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在组织上不同于其他关于人类学理论的课本。首先,作者试图表现的是这样一种人类学观点。其次,作者试图从当代人类学的发展趋向中选取更多的例子,甚至比E.哈奇(Elvin Hatch)在《人与文化的理论》中讨论的更多。再次,作者尝试着对每一位人类学家对于人类学理论的贡献进行折中的、非批判的读解。在《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中讨论到的学者既不是假想敌也不是替罪羊。这本书中讨论的每一位人类学家都具有知识上的价值,他们之所以被纳入其中是因为他们的观点都很重要,并值得被了解。
图书 |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人类学视野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在组织上不同于其他关于人类学理论的课本。首先,作者试图表现的是这样一种人类学观点。其次,作者试图从当代人类学的发展趋向中选取更多的例子,甚至比E.哈奇(Elvin Hatch)在《人与文化的理论》中讨论的更多。再次,作者尝试着对每一位人类学家对于人类学理论的贡献进行折中的、非批判的读解。在《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中讨论到的学者既不是假想敌也不是替罪羊。这本书中讨论的每一位人类学家都具有知识上的价值,他们之所以被纳入其中是因为他们的观点都很重要,并值得被了解。 目录 致谢 导言:人类学是什么? 第一部分 奠基者 第1章 爱德华·泰勒:文化进化论 第2章 刘易斯·亨利·摩尔根:社会的进化 第3章 弗朗兹·博厄斯:语境中的文化 第4章 埃米尔·涂尔干: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 第二部分 文化的本质 第5章 阿尔弗雷德·克罗伯:文化的完形 第6章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 第7章 爱德华·萨丕尔:文化、语言与个体 第8章 玛格丽特·米德:个体与文化 第三部分 社会的性质 第9章 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总体事实 第10章 布洛尼斯洛·马林诺夫斯基:文化的功能 第11章 A.R.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的结构 第12章 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社会人类学,社会历史 第四部分 进化论、适应论和唯物主义理论 第13章 莱斯利·怀特:进化论浮现 第14章 朱利安·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和多线进化论 第15章 马尔文·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 第16章 埃莉诺·伯克·里科克: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历史 第五部分 结构、象征符号和意义 第17章 克劳德·列维一斯特劳斯:结构主义 第18章 维克多·特纳:象征、朝圣和戏剧 第19章 克利福德·格尔茨:解释人类学 第20章 玛丽·道格拉斯:象征符号与结构、污染与纯洁 第六部分 结构、实践、能动性和权力 第21章 詹姆斯·费尔南德斯:比喻游戏 第22章 谢里·奥特纳:象征符号、性别与实践 第23章 皮埃尔·布迪厄:一种实践的人类学 第24章 埃里克·沃尔夫:文化、历史与权力 后记:当前的争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人类学视野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杰里·D.穆尔 |
译者 | 欧阳敏//邹乔//王晶晶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6257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2.4 |
丛书名 | |
印张 | 2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49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