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以色列特工全传(中东谍影图文本)/凤凰观天下
内容
编辑推荐

它永远隐藏在谜中,但从它公诸于世的部分,就足以让犹太民族骄傲,它的名字叫“摩萨德”——以色列最具代表性的情报机构。

没有人知道以色列到底有多少特工和每年的活动经费,但是摩萨德的情报搜集能力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前苏联的克格勃并驾齐驱,以色列特工靠信仰而非兴趣服务于国家,因此战斗力极强,至死忠诚。

他们无处不在,从以色列建国,五次中东战争,千里追寻二战纳粹德国战犯,瞒天过海窃运幻影战斗机图纸,美人计诱引米格战机叛逃,到暗杀巴勒斯坦武装派别领导人,还有什么是他们所不能的?

本书用翔实生动的具体事例和丰富的图片,以个案分析的方式讲述了以色列闻名于世的特工组织。

内容推荐

自从1948年建国后,以色列就时时刻刻面临周围阿拉伯国家的威胁,但以色列以弹丸之地,在先后五次中东战争中,战胜了国土人力数倍于自己的阿拉伯世界。其中,以摩萨德为代表的以色列情报组织为探取战争情报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书从以色列建国,到五次中东战争、巴以冲突,以及追寻二战后漏网的纳粹德国战犯,用翔实生动的具体事例和丰富的图片,以个案分析的方式讲述了以色列闻名于世的特工组织。为读者朋友了解中东强国以色列提供了最直接的路径。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谍影初现:以色列建国前的情报活动

第二章 出师不利身先死:“苏珊娜行动”与“拉冯事件”

第三章 千里追凶:战后纳粹战犯的末日

第四章 中东战争王牌间谍:潜伏于叙利亚总统身边的伊利·科恩

第五章 身值9名将军加5000战俘的间谍王子:“东方佐尔格”沃尔夫冈·洛茨

第六章 盗运核材料:高酸铅盐行动

第七章 瞒天过海的千里搬运:“诺亚方舟行动”与法国幻影战斗机图纸

第八章 美人连环计:米格飞机的叛逃

第十章 报复:追杀黑九月恐怖分子

第十一章 “霹雳行动”与恩德培机场劫机事件

第十二章 不择手段:核设施与安全

第十三章 未解之谜:瓦努努间谍案的真相

第十四章 暗杀:巴勒斯坦武装派别领导人

第十五章 丑闻继续与不可知的未来

试读章节

就国土面积而言,以色列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而它的情报机关却以出类拔萃的表现著称于世。如果我们能把《圣经》也当做犹太人的史书来看待的话,那么在这部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在大约3200多年前,犹太人就开始了情报刺探之类的活动,他们的领袖摩西曾派出12名精英到上帝赐给他们的迦南之地,“为我们窥探那地,将我们上去该走何道,必进何城,都回报我们”。但摩西的后裔、曾经强盛一时的以色列王国却在公元前因异族的入侵而覆灭,犹太人的届住地——巴勒斯坦则先后被波斯和罗马帝国等征服,整个民族失去了赖以立国的土地,从此散居中东欧各地。

经过了两千多年,到19世纪末叶,俄国的凯特琳沙皇开始颁布法令驱逐犹太人。接着,亚历山大二世时期又变本加厉地逼迫境内犹太人,并在1 880年通过俄国秘密警察之手,集体屠杀犹太人100万之众,血流成河,成批难民不得不逃亡,涌入欧洲各国。这种迫害到亚历山大三世(188-1884)和尼古拉二世(1894-1917)执政时期达到高潮,结果使得几百万俄国的犹太人被迫流亡国外,主要是流亡美国。在欧洲大陆,犹太人仍然是歧视与奴役的对象,由于法国的一件小小的间谍案,终于引发了“犹太复国运动”的萌芽。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一开始其实并没有得到欧洲各国的关注和支持,至20世纪初,由于世界局势的变化和战争威胁的临近,当时欧洲几个主要强国如英国等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开始支持犹太入的复国主义运动,使一直处于“寄人篱下”的整个犹太民族终于有了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的可能性。犹太复国运动随之迅速发展,大量的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巴勒斯坦,希望在这块“祖先的土地”上重建犹太人的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在同当时巴勒斯坦的统治者奥斯曼士耳其帝国和当地的巴勒斯坦人的斗争中,首先应该取得与奥斯曼帝国有敌对关系的英国的更多支持,犹太人也开始为英国的战争准备效力,尼里(NILI)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516—1917)时期的间谍组织尼里(NILI),这个被历史学家认为足现代以色列情报部门最早源头的间谍网,存在的时间很短,它于1907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现,很快瓦解。该组织的主要职责是为当时的英国提供情报,帮助英国军队及其谍报机构侵略巴勒斯坦。尼里虽然有着远大的日标,但其成员却都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缺乏必要的情报号业能力。他们曾试图用信鸽为英国人传送情报,但最终冈能力有限而失败。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再次建立间谍网。这个由富裕的犹太商人哈龙·艾哈龙逊和他漂完的女儿莎拉建立的间谍网,其使命是为英国搜集德国和土耳其军队的情报。虽然存在的时间仍然很短,但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窃取到了德国军队生产芥子毒气的秘密。

从1920年起,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武装冲突逐渐加剧,为了对抗这种袭扰,建立犹太人自己的武装力量自然应该是首先考虑的,于是各种自发性质的民兵组织纷纷建立。与此同时,为武装对抗提供情报的秘密组织也应运而牛。不久,犹太人原本松散的许多单个民兵组织开始走向联合,并建立了当时犹太复国主义最大的地下民兵组织:哈加纳(Haganah,希伯莱语自卫队,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与此相应地,也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情报组织:沙伊(shai,即情报局)。

沙伊是以色列情报组织最直接的源头,这个秘密组织由后来出任摩萨德第一任局长的罗文·希洛参与建立。出生于耶路撒冷的罗文·希洛原名罗文·扎斯兰斯基,这个对自己的情报活动能力非常骄傲的年轻人,由于在历次的任务中都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从而深得犹太人武装力量指挥官的赏识,尤其以色列开国领袖本·古里安更是将其视作亲信,多次将其指派为高级特使,执行各种秘密任务。这些秘密任务主要就是组织与设立情报网。1931年8月,21岁的罗文·希洛奉命以教书及兼职记者的身份作掩护,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在伊拉克建立了一个秘密情报网。

1934年,希洛被召回耶路撒冷,领受哈加纳交给他的一项新任务——协助肖尔·阿维格(迈耶罗夫)组建一个专门情报机构,以保护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长期利益,同时为哈加纳的行动提供情报依据。当时,希洛的公开身份是本·古里安的犹太办事处与巴勒斯坦英国总督之间的联络官。在这个身份的掩护下,希洛与阿维格密切合作,很快建立起了沙伊这一重要情报机构。

但这时候的沙伊还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组织,比较松散,它的主要任务是获取有关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进攻犹太人的各种情报和及时发现邻国恐怖组织的破坏活动。到1936年,在希洛和阿维格密等人的努力下,沙伊的间谍网已经覆盖了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可以向哈加纳提供阿拉伯人各方面活动的情报。

随着形势的发展,沙伊于1940年9月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搜集巴勒斯坦地区英国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情报。它由三个部组成:英国部的任务是渗透进英国军队、警察和巴勒斯坦托管政府;阿拉伯部由一个犹太裔阿拉伯人埃兹拉·丹宁领导;内务部的重,点放在巴勒斯坦地区政治上右倾并且不属于哈加纳民兵组织的犹太人身上。三个部门中,以英国部的实力最强,这个部门后来就直接形成了专门负责以色列国家秘密情报局的摩萨德。而负责国内安全的辛贝特则是来源于阿拉伯、内务两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犹太人在欧洲大陆的遭遇迫使犹太复国主义者们也投入战争中,比如,罗文·希洛就设法在英国军队中建立了一个犹太旅,直接参与战争,以色列建国后,该旅成为以色列武装部队的基础。犹太人情报组织展开同英美等情报机关的合作,为盟军搜集轴心国的各种情报。虽然在参与犹太人的营救工作方面,成绩并不理想,仅仅从纳粹集中营中救出了数量很少的同胞。但对于犹太人早期情报组织及其活动而言,却是他们学习和实践情报工作的大好时机。在德战区和中东地区的间谍活动实践中,沙伊的特工们学会了渗透、侦查、伪装等重要技巧。

为沙伊工作的情报人员,后来大都成为以色列情报事业的领导人和骨干,如出任以色列国内安全总局辛贝特首任局长、秘密情报局摩萨德第二任局长的伊塞·哈雷尔,阿穆恩局长兼摩萨德第三任局长的梅厄·阿米特等,以及诸如伊利·科恩、雅科夫·弗兰克等这类优秀特工,也包括军事情报局阿穆恩首任局长吉卜利。

在以色列情报机构的早期活动与创建过程中,谁也无法否认后来被称为“摩萨德教父”的伊塞·哈雷尔在其中所做的贡献。这位年轻时就在情报工作中表现出优异才能的间谍大师,在以色列建国之前,经过多年的积累,摸索出了一条适用于各种秘密行动的“分级单线联系”原则。在1946年6月29日这个后来被称为“黑色安息日”的日子里,哈加纳领导人面对英国托管当局发动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搜捕时,正是凭着这一原则得以逃脱被捕的厄运。哈雷尔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本·占里安的青睐。哈雷尔的新上司戴维·沙尔蒂尔(后来出任以色列驻荷兰大使),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年轻人在情报分析方面的非凡才能。他先让哈雷尔负责国内安全方面的工作,后来又让他当上了特拉维夫地区沙伊组织的领导人。正是在这一时期,伊塞·哈雷尔结识了包括伊塞·加加利和本·古里安等人在内的哈加纳重要领导人。前者于1968年出任以色列武装部部长,后者则成为了以色列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P4-7

序言

关于以色列的印象,也许有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这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中东小国,竟然拥有一支异常强大的军队,以及上天入地、几乎无所不能的情报部门和它的“间谍王子”们。这类新闻几乎每天都会充斥在世人的眼中,而前不久才发生的“北冰洋号”货轮失踪事件,又同以色列情报机构扯上了关系。

以色列在这些方面之所以表现得如此“特殊”和炫目,是由于犹太民族的历史及其所处的位置和现状使它从来没有真正获得必要的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的直接后果就是这个中东小国经常会采取一些局外人很难理解的安全政策和军事行动,它们的遏制和“先以制人”的战略、战术时常在中东地区上演。在以色列,维护国家安全的力量主要是由它的围防军、全民武装、预备役及其动员体制、情报部门构成。尽管国防军有着辉煌的战线,全民武装和预备役及其动员体制有着独特而高效的特征,但支撑其军事、政治、经济策略和行动的却是由它的情况部门来完成。以色列的情报机关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实际上包括五个情报机构:1.摩萨德,全名“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丰要负责以色列境外的各种秘密活动;2.阿穆恩,全名为“以色列国防年总参谋部情报部”,主要负责搜集和分析国外军事情报;3.辛贝特(或称辛因·贝特),即国家安全总局,主要负责国内安全和反问谍工作;4.外交部情报研究司,主要搜集世界政治外交情报;5.警察总局调查处,主要负责国内反敌反特工作。在一股人的理解中,以色列在情报战线上的成就,常常被看成是摩萨德所为,实际上,摩萨德仅只是以色列五大情报机构中的首要者,它们分工小同,各司其职,只是局外人很难区分而。

在世界著名的情报机构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前苏联克格勃的规模和活动能力无疑是位居榜首的,但在谈及以色列情报机构时,美苏的特工无不肃然起敬,流露出钦佩的神情。没有人知道以色列到底有多少特工和每年的活动经费,但它搜集情报能力之强、效率之高和能量之大,绝不在美苏两大情报机构之下。以色列本来就是一个被各种各样的谜所充斥的国家,而它的情报部门则出于保密和安全的需要,除了某些部门以及某些特定的需要外,很少有人能窥测其中的奥秘。甚至有一些秘密,恐怕是永远也不会为外人所知道的。正因为如此,以色列情报部门被披上了神秘的面衫,乃至被神化,仿佛世界上没有它摸不清的情况和办不到的事情。以色列情报系统的成长、发展,是伴随着阿以之间这场旷日持久的争斗而进行的,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在相互的争斗中以便于以色列取得优势。很显然,以色列在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历次交战中总是赢家,而使得它成为赢家的正是其情报机关基于种族生存的压力而进行的不倦努力,而他们在同阿拉伯国家情报机关的较量中又总是处于上风。虽然,以色列情报机构在其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也存在许多败迹和阴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以色列特工全传(中东谍影图文本)/凤凰观天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祝枕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96690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38.236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9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