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民国城市婚姻生活为主题;以恋爱、结婚、离婚、纳妾四位一体为基本架构;以女性的视角为切人点;以当时流行的具有时代新内涵和多层次性的婚姻观念为侧重等等。本书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观念史与社会史相结合,通过对观念与社会实际互动关系的分析,揭示民国时期女性婚姻的一些具体而又复杂的问题。本书还对一些问题力图作进一步的思考,诸如男女两性在近代妇女婚姻生活的改造历程中,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当代年轻的女性为什么要把自己塑造成“新思想旧道德”的形象等等。
图书 | 女性的重塑(民国城市妇女婚姻问题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民国城市婚姻生活为主题;以恋爱、结婚、离婚、纳妾四位一体为基本架构;以女性的视角为切人点;以当时流行的具有时代新内涵和多层次性的婚姻观念为侧重等等。本书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观念史与社会史相结合,通过对观念与社会实际互动关系的分析,揭示民国时期女性婚姻的一些具体而又复杂的问题。本书还对一些问题力图作进一步的思考,诸如男女两性在近代妇女婚姻生活的改造历程中,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当代年轻的女性为什么要把自己塑造成“新思想旧道德”的形象等等。 内容推荐 新式的婚姻现象和婚姻生活是近代以来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新式的婚姻现象固然包括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离婚自由等广为人知的内容,也包括非婚同居、恋爱悲剧、旧式妻子被新式丈夫离弃、性解放观念等容易为人所忽视的问题。而在这些为人所忽视的婚姻现象中,似乎总有一批女性要成为时代前进的牺牲品。于是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妇女解放运动究竟对当时人们的婚姻生活,尤其是女性的婚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女性的生活如何被塑造成当时的模样? 为此,本书将研究民国时期城市妇女的婚姻问题,重点考察了民国时期新式婚姻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书中精心选取了民国时期所出现的一些备受时论瞩目的新式婚姻观念,如恋爱自由、女性独立、一夫一妻等观念,通过对其反复论争过程的细致论述,揭示了这些新观念社会形态的具体“呈现”过程和实际“生成”状态。通过对城市妇女实际婚姻生活中所发生的复杂而微妙的变化,揭示出婚姻观念与婚姻行为变化背后的文化、价值冲突。 目录 绪论 婚姻问题的观念史之新探索 一、揭示新观念的社会“呈现”之方法自觉 二、注重观念与社会互动的研究路径 三、本书的结构说明 第一章 现代爱情观的兴起与妇女的恋爱问题 一、恋爱自由的呼声——知识青年新式恋爱观的勃兴 二、知识青年关于恋爱含义的争论 (一)“恋爱自由”或“恋爱到底”——关于爱情能否变迁的讨论 (二)一“恋爱自由”或“性交自由”——关于恋爱与贞操问题的讨论 三、青年女性对于爱情的推崇、追求和对无爱婚姻的抗争 四、自由恋爱的歧途——非婚同居问题的凸显与恋爱纠纷事件的激增 (一)肉体的狂欢——民国时期非婚同居问题的凸显 (二)恋爱悲剧现象的激增及其成因探析 五、自由恋爱之风在城市平民中的吹拂及其影响限度 (一)城市婚姻生活中的现代性气息:对和谐性生活的公开诉求 (二)自由恋爱带给平民妇女的真实意义 (三)“意见不合”——夫妻重视感情融洽的明证? 第二章 “娜拉精神”或“贤妻良母”:婚后妇女的家庭生活 一、“娜拉”的呼声——男女平等与妇女职业问题的出现 二、“贤妻良母”主义对“娜拉精神”的消解 (一)“母性天职”:对“娜拉精神”的消解之一 (二)“家事天职”:对“娜拉精神”的消解之二 三、家务或职业:“娜拉”们的两难选择 四、家务社会化和家务职业化的设想 第三章 以自由的名义——民国社会的离婚与妇女被抛弃问题(上) 一、绝对自由或相对自由——民国社会的离婚自由论与妇女 二、主动解约与被人抛弃:20—30年代初的妇女离婚问题 (一)20年代知识女性的主动离婚与解约 (二)以自由的名义——妇女的被人抛弃问题 第四章 以自由的名义——民国社会的离婚与妇女被抛弃问题(下) 一、30—40年代的离婚高发现象 二、离婚的社会效应:妇女家庭生活之改进 三、从离婚案卷透视妇女的实际家庭地位 (一)“女权”话语与妇女弱者、守旧者角色的自我塑造 (二)遗弃问题与妇女的经济地位 (三)反抗虐待:妇女提出离婚的重要理据 (四)离婚诉求中反映的双重性道德标准与妇女 第五章 一夫一妻主义与民国时期的妾问题(上) 一、民国时期的废妾呼声 (一)民初小家庭论与一夫一妻论的兴起 (二)20世纪20—30年代的废妾呼声 (三)“新性道德”与一夫多妻问题 二、民国社会纳妾之风的固存 (一)民国社会对于妾的态度. (二)民国社会依然盛行的纳妾之风 三、民国时期妾的新类型 (一)同居和姘度——新式的结合方式与变相的“妾” (二)家庭“伪组织”——抗战时期的重婚与纳妾 第六章 一夫一妻主义与民国时期的妾问题(下) 一、法律条文与判例中的妾问题 (一)民法对妾问题的沉默 (二)重婚与通奸——刑法对妾的处理 (三)家庭“伪组织”的法律问题与大赦令 二、妾的法律地位与家庭地位 余论 “理想的女性”与“女性的理想”——性别与社会因素对于女性生活的塑造 一、“新思想旧道德”——男性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女性的接受 二、女性解放的社会困境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女性的重塑(民国城市妇女婚姻问题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余华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6083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08-01 |
首版时间 | 2009-08-01 |
印刷时间 | 200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3.9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