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存论(人类拯救自我走向新文明)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二节 地球生物的几次大灭绝

生命从诞生到现在,实质上历经了近40亿年的时间。

但在这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地球上曾经经历了数次生物大灭绝!

生物大灭绝是地质历史时期最重大的生物演化事件之一。地球历史上,公认的全球范围内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有5次:距今约4.4亿年的奥陶纪末、3.7亿年的泥盆纪晚期、2.5亿年的二叠纪末、2.3亿年的三叠纪末和0.68亿年的白垩纪末。已有研究显示:生物大灭绝无一例外地都是由全球环境严重恶化引起的!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濒临灭绝和已经灭绝的物种不断增多,给全球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也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这就使得许多人产生疑惑:难道人类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吗?据保守估计,当今地球上每年灭绝约3万个物种,这种灭绝速率比史前正常状态(每年灭绝约3个物种)快了近万倍,远远超过史前任何一次大灭绝事件。

在地球诞生至今40多亿年的历史中,地球生物经历了5次大灭绝,生生死死,周而复始,最后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前。第三节极端自然现象的威力

大自然神奇万化,它无所不能地创造和养育了万物。它是慈善的,它用阳光雨露、春华秋实、土地禾苗,养育着万物生灵;它又是威严不可侵犯的,它用狂风暴雨、地震海啸、山崩地裂,警示着它所养育的一切。

大自然美好的一面大家都已经知道,但它发怒的时候,可能有些人已经忘记,有些人还不知道——

孟加拉国特大水灾

1987年7月,孟加拉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水灾。连日的暴雨,狂风肆虐,这突如其来的天灾,使毫无任何准备的居民不知所措。短短两个月间,孟加拉国64个县中有47个县受洪水和暴雨的袭击,造成2000多人死亡,2.5万头牲畜淹死,200多万吨粮食被毁,2万公里道路及772座桥梁和涵洞被冲毁,千万间房屋倒塌,大片农作物受损,受灾人数达2000万人。

孟加拉国位于孟加拉湾以北,属于恒河平原的东南部,其西为东高止山脉,东为阿拉干山脉,北为喜马拉雅山脉。境内有河流230条,每年的河水泛滥都使孟加拉国蒙受巨大的损失。加之这里地处季风区,印度洋上吹来的西南季风带着温暖而又饱和的水汽向低压区冲来。当受到山脉的阻挡时,立即降雨。这就使得地势平坦低洼的孟加拉国难逃水灾的侵袭。

水灾的发生,加剧了人民的贫困程度,联合国就此展开了两项粮食供给计划。仅一项计划的实施每年就要耗资2000万美元。

这样巨大的损耗却仍未得到政府的重视。大自然原有其不可抗拒的力量,但通过有力的预防措施可使其破坏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1987年9月,孟加拉国灌溉、水利发展和防洪部部长阿尼斯·伊斯拉姆·马哈茂德在事后说道:“如果我们和印度、尼泊尔能在有效利用本地区水利资源,即在冬季增加河水流量,在雨季控制洪水这些问题上达成协议的话,我们本来可以减轻7月和8月份在这里发生的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的。”他的这番话若早能做到,数以千万的人民就不会无家可归。

水灾给人民带来的不仅是贫困、饥饿,同时也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各种疾病在受灾区流行,约有80万人染上痢疾,上千人丧生。这无疑又使孟加拉国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沉重灾难,如何使这个南亚穷国的危机有所缓和,已成为孟加拉国政府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也引起了全世界对其的关注。

印度鼠疫大流行

人类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流行的鼠疫,全球性鼠疫发生过3次,死亡人数过亿,不少城镇灭绝。据文献统计,死于鼠疫的人数,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的人数的总和。无怪乎人们称这种疾病为“黑色妖魔”。  1994年9、10月间,印度遭受了一场致命的瘟疫。泉神节过后的第二天,苏拉特市医院接收到30名病情相似的患者。起初医生并不知道病人患的是鼠疫。但接二连三有人死亡,又传来马哈什特拉附近的拉杜尔流行鼠疫的消息,这才意识到一场灾难已经降临。一时间,火车站、汽车站都挤满了成千上万的逃难者。30万苏拉特市民逃往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时也将鼠疫和这种恐惧的心理带到了全国各地。

不到两周时间,这种可怕的瘟疫已扩散到印度的7个邦和新德里行政区。鼠疫的降临,对毫无准备的印度当局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印度卫生部不得不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请求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鼠疫的流行,引起人们的极度恐慌。这种恐惧犹如大火一样,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中止了同印度的各项往来。这对印度来说,经济方面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据有关方面统计,用于治疗和预防鼠疫方面的费用就高达数百亿美元。

专家们一致认为鼠疫的爆发是极为肮脏的环境所致。据说,苏拉特是印度最脏的城市,贫民窟、集市、街头巷尾垃圾成堆,臭味熏天。鼠疫流行期间,每天清出的垃圾多达1400吨。遍地的垃圾成为老鼠繁衍滋生的温床。

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位于苏联西伯利亚(现属俄罗斯)的贝加尔湖附近。80年前,这里发生过一次极其猛烈的大爆炸,其破坏力相当于500枚原子弹和几枚氢弹的威力。

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场罕见的惨祸降临到西伯利亚偏僻林区的游牧民头上。有幸逃脱这场灾难的谢苗诺夫回忆说:“当时天空出现一道强烈的火光,刹那间一个巨大的火球几乎遮住了半边天空。一声爆炸巨响之后,狂风袭来……”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一直传到中欧,德国的波茨坦和英国剑桥的地震观测站,甚至华盛顿和爪哇岛也得到了同样的记录。

P6-9

后记

人类并不缺少智慧,缺少的是用大智慧去思考昨天、审视今天、展望明天。

我生于草根,善良与淳朴始终是我的本性,它是我发展企业的动力与源泉。

从2002年踏入化纤领域至今,创办企业历程上的坎坷与困惑始终萦绕在我心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对曾经的过去苦苦寻找产生的原因,对面临的现实常感心力交瘁,对未来总是忐忑不安与深深的忧虑。

2002年,我创立了浙江华欣新材料有限公司,将目光锁定在原液着色技术生产彩色化学纤维,认定这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当2003年第一个项目即将投产时,“非典”爆发,肆虐蔓延的病毒使新生的企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打击。那时我想,这样的疾病为何爆发?它是如何产生的?

当我和企业全体员工同甘共苦,以辛勤与执著渡过这一场劫难后,企业发展方向初衷未改,始终坚持走原液着色技术道路进行彩色长丝的差别化生产。企业在发展中开发了上万种绿色环保彩色纤维产品,独家起草了“彩艳涤纶绣花线”和“涤纶绣花线色卡”国家标准,以第一起草单位身份负责起草制订了“涤纶长丝绣花线”行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高耗能、高污染的后整理印染产业。每生产1吨产品可节省综合耗能折合电能11000度、节水232吨、节省化工染辅料150公斤。迄今已为国家节约了电能100亿千瓦时,水2.3亿吨,化工染辅料13万吨,真正地对节能减排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正当我们准备为生态纺织贡献一分更大力量时,2007年所投资的项目(年产18万吨直纺彩色纤维生产线)恰逢全球金融危机,“城门失火殃及鱼池”,使企业发展受阻。当时曾想,这样好的一个项目政府或许会施以援手,因为我的企业战略定位与国家要实现的节能减排目标是一致的。这个项目因为供电、流动资金、拆迁等一系列问题直到今天才刚要投产。华欣集团至今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税收收入,节约了大量的能源。但在国际贸易壁垒的摩擦中,上百万美元的经济纠纷对企业造成了深深的伤害,没有得到世人的理解与正义的支持。这促使我对当今全球节能减排的政策与考核模式产生了巨大的疑问:为什么美国的金融衍生品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如此大的伤害?

我创业的初衷,是想通过打造低碳商品实现企业的发展,然而在这条发展道路上却举步维艰。曾几何时,也一度对越炒越热的低碳经济抱有一丝希望,但当我真正去研究它们时,却遗憾地认清了当今所谓的低碳经济大多数是伪低碳经济,是掩耳盗铃的数字游戏。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商品存在就有价值的基础上的,既然有价值就一定会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择手段去追逐,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实现,哪怕是以危害全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为代价。正如自化学纤维问世时就存在的不成熟的原液着色工艺技术,至今世界上200多个国家、无数的企业中真正地研究它、完善它、利用它为全人类造福的凤毛麟角,因为这项技术无法为企业带来效益,无法提高GDP,它所创造的社会效益是无形的,无法用当今的货币体系去计量、反映出其真正巨大的价值。在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追求私欲的心态下,只有傻瓜才会牺牲自身的经济利益去追求所谓的社会效益,形成至今全球累计8亿吨化学纤维长丝生产总量的发展历程中,缺少了政府支持与倡导,少见有企业真正去研究与完善这项工艺技术。

这只是当今全球经济的一个缩影,是人类社会善恶不分的悲哀。在当今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了无序的市场经济恶性循环,人们只注重有形的商品价值所带来的财富与有形的能源消耗,却没有注重低碳商品所带来的无形巨大财富与隐含其内的能源节约所带来的巨大价值,没有认识到节约的能源是最大的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能源获取途径。

我们今天的商品经济错误地认为商品存在就有价值,错误的价值观,错误的对商品、货币、资本的认识,错误的节能减排考核模式,没有把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以生存为前提,以人人拥有最基本的人权——均等的基本生存权为前提,更不可能保证地球人拥有最大的人权,即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不去做任何危害人类生存工作的权利,这样的结局必然导致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人类的三大生存危机。

一个企业,可以每年为国家节约电20亿度、节约人民币14亿元,但为什么就不被人们现代的价值观所认同?

一个企业家历尽艰辛,追求创业的理想,追求人生的价值,不是为了取得别人的夸耀,不是为了个人单纯的物质私利。在这种追求与奋斗的过程中,其体现的价值更多的是为国家创造了财富,替政府解决了劳动就业,为社会分担了一份责任。人是群体性动物,如果一个人仅仅是为自己活着,也就失去了意义。尤其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一定要有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应该把人类社会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

从我记事那天起,就知道家里很穷,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20岁之前,可以说整天就在温饱线上挣扎。从那时起,我充分意识到生存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在我们人类的所作所为,人类面临着的生存危机,在经历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反复思考之后,写下了这本《生存论》。

我没有读过什么名著,只是从现实生活和工作当中不断发现、思考和总结一些问题。我不是为了扬名,不是为了功利,只是站在人类生存的角度而不是现实社会传统的利益角度去看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观点,不带有任何的偏颇和狭隘意识。

大自然创造了具有智慧的人类,大智者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思想,聪慧的知识拥有者推动大智者的思想完善与深化,伟大的劳动者在思想实践过程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玛雅人的预言,联想到我创业时的“非典”瘟疫,今天的气候异常,各种自然灾害频仍,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似乎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人类文明中的预言并非是危言耸听,或许他们已从原始的本能中、或许从他们的发展历程中,隐约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但已来不及做出任何改变。几千年前中国古老的文化瑰宝《易经》,玛雅文明,都预言了人类未来将面临生与存的劫难。玛雅人用地球要毁灭警示后人保护、爱护地球,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地球是不会因人的贪婪自私而毁灭,只有人类的贪婪自私才会造成自我的毁灭。玛雅人用数字这个特殊方式暗示我们,希望我们懂得其中的含义,用人类的大智慧拯救自己走入新文明。我们的先人用这么多的预言暗示后人,又用这么多的自然灾害警告人类,所以在人类面临三大生存危机的特殊历史时期,人们应抛弃一切国家之间、个人之间的恩怨。今天,人性中的丑陋不能再度成为危害人类生存的凶手,人类应该找到自己的根——尊重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珍惜太阳与地球所赋予我们的一切资源,用科技的手段去创造、积累人类生存的一切财富,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生生不息。

我们已经浪费了太多,以至于我们已经站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我们必须要迅速觉醒,渡过人类这一次将面临的劫难。改变我们传统的认识与价值观念,站在宇宙看地球,重新认识生命、认识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才可以使我们真正能够在宇宙的一隅之中永存。

人类并不缺少智慧,人类应该用大智慧去思考昨天、审视今天、展望明天,让善良与淳朴重返人间,让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以生存为前提与大自然和谐永存。

我认为,今天的社会精英们,应该正确地对待全球68亿人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应该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去否定前人留给我们的“逆耳忠言”。有智慧的人应该去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知识的人应该去认真地思考。

如果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角度看问题,看到的只能是同一个问题。人们往往站在一个狭隘的角度看待今天所发生的一切:站在消费的角度来看,大量的浪费在经济发展中是不可避免的事,也是为了人们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改善;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站在一个地区、国家的角度看,庞大的污染产业转移是治理污染的最好方法;站在打造低碳城市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是为了城市的环境治理与改善;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看,庞大的军事浪费是为了保卫家园;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看,地球在变冷还是变暖争论不断,但结果都是一样的。人们为什么不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玛雅人曾留下人类文明经历了四次毁灭的警言;让我们站在宇宙的角度来看,地球是全人类唯一的共同家园。局部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低碳,不能以多个地区、多个城市、多个国家的高碳为代价,只有整个地球是低碳的,人类才能长久。

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母亲,保护她、修复她的创伤,才是全人类以生存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

在创作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韩松、石德照、周全忠、喻平等挚友的鼎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谢忱!

在出版本书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张林、田文女士及为本书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为本书作序的王伟光先生表示深深的谢意!

对长期与我一同奋斗的浙江华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同仁表示感谢!

曹欣羊

2010年6月17日子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自然创造人类

 第一节 自然创造人类

 第二节 地球生物的几次大灭绝

 第三节 极端自然现象的威力

 第四节 人在自然中的角色

第二章 人类破坏自然

 第一节 人类对绿色植被的破坏

一 森林的作用

二 人类对森林的破坏

三 草原的作用

四 人类对草原的破坏

 第二节 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

一 水的作用

二 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

三 人类对水资源污染的恶果

 第三节 人类对大气的污染破坏

一 空气的作用

二 人类对大气的污染破坏

三 人类对大气污染的恶果

 第四节 战争对地球环境的破坏

第三章 人类生存的三大危机

 第一节 自然灾害危机

 第二节 疾病瘟疫危机

 第三节 资源战争危机

第四章 人类生存危机的六大根源

 第一节 污染产业

一 污染产业链的产生根源

二 污染产业链

三 污染产业巨大的浪费

四 污染产业链的危害

五 污染食物链

 第二节 产业转移

一 污染产业链的转移

二 产业转移

 第三节 产能过剩

一 产能过剩的表现形式

二 产能过剩的因素

三 产能过剩的现状

 第四节 消费与奢侈

一 人均能源消耗的浪费

二 各种浪费现象

 第五节 能源经济造成的浪费

一 能源

二 能源分布不均造成一次能源开采的浪费

三 能源经济的浪费

四 一次能源未能合理使用造成的浪费

 第六节 军事及恐怖活动

一 恐怖主义造成的浪费

二 军备竞赛的根源

三 军备竞赛的实质

四 军备竞赛的恶果

第五章 改变人类

 第一节 人性的本质

一 人的本性不同理解

二 原始本能决定人的本性

 第二节 现代人的私欲

一 现代人的私欲

二 现代人的思想价值观

三 现代人私欲的恶果

四 现代社会的贪婪性

 第三节 当今发展为了更好地生存——无序的市场经济

一 无序的市场经济

二 无序市场经济造成的恶果

 第四节 全人类生存为基础的发展——有序的市场经济

一 有序市场经济下的商品

二 有序市场经济下的货币

三 有序市场经济下的资本

四 新经济模式

 第五节 改变人类的价值观

一 人类必须抑制贪婪的私欲

二 限制私欲,塑造天下大同的灵魂

第六章 碳金时代

 第一节 碳金时代的到来

 第二节 碳金时代的碳票体系

一 碳票体系

二 碳金银行

三 碳票体系的实施

四 碳票体系的意义

五 碳票的作用与意义

 第三节 碳金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 产业结构

二 制造业发展趋势

 第四节 碳金时代的价值观

一 制约人类贪婪自私本性,引导人们建立新的价值观

二 伟大与平凡

 第五节 人类进人新文明的标志

一 碳金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 进入新文明的标志

第七章 全球新文明时代

 第一节 新文明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 新文明的内涵

二 工业文明的终结

三 新文明出现的必然

 第二节 新文明下的和谐观

一 人与人的和谐

二 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 人与自然和谐意识的东西方融合

 第三节 全球化与全球新文明

一 全球化与天下大同

二 走进全球新文明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曹欣羊先生作为一个草根出生的民营企业家,怀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独特的视角,从大量的平凡事例中,提炼出了发人深省的关于人类生存危机以及如何走出生存危机的个人看法。

该书以朴素的语言和较为详尽的数据,解剖了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危害人类生存的不合理现状,批判了目前世界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即过度依赖刺激人类欲望的消费型经济、过度扩张和浪费所带来的享乐型经济的严重问题。他认为,当人们的私欲与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起来时,便直接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三大严重危机。该书还分析了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六个危机根源,认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严重的不和谐局面。此外,该书还探讨了诸如以各种理由发展污染产业、过度挥霍与浪费、不合理能源转换、无休止军备竞赛等问题的深刻原由,指出当今人类为满足私欲将享乐置于生存之上、将发展置于生存之上是一个重大错误。作者明确提出地球资源人人共享、平等享有的生存权问题,认为平等的碳排放权、生存权是每个人最基本的人权,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应以生存为前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作者还探索性地提出在全球建立“碳金时代”,以解除生存危机的构想,即以“碳票”代表生存权作为人类的先天财富去制约当今由货币、资本所掌握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危害,以“碳票”限制人们的私欲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作者大胆地提出无序市场经济与有序市场经济两个概念,认为无序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人类贪婪本性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并把其归结为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源;认为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有序市场经济。作者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只有当全世界所有的人高度关注并真正负起责任,采取果断行动,才可以建立一个人类共同的、绿色的低碳家园,才可以使人类在大自然中生生不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行。这些认识为人类社会克服生存危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提出了大胆而又不乏合理的理念。

本人认为该书在正在探讨的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发展低碳经济等诸多领域里提出了颇新颖的思路,值得一读。当然,本书在分析人类生存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走出危机的设想时,是从人性私欲角度出发的。然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从现实社会关系出发,从现实社会制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人类生存危机的原因,并找出解决出路。对于作者的许多大胆求索,本人认为是可以讨论的,但有些问题是我作为第一读者而提出来供作者和读者们深思和商榷的。

王伟光

2010年9月8日

内容推荐

曹欣羊所著的《生存论:人类拯救自我 走向新文明》以朴素的语言和较为详尽的数据,解剖了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危害人类生存的不合理现状,批判了目前世界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即过度依赖刺激人类欲望的消费型经济、过度扩张和浪费所带来的享乐型经济的严重问题。他认为,当人们的私欲与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起来时,便直接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三大严重危机。《生存论:人类拯救自我 走向新文明》还分析了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六个危机根源,认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严重的不和谐局面。此外,该书还探讨了诸如以各种理由发展污染产业、过度挥霍与浪费、不合理能源转换、无休止军备竞赛等问题的深刻原由,指出当今人类为满足私欲将享乐置于生存之上、将发展置于生存之上是一个重大错误。

编辑推荐

曹欣羊所著的《生存论:人类拯救自我 走向新文明》明确提出地球资源人人共享、平等享有的生存权问题,认为平等的碳排放权、生存权是每个人最基本的人权,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应以生存为前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存论(人类拯救自我走向新文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欣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89047
开本 16开
页数 3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4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24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8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