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圣诞颂歌/外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
内容
编辑推荐

《圣诞颂歌》由狄更斯编著,主要讲述了性情刻薄、冷酷的守财奴艾柏纳泽·斯克鲁奇,面对温暖的圣诞节,却讨厌周遭的一切庆祝活动。于是上天派来3个精灵让他看看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以及亲友私下对他的态度。这一切渐渐唤醒他人性的另一面——同情、仁慈、爱心及喜悦,瞬间,他那固有的自私及冷酷迅速崩塌,消失殆尽,从此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内容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经典名译100部》遴选了叶君健、陈伯吹、吕叔湘、蒋天佐、冯春、绿原、徐朴、吴钧陶、姚以恩等不同语种儿童文学翻译界的名家名译和已被广大读者公认的优美的全译本和可靠版本。

《圣诞颂歌》由狄更斯编著,是《外国儿童文学经典名译100部》系列之一。

《圣诞颂歌》的主角是一个吝啬、自私、待人刻薄的商号主私刻撸挤。圣诞节前夕,他的已故的合伙人马莱的鬼魂出现,告诉他自己生前同样自私自利,死后是如何追悔莫及。为了免得老友重蹈覆辙,将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圣诞节鬼魂相继来访,对他进行教育。鬼魂们带领私刻撸挤亲眼看见了自己天真纯朴,尚有一颗赤子之心的童年。又带领他参观他的穷苦办事员的家,如何充满欢乐的节日气氛。最后再让他看看他死后是怎样一幅凄凉情景。私刻撸挤终于泪流满面,心情激动,彻悟了人生真谛和处世之道。他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宽厚仁慈、乐于行善的人。他慷慨地捐赠一笔钱给他曾经拒绝捐助的慈善事业。他又赶紧买了一只特大的火鸡给办事员(他的外甥)鲍伯·克拉契,并且亲自参加他们的圣诞节家宴。他还决定给他增加薪水。

目录

译本序

原 序

第一节 马莱的鬼魂

第二节 三个精灵中的第一个

第三节 三个精灵中的第二个

第四节 最后一个精灵

第五节 尾声

附 录 他生来就是作家/江歌

试读章节

第一节 马莱的鬼魂

首先要说的是,马莱死掉了。他的死是毫无疑问的。在登记册上,他的丧葬是由牧师、办事员、殡仪员,以及主要送葬者签名的。那是私刻撸挤。签的。私刻撸挤的名声在交易所。里很响,凡是他愿意插手的事情,全都没有问题。老马莱是像钉死的门钉一样死了。。

注意!我并不是说,就我的知识范围,我知道一根门钉有什么特别的死。我自己倒可能认为棺材钉才是五金行业中钉得最死的东西。不过在这一比喻中有着我们祖先的智慧;我的亵渎神明的双手决不能随便改动,否则国家就完了。因此,你一定会允许我强调地重复一遍说:马莱是像钉死的门钉一样死了。

私刻撸挤知道他死了吗?他当然知道。他怎么会不知道呢?私刻撸挤和他是合伙人,我说不上这有多少年了。私刻撸挤是他唯一的指定的遗嘱执行人,是他唯一的遗产管理人,是他唯一的财产受让人,是他唯一的剩余遗产的继承人,是他唯一的朋友和唯一的送葬者。可是即使这位私刻撸挤,对于这桩伤心事,也并不那么难受得了不得,而就在举行葬礼那天,他还是一个出色的生意人,用道道地地的生意经举行了那次葬礼。

提到马莱的葬礼,把我带回到我刚才开头的地方来。马莱死掉了,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一点必须清楚地了解,否则我正要讲述的故事中,就不能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了。要是我们不完完全全地相信,汉姆莱特的父亲是在那出戏剧开幕以前就死掉了,那么,他在东风吹拂的夜晚,在他自己的城堡的壁垒上蹀躞,比起随便哪一位中年绅士在天黑之后,猝然出现在一个凉风瑟瑟的地方——譬如说圣保罗教堂墓地。——径直去吓唬他的儿子的脆弱的心灵,有什么更引人注意之处了。

私刻撸挤一直没有把老马莱的名字涂掉,好多年以后,在货栈的门上还是这样写着:“私刻撸挤和马莱”。这家商号就称做“私刻撸挤和马莱”。有时候,不熟识这行生意的人称私刻撸挤为私刻撸挤,有时候,却又称他为马莱,不过他两个名字都答应:对他说来,这完全是一回事。

哦!他可是一个要从石头里榨出油来的人,这个私刻撸挤!他真是一个善于压榨、拧绞、掠取、搜刮、抓住不放,而又贪得无厌的老恶棍哪!又硬又锐利,好像一块打火石似的,可是钢棒从来没有在那上面打出慷慨的火花来。而且隐秘自守,默不做声,孤单乖僻,好像一只牡蛎。他内心的冷酷使他苍老的面貌蒙上了一层严霜,冻坏了他的尖鼻子,冻皱了他的面颊,冻得他脚步直僵僵的,冻得他眼睛发红,薄嘴唇发紫;冻得他用叽叽嘎嘎的声音说尖酸刻薄的话。他的头上是一层皑皑的白霜,两撇眉毛和坚硬的下巴也是这样。他走到哪里,就把自己身上的低温度带到哪里;在大热天。里,他把他的事务所弄得冷冰冰;到了圣诞节这天,他也不上升一度去使那儿解冻。

外界的热和冷影响不了私刻撸挤。没有温暖能够使他温暖起来,也没有寒冷的天气能够使他觉得寒冷i没有哪一阵风刮得像他那样冰凉刺骨,没有哪一场雪下得像他那样锲而不合,刻意求成,也没有哪一次倾盆大雨落得像他那样从来不听从恳求。恶劣的天气不知道怎样才能打败他。最大的雨、雪、冰雹和雨夹雪,也只有在某一点上可以夸口说胜过他。那就是它们常常很大方地“布施”,而私刻撸挤却从来也不干。

从来也没有谁在街上和颜悦色地叫住他,说一声:“我亲爱的私刻撸挤,你好吗?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呀?”也没有叫花子来求他赏一个小钱,也没有小孩子来问他现在是几点钟了,在私刻撸挤的一生之中,也没有男人或妇女曾经问过他一次到某处某处去的路怎么走。即使瞎子们的狗都似乎认识他,一看见他来了,就把主人拖进大门,拖进院子,然后摇着尾巴,好像在说:“黑暗中的主人啊,完全看不见比生有一双凶眼。来得好!”

可是私刻撸挤才不在乎什么呢!这正是他所乐意的事情呢,在熙熙攘攘的人生道路上,侧着身子悄悄走着,警告一切有同情心的人远着点儿,对私刻撸挤来说就是知道内情的人所谓的“好运气”。

P9-12

序言

1842年,狄更斯看到一份《调查采矿业和制造业中儿童雇用和劳动条件委员会报告》,对于英国童工处境的恶劣和悲惨深为震怒,他决定亲往工业地区康沃尔作一番实地考察。这时他30岁,已经出版《博兹特写集》《匹克威克外传》《奥立弗·退斯特》《尼克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巴纳比·鲁吉》和《游美札记》等作品,同时长篇小说《马丁·瞿述伟》正在以“连载”的形式陆续发表。由于他是一位声名远播、影响很大的作家,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斯密斯博士恳请他写文章为改善童工的处境登高一呼。狄更斯考虑之后,答应写一篇文章,题目是《为穷人的孩子的权益给英国人民的呼吁书》。

第二年的10月初,狄更斯又应邀到曼彻斯特,去为穷人的教育问题发表演说。他的演说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而听众热烈的掌声和激动的神色又反过来深深打动了狄更斯,使他心中产生一种欲望,想更多地做些什么事,来唤起一般人民更大的热情。一天晚上,他走在曼彻斯特大街上,心中翻腾着“无知”和“贫困”的问题,思绪万千。突然之间,灵感的火花一闪,他想出一个故事,并且觉得用自己擅长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比用论文的形式生动和有力得多。于是,他放弃了写《呼吁书》的计划。

回到伦敦,他立刻把自己关在家里,奋笔疾书。他哭了又笑,笑了又哭,笔尖上流出的是这种不能自已的激情。夜幕中,他独自在伦敦这座酣睡的大城市里穿街走巷,漫步15至20英里,寻找灵感的“鬼魂”,以便进一步构思和完善他的创作。这样过了整整六个星期,他终于能够打下那个最后的惊叹号,停下笔来。

这就是这部不朽的中篇小说《圣诞颂歌》诞生的经过。

作品中有一段写到了矿工和矿工的孩子们,但只是不重要的一小段。另外,关于社会下层人民物质生活的困顿和教育机会的欠缺也没有正面的和详尽的描写。这说明狄更斯并没有简单地以小说代替政论。当时英国正值“饥饿的40年代”,阶级矛盾尖锐,社会问题纷繁,宪章运动正方兴未艾。马克思和恩格斯密切注意那时处于领先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人阶级状况,恩格斯在1845年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资产阶级的有识之士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从社会底层脱颖而出的狄更斯眼见并且切身体会到种种丑恶的现实和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象也必然会产生很多感想。作品中,对于穷苦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的生动描写,他倾注了无限的同情;以及另一方面,他对于英国议会搞出的那一套《贫民法》和“联合贫民习艺所”之类的辛辣的讽刺,对于马尔萨斯的学说的无情的抨击,这些,都鲜明地表达了低更斯的立场和观点。

然而,正像许多作者一样,狄更斯也止于同情穷苦不幸的人民和不满黑暗不平的现实这条线上。至于解救之道,狄更斯则寄厚望于基督教精神和人道主义原则。

《圣诞颂歌》的主角是一个吝啬、自私、待人刻薄的商号主私刻撸挤。圣诞节前夕,他的已故的合伙人马莱的鬼魂出现,告诉他自己生前同样自私自利,死后是如何追悔莫及。为了免得老友重蹈覆辙,将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圣诞节鬼魂相继来访,对他进行教育。鬼魂们带领私刻撸挤亲眼看见了自己天真纯朴,尚有一颗赤子之心的童年。又带领他参观他的穷苦办事员的家,如何充满欢乐的节日气氛。最后再让他看看他死后是怎样一幅凄凉情景。私刻撸挤终于泪流满面,心情激动,彻悟了人生真谛和处世之道。他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宽厚仁慈、乐于行善的人。他慷慨地捐赠一笔钱给他曾经拒绝捐助的慈善事业。他又赶紧买了一只特大的火鸡给办事员(他的外甥)鲍伯·克拉契,并且亲自参加他们的圣诞节家宴。他还决定给他增加薪水。

在这部小说里,狄更斯借助可爱的鬼魂来宣传他的思想,一再强调仁爱、宽恕、慈善、怜悯这些品德的重要,呼吁人们不要丧失“基督教的灵魂”,要求大家心中想到那些比自己低微的人们,他们是“一同向坟墓走去的旅伴”。可见狄更斯在这部小说里寓有他的;人生哲学和世界观,寓有他的处世之道和济世之方。美国传记作家艾德加·约翰逊也说过,这部小说“是一部拯救社会的半带严肃、半带滑稽的寓言”。

这种“圣诞节精神”,或者说“基督教精神”,早在1636年狄更斯的第一部作品《博兹特写集》的《圣诞晚餐》那一章之中便有所表现。1837年出版的《匹克威克外传》里和后来发表的其他圣诞故事里都有所显露。可以说,基督教精神和人道主义是狄更斯“一以贯之”的思想,而在《圣诞颂歌》这部小说之中表现最为集中,最为完整,最为具体和生动。

《圣诞颂歌》出版100多年来深受读者欢迎,不但在基督教国家里广为流传,而且译成了许多种文字。它已经成为人类文学宝库中不朽的瑰宝之一。

狄更斯自己也很喜欢他的《圣诞颂歌》,在他到各地旅行,朗读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常常挑选其中的片段,有声有色地当众表演,赢得热烈的掌声。后来英语国家的千千万万个家庭也把在圣诞节前夜朗读这部小说作为欢度节日的一项活动。这本书和这个在许多国家作为普天同庆的重要节日就从此紧密地联系起来。狄更斯甚至还被看做“圣诞老人”的同义语,也是因为这本书如此深入人心,以至圣诞节的节日气氛比过去更为热烈,圣诞节的精神也比过去更为发扬光大。

吴钧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圣诞颂歌/外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狄更斯
译者 吴钧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163448
开本 16开
页数 1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6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