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芝罘湾深处
内容
试读章节

一 城里城外

在烟台老城区,解放路、胜利路、南大街和环山路是四条城市主干道,沿着四条路从四个方向往里靠拢收缩,包围起来的是烟台城市发展的一个原点,一处最具历史意义的地标,这就始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的奇山守御千户所,俗称“奇山所城”或“所城”。

与周围成片的高楼大厦相比,这片低矮的传统平房建筑群显得有些“寒碜”和“另类”,这种巨大的反差却折射出了我们这座城市不同寻常的历史和品位。“解放”了,所城被“胜利”所保护,“开放”了,所城为“现代”所容纳,现代的烟台当为拥有所城而自豪,历史的所城当为烟台持续的发展而欣慰。

(一)

奇山所城当然是一座城,史料中记载的奇山所城是这样的:“砖城,周二里,高二丈二尺,阔二丈,门四楼,铺十六,池阔三丈五尺,深一丈。”所城的四座城门中,东为保德门,西为宣化门,南为福禄门,北为朝宗门,十六座半圆弧形地堡突出于城墙之外(即所谓的“铺”),沿城墙内侧建有环形马道。中国古代作为城的一些基本要素如城墙、城门、城池、城堡等,奇山所城都具备了。

奇山所城却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城,就其功能而言,“城,所以盛民也”,“城为保民为之也”,既然是这样,当地百姓多应居住在“盛民、保民”的城里。奇山所城最初的功能则是用来“盛兵”而不是“盛民”,是一座纯粹的军事堡垒。就其布局看,奇山所城占地9.86万平方米,城内面积7.96万平方米。所城内设十字大街,直通四门,按功能划分为四个区域,西北部是千户所衙门和官眷住宅,东北部是兵营及马棚、兵械库,西南部是兵营伙房和粮草仓库,东南部是练兵场。遍布所城的完全是军事及其相关设施。

烟台当地有关史料中,认为奇山所城曾经是烟台的政治中心,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管理一方行政事务的地方官府衙门,是区域性政治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奇山所城里面,似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府衙门。

说起古代的城,许多书中都引用《周礼·考工记》中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实际上这里记述的是天子王城的筑城规范,国内除了北京、南京、西安、开封、洛阳等古都外,其他古城均没有可比性,而且即使是这些古都,也并不都完全遵循这样的古制。不过这样的布城思想,在很长时期内还是影响了中国传统城的发展。在《周礼·考工记》以后,中国历史上有两部非常著名的建筑法典,即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都是官府颁布的工程规范。普遍遵循的这些筑城规范包括,采用中轴对称的格盘式布局,用经纬式的道路把城分割成若干区域,供不同功能使用或不同等级居住,除了官府衙门府邸的建筑有细致的标准和规范外,其他建筑的布局规划也有严格的秩序。城内不可缺少的钟楼、鼓楼、牌坊、庙宇以及书院、祠堂等标志性建筑,也都错落有致,遵循前后左右均衡对称的理念。

那么,在奇山所城所处的时代,烟台的政治中心在哪里?传统意义上的城在哪里呢?史料给出的答案是在福山(即今福山区),是福山城。

直到清末民初,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福山这一区域,是烟台甚至胶东地区的政治中心。福山地方志中记载,福山城,建于秦朝,为睡县县治,隶属于齐郡(郡治在临淄),“蓬莱以东直抵海滨,皆秦睡县地”。唐朝时为清阳县治,贞观元年(627年)后为两水镇。金天会九年(1131年),北齐刘豫升镇为县,更名福山,筑土城墙。由此推算,福山这一地名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了。至元末,旧城墙毁于兵灾。明洪武年间,早在奇山守御千户所建立之前,福山已经有了备御千户所,由于备御千户所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因此这期间的几任备御千户也都加入了福山城的修筑行列。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以后,奇山守御千户所建设的过程当中,福山县城也开始实施了前所未有的筑城工程,到永乐九年(1411年),千户周圮加以砖石,并建城楼,在东、西、南分别建镇静门、义勇门和平定门,后又开了北门,城墙高3丈,宽8尺,周长517丈,这期间的福山城与奇山所城相比,城墙比奇山所城要高,周长也略长一些。弘治十五年(1502年)以后,历任备御千户与知县互相配合,县城不断得以加筑,增修了炮台。崇祯五年(1632年),绕城墙开凿了“深1丈5尺、阔8尺”的护城壕,同样得到不断增修的县署衙门此时位于城内东北部。明末清初,城墙、城门、城楼毁坏严重,清雍正、乾隆、同治年间又得到几次修固,以后随着防御作用逐步丧失,又陆续被毁坏和拆除。

从时间上看,奇山所城与烟台境内其他卫所相比,属于建立比较晚的。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立了莱州卫(在今莱州市),洪武四年(1371年)莱州卫指挥使在原来府城基础上,开始大规模筑城,“易土垣为砖石,城周3450米,城墙厚15米,高12.5米,上阔6.5米;城壕宽14米,深7米。建四门,四门各建望敌楼”。

洪武九年(1376年)建立了登州卫(在今蓬莱市),同时登州升州为府,军事城堡和州府所在城池在这一时期得到大规模建设,在宋庆历二年(1042年)建立的“刀鱼寨”(驻扎水军的水寨)基础上,修筑了水城,也称“备倭城”,“水城周三里许,城高三丈五尺,城墙宽一丈一尺,开南北两门,楼铺共二十六座。

P3-6

目录

第一篇 芝罘湾深处

 一 城里城外

 二 百年老街

 三 山外有山

 四 楼外有楼

 五 城市之间

 六 神山仙岛

第二篇 烟台是我们的

 一 盛宣怀与烟台

 二 梁实秋与烟台菜

 三 认识牟宗三

 四 重读冰心在烟台的童年岁月

第三篇 有缘海角天涯

 一 从烟台到聂拉木

 二 感恩大自然

 三 读懂哥本哈根

 四 走过香格里拉

阅读参考书目

序言

爱读书 爱烟台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烟台城市人,但是从到这里工作、生活的那天起,我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座城市的感情也与日俱增。屈指数来,迄今在这里度过的20年,刚好是20世纪末的10年和21世纪初的10年,目睹烟台在这期间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自己倍感骄傲与自豪。

我喜欢读城,业余时间乐于在各种史料中探寻城市发展的历史与文化,这样的阅读,使我在工作之外的生活过得紧凑而充实。每当看到与烟台有关的文字,我会马上记下来,有时间也加上自己的一点感想。出门在外,会时刻想着烟台,不自觉地把所到之处拿来与烟台比较,看它与烟台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读城,为更好地读懂自己的城市,我也喜欢读别人写的读城记,每每看到有关读城方面的书籍,都会如获至宝,希望从中能学习到读城的方法和切人点。

喜欢读城的人很多,我是读城者中的小字辈。在烟台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幸有一大批致力于文史资料研究整理的专家学者,他们编撰的大量史志书籍和资料,是城市无可替代的宝贵文化财富,为后来的读城者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宝库。

对于初学者和业余者来说,读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当你真心热爱这座城市时,每一次阅读都会给你带来一次惊喜,增添一份感动。不断地从前辈和旁人那里汲取营养,日积月累,竟然慢慢形成了一打厚厚的读书笔记。把这些尚不成熟甚至漏洞百出的读书笔记急于搬出来,是因为烟台不久就要迎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那就是开埠150周年。每当重要时刻来临,写点东西是最好的纪念方式之一,这也是我在书本里读到的话。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烟台正在努力把倡导读书作为一种全民的行为,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作为热爱这座城市的市民中的一员,很想为宣传和建设烟台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尽管微不足道,但情真意切。泰戈尔说过,采摘花瓣,可收集不了花的美丽,但他还说过,这些零零星星的思绪,是绿叶的萧萧飒飒,自有其欢乐的窃窃细语。

为这本读书笔记取名,颇费了我一番心思,之所以选择《芝罘湾深处》这一名字,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芝罘湾孕育了我们这座城市,烟台因海湾而有港,因港而兴市,烟台城市的历史从这里起步,烟台城市的发展从这里扬帆。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品牌和代名词,如维多利亚湾之于香港,上海滩之于上海,芝罘湾应该成为唱响烟台的一个品牌。起初在我脑海里闪过的名字还有很多,诸如:《月满芝罘湾》(源于香港的一部新电影《月满轩尼诗》)、《情倾芝罘湾》、《情归芝罘湾》、《怀抱芝罘湾》、《芝罘湾回望》、《繁星闪耀芝罘湾》、《约会芝罘湾》、《走读烟台》、《烟台读记》、《有缘相见》……我期盼其中的一些名字,在以后的文学或者影视作品里能够出现。

王国维把宋词的三个名句串起来,形成了著名的“三境界”之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我对“三境界”的感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奋斗的目标和方向,要有为实现目标而坚韧不拔的努力,有了奋斗的方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会有收获。

江河不择细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添一块砖,加一块瓦,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更具魅力,城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感谢所有为本书出版提供帮助的人!

内容推荐

牟树青所著的《芝罘湾深处》为纪念烟台市开埠150周年而作,也是作者的读书笔记和札记,涉及烟台市的历史文化、名人掌故、文物保护、城市建设、自然风光、环境保护、风土人情、特色名产等,《芝罘湾深处》是一部有关烟台市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百科全书式随笔类图书,资料翔实,语言生动,信息量大,是大众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化读物。

编辑推荐

牟树青所著的《芝罘湾深处》是一部有关烟台市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百科全书式随笔类图书。是作者关于烟台、关于城市历史与文化、关于自然的读书札记。

走过天南地北、街头巷尾,漫步书山文林、字里行间,当你真心热爱这座城市时,才能真正发现这座城市的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芝罘湾深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牟树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7981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5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