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语谜语故事选/少儿课外阅读最佳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陈亢、蓝原、淑琴编著的《成语、谜语故事选》是一本适合少年朋友阅读的课外读物,里面收录了成语、谜语故事两百余个。暗箭伤人、按图索骥、拔苗助长、百发百中、百闻不如一见、抱薪救火、杯弓蛇影、别开生面、宾至如归、病入膏肓、不求甚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敢越雷池一步、不翼而飞、沧海一粟、草木皆兵、车载斗量、程门立雪、唇亡齿寒、打草惊蛇、道听途说、东施效颦、对牛弹琴等,均在其列。它的目的是除了让读者通过阅读增强阅读能力外,还能提升读者的文学修养。

内容推荐

中国古典名著故事、中外神话、民间故事、中外笑话、幽默故事、益智故事、成语、谜语故事等等,它们都是少年朋友不错的课外阅读对象。通过它们,可以让小读者在享受故事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增强阅读能力,提升文学修养。

陈亢、蓝原、淑琴编著的《成语、谜语故事选》是“少儿课外阅读最佳读本”系列之一,收录成语、谜语故事两百余篇。

为慈禧作画、鲁班修庙、小娥报仇、秀才借衣、三媳妇回娘家、来人是谁、秀才问路、“东”先生和“吉”先生等故事均可以在《成语、谜语故事选》找到。

目录

成语故事篇

暗箭伤人/3

按图索骥/4

拔苗助长/5

百发百中/6

百闻不如一见/7

抱薪救火/8

杯弓蛇影/9

别开生面/10

宾至如归/11

病入膏肓/12

不求甚解/1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4

不敢越雷池一步/15

不翼而飞/16

沧海一粟/17

草木皆兵/18

车载斗量/18

程门立雪/19

唇亡齿寒/20

打草惊蛇/21

道听途说/23

东施效颦/24

对牛弹琴/25

非驴非马/26

飞黄腾达/27

凤毛麟角/28

负荆请罪/28

刚愎自用/30

高枕无忧/31

瓜田李下/32

画蛇添足/33

过门不入/34

骇人听闻/35

海市蜃楼/36

汗马功劳/37

邯郸学步/38

涸辙之鲋/39

狐假虎威/40

虎口余生/41

画龙点睛/42

家喻户晓/44

价值连城/45

江郎才尽/46

脚踏实地/47

揭竿而起/48

金石为开/49

锦囊佳句/50

尽善尽美/50

精卫填海/51

井底之蛙/52

鞠躬尽瘁/53

开天辟地/54

刻舟求剑/55

克己奉公/56

滥竽充数/57

老马识途/58

梁上君子/58

临危不惧/59

买椟还珠/60

盲人摸象/62

毛遂自荐/63

门庭若市/64

明察秋毫/65

名落孙山/66

南轲一梦/67

南辕北辙/68

怒发冲冠/69

抛砖引玉/70

鹏程万里/71

匹夫之勇/72

破釜沉舟/73

七步之才/74

歧路亡羊/75

杞人忧天/76

黔驴技穷/77

请君入瓮/78

曲高和寡/79

绕梁三日/80

如鱼得水/81

塞翁失马/82

三令五申/83

势如破竹/84

手不释卷/85

守株待兔/86

四面楚歌/87

螳螂捕蝉/88

铁杵磨针/89

挺身而出/90

投笔从戎/91

图穷匕现/93

望洋兴叹/94

危如累卵/95

卧薪尝胆/96

悬梁刺股/97

叶公好龙/98

一鼓作气/98

愚公移山99

朝三暮四/100

指鹿为马/101

走马观花/102

谜语故事篇

荀子写的《蚕赋》/107

大鸟/107

秦始皇改“栗”为“秦”/109

曹娥碑上的谜/110

千里草/111

添字得驴/112

一合酥/113

曹操考华陀/114

门上题“活”字/115

借鼓讥孙抱/115

李白斥县令/116

请李学士起名/118

巧撵秦桧/119

苏东坡与谜语/119

谐音对儿/120

苏东坡要什么/122

以谜猜谜/123

咸蛋和石榴/124

借用具/124

两谜一底/125

王安石字谜招书童/126

灯谜奇案/126

“王”不出头谁作“主”/127

于谦的咏物诗/129

祝枝山猜哑谜/130

诗谜评文/131

众谜一底/131

唐伯虎填诗/132

虫二/133

点心店/134

“二三点”和“七八刀”/135

人名谜联/137

对联的奥秘/138

郑成功招贤/138

灯谜联难倒君臣/139

纪昀泄密/141

亭台匾额/141

奇怪的药方/143

为慈禧作画/144

鲁班修庙/145

小娥报仇/146

秀才借衣/147

三媳妇回娘家/148

来人是谁/149

秀才问路/150

“东”先生和“吉”先生/151

谜底吃谜底/152

奇联/152

靴匠挂匾/153

赠联/154

农夫巧戏秀才/155

小指头/156

天上?上天?/157

牧童添题/158

寻找摇钱树/159

“灰”字谜/159

这间铺子卖什么/160

谜语对联/161

情报/162

管医生的“情报”/163

鲜花绸带上的字谜/165

暗号/166

树洞的秘密/168

米寿/169

吃西瓜/169

他们姓什么/170

画谜之争/171

孙子戏爷爷/172

奇怪的批语/173

几时接表哥/174

巧联得安宁/174

他到过哪些地方/175

怪物斯芬克斯/176

伏尔泰的谜语/177

附录(谜语精选)/178

 字谜/178

 词语谜/179

 成语谜/180

 人名谜/181

 地名谜/182

 书名、电影名谜/183

 自然现象谜/184

 农业、植物谜/186

 动物谜/188

 人体及生理现象谜/189

 用物谜/191

 哑谜/193

试读章节

家喻户晓

汉朝时,有个女子叫梁姑姊。有一天,她外出回来,看见家中正浓烟滚滚。正好这一天,她哥哥的儿子也正在她家中。因此家中有哥哥的一个孩子和自己的两个小孩。她冒着浓烟往屋里冲,本想是先抱出哥哥的儿子。可是由于浓烟太大,小孩的哭声一时无法辨清,等抱出来一看,发现是自己的一个孩子,哥哥的孩子还在屋里。这时,大火越燃越旺,她急得大哭起来,这该怎么办呀!我这样不是背上了自私,只顾自己儿子的恶名吗?我怎么能够把我的原意“户告人晓”呢?这样我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啊!于是,她不顾滚滚浓烟,还是往屋里冲去。可终因火势猛烈,被烧死在屋中了。

户告人晓,意思也就是家家互相转告,人人都知道。现在,人们把这个成语写作“家喻户晓”。喻,晓,即明白,了解。让家家户户都知道。例句:我们应当让亚运会的消息家喻户晓,让全国人民都来关心支持广州亚运会。

价值连城

春秋时楚国有个人叫卞(bian)和。他在荆山得到一块没有加工过的玉璧,便拿去献给楚厉王。楚厉王和大臣们以及玉工看了以后,都认为这只不过是块一般的石头。于是楚厉王认为卞和是在欺骗自己,便下令砍去了他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把这块没有加工过的玉璧献给武王。武王和大臣、玉工看了,还是认为这只不过是块石头,便下令把卞和的右脚也砍了。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可是,卞和再不敢献上这块玉璧了。只是抱着玉璧在荆山脚下痛哭,而且泪干哭出了血。文王听说了这件事,便派人去问卞和是怎么回事。卞和说我悲痛倒不是因为我失去了双脚,而是因为这明明是块宝玉,却被认为是石头,我明明是好意,却被认为是欺骗。于是文王便叫人把玉璧外面的石质凿开,里面果然是晶莹可爱的玉璧,而且质量非常高。于是这宝玉便叫“和氏璧”,成了楚国的国宝。后来,秦国凭借自己的强大向楚国要这块宝玉,又不好意思硬要,便提出用秦国的十五个城来换。于是,和氏璧便有了“连城之璧”与“价值连城”的美称。

以后,人们便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东西的贵重。例句: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可是价值连城啊!

江郎才尽

江淹,是南北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别赋》闻名文坛。江淹还曾连续在南朝宋、齐、梁等三代做过官。江淹小时,家中非常贫困,根本没有钱供他读书。可是他通过刻苦自学,终于取得了成功,写出非常出色的诗和文章。但是江淹到了晚年,由于身居高位,思想生活优裕了,也就不求进取,文章的魅力也大大减退,文思也慢慢地枯竭了。因而当时的人们都说他“江郎才尽”了。

江淹为什么才尽,当时也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说有一个晚上江淹做了一个梦,梦见晋代著名文学家郭璞对他说,我有一把五彩的笔放在你那儿已经非常久了,请你现在还给我罢!江淹往怀中一摸,果然摸出了一把五彩笔,便交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也就写不出任何精彩的诗文了。这传说虽然不足信,可是,它却使“江郎才尽”这个成语流传开来。

江郎才尽,江郎即指江淹。人们用它来形容本来很有文艺才华的人,后来却因为某种原因,却写不出好作品了。例句:他可是江郎才尽,写不出好东西了。

脚踏实地

司马光,夏县涑(su)水乡(今山西省)人,人称涑水先生。他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资治通鉴》便是他主编的。司马光小时候便非常喜欢历史,并读了不少的历史书。他主编《资治通鉴》共花了19年的时间。在这19年的时间里,他时时努力钻研,每天都是天未亮便起来,一直工作到深夜,而且他还特地为自己造了一个圆木的枕头,称之为“警枕”,以不让自己睡得太安稳,耽误了工作。他主编《资治通鉴》从不敢马虎从事,对每一个问题,都是先广泛收集材料,通过仔细的研究比较加以选择,而后再加以编写,然后再润色、修改,最后才定稿。每个章节,他都反复修改了多次。唐代部分,原有600多卷,可是到最后定稿时,精简为80卷。可见司马光花的精力了。全书完成的稿,司马光都用毛笔一丝不苟抄写得整整齐齐。《资治通鉴》共294卷,目录30卷,考异30卷,包括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1360年的历史。司马光的这部书光残稿废稿,就堆满了整整两大间屋子。因此,宋代理学家邵雍称赞司马光是“脚踏实地”的人。

脚踏实地,人们用它形容作风朴实,做事踏实、认真。例句:我们做工作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

揭竿而起

陈胜是秦朝末年阳城人(今河南登封县附近)。他同其他农民一样,深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胸中藏着一股仇恨的烈火。而且有着一番“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理想。

后来,他被征兵去边疆。部队走到半路,天下起了大雨。按限定的时期是无法到达目的地渔阳了,照军法将要受处置。陈胜便和另一位农民吴广商量:“看来我们不可能如期赶到渔阳了,与其因误期被处死,不如干脆不去,就在这里树起大旗造反,大不了也是个死。”

于是,他们杀掉了押送的军官,召集了全体被征的士兵共九百余人,宣布起义反秦,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拥护。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定国号为“大楚”,并且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训练部队,聚集兵力,不久便攻下了几个县,成了拥有几万人的起义军。陈胜吴广起义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农民起义,在农民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意思也就是:砍下树枝作武器,举起竹竿挂起战旗。以后常说作“揭竿而起”,意即高举旗帜进行反抗。例句:农民不忍遭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纷纷揭竿而起,进行斗争。

金石为开

传说周朝时楚地有个人叫熊渠子,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晚上,他外出归来,走到山脚下的一堆草丛旁时,发现草丛中有一东西卧着,那形状真像一只老虎。况且这山上又是老虎出没的地方。于是,熊渠子二话没说,搭上箭,对准那“老虎”就是一箭。熊渠子非常相信自己的箭法,他想,这一箭不但射中,而且一定送老虎上西天了。可是,过了许久,那老虎仍是卧着不动,毫无动静。熊渠子感到非常奇怪,便上前看了看,原来根本不是什么老虎,而是一块大石头,只是那箭已整个儿射人了石头中,只留下一点点箭翎了。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称赞熊渠子不但力气大,而且射箭时注意力特别集中,有一种必胜的信心,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箭射石中的奇迹。真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啊!

金石为开,便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坚强的毅力,努力去做好每件事,没有什么困难能拦住。例句:我们在学习中,只要坚持努力,便能金石为开,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锦囊佳句

李贺,字长青,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李贺从小就非常聪明,到了青年时代,其文就深得大文学家韩愈等人的赏识。据说李贺的作诗方法也很特别,有自己的一套。

李贺经常带一个书童外出漫游,许多诗就是在这漫游中得出的。他的书童总带着一个锦囊,李贺如果吟出了自以为得意的诗句,便立即记下,投入锦囊中。这样一路游去游来,待晚上到家时,锦囊中就有许多佳句了。于是李贺就将这些佳句再进行加工整理,一篇篇诗文也就出世了。李贺除了非常特殊的情况,每天都是在早出晚归,日夜苦吟中度过的。也许正因为他身体本来就比较瘦弱,再加上过度劳累,呕心沥血,年仅27岁,便不幸去世了。

锦囊佳句这个成语,便也从中诞生了。以后人们常用它来形容比较高妙的诗句。例句:这真是锦囊佳句,不可多得啊!

尽善尽美

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了动乱,孔子便避到了齐国。在齐国避居期间,他听到了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韶》据说是虞舜时代的音乐。孔子认为它不但乐调悠扬,而且它所表达出的思想内涵也极好。因此使他好几个月里因老想这《韶》乐,以至连肉是什么味道都忘记了。他说:“真没有想到音乐感人的力量会这么深。”后来,孔子又听了《武乐》,《武乐》即周武王的音乐。孔子认为《武乐》音调虽然也是相当美的,但它的思想内涵以及意蕴就远不如《韶》乐了。因此,《武乐》是尽美矣,未尽善也。

尽善尽美,意思就是不管是外在的形式,还是内在的本质内容,都达到了毫无缺点、非常完美的境地。例句:这出戏尽善尽美,真感动人啊!

精卫填海

传说古代北方有座发鸠山。山上有树叫柘(zhe)树,即桑树的一种。树上生长着一种鸟。这鸟的形状很像乌鸦,花花的脑袋,白白的嘴壳,红红的足爪,它叫起来的声音就像“精卫、精卫”,所以人们也就叫它精卫鸟。

据说,这鸟是我们的祖先之一尧帝的小女儿女娃变的。女娃是一位非常聪明勇敢的女孩,她经常独自一人在波涛汹涌的海上击水飞翔。有一次,大海突然变得凶恶无比,狂风怒吼,惊涛骇浪,幼小的女娃同海浪展开了顽强的搏斗,终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海浪吞没了。

可是她宁死不屈,灵魂变作了这种“精卫鸟”,在发鸠山的柘树上筑巢繁殖生长下来。而且它天天从西山上衔来了小石子、小树枝,不远万里投到东海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永不停息。因为它立志要把东海填平,使东海不能再危害其他的生灵。

为了将这项事业进行到底,精卫鸟还和海边的勇敢的海燕结成配偶。他们的后代,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都坚持不懈地继承着他们祖先的事业。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写诗赞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精卫填海”这个成语,旧时用来比喻深仇大恨,立志必报。后来也比喻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例句:他可真有点精卫填海的精神,为这项事业的成功已坚持工作了15年。

P44-5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语谜语故事选/少儿课外阅读最佳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亢//蓝原//淑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453657
开本 32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3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03
14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