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秦帝国(上下)/中华帝国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大秦帝国》是一部描述秦兴亡生灭过程的长卷历史小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幅历史画卷,展示了嬴秦家族五百年的奋斗史和秦王国、秦帝国的兴亡历程,并以悲悯之情怀,展示在巨大的历史波涛中上至王侯将相,下至万千庶民所表现的欲望、激情、壮怀、勇力等诸种真实的人性。

内容推荐

《大秦帝国》记述了嬴秦家族从放逐迁徙的命运中奋起,春秋称霸西戎,战国与天下争雄,到秦王嬴政一举扫灭六国,建立前所未有的统一帝国,又迅速在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群起响应中轰然灭亡的全过程。

作者严格尊重历史事实,充分吸收最新历史研究成果,让深邃的目光穿越时空,以宏大浩荡的气魄,充满激情的笔墨,刻画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幅历史画卷,展示了嬴秦家族五百年的奋斗史和秦王国、秦帝国的兴亡历程,并以悲悯之情怀,展示在巨大的历史波涛中上至王侯将相,下至万千庶民所表现的欲望、激情、壮怀、勇力等诸种真实的人性。

作者人生经历丰富,思想深刻,文笔老到而充满激情,这使本书超然于当今那些言之无物而又故弄玄虚的所谓畅销历史作品之上,具有独特的阅读欣赏价值。

目录

致读者 

引言 中华第一帝国

中国社会的第二次怀孕和临产

东边日出西边雨

流星·彗星·哈雷彗星

探求大秦帝国之魂

第一章 忍辱负垢,创业维艰

一对带着梦想的白颈雉从雍水之畔起飞

名为秦晋联姻,实为东进序曲

盟约在诗诵歌吟背后悄然而成

从素服罪己到称霸西戎

第二章 再次从“诸侯卑秦”的困境中奋起

力挽四世之衰的风雨归来人

铁与血的变革在关中大地兴起

立马河西,虎视山东

第三章 且看白颈雉如何成为猛鹰悍雕

纵横捭阖.决胜千里

短命的国王与泼辣的太后

从“累卵”险境中突围而出

九鼎在握,称王天下还会远吗?

第四章 三个男人、一个女人与一个孩子

千古奇贾:他用千金买了一个国家

众说纷纭的赵姬妊娠之谜

“邯郸党”入主咸阳宫

从和弦走向变调的三重奏

第五章 一个巨人性格的完成

挥剑杀出重重包围

血的疯狂与心的挣扎

艰难的超越:超越因袭.超越自我

第六章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按上祭坛的第一只羔羊

被玩弄于手掌之上的和氏璧

易水悲歌壮千古

王门父子威震南北

中原树上的最后一片黄叶

第七章 帝国风貌:开天辟地,流韵百代

第一个集三皇五帝之尊于一身的人

接过盘古氏的巨斧(上)

接过盘古氏的巨斧(下)

第八章 顶峰与“顶峰心理”

秦王骑虎游八极

由绝对权力点燃的愚昧之火

始皇大帝之死

第九章 龙种与跳蚤:秦始皇的继承者们

灵车里凑成的三驾马车

两匹老马的一场肉搏

李斯的四种生命

第十章 两个新生阶级的第一次生死较量

大泽乡一声怒吼震天下

“刘项原来不读书”

成阳怒火:大秦帝国的葬礼

结语 历史在回旋中从悲壮走向辉煌

秦人留给后人的遗产

中原人对历史的再创造

站在长城之巅遥望

秦国和秦帝国大事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如今我们习惯把建立秦国、秦帝国这一氏族称为“嬴秦”,其实“嬴”这个姓,“秦”这个采自封国之名的氏,他们都是过了相当长历史阶段才取得的。但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姑且一开始就称他们为秦人吧!

秦人的历史,仿佛与鸟兽有着不解之缘。

不只是本节题目中写到的白颈雉,还有燕子、马和各种珍禽异兽。

燕群快活地鸣叫着,飞过原野,落下一枚燕蛋。一位正在牧羊的名叫女修的少女,吞咽了这枚燕蛋,生下一个男子,取名大业,他就是秦人的始祖——《史记?秦本纪》用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翻开了秦部落起源的历史。

古籍中这类无性而孕,生下男子成为某个部族始祖的传说,还有很多。不妨推想,它是我们先人追忆那个已颇为遥远的“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时,敷衍幻化出来的神话吧?

另有一个也是有关燕子的神话,见于《吕氏春秋?音初》,更为委婉动人。

春天,碧绿的原野上,高耸入云的九重台拔地而起。台顶上,蓝天下,一对美丽的少女击鼓奏瑟,时歌时舞。天帝感动了,便命令燕子代他下访这两位少女。燕子“嗌嗌”地鸣叫着,欢快地飞翔着,来到台顶。两位少女立刻欣喜地嬉戏捕捉起来。终于捉到了燕子,关进一个玉筐。一会儿,她们想揭开筐子来看看。谁知刚一揭,那燕子便飞向蓝天,留下了两枚燕蛋。这对少女便无限怀恋地歌唱起来:可爱的燕子啊,你飞到哪里去了呢?

后来少女中的一位名叫简狄的,在沐浴时吞下了一枚燕蛋,便怀孕而生了殷商的祖先契。

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秦人因自己与曾经建立了商朝的商人有类似的始祖传说而感到荣耀。但自从他们被迫从富庶、温暖的东海之滨,经过艰难的跋涉,踏上了荒凉、寒冷的黄土高原,迁徙到了遥远的西陲之地之后,再想起这两个有关燕子的传说时,就会引起莫名的惆怅和怨愤。

因为这联系着他们一段痛苦的历史。

把断断续续的神话和传说连缀起来,秦人先祖的世系大略是这样的——

大业娶女华,生子大费。大费娶姚姓玉女,生子大廉和若木。此后,若木有后嗣费昌,大廉则有孟戏和中衍。接着开始了中谲的世代:中谲生蜚廉,蜚廉生恶来……

大费生活的时期,大致相当于传说中的虞舜、大禹时代。滔滔洪水,泛滥于中原大地。禹受命治水,大费跟随左右当助手。禹劳身苦心,胫毛尽脱,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功告成时,虞舜要重赏大禹。大禹说:并非我一个人能完成,也有大费辅佐的功劳呀!虞舜听了很高兴,说:好啊,你这个大费,助禹治水有功,赏赐你这面皂游,你的子孙将会有盛大的功业!

“皂游”是一种有黑色飘带的旗子,秦人把它视为无上光荣。

从这时开始,秦人和先后以舜、禹为首领的舜、夏部族联盟有了较为亲密的联系。舜还充分发挥秦人祖先驯养鸟兽方面的丰富经验,让他们担任驯养师。特别是一位叫柏翳的先祖,干得特别出色,许多珍禽异兽都被调教得十分驯服。为了表示嘉奖,舜特地赐予柏翳一个姓,就叫“嬴”。

现在他们已可说自己姓“嬴”了,只是还没有“秦”这个封国,还没有氏。

在古代,是否有氏,是区别贵贱的一个标志。这也就是说,秦人到这时候也还没有跻身于贵族的行列。

P26-27

序言

如今的书,多到汇成了海洋。我的这部《大秦帝国》有幸蒙读者从书海中找出,说明诸君与我至少有一点相同:都爱好历史。

尽管我自幼喜欢历史,但真正静下心来,一头钻进故纸堆乐此不疲,以至弄到不闻晨鼓暮钟、不知老之将至的地步,那还是近二十多年来的事。

中国历史,最令我着迷的还是古代,尤其是秦、汉、唐三代,我以为那是中华民族创造活力最为充沛、人性也较为高扬的三个时期。由此,渐渐萌发出一个心愿:为这三个时代各写一部书。

现在这三部书前两部已先后与读者见面:《大秦帝国》初版于1997年,此次经修订新版;《大汉帝国》也同时出版。第三部《大唐帝国》,准备明年开写。

近些年来,讲史、写史成了热门,讲、写方式也多种多样,如戏说、细说、趣说、正说、品说等等,可谓百花齐放。不过我这个人可能有点守旧,至今仍留有美好记忆的,还是青少年时代读的几部作者大多为五四前贤的“史话”。写过清新可读的《西洋史》的陈衡哲先生说得好:“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要我们明白的。”所以我的这三部书就想尽量做到“明白”二字,尝试用一种新的史话体来写。这个所谓“新”,不妨归结为以下四句话——

一句是平民视角。写历史可以有不同视角,写得好都可以达到“明白”的要求。譬如孔夫子写《春秋》,以周天子为评判圭臬;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以是否有利于帝王统治为编撰标准,他们都把历代帝王的存亡兴衰、荣辱沉浮写得相当明白。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第一读者便是帝王。而在下则是一介平民,读者诸君也该大多是普通人。我们普通人想通过读历史弄明白的,主要的恐怕还不是历代帝王存亡兴衰的道理,而是历史演进中的人生况味;或者说不是为了“资治”,而是为了“资生”——汲取人生滋养。其实包括帝王将相在内的历史人物纵然千姿百态,他们首先总还都是人,有与我们普通人相似或至少可以理解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将帝王视角转换为平民视角,从高高的宫殿回到广阔的人间,历史事件就有可能因拆除了虚幻的屏障而变得面目一新,历史人物也会因此而变得可亲可近。

再一句是侧重人物。历史很复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极其丰富的内容;但历史也很简单,简单到只要用一个字便可概括:人。历史上的一切都是因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历史的真正主人是人,明白历史的核心就是明白历史中的人生。明白的前提是理解。为此我在写作中随时提醒自己:力求理解。我想如果我们能少一点终极评判的雄心、多一点力求理解的诚意,以此去接近作为我们先祖的古人,包括那些按当时某种政治或道德标准已被脸谱化了的人物,或许就较为容易进入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的知音。果真那样,我们就能结识到众多先哲前贤、帝王将相、文坛才子、沙场猛将,还有高士野夫、奇男烈女,以及鸡鸣狗盗之徒、灯红酒绿之客……那些浑朴天然的人性,那些激扬放达的人格,因历史几乎永远不可能复现而显得如此珍贵,而你却能与他们结成“忘年交”,时而促膝絮谈,时而浩歌长啸,品味古今不同人生,获得相似或相通的感悟,那该是一件多大的乐事啊!

第三句是,配合阅读需要介绍文史知识。古代历史人物都是生活在当时的两个环境中: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就内容之繁富、变化之快速而言,后者要远远超过前者。人文环境的构成主要是各项典制,包括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和事典,合称六典。这些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大都成了颇感陌生的所谓“文史知识”。现代读者要接近古人,就不能不多少了解一点其所处的人文环境,而孤立地介绍那些繁复的文史知识又难免枯燥乏味。我的做法是,配合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需要穿插以相关典制的介绍,同时尽力使这些典制不是游离于历史,而是作为历史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与人物一起展示自己。事实上,在我国古代帝王制度的语境下,那些影响重大的典制本身,往往就是无数历史事件的结晶,在其构成因素中,不仅有政治智慧和人生体验,也还有刀光剑影和凝固了的鲜血。

最后一句是,只想起到一点“引桥”的作用。我写“三大帝国”力求适应现代读者,却也适量引录了一点古书原文。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它们的表现力远远胜过我笨拙的转述外,其中还暗藏着我的一个小小的“阴谋”:引诱读者对古人的写作魅力产生兴趣,进而去阅读原文。我的体验是:真要学懂历史,必不可少的一条就是直接读《二十五史》及相关古籍。要知道,古书中许多独特的表达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更何况,读古文原著,尤其是司马迁的《史记》,那才真正是一种美妙无比的享受!所以说到底,我的书只想起到一点“引桥”的作用,绝不敢奢望代替古人写的史书和近人写的学术专著。若是有一天读者诸君过“引桥”而弃之,径自直入恢宏的历史殿堂,那将是我莫大的欣慰。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的一些设想,这部《大秦帝国》究竟写得如何,还有待读者的评判和方家的教正。我热切企盼着。

后记

本书是我尝试写的“新史话体断代史”第一部,初版于1997年。这次新版,有以下几点修改:一、增补了我认为应该提到而初版未及写入的某些史实,吸收了近些年来学者们对秦史若干新的研究成果,也包括我自己的一些新的思考,共约三四万字。二、删去了约四五千枝蔓性的文字,订正了若干表述不够准确或不甚通畅的字句、段落。三、写作体例上也稍有更改,以使与我已写的《大汉帝国》和准备写的《大唐帝国》一致起来。试举一例。如书中人物说话或对话,分三种情况处理:一部分直接引录历史文献;大部分根据记载重新组合转述;还有少量是我根据情节设计的。初版对这三种情况不作区别,全都加了冒号、引号。新版改为第一种直接引录原文的加冒号、引号,其余两种情况都只加冒号,不再加引号。之所以作如此更改,除了便于读者区别外,在我,还包含着尊重历史记载原貌的意思,就像书前《致读者》中说的那样,希望读者对“古人的写作魅力产生兴趣,并进而去阅读原文”。

本书初版为上海人民出版社。这次新版,与这套系列书的第二部《大汉帝国》一起,均委托上海嘉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代理,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秦帝国(上下)/中华帝国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40314
开本 16开
页数 5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41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32
丛书名
印张 33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50
185
3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