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过程是怎样的?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当前为什么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本书以纯问答的形式,介绍了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方面的知识。
图书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问答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过程是怎样的?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当前为什么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本书以纯问答的形式,介绍了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方面的知识。 目录 1.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过程是怎样的? 3.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4.当前为什么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髓或核心是什么? 9.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1.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中国化? 12.毛泽东的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3.邓小平的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4.江泽民的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5.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我党法治思想的新发展有哪些? 16.新中国成立60年来法治建设的实践是怎样的? 17.改革开放30年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18.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的法治化程度? 19.为什么法治化建设必须符合中国国情? 20.如何立足国情积极推进法治化进程? 2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基础是什么? 22.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三个至上”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地位? 2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作用? 25.如何从制度上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2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7.什么是依法治国? 28.依法治国的提出过程是怎样的? 29.为什么说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对我国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30.为什么说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对自身执政历史经验的总结? 31.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2.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 33.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4.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是什么? 35.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是什么? 36.如何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7.什么是执法为民理念? 38.为什么要坚持执法为民理念? 39.为什么说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40.为什么说执法为民是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确方向的保证? 41.为什么说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 42.为什么执法为民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43.为什么说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44.如何通过执法为民来体现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45.为什么坚持执法为民必须强化法律监督? 46.为什么坚持执法为民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7.为什么坚持执法为民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48.为什么坚持执法为民理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49.为什么坚持执法为民理念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50.如何健全执法为民的长效机制? 51.领导干部如何增强执法为民理念? 52.什么是公平正义理念? 53.为什么要坚持公平正义理念? 54.为什么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55.为什么说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56.为什么说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57.为什么必须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8.为什么坚持公平正义必须做到合法合理? 59.为什么坚持公平正义必须做到程序正当? 60.为什么坚持公平正义必须做到及时高效? 61.如何用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指导执法活动? 62.如何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63.为什么说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64.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应坚持哪些规则? 65.什么是服务大局理念? 66.为什么要坚持服务大局的理念? 67.为什么说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68.如何认识大局与“小局”的关系? 69.怎样在实践中捕捉和把握大局? 70.怎样在实践中坚持服务大局? 71.服务大局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72.怎样理解党的领导的理念? 73.为什么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74.为什么说政治领导是党领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 75.如何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政治领导? 76.如何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 77.党为什么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78.依法治国对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什么? 79.如何理解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80.为什么要健全完善立法? 81.如何健全完善立法? 82.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行政? 8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什么? 84.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85.如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86.为什么要严格公正司法? 87.如何坚持司法公正? 88.为什么要加强制约监督? 89.如何加强制约监督? 90.为什么要自觉诚信守法? 91.如何做到自觉诚信守法? 92.为什么要繁荣法学事业? 93.如何繁荣法学事业? 94.什么是依法执政? 95.党为什么要依法执政? 96.为什么说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方式的新发展? 97.为什么说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98.党怎样实现依法执政? 99.为什么说依法执政是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的执政方式? 100.党依法执政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是什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问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本书编写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1892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0.0-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7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