱时的吸气/48 第三节 歌唱时的呼气/50 第四节 歌唱时的换气/53 第五节 歌Ⅱ昌时的气导效应/54 第四章 声乐语言的规范/57 第一节 歌词语音规范/57 第二节 歌词尖团字正音/66 第三节 歌词声母辨正/70 第五章 声乐语言的发声法/74 第一节 读字与发声/75 第二节 读字与歌唱/79 第三节 读字与共鸣/94 第六章 声乐语言的情感性/106 第一节 歌词的语调/107 第二节 歌词的诗情/116 第三节 歌词的画意/130 第七章 声乐语言的音乐性/148 第一节 诗、词、曲的韵律/149 第二节 诗、词、曲的声律/163 第三节 歌词的节奏性/166 第八章 声乐语言的歌唱性/177 第一节 古诗词的歌唱与吟诵/178 第二节 歌词语调与歌唱音响/189 第三节 歌词语调与歌曲旋律/196 第九章 声乐语言的形象性/210 第一节 歌词形象的可知性/211 第二节 歌词形象的可视性/214 第十章 声乐语言的美感性/219 第一节 歌词的意境美/220 第二节 歌词的情感美/222 第三节 歌词的风格美/223 第四节 歌词的气质美/236 第十一章 意大利语语音/241 第一节 意大利语元音发音/244 第二节 意大利语辅音发音/253 第三节 意大利语重音与音素/273 第十二章 德语语音/278 第一节 德语元音发音/284 第二节 德语辅音发音/298 第三节 德语重音与语调/315 第十三章 法语语音/327 第一节 法语元音发音/331 第二节 法语辅音发音/347 第十四章 俄语语音/369 第一节 俄语元音发音/382 第二节 俄语辅音发音/387 第三节 俄语语调与重音/410 参考文献/41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声乐艺术语言学--讲话与歌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邹长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30351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92 |
CIP核字 | 2008057045 |
中图分类号 | J616 |
丛书名 | |
印张 | 26.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9 |
宽 | 18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