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到底应该怎么管(用HAPPY法则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中国家教力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父母的管教方式不仅能够决定孩子行为的好与坏,更直接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面这种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伴随孩子一生的。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果身为家长的您,想尽早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为他播下一颗乐观健康的种子从而使他行为端正命运好,那么,千万别错过您手中的这本《孩子到底应该怎么管——用HAPPY法则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内容推荐

这是当代新锐儿童教育专家钱元继《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之后又一部原创力作。

“孩子到底应该怎么管”向来是让家长们最为苦恼的事,“给孩在一个好性格”则是令天下父母最为渴望的事,因为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好性格几乎能使孩子一生好命!一件是最为苦恼的事,一件是最为渴望的事,这原本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甚至完全背道而驰的两件事,被作者用一个HAPPY法则统一起来以后,让人不得不在顷刻之间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性格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会管不会管。

那么,到底要怎样管才能让孩子行为端正性格好?不妨翻开这本《孩子到底应该怎么管——用HAPPY法则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书中,作者准确新锐的观点,一针见血的分析,娓娓道来的阐述,会使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让你立刻豁然开朗,同时惊喜地发现,管孩子并非一种苦恼,而是一种快乐。

目录

第一章 和谐是前提

 1.尊重——捍卫和谐的“秘密武器”

 2.都是分歧惹的祸

 3.别为爱附加条件

 4.和谐的家让孩子心灵洒满阳光

 5.沟通是个技术活

第二章 幽默是法宝

 1.人生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2.这样惩罚,孩子童心依旧

 3.“捣蛋”是“幽默”的手下败将

 4.来点儿幽默,孩子开心“服管”

 5.幽默要杀的是病,不是病人

第三章 要威不要怒

 1.父母怒火易发,孩子伤痕难愈

 2.用威严杜绝小霸王

 3.威严藏在语言里

 4.有种威严叫宽容

 5.威严和威信,一个也不能少

第四章 避免大压小

 1.坚强就是不哭吗

 2.家长太强势,孩子做不了强者

 3.骏马需要缰绳还是锁链

 4.成人与孩子,两颗心里两道景

 5.孩子不听话,不如给他点儿权力

第五章 规矩不能少

 1.谁管孩子最见效

 2.规矩“无形”亦“有形”

 3.将规矩进行到底

 4.爸爸犯了错也要撅起屁股

 5.规矩诚可贵,自由价亦高

第六章 正面管教好

 1.借你一双慧眼

 2.如果孩子打翻了一大瓶牛奶

 3.先别急着“出手”

 4.一句话能影响孩子一生

 5.多用“Yes”少用“No”

第七章 表扬讲技巧

 1.值得表扬的那些事儿

 2.不要夸大其词地告诉孩子“你真棒”

 3.表扬虽好,不宜贪多

 4.最好的奖励不是物质上的

 5.给浮躁泼点儿“冷水”,把表扬变成激励

第八章 惩罚也需要

 1.惩罚最怕“上纲上线”

 2.看得见的错误,想不到的故事

 3.敢作就要敢当

 4.不肯戴帽子就挨点儿冻吧

 5.赏是赏罚是罚,赏罚不能倒过来

第九章 言传很有效

 1.少讲大道理

 2.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讲

 3.一切尽在童书中(上)——道理不言而喻

 4.一切尽在童书中(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言传未必全靠“嘴”

第十章 身教最重要

 1.孩子生来就是模仿天才

 2.说什么样的话就该做什么样的事

 3.别当反面榜样

 4.行动是最好的语言

 5.踩着爸爸的脚印

试读章节

3.别为爱附加条件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却有感受不到爱的孩子。

回想一下,你是怎么爱孩子的?

当你面前摊开的是一张不及格的考卷时,你会火冒三丈地批评责骂孩子——因为爱所以恨铁不成钢;当孩子考了100分或者得到一个荣誉证书时,你拥抱他、夸赞他、奖励他——因为爱所以喜形于色;当孩子“干了坏事”时,你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打他——因为爱所以不能手软……

这些是不是爱?是爱,但不是纯粹的爱,爱得有点儿功利,常常让孩子失去安全感,无法感受到被爱。

那么,什么才是纯粹的爱?也许从下面这位母亲身上我们能找到答案。

三次家长会

她第一次参加家长会,是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那天,老师对她说:“你儿子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住,可能有多动症,你最好带他去看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说什么了。她不想伤害儿子,强忍着泪水告诉他:“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原来在板凳上1分钟都坐不住,现在能坐3分钟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饭,并且没让她喂。

她第二次参加家长会,是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全班不到50名学生,你儿子排在第40名。他智力上可能有些障碍,你最好带他去查一查。”回到家,儿子又问她老师说什么了。她不想伤害儿子,再次强忍着泪水对他说:“老师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努力,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儿子听到这话时,黯淡的眼神一下亮了起来。从那以后,儿子好像长大了许多。

儿子上初中了,她去参加第三次家长会。她静静地坐在儿子的座位上,微微埋着头,紧张地等待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直到家长会结束,也没听到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以为老师把她儿子忘了。临别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根据你儿子目前的成绩,考重点高中确实有点儿危险。”听到这话,她喜出望外。回去后,她告诉儿子:“老师说只要你努力,考上重点高中准没问题。”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来让她儿子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不久,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张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交到她手上,并且哭着对她说:“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是,你一直欣赏我……你的那些话,是我学习的动力。”

此时,她再也止不住在心底积聚了十几年的泪水,任它流下,滴落在手中的通知书上……

爱,只有在不附加任何条件时,才是纯粹的爱。纯粹的爱不会因为孩子的成就、行为、表现有丝毫改变。它没有功利,全力呵护着孩子的情感,能真正带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被爱。而当孩子坚定地相信你爱他、欣赏他时,他的内心就会有一个和谐、安全的港湾,就会获得支撑他加倍努力的坚固基础,从而顽强坚毅,勇往直前,牢牢地把握自己,并且最终获得成功。

然而反观从前的我们,看到孩子的“好”就尽情高兴,看到孩子的“坏”就尽情发泄。我们是不是一直太看重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感受,却对自己的行为和孩子的感受忽略不计?

在一次心理咨询座谈中,一位女士这样描述她童年的心路历程:“为了当上优等生,我必须做得很好,并一直假装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害怕自己一旦做得不够好,就得不到父母的爱和认同。事实上,我的内心感到很无助。”

爱的付出和接受本应是无条件的,但很多时候,情况却演变成了家长为了表现爱、孩子为了争取爱而展开的一场激烈的竞赛:家长一个劲儿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则通过拼命努力获得好的表现和成绩来争取被爱的资格。结果,孩子心力交瘁、缺乏安全感、失去快乐。这种竞赛显然是不和谐的,充满这种竞赛的环境当然也是不和谐的。

安全感是健康良好性格的基础。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就会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相反,因为得到的爱不足从而导致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就会出现焦虑、胆怯、敏感、偏激、固执等一系列性格问题。孩子的性格一旦早早出现了这些负面问题,家长与孩子之间必然又要陷入那个管与被管、不好管与管不好的不和谐的旋涡。而如果这些问题的“潜伏期”较长,以至于一段时间内孩子都表现出一种乖巧的假象,那情况就会更加糟糕,因为若干年后,所有问题都会找上门来,到时受到影响的恐怕会是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认识既感性直观,又简单直接,天真的眼睛里看不到遥远、深邃的爱,只能从最亲近的人身上寻找他看得见的、最渴望得到的、纯粹的爱。把孩子“骗上清华”的母亲,假如为爱附加条件,然后因为儿子表现差、学习差给自己丢了脸就对他进行劈头盖脸的责骂,也许孩子就感受不到那么强烈的母爱,也许他们的母子关系就会变得紧张,也许责骂、抵触、自卑、反抗就会打破家里原本的和谐,也许一条通向清华的路就会被就此切断……

和谐的环境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充满纯粹的爱;感受到纯粹的爱的孩子都是相似的,那就是拥有充足的安全感从而具备良好的性格,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以那位母亲为榜样,牢牢记住并且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爱的是孩子,而不是孩子的成就和行为。爱既不是奖励也不是恩惠,所以不应该只有在孩子考了100分时才让他体会到被爱,更不应该在孩子偶尔犯下错误时就让他感到不被爱。

且让我们留住爱的本质,改变爱的表达方式。多理解少埋怨,多鼓励少打击,多呵护少责骂,让和谐的环境里充满纯粹的爱!

P14-17

序言

孩子性格好不好,看你会管不会管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身为父母,谁不想为自己的孩子播下一颗乐观开朗、谨慎仔细、耐心温和……的种子,从而使他一生“好命”?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的性格总是滋生出悲观抑郁、粗心大意、倔犟任性等“问题的种子”。所以,常听一些家长无奈地抱怨:“这孩子性格内向,有什么事老憋在心里,随他爸爸。”“养女随姑,这孩子大大咧咧、心不在焉的性格,随她姑姑。”“这孩子太倔,隔辈遗传,随他爷爷。”

难道性格真是天生“随”来、不可改变的?我先给您讲两个小故事,读后,再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妞妞骑木马(上)

星期天,妈妈带着妞妞去游乐园骑旋转木马。站到旋转木马下,妞妞高兴地一跃而上。不一会儿,木马停了,轮到下一组小朋友玩儿了。可是,妞妞还没玩儿够呢,不肯下来。

于是妈妈对妞妞说:“妞妞下来,好吗?”

妞妞不肯,妈妈接着说道:“下来让别的小朋友玩儿,好吗?”“妈妈带你去坐飞船,好吗?”“妞妞,妈妈让你下来,听到没有?”

妈妈想尽了一切办法,连哄带劝,可妞妞就是不肯下来。

亮亮的故事(上)

亮亮总爱带领他的表弟宁宁和表妹晶晶玩儿“开汽车”:亮亮站在门前当司机,宁宁和晶晶当乘客。3个小家伙玩儿得倒是起劲儿,可“乘客们”上车下车来回“嘭嘭嘭”地开门关门可“要了门的命”。只要三个孩子凑到一起“开汽车”,亮亮妈妈总得时不时过来冲他们嚷嚷:“不要使那么大劲儿关门!”“不要摔门!”可是,司机亮亮却带头变本加厉,让“嘭嘭嘭”的音量只升不降。

读到这里,如果我们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孩子们上述行为所对应的性格,那么,妞妞便是“倔犟任性”,亮亮则为“调皮捣蛋”。孩子形成这种难缠的性格,怨谁?故事还没讲完,接着读下去,也许你自己就能找到答案。

妞妞骑木马(下)

正当妈妈对妞妞无可奈何时,一位游客指着他身旁的朋友说:“他是儿童心理学博士,让他试试吧。”

众人听后,将目光全投向了这位博士,在大家的怂恿和期待下,博士走向木马上的妞妞,然后贴着她的耳朵说了些悄悄话,说完,妞妞居然不假思索地走下木马。

大家对博士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好奇地问:“你对她说什么了,这么管用?”

“没什么,我只是说:‘小家伙,请你马上下来,否则,我会狠狠地在你的小屁股上揍一顿,要不要试试看。’”博士平静地说。

亮亮的故事(下)

一天,亮亮在奶奶家和表弟宁宁、表妹晶晶一起“开汽车”。碰巧“乘客”晶晶刚上车,奶奶从“汽车”门前经过,“司机”亮亮使了很大劲儿关车门,“嘭——!”地一声把奶奶的心脏震得跟着“怦怦”跳。不过,奶奶并没有像以往妈妈那样大声吼亮亮,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亮亮,以后关门要这样——”奶奶边说边做了一个轻轻关门的动作。从那以后,亮亮就变成了一个对门关爱有加的“文明司机”。

事实胜于雄辩,倔犟任性的孩子变得温和听话了,调皮捣蛋的孩子变得乖巧懂事了。看来,性格不是根深蒂固的。既然如此,孩子性格不好,恐怕就怨不得基因了吧?

为什么同是一个孩子,换了不同的人对待他,前后就判若两人?显而易见,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孩子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管教方式。对妞妞,摆在她面前的本该是一个不可商量的要求或命令,但妞妞妈妈却一再用商量的语气去征询孩子的意见,这种缺少威严的、意图不明确的做法无形中等于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号,即通过不服从、耍赖等手段或许能为自己赢得利益,于是妞妞表现得倔犟任性、蛮不讲理。相比之下,博士那种不向孩子低头、不给孩子回旋余地的尽显威严的做法反倒能够出奇奏效,便在情理之中了。对亮亮呢,妈妈的管教之所以不灵,是因为她的语言里“不”字泛滥,絮絮叨叨,亮亮早就听腻了,怎么可能把它当成一回事儿?而奶奶“治”亮亮的做法恰恰相反,用“Yes”不用“No”,关键是,把话说清楚了,把意思表达明确了,让孩子真正弄懂了,孩子就会通情达理、乖巧听话。

所以你看,孩子性格好不好,看你会管不会管。

当然,性格的形成是比较复杂的,其中遗传因素对性格的影响的确占有一定比重。不过,后天的环境、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同样至关重要,这一点科学界早已达成了共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性格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多少就是对性格稳定性的一点儿影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要注重早期教育,要用科学恰当的而不是想当然的方法管孩子,因为管好管坏会直接决定孩子性格的好坏,而孩子在童年时期所形成的性格又很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说到这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深有切身体会,因为我们都是从孩童时期走过来的人,都曾经历过一段被管的历程。想想自己今天为什么会如此自信/自卑/勇敢/懦弱/温和/暴躁……?相信只要记忆中的往事再现,已经学会分析和总结的我们就一定能在十几年前或几十年前找到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那也许是由于父母向来正确、及时的表扬;总是不分青红皂白、自以为是的责骂;一次温暖人心的宽恕……

既然如此,家长们就应该汲取经验,吸取教训,好好学习管教之道,让孩子真正从你的管教中受益而不是受害。到时你还会发现,孩子健康成长了,家长自己也会获得一次新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到底应该怎么管(用HAPPY法则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中国家教力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39544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