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西方的智慧(从泰勒斯到萨特经典插图本全彩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学者伯特兰·罗素曾以优美而动感的文字讲述了西方两千年思想发展的历程,本书则以此为视点,全面揭开了西方文明兴盛奥秘,融汇百位思想大师睿思,点亮世界的智慧之光。

本书借鉴英国著名学者罗素的思想,阐述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中期西方文化思想的发展历程。作者用优美而凝练的语言为现代读者展现了一个个动态的历史场景。

本书以简洁而易懂的文字匹配新颖而富有想象的图画,对西方近百位思想大师的智慧进行了充分的解读,让读者更全面、多角度地理解他们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

内容推荐

本书借鉴罗素的哲学思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解读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中期西方思想的发展历程。

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思想者就是一把把精神的火炬,能把光亮传到心灵最黑暗的地方,使弱者成为勇士,强者满怀仁爱之心,让世界充满温暖。

本书以简洁而易懂的文字匹配新颖而富有想象的图画,对西方近百位思想大师的智慧进行了充分的解读,让读者更全面、多角度地理解他们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

目录

阅读图示

第1章 西方思想史的鼻祖 

1.古希腊文明之谜:永久的历史秘密

2.三个米利都人的问题:世界由什么构成

3.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世界

4.赫拉克斯特:万物皆流,无物常驻

5.爱利亚学派:思想和语言的力量

6.折中主义派:缓和不同学派的矛盾

7.古希腊的原子论者:原子构成世界

8.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2章 天上还是人间

1.伯里克利盛世:雅典文明的出炉

2.苏格拉底:国家的牛虻

3.柏拉图:信仰理念的人

4.亚里士多德:更爱真理的智慧者

5.古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西方科学发展之源

第3章 如何面对人生苦痛:理性地回避

1.社会的变迁:古希腊哲学的终结

2.怀疑主义与犬儒学派:时代发展的另类思想

3.斯多葛学派:追求个人的自足和幸福

4.伊壁鸠鲁学派:追求平衡的状态

5.新柏拉图主义:连接时代的桥梁

6.宗教的兴起:黑暗时代的声音

第4章 理性与激情:谁在萌动

1.文艺复兴:一个重新寻根的时代

2.人文主义的兴起:崇尚人性

3.科学革命的兴起:数字再次爆发的力量

4.西方近代文明的思想奠基者们:知识与人的力量

第5章 怀疑与验证:走向经验主义

1.自由主义:追求个人的世界

2.洛克:经验主义创始人

3.贝克莱:心灵是认识之源

4.休谟:建立人的科学体系

第6章 知识与伦理的变迁

1.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理性与激情的摇摆

2.卢梭:浪漫主义运动之父

3.康德:强烈的批判者

4.黑格尔:辩证的绝对精神

5.三个唯意志主义者:克尔凯郭尔、叔本华和尼采

第7章 功利与闲暇

1.功利主义:追求最大幸福

2.马克思: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3.实用主义:付诸行动

4.柏格森:用直觉把握生命存在

5.存在主义:在情感中寻找自由

试读章节

在大多数哲学史的描述中,泰勒斯的生平一直是模糊的,但是他的思想却是开天辟地的,因此,他有“哲学和科学之鼻祖’’的美称,他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在他之前,世界是什么样的,人们无法得知,但是他之后的世界却像上帝施了魔法一般,人们现在所说的希腊文明就是从他开始的。

泰勒斯的能力很惊人,比如他曾成功地预见过一次日食。另外,在数学方面,他更令人惊叹,他似乎发现了怎样根据在陆地上的两点所作的观察去推算船在海上的距离,他将这种计算方法告诉了航海的人。他还知道如何从一个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去计算它的高度。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一年的春天,泰勒斯来到埃及讲学。当地人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很有把握地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埃及的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埃及的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泰勒斯不慌不忙地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别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的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到大金字塔在地面的投影处做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泰勒斯对哲学的重要贡献就是他所谓的“万物皆由水构成”,它标志着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开始,泰勒斯仅仅用了7个字就表述了世界统一的伟大思想。人们今天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而泰勒斯认为世界是由水构成的,这些认识所暗含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体现了“万物归一”的思想,这是相当可敬的一种科学假说。而且后成,最终复归到这个基质上。

阿那克西曼德首先对泰勒斯的宇宙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世界的原始基质怎么会是水呢?他说,构成事物的基质不可能是某种具体的事物,而一定是一种与所有这些具体的事物都不同的东西,应该是一种更基础的东西。他的理由是,物质的各种形式一直都在相互发生冲突,如热与冷,湿与干,它们不断地彼此侵犯,或者两种相对的东西一直处于“不公正”状态,也就是缺乏平衡的意思。如果其中任何一种形式就是基本物质的话,那它早就可能战胜别的形式了。换句话说,如果“湿的水”是构成万物的基质,那就不会有干燥了。事实上干燥是存在的。因此,他认为构成世界的基质是“无限”,某种在空间上没有限定,同时又不会表现为某种具体的存在的东西,否则这种基质在创世过程中就会消耗殆尽。具体是什么事物,他没有留下答案。

阿那克西曼德否认了泰勒斯对地球的假设,他认为地球是一个自由漂浮的圆柱体,其直径是高度的3倍。人类就生活在其中一个切面上。根据各种不同记载的描述,他曾经说过:太阳像大地一样大,或是大地的27倍或28倍。另外,他还设想世界被无数其他的世界所包围。这里所指的其他世界之一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银河。每一个世界的内部功能都受到旋涡运动的控制,该运动将地球向地心吸引。

关于人的起源,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了一个相当“现代”的观点。他观察到年幼的人需要长时间的照料和看护,从而认为,以前的人必定不同于现在的人,人必定是从一种能够很快做到自我养活的动物进化而来。也就是说,人在成为人的样子之前一定发生了某种形式的进化过程。他还进一步认为“人最初披着鱼鳞,栖居在水中,当他们演化到能够在陆地上生活时,才脱离了水中的生活”,并以他对化石遗迹和鲨鱼喂养幼鲨的观察来证明这一点。正是由于这种缘故,他告诫人们不要吃鱼。  阿那克西曼德并没有建立成熟的演化理论,因此,他无法解释所有生物的传承,而这一问题是由达尔文完成的。距阿那克西曼德150年后的柏拉图在讲述演化时,选择的是毕达哥拉斯提出的灵魂轮回说。柏拉图将阿那克西曼德的这一概念转变成一种逆向演化,并表示为邪恶、愚笨的人会转世成为动物或女人。柏拉图说,“栖息在水中的第四类动物,来自最愚蠢无知的人”,从这里我们听得出来柏拉图指的是谁。

米利都学派中最年轻的一位哲学家是阿那克西美尼,至于他所处的年代,人们能够了解到的并不多,但据说他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

阿那克西美尼综合了泰勒斯和他的老师阿那克西曼德的观点,认为构成事物的原始基质不只是某种没有确切规定性的无限的东西,而且是一种具有定质的物质——气。空气不仅自身扩散而成无限,而且也处于不断运动的变化的状态中。在无始无终的运动中,空气经历了“稀疏”和“凝聚”两个过程,前一过程是热化,后一过程是冷却。这样他就解决了为什么冷与热共同存在这一问题了。

关于这样的认识,他自问道,一个人怎么会忽而吹热气,忽而吹冷气呢?接着,他回答道,这决定于你是张大嘴吹还是几乎闭着嘴嘘气。当你吹气的时候张大你的嘴,你的呼吸便产生出热,闭住你的嘴唇嘘气,便产生出冷。这两种情形的差别是什么呢?仅仅在于:当你用张大的嘴吹气时,空气在较低的压力下流出,而当你用几乎闭着的嘴唇吹起时,空气是被压缩着的。这可能是最初的关于宇宙论的试验。仅凭这一点,我们几乎可以确定地说,阿那克西美尼是第一个进行物理实验的人,只不过他没有借助任何仪器罢了,他所使用的材料只有空气和他的嘴巴。

阿那克西美尼不仅相信构成万物的基质是“气”,他还进一步指出,灵魂是气;火是稀薄化了的气。当气凝聚的时候,气就先变为水,再凝聚的时候就变成土,最后变为石头。可以看出这一理论最大的优点在于,它使不同的实质之间的一切区别都转化为量的区别,气会变成什么,完全取决于凝聚的程度如何。

阿那克西美尼同他的前辈一样,也对人类借以立足的大地进行了某种假设。他认为大地的形状像一个圆桌,而且气包围着万物。“正如人们的灵魂是气,并且把人们结合在一起一样,气息和空气也包围着整个世界。”在他看来,不仅人类需要呼吸,大地甚至世界仿佛也是在呼吸着似的。P24-28

序言

20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被誉为“世纪的智者”伯特兰·罗素说:“三种及其单纯然而非常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悲悯。”那么,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人的生活是否已被某个超自然的力量安排过了?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世界真的存在,那么它有没有自己的目的?历史会向哪里发展?思考这些问题又是否有意义呢?

或者更远一些:人是什么?是否就像天文学家所说的,人只是这个渺小星球上无助的爬行的一些尘埃?人是否有善恶之分?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是否也有善恶之分,或者都一样呢?如果行为中有善恶,有善的生活方式,那么它又是什么呢?无疑,这些问题是令人困惑的。不仅现代人在思考这些问题,而且从人类可以记载的文明开始,人类的祖先就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了。跨越时空的过程以及不同的结果所构成的正是人类生活在精神上的延续。这本书正是向读者展现了西方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生命和世界的理解,他们所遭遇的生活困境、他们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态度、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等。

你也可以对这些问题不屑一顾,甚至你可以认为,问这样的问题的人一定有问题。是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饮食男女、婚丧嫁娶,诸如此类的问题数不胜数,忙不胜忙,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考虑这些听上去有些无聊的问题呢?但如果你能够静心地思考一下:“我生活得幸福吗?”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些问题与自己的关系是那么密切。

本书将告诉我们人类过去的生活状况,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就像一面镜子,每个人不仅能够从中看到自己,也能找到人类生活何以生生不息的理由,然后,你会发现,本已索然无味的生活又焕然一新了,亲人、朋友、家庭又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

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犹如一把精神火炬,能把光亮传到心灵最黑暗的地方,能使弱者成为勇士,能使强者满怀仁爱之心,从而让世界充满了温暖。精神是不朽的,正如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重温整个人类的思想历程一样,思想的圣火一代代的传递,终于得来今天的思想盛宴。我们正享受着人类思想的大餐——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蒙昧走向智慧。尽管今天仍有诸多的问题如贫困、战争、发展、环境、人口等困扰着我们。然而,我们终将找到答案。也正是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重新漫步人类的思想之路。我们可以不再经历身体上的磨难,需要的是心灵的洗礼。

历史上诸位大师的智慧结晶是一条从历史通向未来的心路,谁想在这条路上走得平稳,谁就有必要了解它之前的路况。本书所秉承的,也正是大师们那种内心的责任。这是因为,心路是人类最宽阔的路,需要每一个人去修缮它,否则个人的生活就会被孤立。如今,人类的这条“心路”也正在引导着我们今天的生活。

当然,西方思想的发展漫长而繁多,各学派观点既独立,又有关联。本书在阅读、搜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参照相关的书籍,尽可能地对每个时代的重要思想家所思考与提出的问题、观点给予质朴的解释,并对其中一些褊狭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另外,更为特色的是,书中以简洁而易懂的文字匹配新颖而富有想象的图画,语言简洁凝练,流畅而深刻,真正让读者更全面、多角度地理解西方思想的发展历程,希望它能够陪您漫步于人类思想的殿堂。

杨日飞

2009年6月

于南京师范大学随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西方的智慧(从泰勒斯到萨特经典插图本全彩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日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02591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1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7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3-64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