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只因那道墙(罪囚越狱解析报告)
内容
编辑推荐

自古以来,是没有一所监狱容忍、放纵罪犯越狱的。为了防止罪犯越狱,监狱建起一道墙,可以说,多少年来,在这道墙上产生了许多的惊险与刺激,产生了许多的是非与纷争,这道墙与监狱的成败和荣辱,与狱警的名誉和前途,与罪犯的生死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这道墙,发生了许许多多故事和传奇,这不是普通的一道墙!

本书作者以这道墙为主线,向你阐述了有关罪囚越狱的案件。

内容推荐

监狱是以大墙为形象特征的,墙内墙外两重天,界定了自由和囚禁两个世界。监狱是一个暴力符号,代表统治阶级彰显着恐吓和威胁,大墙外的人因为它的存在而时刻约束自己,大墙内的人望着大墙,多半是悔恨交加,企盼哪一天轰然倒地。

大墙便是监狱,超越大墙,便是越狱,这是多少年来在老百姓意识中沉淀约定俗成的概念和解释。

监狱与罪犯共生共存,只要存在监狱,越狱时刻都会发生。

本书以大墙为主线,向你阐述了有关罪囚越狱的案件。

目录

第一章 监狱四面墙

 皋陶造大狱

 来自监狱的残酷

 越狱世界

 中国式越狱

 戒备森严之监狱

第二章 当越狱成为一种文化

 每个人都有一所监狱

 美学效应:很美很暴力

 历史的误会:越狱造英雄

 监狱的文化传奇

 谁人不想越狱

 今天,你越狱了吗?

第三章 一切皆有可能

 鸡鸣狗盗之徒

 越狱吉尼斯

 越狱奥斯卡

 越狱三十六计

 越狱发明家

 现代化越狱

第四章 箭在弦上

 大劫持,风暴降临

 对峙与较量

 劫持案何以猖獗

 心理战:在舌尖上搏弈

第五章 与死神共舞

 倒在枪口下

 另类越狱:囚犯将自己的血液煮沸

 “自杀扩大”效应

 自杀的多维考证

 丧失理智的冲动

 兽性使然:杀人狂

 绝食:骚动的符号

第六章 监狱的守望者

 赞美诗:新中国狱警

 黑狱:历史的尴尬印记

 虐囚:人权的亵渎

 渎职:狱门不打自开

 现状:中国狱警的尴尬

 袭警:反扑的囚犯

第七章 越狱是怎样炼成的

 死缓犯越狱启示录

 啼笑皆非的越狱

 “井喷”挡不住

 “弱者”的抗争

 疯狂的报复

 越狱犯的“心理画像”

 小心越狱团队

第八章 无处不设防

 防越狱,古老“三手段”

 关于“蹲监狱”的联想

 自由诚可贵

 约束和限制:监狱防范特征

 管理:精细化要求

 筑牢“四道防线”

 从“新一代监狱”说起

第九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教育刑是主流

 你认识罪犯吗

 中国特色的罪犯教育

 个体化矫治之路

 集体“预防针”

 家庭是一道防范屏障

第十章 第二条战线

 “雅利安兄弟会”的破灭

 耳聪与目明

 捕捉蛛丝马迹

 越狱的统计学意义

 牵住牛鼻子

 警贵神速

 “网”向何处

后记

试读章节

【越狱世界】

公元前73年,在古罗马帝国,一个叫斯巴达克的角斗士掀起了人类史的一次最大的越狱。斯巴达克原是色雷斯人,在一次反抗罗马的战争中被俘,卖到卡普亚的一个角斗训练所当角斗奴隶。他被剥夺自由,经常用铁链锁着。他被当作搏斗机器,与人厮杀,与狮子搏命。

后来,他和伙伴们不堪忍受角斗士的悲惨境地,决定越狱起义。换句话说,他们要暴狱。当他们成功后,便对统治者发起了攻击。尽管最后落败,但他们义无反顾,与奴隶制度抗争的精神成为永恒。

从古到今,发生过多少次越狱并无考证。没有一个朝代没有越狱,也没有一所监狱敢说,我的监狱不会发生越狱。

让我们把历史的时针拨到今天。

在和平的年代,在人们追求和谐、平安的今天,在刑事犯占主体的监狱,略去政治和军事因素,任何越狱都是对法律的无视,任何越狱都是对安居乐业民众的威胁。

2008年2月27日,关押在新加坡的东南亚恐怖组织“伊斯兰团”新加坡分支头目马斯·塞拉马特越狱逃走,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和惊慌。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社会管理相当好的国家,越狱事件很少发生。民众没有这方面的承受能力,政府也面临强大的压力。新加坡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黄根成不得不向公众道歉,他说:“这件事绝不应该发生,我为它而道歉。”两名新加坡商人还出资悬赏100万新币,国际刑警组织应新加坡的请求发布了橙色安全警告(国际刑警组织驻法国里昂的总秘书处在遇到对世界各国公民安全构成威胁和风险的事件时可以发布橙色安全警报)。

2000年时,包括格鲁吉亚前财政部长在内的12名囚犯越狱逃走后,格鲁吉亚司法部长约翰尼·赫楚里阿尼被迫辞职。原因是12名罪犯利用他们挖的一条长30米的地道越狱。

一个囚犯的越狱,不仅是监狱当局的失误,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秩序、对公众安定生活的极大破坏作用。如南非警局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仅在2005至2006年,就有1908名囚犯逃脱警方的看管,其中只有568人被重新抓获,仅相当于逃狱人数的1/4。2006年,菲律宾就发生了17宗越狱事件,脱逃囚犯多达76人。手头有一份资料,是1999年的,尽管年代已久远,但也能支持上述观点。据欧洲委员会的统计,奥地利全年越狱囚犯6名(在押囚犯6873名);比利时全年越狱囚犯17名(在押囚犯8500名);保加利亚全年越狱囚犯36名(在押囚犯2213名);瑞典全年越狱囚犯51名(在押囚犯4872名)。在仅有105名囚犯的冰岛,囚犯越狱达到5名,越狱率达到了4%。

据估量,目前全球监狱共关押犯人1000万左右,人数之众相当于一个中型国家,如果按每个监狱平均关押2000犯人来推算的话,全球监狱就要5000所,如果按每个监狱平均关押1000犯人来推算的话,全球监狱就要1万所。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全球犯人最多的国家,也是监狱最多的国家,现在美国囚犯总数已经达到了230多万人,监狱3365所。美国平均一年内增加了56428名囚犯,增长率达2.6%,平均每周增加1085名犯人。这意味着每136名美国人中,就会有1名囚犯。美国人口仅占全世界人口的5%,而囚犯占全球囚犯总数的25%。俄罗斯的犯人总数为89万,排在中国之后,总数位居世界第三。现在,日本全国共设有59所成人监狱、8所少年监狱。意大利214所监狱共有49442名在押犯人。全德国总共关押的犯人为’75000人。

如此多的犯人和监狱,安全危机日益凸显。举个例子说,这些监狱如同在全球点状分布了一些不定时的炸弹,不知哪一天哪一个会炸响。一旦炸响,就会给世界制造点动静。

越狱危机存在的客观性和危害性,注定哪一所监狱都不敢掉以轻心。

(一)巴西:大暴狱。一个丑闻的诞生  2006年5月14日,巴西发生了大暴狱。这起大规模事件与巴西司法当局紧急将765名囚犯转移到高度设防的监狱有关,黑帮组织“首都第一司令部”的一些头目也在其中。此前,巴西司法部门根据掌握的情报显示, “首都第一司令部”计划5月14日在圣保罗省多所监狱同时发动犯人暴乱及越狱。为防止这一事件的发生,司法部门提前对囚犯进行了转移,并加强了对这些囚犯的看押力度。

这一做法引起了“首都第一司令部”及其成员的愤怒和不满,他们立即对警方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行动。全国20余所监狱爆发犯人暴乱事件,一些探望犯人的家属和看守被囚犯们扣为人质。

暴狱持续12个小时左右,前后共发生了55起袭警事件。他们袭击圣保罗的巡逻警车、警察局、消防车以及下班之后警察们通常去放松休闲的酒吧等。

袭击者动用了自动武器以及手榴弹,一枚自制的炸弹还扔进了当地的一个警察局。

当时圣保罗州监狱叛乱数量增至69个,接近巴西144个监狱总数的一半。犯罪分子策划了115起袭击安全机构事件,60名警察遇害。犯罪分子还烧毁了30辆公共汽车,11名囚犯被杀,200多人被扣为人质,整个国家一片混乱。

巴西的桑巴足球技惊世界,越狱丑闻也是全球闻名!

(二)美国:“连环杀手”20米高楼逃亡

2003年某月的一个晚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重大越狱案件,一名涉嫌谋杀5人的“连环杀手”嫌犯塞伦斯基竟然从7楼20米高的拘留所囚室内逃脱成功,而他所利用的工具不过是拘留所里的床单!

当时,塞伦斯基伙同同押一室的波顿借着夜色的掩护,悄然展开他们蓄谋多日的越狱行动。他们先是用床单包住手臂将牢房那扇12英寸长、8英寸宽的玻璃窗砸破,然后又将牢房单人床上的床垫拆下,从窗户抛到楼下水泥地上。接着,他们又把床单撕成长条并结成一根近20米长的绳索从窗台垂下。他们的打算是:顺着这根“床单绳”滑到拘留所2楼的水泥屋顶上,然后从那里跳到地面,最后再利用床垫翻越拘留所3米高的铁丝网。

越狱行动正式开始了。塞伦斯基只花了几分钟的时间就顺利地滑落到2楼屋顶,但是波顿就没这么幸运了。在刚刚下滑到大约5楼高度的时候,胆小的波顿由于太害怕一松手,摔到了水泥屋顶上,结果他的脚踝、骨盆和肋骨多处受伤,再也动弹不得。眼见同伴受了重伤,塞伦斯基却没有任何迟疑,他按照原定计划将床垫披在铁丝网上,悄无声息地翻出了拘留所。

连环杀手从监狱蒸发,令监狱当局摸不着头脑!

(三)阿富汗:犯人挖30多米地道越狱

2003年10月,坎大哈南部一座监狱内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犯人集体越狱事件。40多名犯人通过一条事先偷偷挖好的30多米长的地道成功地逃出监狱。

警方很快就发现,越狱犯人的牢房内都有一个通向地下的入口,这几个人口在地下与通往外面的地道汇合。地道的出口则通到了监狱高墙外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地上。地道有30多米长,直径大约1米,地道内壁已经被磨得很光滑。警方从地道的规模估计,挖出的土方足足能装满15辆卡车,工程浩大。P9-11

后记

参加监狱工作近三十年,对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罪犯的越狱问题。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由于监狱的警戒设施差,狱警人手少,罪犯越狱是常有的事情,少数监狱甚至发生一天多人或多起越狱。我曾多次参加过对越狱罪犯的追捕,亲手抓获过越狱罪犯,也曾长期工作在监管第一线,从事狱内侦察工作,耳闻目睹了不少越狱案例。不管从那种意义上讲,防止罪犯越狱是监狱最原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能,自古以来,是没有一所监狱容忍、放纵罪犯越狱的。为了防止罪犯越狱,监狱建起一道墙,可以说,多少年来,在这道墙上产生了许多的惊险与刺激,产生了许多的是非与纷争,这道墙与监狱的成败和荣辱,与狱警的名誉和前途,与罪犯的生死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这道墙,发生了许许多多故事和传奇,这不是普通的一道墙!

监狱是以大墙为形象特征的,墙内墙外两重天,界定了自由和囚禁两个世界。监狱是一个暴力符号,代表统治阶级彰显着恐吓和威胁,大墙外的人因为它的存在而时刻约束自己,大墙内的人望着大墙,多半是悔恨交加,企盼哪一天轰然倒地。

大墙便是监狱,超越大墙,便是越狱,这是多少年来在老百姓意识中沉淀约定俗成的概念和解释。基于上述,本书选用《只因那道墙》来命名。

随着社会进步和司法文明进程,国际社会对越狱的防范力度越来越大,高墙、电网、岗哨、电子信号已经将监狱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牢笼,从传统路数上囚犯越狱的可能变得十分渺茫,在发达国家囚犯越狱的成功率几乎归零。但是,这一切并不能说明,监狱的防范固若金汤,万无一失。在本书成稿时,听到三个消息,一个是说法国中部号称全欧洲戒备最严密的穆兰监狱,有两名囚犯用预先藏匿的枪支劫持两名狱警为人质,再用炸药炸开大门,强行越狱;二是希腊最大最安全级别的雅典科里达洛斯监狱,发生重大越狱事件。两名希腊头号通缉犯乘直升机越狱,据说这是他们三年内的第二次越狱。三是我国陕西省一所高戒备监狱,汉中监狱的两名无期徒刑在押犯用钢锯条锯断车间下水道的隔离网后,越狱逃跑。这三个消息,打破了国际社会监狱秩序的暂时平静,似乎给世人开了一个玩笑,这三所监狱都是警戒设施最好的,恰恰出了问题。这三个消息传递的信号,仍然在证明这样一个观点和现实,那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硬件设施臻于完美的境地下,仍然会被囚犯找到“软肋”,仍然会有囚犯越狱成功。只要有监狱存在,就会有越狱发生。罪犯并不因为监狱的警戒设施标准高,越狱难度大而放弃越狱企图。

当前,互联网信息传递的快捷性,使世界上的越狱事件快速见诸于天下。一旦发生越狱事件,瞒都瞒不住。这给监狱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总体上讲,越狱事件在国际社会是呈现递减的状态的。只不过媒体对越狱事件多次的重复的铺天盖地的报道,客观上造成人们在认知方面,越狱问题相当严重的误解。另一方面对其他罪犯的又是一种暗示和引诱。这几年,我国监狱的越狱发生率的确越来越少了。但是,经常会有罪犯(包括看守所犯罪嫌疑人)越狱的消息传出。令我不安的是,除了担心罪犯越狱会给社会造成危害,再就是我的同仁们可能有人要受到行政或法律的处罚。只要有罪犯越狱,就能找到狱警的渎职证据。我心痛地看到,包话我在内的我的同仁们特别是我身边的战友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夜以继日、枕戈待旦、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此刻我想不出更多的词汇,他们的奉献、艰辛和压力,真的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和表述的。

陕西省汉中监狱越狱罪犯李保华,在被抓获后竟然对狱警说,“被你们抓住算我倒霉。我还要跑”。这名罪犯顽固的越狱心理定势,更加证明了越狱与防范越狱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近几年我国越狱罪犯的情况看,有三种情形的罪犯越狱的比较多。一是重刑犯,特别是无期徒刑罪犯和死缓犯。二是使用暴力越狱的比较多,杀害狱警或其他罪犯,企图劫持人质,强行冲出监狱。三是结伙越狱的比较多,甚至是里应外合。这三点正是罪犯越狱的时代特征,也是值得重视的犯罪动向,更是监狱的防范重点。我冒昧地做一个假设,在西方社会的越狱形态,有一天也会降临我国,但愿只是危言耸听。

多年来,我就想写这样一个东西,用尽可能多的越狱案例,从文化学、心理学、犯罪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希冀找出点有用的东西。十几年前,曾写过一本《天网恢恢——监狱与防逃》的小册子,后也写过一些这方面的“豆腐块”,总是眼高手低,不能遂愿。这本书是我的一种尝试,初衷是想用较为生动的语言,把论著写的通俗一点。书稿完成后,才知道一切并不是那么简单。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已经连续十七年没有发生罪犯越狱事件,成绩来之不易。我的同仁用经验、智慧、热情给予我无私的帮助,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书稿是在工作之余完成,我还要感谢爱妻,是她使我衣食无忧,才有了写作的精力和时间。

书中引用了不少资料,也引用了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观点,都在主内容中表明出处。有些不便于暴露姓名和称谓的罪犯和监狱,将姓名和称谓隐去。另外,有几种说法或词汇,我按自己的习惯表述了。一是监狱的量词是用“座”?还是用“所”?也就是说用“一座监狱”来称谓?还是用“一所监狱”来称谓?在书稿中是混用的;二是对监狱的被关押人员,是称罪犯?犯人?还是囚犯?在书稿我将外国和我国古代的被关押人员称为“囚犯”,我国现在的被关押人员便称为“罪犯”,有时也用“犯人”来称谓。三是有时将狱吏、狱卒、看守、矫治人员等统称为“狱警”了。这主要是为了通俗,为了照顾章节和情节的需要。

在美国电视连续剧《越狱》在网络上播出后,我也成了一个“越狱迷”。在夜深人静时,欣赏着惊心动魄,玄机重重的故事,倒也十分快活。但到了工作岗位上,想起剧中的故事情节,不免心惊胆颤,生怕虚拟成为现实。欣赏越狱,怕越狱,研究越狱,写越狱,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一个轮回的怪圈。

监狱与罪犯共生共存,只要存在监狱,越狱时刻都会发生。这是我一直的观点。

在本书付梓印刷时,又传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二监狱和湖南省德山监狱罪犯越狱的消息。2009年10月17日,呼市第二监狱发生重大越狱事件,4名重刑犯在杀害一名狱警,打伤一名门卫后越狱。所幸的是,他们在67小时后全部落网。2009年11月15日,湖南省德山监狱罪犯刘宏架梯越墙脱逃。这两起案件又引起了我更多的思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只因那道墙(罪囚越狱解析报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长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09693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16.70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1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