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维基大战前传(Ⅰ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内容
编辑推荐

朱利安·阿桑奇唯一著作,堪比半部自传!

“地球上最强黑客”的最全史书!

深度解密:为什么天才的人和天才的政府不能和谐相处!

《维基大战前传(Ⅰ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赛利特·德累福斯著,朱利安·阿桑奇调研作者)是朱利安·阿桑奇唯一的作品,甚至可称为“半部自传”,也是一部见证互联网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作品。

内容推荐

《维基大战前传(Ⅰ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赛利特·德累福斯著,朱利安·阿桑奇调研作者)是朱利安·阿桑奇唯一的作品,甚至可称为“半部自传”,也是一部见证互联网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作品。在《维基大战前传(Ⅰ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中,阿桑奇自述了当年以“门达科斯”为网名,与地球上第一批天才黑客们在一起,先后成功占领了美国宇航局、美国国防部、加拿大北电网络等诸多领域的世界之巅,甚至发起“国际颠覆运动”,令地球为之晃动的传奇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不得不四处流亡,去躲避哪怕是一个小小警探的追踪。

阿桑奇今天的逃亡与面对法庭时的大无畏可以说再现了书中“战斗史”,人们可以从中找到他为何要以一己之力去挑战美国的原因,更可以深入思考为什么天才的人和天才的政府不能和谐相处?

自从“维基解密”网站红遍全球后,世界上各大媒体都对他的传奇经历进行了报道,而这些报道的所有细节均来自于本书。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们更多的精彩人生。

目录

第一章 第一蠕虫出没

第二章 来自澳大利亚的神秘链接

第三章 最早的跨洲网恋

第四章 美国大逃亡

第五章 追逐圣杯

第六章 他们上了《纽约时报》头版

第七章 世界末日要来临

第八章 主角:门达科斯

第九章 今夜,高墙围禁

第十章 局外人的恶作剧

后记

试读章节

1小时之后,伽利略号探测飞船会飞离航天飞机,重达32,500磅的飞船推进系统将会点燃。此刻,NASA的全体工作人员将要见证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开始它6年的征程——探索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伽利略号必须循着迂回路线,它要绕金星飞行一周,绕地球飞行两周,然后在重力加速度的帮助下获取足够的动力直接飞向木卫2。

怎样使探测飞船穿越太阳系?这几年,NASA最优秀的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太阳能是一种解决方案。但是,如果说木星离地球算很遥远,那么它离太阳就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确切地说距离太阳7.783亿公里)。采用太阳能的话,伽利略号就需要装载一块其大无比的太阳能电池板来产生足够的动力。最后,NASA的工程师决定采用一种实践过但不一定能成功的地球能源——核能。

对于太空飞行来说,核能再适合不过了。在广袤的太空,不必担心核能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非常适合使用放射性的二氧化钚238。钚能释放大量的能量,而且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看来这是最合理的方案。只要将不到24千克的钚放入一个铅盒中,其在自然衰变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由此产生足够的电能足以运行探测飞船的设备。到达一定程度后,“嗖”地一下,伽利略号就可以飞向木星,开始自己的征程了。

不过美国的核能源反对人士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升到太空的物质必然要降落到地面上,而且他们担心钚雨这种东西。NASA保证伽利略号的能源供给是非常安全的。他们花费了5,000万美元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探测飞船的发电设施是绝对可靠的,它能经受无限次数的大爆炸、意外和事故而保持正常运作。NASA告诉记者,因“意外地重返大气层”所造成的钚泄露事故发生的几率为1/2,000,000,因为发射失败导致钚放射性物质泄露的几率为1/2,700。

反对者们可不吃这一套,按照现代美国最通常的争议解决方式,他们将此事诉诸公堂。反对者们和其他一些组织认为NASA低估了核事故发生的几率,他们希望华盛顿的地方法院能够阻止此次发射。抗议者们使用了禁诉令,这样事情就变得严重了,听证会定在原定发射时间10月12日几天之前进行。

数周以来,反对者一直坚决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断示威,极力吸引媒体的关注,事情朝着白热化的阶段发展。10月7日星期六,举着标语的活动者戴着防毒面罩,在卡纳维拉尔角附近的街道进行游行示威。10月9日星期一,早上8点,周三的发射行动进入倒计时。但是就在亚特兰蒂斯号的倒计时钟开始走动之时,佛罗里达“正义及和平”联合会在航天中心的旅游中心进行了示威活动。

NASA关心的不是他们这次大胆的行动被反对者们抢了风头,真正令他们头疼的问题是佛罗里达“正义及和平”联合会告诉媒体他们将会安排人站在NASA的发射台上进行非暴力抗议。联合会主席布鲁斯·加尼翁(Bruce Gagnon)轻松平和地描述了这一抗议行动,他将抗议者们描绘成反抗由邪恶政府掌控的庞大机构的弱小民众。另一个抗议组织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瑞米·瑞夫金(Jeremy Rivkin)也将普通民众和“NASA的人”区分开来,他告诉IJPI(合众国际社)的记者:“宇航员们自告奋勇,但是全球数以亿计的可能成为核污染牺牲品的人们却并不情愿。”

但是,反对者们不是唯一能影响媒体的人。NASA也知道如何和媒体打交道,他们有自己的王牌,那就是NASA的超级明星——宇航员。这些宇航员毕竟是为了整个人类利益而对寒冷黑暗的宇宙空间进行探索的前线英雄。亚特兰蒂斯号总指挥唐纳德-威廉姆斯(Donald Williams)并没有直接指责反对者们,只是进行了隐晦的旁敲侧击。他对一位采访者说:“不管什么事,有些人总是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再说了,喊口号非常容易,但是做点实事却难上加难。”

NASA的另一张王牌就是宇航员们的家人。亚特兰蒂斯号驾驶员之一迈克尔·麦卡利说,在探测飞船中使用RTG(放射性同位素热发电机),也就是放置在铅盒中的钚,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实际上他还打算让他的家人在亚特兰蒂斯号发射的时候到航天中心来参观。

也许正如抗议者们所说,这些宇航员们是一群固执的冒险家。但是一位英雄是永远也不会将自己的家人置于危险境地的。另外,美国副总统奎尔也打算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控制室内参观发射过程,而控制室距离发射场地仅7公里。

NASA虽然看起来对此次发射胸有成竹,但还是加强了安保的力度。发射场地安排了大约200名保安守卫,NASA不能允许任何意外的情况出现。NASA的科学家们为了这一刻已经等了太久,伽利略号的发射绝不能被一帮反对分子影响。

按照最初的计划,发射已经拖延了7年。国会在1977年就已经批准了伽利略号的项目,而且批准了4亿美元的预算,原计划在1982年发射。但是,事情从一开始就步履艰难。

1979年,因为航天飞机的研发出了问题,NASA将发射时间推迟到1984年。按当时计划,伽利略号采取“分裂式发射”,也就是分两次将母船和探测飞船发射到太空中去。到了1981年,成本突然急速攀升,NASA对项目进行了大型的修改,他们停止对伽利略号的三步推进系统的研究开发,转而研究另外一种不同的系统,并且再一次将发射时间延后,这一次是推迟到1985年。1981年联邦缩减了发射预算,NASA不得不再次将发射时间延后至1986年5月。然而,1986年“挑战者号”的灾难又迫使NASA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将伽利略号的发射时间继续延后。

最佳方案是分成两个阶段,使用固体燃料的Ius系统,但有一个问题,这个系统能将伽利略号带到火星或是金星,但可能在没有达到木星之前就已经用尽了燃料。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罗杰·迪尔想到一个办法,让伽利略号在附近的几个行星绕行几周,获得重力加速,然后依靠这些动力飞向木星。伽利略号的“VEEGA”路线(金星一地球一地球一重力协助)将飞船到达木星的时间推迟了3年,但是它最终一定会到达。

反对核能的抗议者们认为,飞船每绕地球飞行一次,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增大一点。但是NASA认为,这种风险是成功发射所要付出的代价。

但是伽利略号又经历了一次发射延迟。10月9日星期一,NASA宣布,他们发现控制航天飞机第二主引擎的一台计算机发生了故障。虽然这个问题出在亚特兰蒂斯号而不是伽利略号上,但是技术问题的出现总是不太令人乐观,更遑论问题出在引擎计算机上。而此时反对核能的抗议者们正在法庭上积极地为自己的活动造势。

NASA的工程师们在一个跨国的电话会议上对计算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要解决该问题可能需要几天时间,但伽利略号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多时间可以浪费了。伽利略号要想在不同行星的轨道环绕飞行,那么它就要在11月21日之前进入太空。如果亚特兰蒂斯号在那时没有发射,伽利略号就不得不再等待19个月才能进行下一次发射。这个项目本来预算为4亿美元,现在已经比原先超出了10亿美元,再等待1年半的时间会给整个项目再增加大约1_3亿美元的开销,而且这个项目也很有可能在等待的过程中功亏一箦。伽利略号不能再等了。P2-4

序言

2010年冬天,“千年极寒”的传说尘嚣日上,全世界感觉最冷的人应该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她不得不为维基解密网站公布的25万份美国外交机密文件而造成的“全球性政府恐慌”四处奔走呼告。白宫也许没有想到朱利安·阿桑奇和他“战友”们手里有这么多的“外交原子弹”,如果往前追溯,他们可能没有料到一个曾经的著名黑客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的麻烦。

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极少对外界谈起他的个人经历,目前几乎所有关于他传奇人生的介绍都来自于本书。他早年即以“门达科斯”(Mendax)的网名闻名于黑客世界,这个名字取自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的“splendidemendax”,意思是“高尚的虚假”。他曾经“到访”过互联网上几乎所有最机密、最前沿的地方,在那个天才聚集的隐密社会里为自己赢得了“可以闯入最安全网络的高级程序员”的美誉。他的黑客案例成为众多互联网安全法律出台的注解,在互联网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今天他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前黑客”生活顺理成章的展开:当“人类历史上多数深远的社会进步都是新技术直接推动”的理念和反抗一切威权的行为合为一体时,“维基解密”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这时,历史再次证明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真理。

本书的出版正值朱利安·阿桑奇和他的维基解密网站处于国际舆论风口浪尖之际,全球都在对阿桑奇和他系统性地公布政府及商业机密的行为争论不休:有人将其视为全民公敌,有人则把他当做超级英雄。我们没有断定是非,推出此中文版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溯本清源的信息渠道,从另一个角度了解阿桑奇及其同道中人的成长历程,引发进一步深思:他们为何总要以一己之力对抗强大势力,为什么天才的人和天才的政府不能和谐相处?

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感谢于平、潘姝苗、李良旭、杨海亮、寇世奇、苗向东、王晓宇、李雪梅、于潇、王娟、曲忠瑞等同志为本书的翻译工作所做出的努力,感谢华伦图文排版人员为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由于时间仓促,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如有疏漏,请各位读者朋友不吝指正。

后记

那场活动号称是“那些身处、或者关联、或者想要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地下世界的人最盛大的年度聚会”,我觉得我最好还是前往,一探究竟。

在德克萨斯的奥斯汀举办的HoHoCon无疑是我参加过的最奇怪的大会之一。1995年元旦之前的最后一个周末,Ramada Inn South挤满了黑客、飞客、前黑客、地下计算机世界的支持者、记者、计算机公司的职员和美国执法人员。有些人甚至是从德国和加拿大远道而来。

……

我近距离接触过这些黑客,对他们进行了两年的研究,部分了解了他们的动机。从许多方面讲,他们都是典型的澳大利亚人,总是质疑权威,反抗权威。他们很聪明——某些人更是聪明绝顶。有少数几个甚至可以称为是技术天才。他们很淘气,但也很有进取心。他们是反叛者,公众头疼的人,也是梦想者。

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如何打破常规进行创造性思维。

这不是一个缺点。通常,这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品质,是推动社会朝新的领域进步的品质。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要打击它,而在于我们如何将它导向不同的方向。

如果您对此书有任何评论,请发至feedback@underground-book.com.所有评论都将送达Dreyfus和Assange。

书评(媒体评论)

人类历史上多数深远的社会进步都是新技术直接推动的。

不要扼杀揭露真相的信使。

——朱利安·阿桑奇

在秘密和真相的赛跑中,真相总是会不可阻挡地获得胜利。

——鲁伯特·默多克

他痛恨威权,是个阴谋论者,这样的一名计算机高手建立“维基解密”网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

——《卫报》

公众由此领略了阿桑奇的个性。

——《每日电讯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维基大战前传(Ⅰ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澳)赛利特·德累福斯
译者 陈静//张晓键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031854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611.55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京权图字01—2011—2135
版权提供者 CURTS BROWN—U.K.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