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啸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散文51篇。这些作品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的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如,书中《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啸》描写的是农民生活和生存状态的;《清名》,则是写一位农村老妪对自己名声的看重。

本书不仅适合普通成年人阅读,也适合青少年阅读。这里,有他们成长最需要的营养。它教人懂得善良和感恩,教人在贫困中依然保持一种乐观和向上的尊严。

内容推荐

本书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的新散文集。里面收录他的散文作品51篇。分成9辑,包括:鸳鸯劫;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老茶农和他的女儿;关于民主的断想;美人与美人计;享受阅读;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啸;康熙字典;关于不幸、不幸福与幸福。其中,《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啸》描写的是农民生活和生存状态的。《清名》,是写一位农村老妪对自己名声的看重。

目录

鸳鸯劫

 蜘蛛与壁虎/3

 鸳鸯劫/7

 此爱如钰/12

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

 文明的尺度/19

 选择的困惑/22

 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26

 人和欲望的几种关系/29

 何妨减之/42

 不能保护,难以文明/48

 关于城市的断想/50

 让我们的头脑聪明起来/56

老茶农和他的女儿

 老茶农和他的女儿/61

 茶村印象/68

 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72

 清名/76

关于民主的断想

 论民主/83

 关于民主的断想/89

 民主与爱国/92

 民主与主义/94

 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之断想/96

 世无大国/99

 我们何以不和谐/103

美人与美人计

 我的1978/115

 两种人/119

 美人与美人计/126

 青春记忆里的“红”与“黑”/129

 蝶儿飞走/133

 仅仅谴责是不够的/137

 纸篓该由谁来倒/142

 论民间/145

 在西线的列车上/147

 时常想起方志敏/154

享受阅读

 享受阅读/161

 听“秋雨时分”有感/164

 美丽的哈尔滨/168

 “世界是平的”,但不是水平的/172

 我们这些动物/176

 有的诗人像……/179

 关于良心之断想/182

 我祝愿/185

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啸

 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啸/189

 五角场·阳春面/195

 残缺的坚卓,残缺的美/203

康熙字典

 喀戎与世界读书日/207

 康熙字典/210

 读书、文化及其他/215

关于不幸、不幸福与幸福

 关于不幸、不幸福与幸福/223

 在民盟中央文化学习班的发言/229

 关于传统文化之断想/233

 关于希腊神话的人文解读/238

 “搞笑”与幽默之断想/246

试读章节

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啸

这雨,可说是场大雨了;小街上,便不见人影。然而,却还是有人的,都躲到人行道两侧避雨的地方去了。所谓避雨的地方,自然是那些没有门窗,竟也叫门面的菜摊或水果摊的屋顶下……

在北京的三环路和四环路之间,这条小街真是够脏够乱的。路宽不足10米,两侧一辆挨一辆停满了各种卧车、菜农或果农开来的大卡车、小卡车、厢式小货车以及小贩们的三轮平板车。马车也是常见的。今天是星期日,有三辆马车夹在机动车辆之间——一辆满载蔬菜,另一辆满载瓜果,还有一辆载的是成袋的大米;幸而已及时罩上了雨布。那情形看去颇为荒诞,仿佛这条街上有加油站,仿佛这是一个汽油短缺的月份,一概车辆皆在排队加油;马车也不例外……

阿伟坐的地方,是雨淋不着的。不但雨淋不着他,夏季的炎日也晒不着他。而且,只要他想坐在那儿,是可以从早到晚一直坐在那儿的。那儿是一个小区的门旁,有台阶。台阶半圆形,为了美观,向两边延伸出几米,看去像有帽翅的古代官帽。阿伟呢,就坐在左边的“帽翅”上,臀下垫块纸板。那是他合法的蹲坐之处。右边的“帽翅”,连着一家美发店的台阶。如果他坐到右边去,就不合法了,美发店的老板是有理由也有权力驱赶他离开的。当然,他若真坐到右边去,人家也断不至于撵他。他们已很熟,并且,广义言之,阿伟也是老板。

阿伟姓赵,原名赵韦,河南农民;已婚,并有一子。他的家族成员,皆农民。他们祖祖辈辈是农民,已经十几代之久了。到他这一代,按名谱排下来,都逢上了韦字。韦字是没什么讲头的,几位盼着家族兴旺的长者一商量,就将他这一代人的韦字,加上了单立人。于是他的名,就由赵韦,改成赵伟了。伟字自然是很有讲头了,但阿伟的人生,还没沾到伟字的什么大光。

阿伟在这条街上收废品。面前有三平方米的合法地盘,用绿色的,两尺高的硬塑板围着。硬塑板上,白字印着北京某环保部门的名称。除此之外,他还有执照。

为这一种合法性,阿伟每年须向有关部门交六千多元管理费,平均每月500多元。

在那“官帽”的“帽翅”上,阿伟已经坐到第四年了,多垫两块纸板,便也能够躺下,但腿是伸不开的。“帽翅”没那么长。若他躺下去,只有屈起双腿来。阿伟不常躺下,他对自己的职业形象还是挺在乎的。铁门内,有几幢20余层的高楼。楼里人家都将废品卖给阿伟。阿伟自然也是有手机的,许多楼里人家知道他的手机号码,倘那些人家积攒的废品多了,一打他的手机,阿伟转眼便会拎着麻袋和秤出现在那些人家的门口。阿伟和小区里的人们关系处得不错……

前三年,阿伟的业务充满光明。起码,他自己是心满意足的。想想吧,一个年轻农民,在北京这一条很脏很乱的小街上,一旦取得了三平方米那么一小块合法坐守的地方,刨去应缴的管理费,一年竟能有两万多元的收入,还不应该谢天谢地么?所以他总是对北京怀着几分虔诚的感激。并且总这么想——如果全中国的大小城市都能有这么照顾穷人的挣钱机会,那么中国的农民就几乎算是熬到共产主义啦!一个中国农民,不论哪个省的,即使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侍弄十几亩地,也未必就能有两万多元的回报啊!而他,几乎就是坐守罢了。这钱怎么说也算挣得容易啊!第二年他的妻子带着儿子也来到北京了,他以每月300元的便宜价格租了一间地下室;就在背后的小区里……

那时两口子对生活都开始心生出有点儿伟大的憧憬来——他们盘算过攒下多少钱便足以推到农村的旧屋盖新房了,也盘算过又攒下多少钱就可以在小街上租下一间门面,经营一种什么小生意了。那点儿伟大的憧憬需要用两个五年计划来实现。两个五年计划不才10年么?他们都年轻着,有那份耐心。

不料好景不长,今年以来,业务每况愈下。

都是金融海啸给搞的。

他每日所收的废报和过期刊物的封面上,几乎随时都能扫视到“金融海啸”四个字。那四个字作为黑体标题,有时大得离谱,然而他只当那是和自己无关的事。似乎,也和每日出现在这条小街上的人们没什么关系。一切摊位上的蔬菜瓜果并没明显涨价。理发的价格从8元涨到了10元,然而他并没有听到什么抱怨声。但是不久,“金融海啸”竟啸到了他这一行。虽然不曾见海,其啸却来势汹汹。一概废品的回收价格都降了一半,而那意味着他们的收入每天,每月,每年便也减少了一半……

某天夜里,妻子轻轻推了他两次。

他说:“我没睡着”

躺下以后,他就不曾合过眼睛。而妻子,却是睡着了一阵又醒来的。她已经在两个月前开始做钟点工了,做钟点工不能带着小孩。白天,他们四岁的儿子跟着他一起守摊。可以说,小小的儿子也开始打工生涯了。

妻子没头没脑地问:“咋办?”

他明白她在问什么。

他说:“挺” 。

妻子沉默一会儿,低声哭了。

他摸索到她一只手,握了握,又说:“别哭醒儿子”。

儿子不知道有什么金融海啸,当然也不觉得有什么危机正压迫着他们一家三口。儿子挺乐于跟他一块儿守摊的,困了就偎在他怀里睡一觉。

第二天,他与妻子统一了意见;妻子当晚将儿子送回老家去了……

雨仍在下,丝毫没有停的迹象。菜摊的主人们也都躲到避雨的地方去了,隔街望着各自的菜摊而已。他们诚心不罩他们的菜——萝卜、土豆、柿子、黄瓜、各类蔬菜,被大雨一淋,红的更红,紫的更紫,白的更白,绿的更绿了,正中摊主们下怀。他们倒是都有点儿感激金融海啸的。“贵?金融海啸了,不涨价格,我们还有活路吗?”他们每说这一类话。嫌贵的人听他们那么一说,就不好意讨价还价了。

阿伟羡慕他们,然而并不后悔。毕竟,他所占据的三平方米地面是合法的。2009年六千多元的管理,他在年初如数交了。而他们,城管人员一来到这条小街上,便顷刻作鸟兽散。

雨虽然将菜淋得更新鲜似的,但街面上流淌着的水却那么污浊,各种各样的垃圾顺流而漂。阿伟却一向以极亲切的眼光来看这一条小街,包括此刻。因为他视自己那三平方米地面为宝地。在过去的三年多里,他靠它挣了六七万元啊!农村哪儿有这么宝贵的一小块地啊!

“你手机响了。”——站在铁门旁的保安对他大声说。

他赶紧掏出手机。

“响两次了”。

“是吗?谢谢,我没听到”。

手机里传出一个小伙子的声音,催他到一幢楼里去收废品。他本想说等雨停了再去,听出小伙子很急,张张嘴没那么说……

给他开门的是个二十六七岁的小女子,看样刚迈出大学校门不久;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在屋里对着手机大声嚷嚷:“那不行!有规定不能随便裁人!我给公司出了那么多年的力了,凭什么找个借口就想一脚踹开我?少废话!我不管什么金融海啸不海啸,法庭上见!……”

想必,便是他以为的小伙子。

小女子刚将一纸箱塑料瓶放在门外,那男子突然一步跨到门口,对他大发其火:“你他妈怎么回事儿?拨过你两次手机了!”

他愣了愣,低声说:“下雨,没听见。保安告诉我才听到的。对不起”。

“你他妈聋了?”

他又说:“对不起”。

小女子默默将那男子推开,催促他:“快点,快点儿。”

他数了数瓶子,忍气吞声地说:“总共柒角”。

“柒角?!”——那男子又冲到门口,指着他声色俱厉:“多少钱?再说一遍!”

“8个小瓶,每个5分,五八四角。3个大瓶,每个一角,三角。四角加三角,柒角。信不过我你亲自再数一遍。”

“你骗谁你?!当我们没卖过瓶子吗?明明小瓶子一角,大瓶子两角,你怎么按5分收?按一角收?……”

“那是去年的价。今年就是我收的价……今年,你们也知道的,金融海啸了……”

“啸你妈的头啊!你个收破烂儿的,也他妈敢打着金融海啸的幌子呀!你配吗你?!……柒角钱!老子宁肯扔了也不卖了!……”

那男子气呼呼地跨将出来,捧起纸箱,几步走到公共垃圾桶前,将纸箱扔出。之后,看也不看他一眼,返入家门,将门砰地关上……

阿伟生气地望着那门。他记得以前也来这一户收过废品,主人并非刚才那一对男女。显然,主人将房子租出去了。为了上门来收废品,他淋得落汤鸡似的。那些瓶子一扔进垃圾筒里,捡它们的权力便属于这幢楼的清洁工。这是小区里的规定。任何别人捡,等于侵权。侵犯别人权益之事,阿伟是做不来的。尽管,他这会儿将纸箱子从垃圾筒里捧出,没人会看到。他有点儿想那么做,但只是一念闪过而已。这幢楼的女清洁工,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他认识她,他俩常在一起聊农村人进城打工的不容易。他俩同命相怜。他觉得他如果照自己那一闪念去做了,未免可耻。

他也想踹开门,将那男子也狗血喷头地骂一顿。如果对方敢跟他动手,他才不怕。打就打。都是高矮胖瘦一般一般的男人,谁怕谁?却同样是一闪念而已。听了那男子对着手机嚷嚷的话,他不愿和对方赌气了。

落汤鸡般的阿伟是在十五层楼。电梯迟迟不上来,他等不及,索性下楼梯。

外边,雨终于变小。阿伟出现在楼口台阶上时,天空已经有些见晴。他抬头望望天宫,郁闷情绪稍释。

“挺”。

他喃喃自语,不料脚下一滑,从台阶上跌了下去。

站了几次,没站起来……

在医院,妻见他的一条腿上了夹板,立刻就哭了。

“咋办?”

“挺”。

“你都这样了,还怎么挺啊……”

“世上从来没有一直不过去的事儿……咱们那三平方米宝地得坚守住!不放弃,绝不放弃!哪怕把以前挣得钱再贴进去,也要守住!守住了那三平方米地方,盖新房子就还是有希望,供儿子将来上学的费用就不愁!……”

这农村年轻人的脸上流下泪来;然而,那话却掷地有声。

“听说,不久这条街要改造了……”

“咱不怕。不管怎么改造,城市人家总还是有废品的。咱那地方,是合法的!”

……

几天以后,阿伟又出现在他的宝地旁。由于一条腿上了夹板,他只能侧身而坐。那样,他上了夹板的腿就可以放在水泥台上。

那是很累的一种坐法。  在小区的广告板上,新贴了一张纸,上写几行字是:

由于金融海啸的影响,废品收购价格全都下降了50%,请大家理解。又由于本人跌断了腿,一个时期内不能上门收购,也请多多原谅!特殊时期,让我们共度难关,朝前看。希望在前边!……

2009年5月14日于北京

P189-194

序言

读《梁晓声文集》感悟

他是一个和读者面对面蹲着说话的人。他并不认为当了作家就是缪斯的代言人,就可以俯视大地,挥斥方道。他感念苍生,始终默默关注着普通人的命运,忧百姓之忧,想百姓所想。

基因决定性格,性格影响人品。有的人有猴气,有的人有虎气,有的人只有猫的媚态。梁晓声兼有牛的执著和羊的善良。他的作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他是普通百姓的代言人和讴歌者。这正是梁晓声的本色,也是他的作品富有生命力、能长久打动人心的缘由。

潘国彦

后记

去年五月,南海文化出版公司为我出版了五卷本的中篇小说集,遂按要求到桂林签名售书。

记得那一天的上午,浙浙沥沥地下起雨来。偶抬头时,总见一位中年女同志站在队伍旁,向队列中的中学生、大学生问些问题:“你们以前看过梁晓声的书吗?”

“读过他哪些作品?”

“如果他不坐在那儿签名,你们会买他的书吗?”

诸如此类。

便以为她是记者。

却又不免疑惑——打从十年前,我在记者们的身影中,几乎没见着过中年女性。

我的“任务”完成以后,她走上前来,自我介绍是出版社的编辑,并给我一张名片。她希望我能与出版社有合作;而那时我已调到大学,自忖将少付精力写作了,喏喏连声而已,其实是很敷衍的。

几分钟后,她走了。

她也没带把伞,双手举着报纸遮着头顶;幸好是细雨,且时下时停。否则,她那么举着报纸到宾馆,衣服会淋透的。

我不禁心生敬意,对于她的敬业。

在北京,她一年里给我打过四五次电话,还是谈她的初衷——从我的作品中,进言之,打算从我这一代作家的作品中,也编出几本书来给中学生及爱好文学的青年人看。

而我,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可能不合当下青少年的阅读口味的,故一次次在电话里委婉地表示:那又何必?再者,旧作新出,恐被说三道四,仅成议柄。

然于胭梅主任锲而不舍,希望我能当面听听她的具体想法。

我们第二次见面时,已是今年的三月底了。距这一套书与青少年读者见面,仅一个多月的日子了。

这一套书是于胭梅主任和她的同事们赶编出来的。是从我几百万字的作品中挑选的。

她的具体的想法是——她十分重视我这一代作家作品中那一份历史成分和人文含量。她说,那历史距今尚且未远,实在是今天的青少年们想了解也应该了解的。只有了解了不远的过去,才会对中国今天的发展变化有感性的对比,因而才可能会更加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她还说,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越是充满人性美的东西越能打动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因为他们太需要心灵的滋养,太需要鼓励了。所以,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含量,放在特殊时代背景之下,自有特殊的意义,更何况,那一个个故事还那么新颖好看,还那么打动人心……

于是,我什么犹豫的话都不再言了。

于是,我完完全全被她的执著所感动了。

并且,因为她那一种与出版利润无涉的想法而感动。

我最后的表态乃是:一切只管按她的想法去做。一切。

不消说,合同还是要签一份的。

后来,我又接到她的电话,问我对印数的要求,对版税的要求……

我还要求什么呢?

我打断她的话说——那些都包含在一切之中。

既然她的想法那么纯粹,若再令出版社承担经济上的压力,不公也。因为良好的想法需要以良好的态度来配合,来支持。

倘若青少年们有一读的兴趣,倘若其中的一些文字能使你们受益,对出版社及于编辑将是莫大的欣慰。

对我,无疑也是的。  梁晓声

2005年4月24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梁晓声是一个和读者面对面蹲着说话的人。他兼有牛的执著和羊的善良,他感念苍生,始终默默关注着普通人的命运、一心一意地要为平民作点贡献。他的作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这是梁晓声的本色,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能长久打动人心的缘由。

原《中国新闻出版报》副总编辑 潘国彦

这里有青少年成长最需要的营养。他教人懂得善良和感恩,教人在贫困中依然保持一种乐观和向上的尊严。今天能够及时读到这些内容如此丰富、感人至深的文字,实在是一种缘分,一种幸运。

原《当代》杂志、《新文学史料》副总编 全国新闻出版事业突出贡献获奖者 胡德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晓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1234567897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0920878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