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生物工艺学独立于发酵工程和分离工程而自成体系为指导思想,以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与工业效益为主线,重点加强工业产品、医药产品、海洋生物、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物能源、生物冶金等工程技术应用的力度,使生物技术更多地融合于工程技术之中,体现生物工艺技术外延的潜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使读者享受其中包含的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哲理。全书共分十六章,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资源与生产工艺;有机溶剂生产工艺;糖类生产工艺;脂类化合物的生产工艺;酶类生产工艺;生物水处理技术;发酵工业清洁生产等。
图书 | 生物工艺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生物工艺学独立于发酵工程和分离工程而自成体系为指导思想,以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与工业效益为主线,重点加强工业产品、医药产品、海洋生物、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物能源、生物冶金等工程技术应用的力度,使生物技术更多地融合于工程技术之中,体现生物工艺技术外延的潜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使读者享受其中包含的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哲理。全书共分十六章,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资源与生产工艺;有机溶剂生产工艺;糖类生产工艺;脂类化合物的生产工艺;酶类生产工艺;生物水处理技术;发酵工业清洁生产等。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阐述了有机溶剂、有机酸、糖类、脂类、酒类等工业产品以及维生素、抗生素、酶类、核酸类、蛋白质类药物等利用生物工艺技术生产的原理和工艺流程;还介绍了新工艺学在生物水处理技术、微藻生产丁艺、发酵工业清洁生产、能源生物生产工艺、矿物生物浸出工艺等方面应用的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涵盖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例,实用性强。本书强调基础理论与实际技术、传统工艺与新发展工艺相结合,注重加强工艺环节的科学性与整体设计的经济性,体现了新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全书工艺内容翔实而系统、技术信息丰富而新颖,体现了生命科学及工程科学交叉与融合的特点。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生物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研究机构、生产单位等的技术人员使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物工艺学概述 一、生物工艺学的内涵 二、生物工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生物工艺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总结 一、发展简史 二、工艺演进规律 第三节 生物生产工艺与产品 一、生物生产过程的特征 二、生物工艺过程的多样性 三、生物工艺过程的共性 四、优良工艺的功能 第四节 我国生物制品的主要成就 第五节 生物工艺学发展方向 思考题 第二章 生物资源与生产工艺 第三章 有机溶剂生产工艺 第四章 有机酸生产工艺 第五章 糖类生产工艺 第六章 脂类化合物的生产工艺 第七章 酒类生产工艺 第八章 维生素和核酸类药物生产工艺 第九章 抗生素生产工艺 第十章 酶类生产工艺 第十一章 蛋白质类药物生产工艺 第十二章 生物水处理技术 第十三章 微藻生产工艺 第十四章 发酵工业清洁生产 第十五章 能源生物技术 第十六章 矿物生物浸出工艺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生物工艺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维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2206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9 |
出版时间 | 2010-02-01 |
首版时间 | 2010-02-01 |
印刷时间 | 2010-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81 |
丛书名 | |
印张 | 2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