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继《语法问题探讨集》(1986)、《语法问题发掘集》(1992)、《语法问题思索集》(1995)和《语法问题追踪集》(2008)之后的第五个集子。主要收入笔者2002年至2008年发表的文章,讨论学科发展与相关问题。作者在研究汉语语法问题的同时,还在有意识地做着“大语学”的研究尝试。文章的主体部分,分五组,共31篇。
图书 | 语法问题献疑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继《语法问题探讨集》(1986)、《语法问题发掘集》(1992)、《语法问题思索集》(1995)和《语法问题追踪集》(2008)之后的第五个集子。主要收入笔者2002年至2008年发表的文章,讨论学科发展与相关问题。作者在研究汉语语法问题的同时,还在有意识地做着“大语学”的研究尝试。文章的主体部分,分五组,共31篇。 目录 语言学科发展三互补 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 研究观测点的一种选择——写在“小句中枢”问题讨论之前 理论创新、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关于三十年来的中国语言学 附:在突破口上——邢福义谈建立中国特色的汉语语法学 “由于”句的语义偏向辨 拟音词内部的一致性 归总性数量框架与双宾语 短语问题二论 处理好词典编纂中结论与事实的关系 新词语的监测与搜获——一个汉语本体研究者的思考 说“生、死”与“前”的组合 承赐型“被”字句 连词“为此”论说 “人定胜天”的古代原本用法与现代通常用法 “救火”一词说古道今 漫话“有所不为” “×以上”纵横谈 “起去”的普方古检视 “起去”的语法化与相关问题 《西游记》中的“起去”与相关问题思辨 新加坡华语使用中源方言的潜性影响 测估词语+反义AA 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 从研究成果看方言学者笔下双宾语的描写 社会公益对学风文品的管约 讲实据求实证 理论的改善和事实的支撑——关于领属性偏正结构充当远宾语 误用与误判的鉴别四原则 语法知识在语言问题思辨中的应用 重读旧文话备课 序言十二篇 一 序郑贵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二 序郑贵友《汉语篇章语言学》 三 序李宇明《语法研究录》 四 序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 五 序李字明《中国语言规划论》 六 序丁力《语法》 七 序何洪峰《汉语语法的多维探究》 八 序黄树先《汉藏语论集》 九 序陈淑梅《语法问题探究》 十 序卢卓群、普丽华《中文学科论文写作》 十一 序屈哨兵《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 十二 序金铉哲教授韩文译本《汉语语法三百问》 短文八篇 一 重视语言研究的“向”和“根” 二 双语教育与民族精神 三 本刊的愿望 四 《汉语学报》的基本走向 五 新的刊物新的高度 六 二十年前的一份奖状 七 何人不起故园情 八 黄流中学怀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语法问题献疑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邢福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6682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4 |
宽 | 14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