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首善陈光标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人有句话说得特别在理儿:“由小看老”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却总结得精准到位。不信就请回顾你的一生,尽管现在我们的生命离结束还很早,但是只要回过头来我们也会发现一些秘密,那就是无论成功或者失败,其实都可以从我们的童年甚至幼年经历中窥到一些因果端倪的。儿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对一个人一生的轨迹几乎可以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当然,今天拥有万贯家财,受到万众瞩目的陈光标也不会例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贵人的鼎力相助,他的命运是从童年开始一点点靠自己改变和缔造的。由酋长有德编著的《中国首善陈光标》讲述了陈光标的成功历程。

内容推荐

由酋长有德编著的《中国首善陈光标》内容介绍:不要以为尝到“经商”甜头的陈光标会从此沉迷商海放弃学业,恰恰相反,对陈光标而言做生意只能算是他的课余活动而已,而他做这些的初衷本来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继续自己的学业。所以在17岁那年,这位“少年万元户”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成为南京中医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只不过,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读书期间的陈光标确实也并不消停,为了自己善的信念,他会那样的执著而坚定,为了开辟更宽广的财富道路,他继续做着别人看来“不务正业”的事儿。《中国首善陈光标》讲述了陈光标的成功历程。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艰苦的童年

 1.虽然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极度贫乏,却都幸运地存活了下来

 2.牛是家里的大型牲畜,是动不得的。否则,他揍牛儿下,父亲非揍他几下不可

 3.照例地,父亲将陈光标抓回家,又是一顿饱揍

 4.陈光标上前拉住母亲,说:“你不喂弟弟却去奶别人家的孩子,你不是好妈妈”

 5.母亲指着他细细的胳膊上一块块红点点,说:“这些红疙瘩是什么咬的”

 6.望着母亲那焦虑的眼神,陈光标心里暗暗发着恨:一定要挣钱,挣够下学期的学费

 7.10岁,是个孩子。可是,10岁的陈光标却做出了一个远远不是一个孩子所能做的事

第二章 少年万元户

 1.陈光标如获至宝地推起来就往外跑

 2.现在他说出“挣大钱”的话,妈妈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与惊讶

 3.自己运粮食,工具便是那辆伴随着他风里来雨里去的自行车

 4.当他从粮店老板手里接过一叠钞票时,那不再做生意的“决心”,却又抛到了九霄云外

第三章 第一桶金

 1.正是这第一次,让他多年的积蓄,顷刻问化成了泡影

 2.不久,因为一次交通事故,让陈光标再次跌进了“经商”的深渊

 3.在这个沉闷的季节,陈光标生意上没有什么收获,但他却收获了爱情

 4.没想到,这小小的改进,竟然让他财源滚滚起来。每天等着他看病的人有二三百,排着队,那个阵势,很是壮观

 5.新婚的陈光标,带着喜庆,带着吉祥,毅然抛弃了街头的“小卖”

第四章 用多种方式报效社会

 1.信息虽短,但内容,却很沉重一一安徽小女孩因为白血病无钱医治,准备放弃生命

 2.“灵芝胶囊”,不仅让陈光标自己发了财,而且,还促进了山东泰安的“灵芝经济”

 3.那种感觉,至今想来,陈光标的脊梁骨都发凉

 4.他决心做一个慈善家,用多种方式报效社会

第五章 中国首善

 1.父亲的一席话,让陈光标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2.即将上小学的嘟嘟,让陈光标一谈起来,便心生欢喜

 3.所有捐赠的钱都是光明正大赚来的,陈光标说他的慈善很阳光

 4.做慈善还有这么大烦恼,所以一般我不愿意说

第六章 共和国总理向他致敬

 1.做拆迁工程的陈光标大脑中顿时也一片“废墟”起来

 2.在震后二十多天里,陈光标共向受灾群众派发了百万余元的现金

 3.裂口要是再往前一点,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4.将她的嘴唇擦了擦,然后,又将她的头发抹了抹,小女孩,是很在意一头秀发的

 5.可令他,也令周围的在场人难以置信的一幕戏剧化地出现了

 6.离他只有十几米远的一辆车,在陈光标眼前,“哗”一下就被埋掉了

 7.陈光标顿时热血沸腾,沙哑着喉咙但却激昂地向总理报告

 8.一车人正不知该如何是好时,陈光标却说了声:“我去”

 9.成龙紧紧搂着他:“你是我们陈家兄弟的骄傲”

 10.我想留一个纪念,给我的孩子讲讲这些故事,教育我的孩子

第七章 善道行商

 1.70亿啊,如果继续收下去,陈光标还能撑得住吗

 2.不仅举行了慰问活动,而且还住进了贫困家庭家中,与受灾群众一起联欢

 3.张婷却一直很简朴,她给自己买的衣服从没超过两千元

 4.共同发起创立了“光标榜样基金”

 5.特殊方式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华诞献礼

 6.为共和国的功臣陈光标投上一票

第八章 高调“作秀”

 1.他再次发出倡议,要携手中国企业家春节慰问考察西藏新疆

 2.更为严重的是,这次地震中有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3.陈光标站在“砖”前,大声地说:“请大家给我一点掌声,慈善需要掌声”

 4.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着“作”这样的“秀”

 5.陈光标面对众多媒体,发出“今年央视春晚改版要加大环保和社会责任的戏份”的提议

 6.他大声疾呼:请公众包容章子怡

 7.匆匆赶来的他,竞给记者们每人派发了一个U盘

第九章 情系玉树

 1.这突然而至的消息让陈光标惊呆了

 2.那哪是什么羊,哪是什么房,那分明是几个镶嵌在山坡上的大字

 3.在飞往西宁的飞机上,一条募捐启事,通过航班广播,穿成了一串串爱心

 4.7个孩子得救了,在废墟下被困了28个小时,整整28小时啊

 5.陈光标的倡议,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响应

第十章 慈及“富二代”

 1.我们中国企业家应该把2009年净利润的50%拿出来捐给西部抗旱

 2.于是,他开始试着从专家学者们的论述中去寻找答案

 3.发出这份建议后,陈光标如释重负般地深深地呼吸了口早晨带着露珠味的空气

第十一章 大义“裸捐”

 1.他要告知他们,他将“裸捐”,尽管此时时针已指向了凌晨3点

 2.“裸捐”信一发出,在中国立即刮起一阵旋风

 3.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所以我给他们什么

 4.网上对他的“裸捐”热议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

 5.对陈光标的“裸捐”,各种媒体纷纷“争先恐后”地抢起“第一时间”

 6.做慈善最需要别人的包容、掌声和微笑

 7.我说到就要做到,绝不让我的儿孙后代因我食言而背负骂名

第十二章 “巴比”晚宴

 1.不到场富豪的名单,我将向海内外媒体公布

 2.尽管陈光标说他“没怎么准备”,但其实他还是已经打算好在晚宴上做三件事

 3.陈光标是唯一被媒体拦下从而摇下车窗接受采访的与会者

 4.进到巾国之后,“巴比”的慈善行也呈现出鲜明的“巾国特色”

 5.这或许就是“巴比”中国行留给我们的最大一笔财富

尾声

 1.与“巴比晚宴”同时举行的,一场由来自不同领域的自由职业者,在自称为“老五”的网民发动下的“平民版”慈善晚宴,也即将举行

 2.“如果发现我陈光标乘车上下班,一次奖励1万元”

 3.“我要做世界首善”

附录

 1.陈家大事记

 2.陈光标:希望每年都是巾国首善

 3.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掀起美国慈善事业的革命

 4.美国慈善部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事件

后记

试读章节

陈光标如获至宝地推起来就往外跑

10岁卖水让陈光标懂得挣钱不仅能解决自身的困难,同时还能救助他人,可见,挣钱是件多么重要而有意义的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光标的力气也长了。与他力气一同成长的,是他的挣钱的心——他不再满足于一天只挣几角钱,他要挣更多!

可是,怎么样才能挣到更多的钱呢?

陈光标陷入了深思。

一天,母亲让他去走一个远房亲戚,一方面是拜访走动联络感情,一方面是帮父亲联系夏收的事。已经l3岁的陈光标完全可以承担这种“大使”的差使。

那天天气格外的好,初夏的风吹在身上,不热也不凉。陈光标的心情也如这天气一样,格外地好,因为不仅可以独自去走亲戚,还可以借机外出玩一玩、看一看,省得整天学校、家里、集镇,光想着挣钱却又l元钱没挣着。路过一个小村时,一条黄狗对他龇牙咧嘴地狂吠声,在他看来,也不那么可憎,一改往常假装蹲身拣石头的样子吓唬,而是随它跟在后面叫着。

很快,在亲戚家,他便完成了“大使”的任务。“任务”既已完成,就应打道回府了,尽管亲戚一再挽留,让他吃过饭再回,但他还是坚持要“回”,因为如果吃了饭,他心里的“小算盘”就不好“打”了。

当亲戚又一次地说“这么久都不来,这来了就要走,你不说,回去了,你爸你妈也要骂我们呢”时,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思:“饭我就不吃了,如果你真的关心我,你看,能不能将那个给我?”

那个!

哪个?

原来是辆破旧的自行车。

不知是骑得有些年了,还是乡村的路况不好,反正那辆自行车“躺”在墙旮旯里,与一堆废品一起为伍着。

“那个啊”,亲戚笑了笑,“链条断了,笼头歪了,车刹也不灵了,就剩两轱辘了,没用。”

“不要紧,我拿回去修。”

“那你就拿去吧,省得放在那碍手挡脚的。”

“真的?”

“你这孩子,还什么当真当假的?拿去吧。”

陈光标立即兴奋地跑过去,如获至宝地推起来就往外跑。

“喂,光标,吃过饭再走嘛。”

对亲戚的招呼,陈光标只回头扬了下手,就一路小跑着跑出了村。

难道陈光标真的喜欢这辆只有两轱辘的自行车?

非也。

陈光标自有陈光标的打算。

这个打算就是,他要让这辆自行车替他挣钱。

现在他说出“挣大钱”的话,妈妈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与惊讶

让自行车挣钱?

如何挣?

陈光标将自行车推回来后,哪用去什么自行车修理铺子,他那聪明的小脑袋瓜一转,那灵巧的一双小手一活动,只一个下午,自行车,便在他的胯下“活”了起来。

自行车活了,还不行,得还要有另外一样东西。

于是,陈光标在家里又找出几块木板和一团破旧的棉絮,叮叮咚咚地敲了起来。

父亲见状,没有吱声,他知道这个儿子做事总有他自己的道理。而母亲,则忍不住了,一边道:“光标啊,自行车修好了,这下到学校去要方便多了。可你用这木板和棉絮又做什么呢?”

“妈,我要挣大钱。”

“挣大钱?”母亲知道这几年陈光标靠“挣”不仅解决了他自己的学费问题,而且还时常接济家用,现在他说出“挣大钱”的话,妈妈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与惊讶。

“怎么挣啊?”

“我要用它卖冰棒。”陈光标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边将用棉絮做了层保温层的木箱往自行车上架,边回答母亲。

“是啊,是啊,”母亲喜笑起来,“我前天还看到有人骑着车子卖来着昵。”

陈光标看着母亲兴奋的样子,会心地笑了笑,然后,推上自行车,往县城方向跑去,因为,只有那里,才能打(批发)到冰棒。

一趟冰棒,赚的不多,不过五六元而已,但对一个只有l3岁的少年来说,这一天能赚五六元,不是大,又是什么呢!

几天过去了,数数存下来的钱虽然有了几十元,可是,每一趟县城跑下来,陈光标的汗水,早已从里湿到了外,而且,还要卖。

说到卖,冰棒这东西,有时也真的不好卖。这里,除了很多人“享受”不起的原因,还因为时常遇到“意外”。譬如,一不小心摔倒了,箱子砸在地上,里面冰棒受到震动,碎了。碎了倒还好,大不了卖得便宜一点,嫌得少一点罢了,最讨厌的是突然变天。好好的大热天,突然一场雨,气温一下变凉了。冰棒本来是解暑的,这暑没了,谁还来买?而当天如果卖不完,一夜过来,肯定要化成了水。

于是,卖了一阵子冰棒的陈光标,又动开了心思。P23-25

序言

“巴比晚宴”后的一个月。是的,整整一个月,10月29日。我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明天陈光标将来宣城举行“陈光标慈善报告会”。

宣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我的家乡。

于是,第二天,我早早来到报告会现场。

陈光标正在午餐。

当他走出“纪叟酒楼”,我走上前,随即,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我拿出《中国首善陈光标》书稿,简略地叙述了一下写作情形,他一边与我交换着名片,一边连声说着“谢谢”。

这一声“谢谢”,不是谢“我”,更不是因为“陈光标”,而是——“慈善”这两个沉甸甸的字眼。

因为,无论是我,还是陈光标,都明白,“陈光标”,这个响亮的符号,代表的,是一种光彩事业;体现的,是一种至尚境界;引领的,是一种时代潮流……

报告会在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以“感恩与感谢”,让我及所有在场的人,体会着平民“勤俭节约也是慈善”的理念。

当然,也让我更多地知晓了书中所描述的诸如他第一次用他挣的4元钱所资助的那个小女孩,名叫小喜子,如今,已是他家乡一所中学的副校长;知晓了他卖冰棒时所用的自行车,原来那个“亲戚”,是他的姨父;知晓了“巴比晚宴”上,受邀的“富豪”们,到场的确切数字是37名;更知晓了,他当年的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情爱”——

为了一句“穷苦的陈光标,连老婆也讨不起”,年少的陈光标,便从他寒暑假所挣的“经费”中,支出1800元,花了98元,坐上了开往重庆的列车,然后,又转德阳,经什邡,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与一名比他大一岁的小女孩“相亲”。

小女孩真“小”,还在田问放鹅。

于是,陈光标也放起了鹅。放了整整一个星期。直到他觉得外出太久了,家里父母会担心,这才踏上了返乡的路。而也直到这时,他才有幸“拉”了一下那个小女孩的手,虽然由于激动,手心里浸满了汗水,但那种“甜蜜”,却直沁进了他的心脾。以至,几十年后的今天,她仍时常走进他的梦中,与他一起,沐着朝霞,浴着夕辉,挥着手中那竿梢上缠着块小红绸的竹竿,赶着一群鹅,那么令人莞尔、那么烂漫、那么天真无邪着“很纯很嗳昧”地走在“乡间的小道上”……

她的名字叫朱晓明。

汶川大地震发生前,陈光标曾9次前去寻找“当年”。可惜,“当年”已成“往事”,那个小女孩也许只是他的一个梦;汶川大地震后,他曾利用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接受采访的机会,再次寻访,可惜,结果仍是原来的“可惜”。

“找到她,我要为她建一座楼房,然后划拨l00万元让她做点小生意,再就是,帮她的子女接受好一点的教育。”

如果说,当初相亲只是一种年少的轻狂,那么,如今已过不惑的他,却仍如此“念念不忘”,则让我们不能不感受到“中国首善”的另一种情怀!

另一种情怀,还体现在陈光标的“谆谆告诫”中。

他说,作为一名企业家,必须要看两本书,一本是中国的《孙子兵法》,一本是外国的《资本论》;必须要看一档节目,那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他说,一名企业家要关心政治,但不要成为“政治家”;同样,政治家要懂得经济,但不要成为“经济家”。否则,都要犯错误。

他说……

是为序。  酋长有德

2010年10月31日于敬亭山下

后记

感动,这个词对我来说,似乎早已镀上了一层厚厚的掌声与泪水,原以为,不会再轻易地为一些人或事“感动”,可是,当我偶尔看到陈光标先生的慈善事迹后,心情,却再也无法平静,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撞击着我的心扉,有一种嘹亮的歌唱舞蹈着我的手指——作为一名作家,我要为他做点什么。恰在这时,接到出版策划人韩彪先生的电话,邀我写一本《中国首善陈光标》。不谋而合。于是,就在这样一种激情奔涌的情绪下,我开始了这本书的写作。

但陈光标,又岂是我所能写得出来的?因此,我在书稿后面,又附录上四篇文章。《陈家大事记》和《陈光标:希望每年都是中国首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陈光标,《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掀起美国慈善事业的革命》和《美国慈善部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事件》,意在让读者对国外慈善事业有个印象。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正文还是附录,所有材料,均来自互联网,由于时间匆忙,再加上大多已几经转载,所以,书中未及一一标明出处,在此,恳请谅解并诚挚致谢!并且,特留下我的信箱088zhang@sina.com,以随时聆听方家指正。

酋长有德

2010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首善陈光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酋长有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04674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