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为你买单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买单时代。人人都需要被买单。员工不被老板买单,只有失业,企业不被市场买单,只有破产。

本书通过对最重要却最易被忽视的买单关系——老板与员工的关系进行梳理,一方面促使员工理性认识企业、工作和老板,重视买单人,抱持感恩心态,对得起被买单的价格;另一方面提出一系列如何卓越工作的实用理念,帮助员工正确提高自己被买单的价格。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买单时代。人人都需要被买单。

没有人为你买单,你就没有工作,没有收入。

没有人为你买单,你就不能承担对家庭和亲人的责任。

没有人为你买单,你就不能发挥才干,一切都只是空谈。

没有人为你买单,你就会发现生活变得一片灰暗,没有前途,没有希望。

……

如果你干好工作,老板就会为你的称职买单。如果你兢兢业业,老板就会为你的责任买单。如果你热爱企业,老板就会为你的忠诚买单。如果你多做一点,老板就会为你的敬业买单。如果你心怀感激,老板就会为你的感恩买单。如果你站在老板的角度想问题,老板就会为你的自动自发买单。

……

总之,只有你对得起老板的出价,他才会给你买单,或者继续给你买单,甚至给你出更高的价格买单。

目录

序言:买单时代

楔子:人人都需要被买单

老板的焦虑

白领=农民工?!

“才”≠“财?

靠自己

上篇:感恩你的买单人

 杀死偏见的魔鬼

偏见一:“老板是万恶的!”

偏见二:“这是我该得到的!”

偏见三:“凡事都要请示老板!”

偏见四:“老板要多体谅我才对!”

偏见五:“老板要慈善一点才好!”

偏见六:“老板不过如此!”

 爱企业就是爱自己

没有它做后盾,你什么都不是

有了它,你可以飞得更高

只有它才能坚守你的承诺

只有它愿意为你的错误买单

 有些事情,老板没有说

“我不得不无情一些!”

“我其实更不自由!”

“我的压力比你大!”

“我真的比你难!”

 工作给你的额外“红利”

工作是一种带薪学习

工作是提升自己的道场

工作是资源的聚集池

工作是深入行业的通行证

 懂得感恩,才会收获

珍惜和买单人的缘分

对得起买单人的出价

感恩是一种大智慧

感恩是最有力的武器

 感恩的人们这样做

忠诚于企业和工作

摒弃抱怨这枚毒药

决不得过且过

让情绪远离工作

像维护生命一样维护企业声誉

下篇:提升你的买单价格

 做问题的终结者

将问题挡在老板门外

让老板画圈而不是填空

别让原因成为借口

 多做一点,提升一线

比老板说的多做一点

比职责规定多做一点

只有全力以赴,没有尽力而为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早到半小时,晚走半小时

 做过=0,做到=1,做好=100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做到,而不是做过

认真把事情做对

用心把事情做好

 交差心态要不得

把工作当作信仰

给自己交代,不是给老板交差

是“我要负责”,不是“要我负责”

 像主人一样思考,像仆人一样行动

心疼企业的钱,像心疼自己的钱一样

做企业的一块砖

融入团队

多换心态,不要勤换老板

 现在,立刻投入工作

重要的事情第一

一分钟都不耽搁

今日事,今日毕

浪费工作时间就是偷盗

高效复命

试读章节

杀死偏见的魔鬼

偏见一:“老板是万恶的!”

说老板坏话,这是员工之间最有共鸣的话题,也是最能拉近彼此距离的话题。

在吃饭的时候,在茶水间,互相交流一下对老板的看法,控诉一下对老板的不满,指责一下老板的无能,或者传播一下老板的八卦,然后在一阵笑声中,内心得到一种畅快和满足,也抒发了自己心中的郁闷和不满。

老板吝啬,老板变态,老板没事找事,老板太黑,老板不懂得管理,老板没有人格魅力,老板不公平,老板太不靠谱,老板不地道,公司不人性化,公司做事没有规矩,公司的制度说变就变……

但是,老板真的是万恶的么?我们在埋怨甚至咒骂老板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老板为什么要这么做,而我们自己又是怎么表现的?

我们可以来看看一些员工的表现。

其中一家公司,当老板不在办公室的时候,来了一位卖女性用品的销售员,于是,女性雇员们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拥到销售员周围开始挑选商品。就这样,办公室变成了一个集市,闹哄哄将近两个小时。该公司是一家从事文化事业公司,编辑需要安静的环境,因此,一个下午就这样浪费了。

另一家公司,老板在里面办公,来了一位办银行卡的业务员,直接闯进办公室问有没有人要办卡。前台没有阻拦,有的员工甚至放下手中的工作,迎上去打昕。直到老板听到了动静,走出来把办卡的人赶走。而在该公司的大门外,明显张贴着“拒绝推销”的字样。

还有一家公司,制度明确规定早上9:00上班,下午13:00上班。可是,上班迟到的人非常普遍;中午吃饭回来晚的人也不少;有人到了上班时间还在睡午觉;更有人,上班时间出去办私事,甚至连招呼都不打一个,有事的时候连人都找不到,主管还在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然后就看见她吃着雪糕悠然地走回办公室。

有一家公司的老板曾经给我说起他们公司的一件事:大家都喜欢喝茶,每天早上,总有很多的隔夜茶叶被倒掉。对于垃圾,自然要做妥当的处理,公司专门准备了一个倒茶叶的桶,桶的上方贴了“茶叶倒入桶里”和“倒茶叶桶”的标志,并且在水池旁边贴上“此处不许倒茶叶”的字样。公司虽然再三强调茶叶要倒入桶中,但是,每天早上上班后10分钟,到水房看看,茶叶总是到处都是,水池子里有,装纸的篓子里面有,甚至地上也有,几乎天天如此。

他还给我总结了他们公司办公室目睹之怪现状:

上厕所后不冲水的,随处吐痰的,上班讨论问题不注意声音大小的,公司财物随处放的,手机在公司充电的,用公司电话打私人长途的,上班时间聊天的,上网打游戏的,下载电影的,听歌的,在办公室串门的,说是为公事出去却借机办私事的,上班时候手机铃声大作的,等等,种种现象不一而足。

对照着上面的行为,有谁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这样的人!我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用该老板的话说:“我就不知道了,大多数员工都是研究生、本科生,怎么素质就这样差呢?”

如果你是老板,面对这样的员工,你是不是也要问一句:我凭什么给你更好的待遇和更高的职位?

如果你是老板,是不是也要建立起一套制度,进行考核,以此作为奖惩依据?!是不是当员工出现这样的行为的时候,也要对员工的“血汗钱”下手扣除?!面对这样的局面,是不是即使某人在公司待了多年,也从来不会考虑给他涨工资和升职?!

偏见二:“这是我该得到的!”  很多员工认为,只要我进入了企业,不论我工作绩效如何,只要我在企业待了一天,老板就必须给我发一天的薪水,这是我该得的。他们这样想的时候,不但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甚至还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在这样的员工心目中,老板就像是欠他的一样。

而如果薪水推迟发送,即使是一天,他们也会满脸苦大仇深的样子。而如果扣了工资,他们一定认为老板太黑了,连员工的血汗钱都会下狠手。

可是,他们从来不问一问,自己在企业的这一天,是否存在出工不出力的情况?是否有不尽心尽力的情况?自己给企业是否创造了与一天工资相应的价值?是否为企业带来了对等的业绩?自己的工作,是否值得企业为它买单?

当企业情况尚好的时候,他们理所当然的要求高薪水,认为企业的成绩有自己的一份功劳。而当企业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却不肯降低薪水,不认为这里面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

老板不欠你的,你们是合作的关系,而不是债权债务的关系。通过老板,你的潜在价值才能得以转化成现实价格。如果你的潜在价值根本就没有体现出价值,又怎么能够要求有现实的价格呢?

偏见三:“凡事都要请示老板!”

在惯常的想法看来,毫无疑问,老板是主人,员工是佣人,也就是俗称的“打工仔”。但是,有些员工,却能把老板当佣人。

可能吗?完全有可能!

当有事情的时候,总是问老板的意见。这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毕竟,必须知道上头的意见,这样才能确保事半功倍。否则,如果发生方向性错误,就会前功尽弃,白忙一场。而且,事事都请示老板,不正表现了对老板的尊重吗?

然而,实质总不是表面看来那般简单——

大事小事都请示老板,一方面表明自己没有认真思考过,没有认真思考就问老板的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当有事情总是习惯问老板意见的时候,也就是将问题推给了老板,利用问意见的形式,将老板推到了替你解决问题的位置上。

综合起来,你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不管最后是不是你经手完成了整件事情,在那一刻,你是主人,老板是佣人,是为你服务的工具。

如果说这种行为还不是很普遍的话,那么,另外一种“自己做主人,老板做仆人”的行为就普遍得多,那就是需要老板不断地给自己断后,给自己善后。

一件事情怎么做,整体的脉络如何走,应该注意什么关键问题,这些其实都是具体工作的人应该很清楚的。而且,因为它们重要,往往也容易得到重视,因而会得到有效解决。但是,细节决定成败,一件事情有没有做好,最大的可能并不是大方向错了,而是因为细节没有做到完美。

于是,我们发现,在这些员工做完事情之后,就好像是屎壳郎经过,一路上到处都是细小的粪球,老板必须随时查漏补缺,填窟窿,以保证事情得到完满的解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说的是资本家在前面趾高气扬,背后跟着的是卑躬屈膝、蹒跚前行的工人。我看这幅图画用在这里也很合适,员工做了一件事情,非常得意,兴高采烈地在前面疾走,老板跟在后面,谨慎地将各种可能的问题扑杀在萌芽之中。这样的员工,难道不是在“自己做主人,老板做仆人”吗?!P11-16

序言

这是一个买单的时代。

人人都需要被买单。

买单,实在是我们社会最普遍最重要的关系。企业需要被买单,这样才能有业务,才能养活员工;个人需要被买单,这样才能有收入,才能养活家人。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凸显了买单的重要意义。

订单不足,破产企业大幅增加,失业人员不断增多,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大事。而在中国,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

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就是一个买单与被买单的问题。

本书试图通过对最普遍的买单关系——老板与员工的关系进行梳理,厘清对企业、工作和老板的认识,认清买单人和被买单者关系的本质,创造更和谐的职场生态。同时,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员工提升自身的被买单价格,从而获得更好的收入,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为你买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殿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2450
开本 16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1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5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