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高校社科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唐东楚编著的《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试图从诉讼主体性的理念入手,将研究的焦点聚集于“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上的诚信原则进行研究,试图走出“常识性的误区”,从我国现有的诉讼模式背景中,找到一条既能反映民事诉讼内在规律,又能引领和范导我国社会诚信重建的法律途径。即便是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一星点的“闪念”甚或“此路不通”的失败教训,也是值得的。

内容推荐

诚信是主体的诚信,但人们容易将主体客体化、诚信工具化。《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以“人本”的理念,从主体性入手,结合诉讼主体理论,以及诉讼诚信的“程序技术化处理”,试图分析和构建诉讼中的“信任合作”机制。将诉讼诚信类型化为争讼主体诚信、审判主体诚信、协助主体诚信和监督主体诚信。在分析了当事人、法官、律师等诉讼主体诚信的现实困境之后,认为要区分理念上的诚信原则和条款中的诚信原则:民诉法理念上的诚信原则是毋庸置疑的,但写进其条款中的诚信原则,只能约束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而不能约束本案的法官。从技术操作的层面看,诚信原则本身只是法官手中的衡器。诉讼诚信与一般社会诚信具有不同的适用场域和职业伦理属性。《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由唐东楚编著。

目录

导论/1

 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l

 2.研究思路和方法/5

 3.本书的结构安排/9

第l章 诉讼主体诚信的界定与特性/14

 1.1 诉讼主体诚信的界定/14

1.1.1 “诚信”的中外语词含义/14

1.1.2 诚信与信任的关系/22

1.1.3 诉讼主体诚信的概念与内涵/28

 1.2 诉讼主体诚信的“三性”/33

1.2.1 主体性/33

1.2.2 场域性/43

1.2.3 程序规范性/47

第2章 诉讼主体诚信的立法与诚信原则法典化/50

 2.1 诉讼主体诚信的“反面排除”式立法/50

2.1.1 排除滥用诉讼权利/51

2.1.2 排除诉讼欺诈/56

2.1.3 排除违背诉讼契约/57

2.1.4 排除不实陈述和反言/58

 2.2 作为法律基本原则的诚信原则/59

 2.3 民诉法理念上和条款中的诚信原则/66

2.3.1 理念上的诚信原则/66

2.3.2 条款中的诚信原则/68

 2.4 我国民诉诚信原则法典化的论争/72

2.4.1 肯定论和普适论/72

2.4.2 质疑论和慎行论/74

2.4.3 论争的评析/76

第3章 争讼主体(当事人)诚信/81

 3.1 当事人的“对抗”与“合作”/81

3.1.1 当事入主义的过头之处/82

3.1.2 协动型民事诉讼的兴起/83

 3.2 诚信原则与当事人诉讼利益的衡平/86

3.2.1 诉讼利益的可衡平性/86

3.2.2 诚信原则对当事人诉讼利益的衡平/88

 3.3 诚信原则与当事人诉讼行为的规制/91

3.3.1 禁止滥用诉讼权利/92

3.3.2 真实(诚实)义务/98

 3.4 当事人诚信的现实困境/105

3.4.1 我国当事人诚信的主体性缺失/105

3.4.2 当事人主义在我国的“瘦子减肥”/111

第4章 审判主体(法院和法官)诚信/116

 4.1 法官诚信的职业伦理性/116

4.1.1 法官诚信与否的前提预设/117

4.1.2 法官诚信与审判职业主义/118

 4.2 诚信审判的程序制约/122

4.2.1 自由裁量权与成文法的局限/122

4.2.2 诚信原则与法官手中的衡平器/126

4.2.3 诚信裁量的程序“硬制约”/129

 4.3 法官不诚信的救济/134

4.3.1 法官不诚信在民事诉讼本案中的程序救济/135

4.3.2 “审判审判者”在民事诉讼本案中的不可行性/139

 4.4 法官诚信的现实困境/142

4.4.1 被信任者何以值得信任/142

4.4.2 法官诚信的不能承受之“重”/144

第5章 协助主体(律师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诚信/149

 5.1 诉讼代理人诚信/149

5.1.1 公民代理人诚信/149

5.1.2 律师(代理人)诚信/15l

 5.2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诚信/154

5.2.1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义务的一般描述/154

5.2.2 客观真实义务/161

5.2.3 宣誓对诚信的保证/163

5.2.4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诚信的

现实困境/165

 5.3 律师诚信的现实困境/166

5.3.1 社会对律师需求的“表”与“里”/166

5.3.2 律师诚信的不能承受之“轻”/171

第6章 监督主体(检察院和检察官)诚信/174

 6.1 检察机关对法律适用的信任保证/174

6.1.1 检察院监督抑或检察员监督/174

6.1.2 司法公信力的维护与修补/177

 6.2 检察机关的民事抗诉监督诚信/179

 6.3 检察官诚信的现实困境/182

第7章 我国诉讼主体诚信的理念重塑与法典化规制/186

 7.1 我国诉讼主体诚信的理念重塑/186

7.1.1 诉讼主体诚信的“主体性”/186

7.1.2 现代民事诉讼的协同性与合作性/187

7.1.3 诚信原则法律条款适用主体的有限性/19l

7.1.4 诉讼主体诚信的职业伦理性/195

 7.2 我国诉讼主体诚信的法典化规制/196

7.2.1 诉讼主体诚信法典化规制的立法体例借鉴/196

7.2.2 诚信原则作为民诉法基本原则立法的取舍/202

7.2.3 争讼主体(当事人)诚信的法典化规制/208

7.2.4 审判主体(法院和法官)诚信的法典化规制/211

7.2.5 协助主体(律师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诚信的法典化规制/215

7.2.6 监督主体(检察院和检察官)诚信的法典化规制/216

7.2.7 法律职业共同体诚信的“系统法”规制/217

结论/220

主要参考文献/2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高校社科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东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210104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5.04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