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慈善唤醒中国
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为了这份荣誉: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

 让他们用智慧敲开命运之门

 有了成就感,他们赞同成立基金会

 面对千万观众的欢呼,他以“爱”来回应 

 伴随资本扩张而来的是政治荣誉

 随政治荣誉而来的是救济弱势群体的责任

 为何几代人把希望寄托于“远东” 

 把感恩文化融入家庭和企业

第二章 靠捐资不能缩小贫富差距

 从富裕阶层的口袋挤出一部分钱

 只用几个小时就完成了筹款任务

 没有优惠政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善款变成了缓和冲突的工具

第三章 资本阶层以什么为荣耀

 从八根绣花针释放出来的爆发力

 乡亲们为何选她当支书

 有幸得到国家主席九次接见

 他充满激情地喊出:挑战世界最高峰

 以我的爱心,换你的诚心

 彩车穿过天安门时,他想起了什么

 需要这种名气支撑自己的品牌

 他顶住反对,背水一战,实现超越

 有义务创造财富却没有权力浪费

 绅士文化造就了最大的慈善家

 追求金钱时,又以节俭承担责任为荣耀

第四章 以乡土契约支撑“中国第一村” 

 扛了四十年的红旗终于交给了儿子

 当时搞五金厂,被称为是资本主义

 我要彻底忘本!难道农民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

 不当县委书记后,吴仁宝毫不迟疑地返回乡村

 他热血沸腾,凌晨三点起床开会

 遵守契约:成为老百姓的精神支柱

 火炬已经传递到青年人身上

 幻想把富裕的光芒照射到其他乡村

第五章 为何“义工”唤醒了城市的公益

 每个人在付出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素不相识的青年人达成了合作

 向义工服务敞开欢迎的大门

 公益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志

 把商会当做是执政的“稳定器” 

第六章 伟大的转变:从家族分享到社会共享

 他放弃官位,让父母难以理解

 不求回报,但求永远

 扛起民族品牌后,还勇于承担责任

 让人们永远怀有希望,才有光明的前途

第七章 寻找上海的光荣与梦想

 经济强劲增长与慈善是否相匹配

 去世之前应该给世界留下什么

 把梦想送给西部山区的孩子

 让他们得到原料后,像星星之火燎原

 唯有理想主义的偏执狂才能成功

 能否迎来一次公益文化的复兴

 只有赋予光荣和梦想,才能唤醒公众的慈善

第八章 谁帮助弱者发出“正义”的诉求

 取证难、起诉难、立案难、胜诉难、执行难

 看到惨淡的景象,村民抱着果树放声痛哭

 为起诉、上诉还要付出多少代价

 大声疾呼:修改不利于维护弱者权益的法规

 母亲的善良之情,激励他伸张正义

第九章 以公益诉讼阻止强势集团入侵

 终于找到了向乡土规则挑战的当事人

 无权剥夺她们参与分红的权利

 幻想以判决终结对妇女的歧视

 吃惊地发现:开发商没有遵守承诺的绿地

 起诉后,园林局开始履行职责

 示范效应,向其他居民区席卷而去

 知识精英,比官办基金会更有公益热情

 分配严重不均,引发阶层之间的冲突

 为司法变革注入平等的基因

第十章 需要有责任的科学家,面对农民、农业

 不能把技术变成苍白的论文,要让农民致富

 谁为老百姓谋福利,谁就有号召力

 没有想到有专家来无偿传授技术

 协会发挥的作用为何超过了村委会

 掌握了经费的部门,没有动力为村民服务

 让科研资源帮助农民摆脱原始耕种

第十一章 为了改变陕北孩子们的命运

 他把财富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

 倒数第一的悲哀,与贫困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爱学生的教师,只是一个教书匠

 八年以来,我看到孩子们多么渴望走出大山

 完成了从民办老师到校长的转变

 每天吃几个馒头、一点咸菜,维持艰难的求学

 贫瘠的黄土高原,没有足够的养分哺育慈善组织

第十二章 阻挡沙尘暴,缓解千百万人的干渴

 鸡叫天亮去找水,回家太阳快落山

 不安全饮用水导致有些人弯腰驼背

 过度放牧、挖甘草的后果:危及自己的生存

 “母亲水窖”,能缓解他们的干渴吗

 从黄河引水后,荒漠上出现了一座新城

 几代人期盼的结果:从窑洞到拥有明亮的房子

 一旦水源枯竭,沙漠就会切断河西走廊

第十三章 谁为绝望的孤儿点燃希望的火焰

 女儿还没有长大,他怎能放心离开人世

 面对窗外呼啸的北风,小朋梦想有一座房子

 被病痛折磨的人,向援助者诉说自己的不幸

 孤儿难以与不识字的爷爷、奶奶沟通

 让他们从绝望、悲痛中走出来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救世军

第十四章 以“博爱”创造脱贫的机会

 向菩萨顶礼膜拜,却没有赶走灾荒、疾病、黑暗

 为青藏高原留下医疗队,让白内障患者看到了光明

 告诉儿童:法律是保护权利的武器

 避免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伤害

 有了民主协商,村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以透明、公正决策,让她们分享医疗服务

 必须截断荒漠和贫困的恶性循环

 他提出以植树阻止沙尘时,村民不相信

 大自然没有让他的努力化为泡影

 扶贫不是简单的救济,而是给他们脱贫的机会

第十五章 补偿太低,怎能弥补移民付出的惨痛代价

 美国专家提出在丹江口建大坝

 怀着失去了亲人的悲愤返乡

 回来的人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宁可饿死,也不返回安置点

 留下的伤痛需要几代人消化

 迟来的补偿,还是那样的微薄

 两座古城永远被江水淹没了

 在惊慌不安中等待了40多年

 从感情上来说,我们不愿意搬迁

 标准太低:公平离他们还有多么遥远

第十六章 资源分配不均扩大了阶层之间的差距

 等级主义增加了公民实现权利的成本

 师资结构严重老化,而人力资源却大量浪费

 不提高低保标准,困难户怎能维持生活

 重复设置权力,造成公共财政紧缺

 没有所有权支撑,怎能和开发商平等谈判

 官员获得了政绩,村民却无耕地、无就业、无收入

第十七章 让中国人等待了两千年的梦

 敞开城市的大门显得尤为迫切

 是农民用青春支撑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又是谁把民工子弟遗忘在孤岛上

 以血汗支撑出口,却补贴了西方人

 唤起中华民族的责任、尊严、伟大

后记

编辑推荐

由陈秀峰等编著的《慈善唤醒中国》阐述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参与问题,通过慈善事业,让人们树立慈善意识,使人们互相帮助,内容包括:为了这份荣誉: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靠捐资不能缩小贫富差距、资本阶层以什么为荣耀、以乡土契约支撑“中国第一村”、为何“义工”唤醒了城市的公益、伟大的转变:从家族分享到社会共享、寻找上海的光荣和梦想、保护弱者的权益是正义的要求以公益诉讼:阻止强势集团入侵、需要有责任的科学家:面对农民、农业、为了改变陕北孩子们的命运、阻挡沙尘暴:缓解千百万人的干渴、谁为绝望的孤儿点燃希望的火焰、以“博爱”创造脱贫的机会、补偿太低:怎能弥补移民付出的代价、资源分配不均:扩大了阶层之间的差距和让中国人等待了二千年的梦等。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 靠捐资不能缩小贫富差距、资本阶层以什么为荣耀、以乡土契约支撑“中国第一村”、为何“义工”唤醒了城市的公益、寻找上海的光荣与梦想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慈善唤醒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秀峰//张华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6595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32.1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