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百年前描述中国农民管理土壤以增进肥力的书籍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圣经》,这本《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的作者富兰克林·H·金也成为了引领那个时代的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先驱。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 | 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百年前描述中国农民管理土壤以增进肥力的书籍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圣经》,这本《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的作者富兰克林·H·金也成为了引领那个时代的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先驱。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美国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就穷尽了地力,而中国农耕历经四千余年,土壤肥沃依旧,且养活了数倍于美国的人口。原因何在? 中国农耕文化的无穷魅力让富兰克林·H·金认定,东方农耕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农业,东方农民是勤劳智慧的生物学家。如果向全人类推广东亚的可持续农业经验,那么各国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富足。 《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记录了东亚农业生产者真实的生活环境,讲述了东方各民族好的耕作方法。《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的作者富兰克林·H·金认为,农耕的首要条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东方各民族早已遇到此类问题,而且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法。对此,西方或许也能直接从他们的经验中获益良多。这是西方向东方学习保护自然资源的第一课。这便是富兰克林·H·金从东方带回去的重要信息。 直正的农业旅行家很少。富兰克林·H·金是这方面真正的专家。 目录 中文版序言 理解中国的小农 英文版序言 概述 第一章 日本一瞥 第二章 中国的墓地 第三章 到香港和广州 第四章 在西江之上 第五章 水渠和梯田 第六章 老百姓的习俗 第七章 燃料问题以及建筑、纺织材料 第八章 迈步田野之间 第九章 废物利用 第十章 在山东 第十一章 东方,“拥挤”的时空 第十二章 东方的稻米种植 第十三章 丝绸文化 第十四章 茶产业 第十五章 关于天津 第十六章 东北和朝鲜 第十七章 再访日本 后记乡村魅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富兰克林·H·金 |
译者 | 程存旺//石嫣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0422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7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091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