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武林游侠传(红香雪)
内容
编辑推荐

杨大远,新锐武侠作家,新红学学者,畅销书作家,中央民族火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少喜读书,雅好刀剑,乐游山水,有林下之风。

《武林游侠传·红香雪》场面宏大,视接千载,驰骋时空,宛如好莱坞超级大片,缠绵悱恻的爱情,男欢女爱的纠缠;如花似玉的容颜,冰清玉洁的热;杨柳依依的惜别,姹紫嫣红的诗词,演绎了一场荡气回肠、余音绕梁的千古武侠绝唱;牵手红香,我心飞翔!

内容推荐

蝴蝶七侠和苏家兄妹在江南古渡口别后两年,郭疏影和江南雪带着苏小妹临别所赠的地图,去香雪海寻找五彩宝石。图谋黄袍加身的禁军指挥使鹤冲天觊觎香雪海宝石,便与工部尚书喜迁莺勾结在一起,联合开采香雪海宝石,引起时为御史台尚书的苏小妹的注意。同时,江湖各路侠客纷纷卷入夺宝之中。当火药引爆时,香雪海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惊天动地的场景:山体荡漾、雪崩爆发、猛兽袭击、地裂路沉、宝石吞人……

《武林游侠传·红香雪》对故事情节的描写更加细致,对人物性情的刻画更加精微,将人性之中的喜怒哀乐、欲孽贪婪作了精彩的白描和深刻的揭示。同时,对纯真的衷情、炽热的亲密、超逸的至爱,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和真诚的赞美。

花开红香,雪舞胭脂;杨柳春风,杏花二月;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让您在惊喜之中美不胜收,惊艳之里心旷神恰,度过愉快而幸福的悦读时光: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纤手翻红香,娇多爱靓妆。

《武林游侠传·红香雪》由杨大远编著。

试读章节

他们在香雪海的森林里走着。

他牵着她的手,脚下的雪有一尺深,林间飘着鹅毛大雪。

两年前的八月十六日,苏小妹从画舫飞起,留给他一个锦盒。两年后这个锦盒自动打开,里面是一张梅花刺绣的地图和一封信:

疏影哥哥案几:

见信如晤!

在两年后读到这封信,不知道哥哥是否还记得小妹?

地图是香雪海的地图。之所以叫香雪海,是因为这里有十里梅花,玉雪裹着梅花,梅花落在雪上,雪都是香的;远远望去,就像海一样。

我师傅说,当年女娲娘娘补天,剩下一块五彩石,扔在香雪海。不知过了几百世,五彩石变成了宝石。

据说,这些宝石可以延年益寿,使人青春永驻,还能增功祛寒。当年我师傅曾去寻找,但无缘得到,回来将香雪海绣成地图,交给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完成她的心愿。可是我父母、兄长管教甚严,我又是未出阁的女孩,也没有疏影哥哥那样的神功,所以一直未能成行。要是哥哥有兴趣,可以去香雪海找找,说不定哥哥与香雪海有缘。

若是找到了五彩石,可别忘了送我两颗哦。小妹在这里先谢了,也希望哥哥常记得我。

苏小妹亲笔

大宋熙宁五年八月十五日中秋圆月之夜书

那时候,杨胭脂已经怀孕七八个月,江南雪刚刚嫁来不久。

胭脂很贤惠,便劝郭疏影带着江南雪出去走走,权当去度蜜月;而且香雪海十里梅花,也是难得一见的人间美景。

他们在森林里走了几天,江南雪的兴致一直很高,她摘下一片结了冰的树叶子。

“这片冰叶好不好看?”江南雪手捧着冰叶给郭疏影看。

“好看,不过雪妹妹的手都冻红了。”

“要是能带回家贴在窗花上就好了。”江南雪蹲在雪地上,俯下身子,把冰叶放在雪棉上,一双晶莹的眼睛痴痴地看着。

“呵呵,回家让雕匠把你房间的窗花改成这个样子。”

“那太好了,窗花的外面嵌上水晶片儿,就更佳了。”江南雪回头看着郭疏影说。

郭疏影忙拉过她的双手,放在手心里搓着,口中呵着热气。

江南雪笑容嫣然,心里暖暖的。

眼看天色将黑,他俩快步踏雪。

两刻钟后,便到一棵大树下。

这棵大树枝叶繁茂如车盖,树下有一块地方没有停雪。

郭疏影把树根上的尘土吹净,让江南雪坐下,然后在她前面生了一堆火,又把周围的干柴树枝捡来。

江南雪在火堆旁边帮着吹火、加柴。

郭疏影拔出削铁如泥的蝴蝶剑,砍下几棵能做树权的树木,从中选了八个两尺高的树权;又把树权另一头削尖,插入土中一尺深,用石头围紧;再在树杈上架上横木,一个简易的休息之处就做好了。

江南雪目不转睛地看着,笑道:“疏影哥哥也会做这个?!”

郭疏影笑道:“我父亲会木工,我偷学了几招!”

江南雪笑道:“看上去很像一张床的。不会一躺上去,就散了架吧?”

“当然不会,很结实的,试试就知道了!”说着,郭疏影把胭脂收拾好的两床小棉被铺在上面。

江南雪爬了上去,摇了摇,没事,便安心地坐在上面。

郭疏影笑道:“怎么样?”  “还不错,就是有点冷!”

郭疏影便把那床小棉被盖在她腿上,又在木架另外三面各生了一堆火。

江南雪笑道:“现在不冷了,很舒服的,只是有点饿了!”

郭疏影便从包里拿出干牛肉和干点心,双手捧到江南雪面前,学着戏剧里的样子笑道:“夫人,请先用膳,小的这就给夫人去煮上好的雪儿茶!”

江南雪大笑,心想,看起来一本正经的郭疏影还挺滑稽的。

郭疏影施展轻功,飞上了大树的树尖,然后用唐玄宗天宝年间越窑生产的陶罐,收了满满的一罐雪。

下树之后,郭疏影从火堆里挑出几个燃得最透的炭火围在一起,将陶罐放在上面。

郭疏影说:“雪妹妹,煮雪儿茶,要用树尖上的雪,煮出的茶才好喝!”

“是不是因为树尖上的雪最干净呢?”

“嗯,不光干净,而且是最轻的雪,这样煮出的茶才轻浮好吃。”

“那在蝴蝶山庄吃的雪儿茶,也是树尖上的雪?”

“是,不过那雪儿是陈了好几年,才拿出来煮的。”

“难怪那个茶我喝着飘若神仙,不知道这里的新雪是个什么滋味儿!”

这时,陶罐里的雪已经化了。郭疏影把他妹妹郭飞燕摘的蝴蝶山今年早春产的嫩茶放人其中,一会儿就冒出了热气儿。

“闻到茶香了吗?”

江南雪吸了吸气,笑道:“嗯,好香啊!”

郭疏影笑道:“茶好了!”说着,倒了两杯,一杯端给江南雪。

江南雪轻品了一口,但觉唇齿留香,喉间轻舒无比,笑道:“我觉这茶比我们以前喝的要好很多。”

“我也觉着香些!”

“是因为香雪海的雪是香的吧?!”

“我想也是,到时候要带几罐香雪回家。”

喝完茶,天色已黑,江南雪躺在架上休息。郭疏影背靠着树干,坐在火堆旁,静静地看着夜色里的香雪海。

香雪海的雪似乎一刻也没有停下,雪花像柳絮一样飞着;而那种静谧,连雪花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到。

“上来一起睡吧,坐着怪冷的。”江南雪柔声说道。

郭疏影慢慢走过来,脱掉皮毛靴子,和衣钻进被子,被子里暖融融的。

江南雪面色红润,艳若桃花,上身只穿一件半松开了的红梅花儿抹胸,如雪似玉的美人肩露在被子口,修长纤细仿佛嫩玉般的美腿,婉转轻盈地曲在被子里。

清新的体香让他的心头有些痒痒的难耐,急忙凑近她如珍珠似的耳垂说:“雪妹妹,我想抱抱你。”说着,他的手不听话地伸了下去……

江南雪扑哧一笑,翻身过来,搂紧了他……

香雪海的雪花轻舞飞扬……四周的火堆燃烧得旺旺的……红红的火苗,哔哔啵啵……吱吱呀呀……仿佛为这对蜜月中的恋人燃“羞”着……P1-4

后记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

1

2011年1月,我回家过年,正逢江南大雪,到处粉妆玉砌。驻足雪地,遥望远山,皑皑白雪拥着杉树,连连绵绵,再怎么明眸善睐”,也总看不够。心想,太美了,何不写一个关于雪的武侠故事?

记得年幼时,总要隔夜在火堆里埋两个红薯。第二天大雪,一边提着小火箱,一边吃着香甜的红薯,和堂兄弟妹们,踏雪上学。那种行走在雪里软绵绵的感觉,太美妙了。

后来读中学,穿山越岭,鹅毛大雪,轻舞飞扬;步行林间,碎雪纷飞,遇到陡坡,或抓小树,或手牵手爬上去;下坡则直接滑雪而下。有时和堂兄弟妹去雪林深处逛逛,在被人遗忘的枯树上,采到好多好多憨厚饱满的可爱香菇和莹润如玉的粉嫩冬菇。回到家,爸爸很高兴,妈妈夸我们聪明。而用香菇炒腊肉,冬菇炖鸡汤,则是永远难忘的美味,现在只能咂咂嘴,回味回味。

那时候正热播金庸先生的《雪山飞狐》,同学们每晚都要去学校附近的一户人家家里看电视。喜欢胡斐和苗若兰牵手走在雪中的场景;喜欢片头曲“寒风啸啸,飞雪飘岭;长路漫漫,踏歌而行。回首望星辰,往事如烟云,惟有与你同行”的情景;喜欢“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让青春娇艳的花朵,绽开了深藏的红颜,飞去飞来的满天的飞絮,是幻想你的笑脸”的片尾歌。不过,每每看得入神之际,却停了电。主人不得不搬出手摇麻鱼机给电视机供电,摇得快,电量就大,屏幕也就变大;摇得慢,电量就小,屏幕也就变小,而我们的眼睛也随之睁大。我现在还记得热诚的主人干劲十足地摇麻鱼机的动作,尽管有些滑稽搞笑i但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看得津津有味。

《红香雪》便是这么来的,承载了小时候对于雪的纯真乐趣和青春美丽的幻想。她也是一本关于雪的武侠小说,天真烂漫、清纯温柔的主角江南雪,就是冰清玉洁之雪的化身。

2

文章如裙子,越短越好看。

我喜欢风景。

呵呵,我写了很多这样的短句,你就当裙子看好了。

从2000年出来行走江湖十余年,觉得中国最美的地方,并不在城市,而在不为人所知的山村。

这些山村仿佛陶渊明(365-427)笔下的桃花源,没有拆中取利的强拆,没有采里谋私的滥采;一切都是原生态的自然本色,一切符合“道法自然”①的中国道家哲学的自然主义。

自然是美的真谛,自然巧夺天工,自然是最美的灵魂。

忘了是哪一年的春天,我砍柴砍到一个溪水潭边。潭边红花娇艳似火,美鱼儿嬉游在清澈明亮的水间。当时渴得要命,立即趴在潭边,咕噜咕噜地猛喝了一阵水,起身抹了抹脸上的水,但见两边山上杂树生花,蝶舞蜂唱,蕨嫩草长。生机如此盎然,自然这样美妙,让我现在也忘不了那一刻场景。

夏初是江南山村的雨季。我喜欢坐在窗边,听夜雨打芭蕉的声音。灯光照着漆黑的窗外,从屋檐急垂而下的雨柱,击打着翠绿的芭蕉叶。每秒上百次的雨打芭蕉声传入窗内,仿佛听到了最真切的天籁之音。我也因此能理解一千一百多年前李商隐(813—858)写给他妻子王晏嫫“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境。

我无法忘记山村秋天金黄的阳光和似乎触手可及的天空,我穿梭在枝头挂满各种野果的山林里,那些黄亮熟透的野果是如何诱惑了我的双手,我甚至想飞起来。我也偶然瞥见水牛在黄毛衰草的田里回眸夕阳的情景,它看起来沧桑,但我觉得妩媚,我和它四目相对,体味生活的真谛在于遵从源于自然的内心感受。

《红香雪》里的“香雪村”就是中国美丽山村的缩影,她或是《桃花源记》里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的想象;或是历代文人墨客题咏“距花十里花已香,屋上一一浮花光。千枝百枝各成队,惹得游人步初碎”①的梅花遍地的苏州邓尉山“香雪海”②;或如3D电影大片《阿凡达》(Avatar)里的纳薇族人(Na’vi)生活的2154年时美景如梦似幻的潘多拉星球(Pandora)。

3

春节写作《红香雪》,每晚总要想好次日要写的大概情节才入睡。有时实在太困,想着想着就入了梦乡。第二天边在脑海里组织语言,边从键盘上唰唰地敲出文字。就这样专注地坚持着,一直不停地敲着敲着,敲到正月二十四日下午三点,终于写完了《红香雪》,而窗外的桃花也开了几朵。然后又从头到尾连续修改了四天。改完后,脑涨眼疲,奔向阳台,只见陌上一行梨花白,姹紫嫣红的是桃花。

遥想一千多年前大侠出身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③的吴越王钱谬(852—932)偶见陌上梨白桃红,花开正艳,想起回娘家省亲未归的戴妃,心中挂念不已,便握笔写信给妻子说: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这九字是说,路边的花儿开了,你可以慢慢回来了。再不回来,我等到花儿也谢了。还有一种解释是,现在陌上的花儿正开,你可以慢慢看着花回来,不要着急,我能等着你的。

钱镠如此柔情似水,这样爱意潺潺,戴妃岂能不感动而归?又岂能辜负了陌上花开的美好春光呢?

戴妃读了这九字信,珠泪涌出,纤手微颤,即飞驰回家。

一百多年后的1073年,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1037—1101)听到这个故事,提笔作《陌上花》三首: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似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辇来。

若为留得堂堂在,且更从教缓缓归。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我想苏轼对“缓缓”是心有戚戚,所以每一首都用了这两个字。这三首更添一层情愫和幽思,可以约二三知己,走在鲜花楚楚的陌上,轻歌浅唱:陌上花开蝴蝶飞……

苏轼的学生晁补之(1053—1110)读了这三首后,即和三首:

荆王梦罢已春归,陌上花随暮雨飞。

却唤江船人不识,杜秋红泪满罗衣。

归安城廓半楼台,曾是香尘扑面来。

不见当时翠辇女,今朝陌上又花开。

云母蛮笺作信来,佳人陌上看花回。

妾行不似东风急,为报花须缓缓开。

初见“曾是香尘扑面来”,即被吸引;读到“今朝陌上又花开”,情难自已;眼见“佳人陌上看花回”,惊艳无比;及至“为报花须缓缓开”,心已酥矣。真真是勾人情思的绝妙好诗。

七百多年后,王士祯(1634—1711)在《渔洋诗话》中激动地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又在《香祖笔记》里称赞说:“不过数言,而姿致无限!虽复文人操笔,无以过之!”

《红香雪》虽是《蝶恋花》的续集,但如陌上花开、缓缓归来,更加从容自如、风情万种。而情真意切、温柔缠绵,则更上一层楼。她的主要人物沿袭《蝶恋花》,但增加了新的角色,如鹤冲天、柳腰轻、安公子、诸葛靓;她的故事更集中,人物更细致,场景更精微,情节更生动;她的爱情力度也得到加强,更注重心理的白描。比起《蝶恋花》羞涩而含蓄、唯美而束缚的初恋来说,《红香雪》的情爱炽热而缠绵、奔放而自由。牵手红香,我心飞翔o

4

冰清玉洁的热恋,杨柳依依的惜别,这本书太有爱了!

细细读来,宛若一部情景入画的超萌武侠大片。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哟。

我接着说一些感慨。

关于读书的。

三年前,从视频里看到奥巴马(Barack Obama)以一句“HelloChicago你好,芝加哥”开始他当选美国总统的获胜演讲。当他说到“At a time when women’s voices weFe silenced and their hopes dismissed曾几何时,妇女没有发言权,她们的希望化作泡影”时;我心里有些感叹,想想过去几年中自己有好几件“希望化作泡影”的事情。之所以化作泡影,也许是因为我没有专注地遵从内心的感受。我不断地告诉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定要保持专注。所以在如白驹过隙的过去三年里,我写了几本书。这些书的文字,完全遵从内心的’感受:出于自然,追求清纯,把专注表现出来,记录下来。历史的,人生的,童真的,青春的,:陕乐的,幽默的,爱的,痛的,不管是稚嫩之声,还是天籁之音,我表达了真诚的感觉。

三年后,从新闻里看到奥巴马夫妇去年172万美元①的收入主要来自著书的版权收入。在过去近三年的任期中,奥巴马先生撰写了两本自传和一本小说《赞美你》。美国总统的年薪约为40万美元,那么奥巴马的版权收入大约在100万美元以上。而2009年奥巴马夫妇550万美元的收入,同样以卖书所得为主。这样的出书收入,中国最顶尖的畅销书作家也要表示“鸭梨”很大,因为中国最畅销的小说作家年版税大概只有200万人民币左右。

当然,美国图书市场很早就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机制成熟,虚构类(小说为主)图书一纸风行,洛阳纸贵。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阅读虚构类作品,阅读市场的成熟主要看虚构类市场份额的比重。相比我们的虚构类图书市场份额只占图书市场的5.71%,美国则高达41.70%,是最成熟的阅读市场。美国也超过其他老牌畅销书国家,法国为38.80%,英国为31.40%①。而畅销书、好莱坞大片、明星机制正是美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三把利剑。

图书市场如此天壤之别,不仅仅是好书不多和作品本身的问题,还是看书人太少的缘故。据4月21日公布的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0年中国18—70周岁的国民年平均阅读量为4.25本②,而法国人是20本,美国人是25本,日本人是40本,俄罗斯人是55本,以色列人是64本。现实是拎酒瓶的人太多,捧书本的人太少;宁愿游手好闲,也不愿静读一页书;读了十几年书的大学生③,很少能耐心地读完一本貌似与专业无关的经典图书。真让人感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很多人在麻将扑克、网络游戏中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而我们的古人则“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④。梁武帝萧衍(464—549)说:“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⑤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坚持每日读史十页,每天读《太平御览》三卷,还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阅读是内心的需求,古人几日不读书,便觉食之无味,面目可憎,说话都没意思。黄庭坚(1045—1105)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米芾(105l一1107)更说:“一日不读书,便觉思涩。”萧抡(?一1818)说得更妙:“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陆游(1125—1210)说得更牛:“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

古人不但爱看书,而且爱买书。许浑(约791一约858)在《寄殷尧藩》:“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杜苟鹤(846—004)在《书斋即事》说:“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当然,买书并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真正想要看书。

在国外,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生活方式。法国哲学家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说:“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说:“阅读是一种可以带来快乐的自然生活方式。”美国人随时随地读书,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俄罗斯人以喜爱读书闻名世界,阅读文化深深扎根于这个国家。地铁里、公交车、街道边、广场上、花园中、草地里、运河旁、海滩边、游船上到处可见聚精会神、埋头读书的人。俄罗斯人对文艺书籍情有独钟,在他们看来,读文艺书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俄罗斯女孩的包包里除了香水唇膏,就是文艺小说;八十岁老太太每天在家门前边晒太阳边捧着小说读。因此,俄罗斯人不无自豪地说:“读书是俄罗斯悠久的传统和民族习惯,是高尚的享受,是生活内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罗斯人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人。”

诚然,拿着低工资、勤劳忙碌的中国人哪有时间买书看书;高物价、高房价、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等“鸭梨”压得人们睁不开眼,哪里还有雅兴看书;就是想“文化”一点,也“文化”不起来。

古人“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生活方式,是一个逝去的美梦。红袖指妻子,添香指红袖翻书时透出的清香。因为一起读,所以一起翻书,而且两个人可以随时就书中某句讨论、交流心得,这叫“互动”。古人的书读得好,文章写得漂亮,大半也是红袖添香的功劳。但在现代社会,“红袖添香”的语境,已经失去了。不要说钢筋水泥代替了香木修竹,玻璃小窗终结了茜窗紫梦,单是有心情红袖添香的人就罕见了。通常是,一个看电视看到“谢谢观赏”还把遥控器按来按去,一个红警反恐网游三国杀到天亮还想魔兽一会。所以,现在很难写出像“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漂亮诗句。只能“庄生晓梦迷蝴蝶”,搞不清是自己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自己。道理很简单,红袖添香没了。

那种“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置席屋中间,坐卧群书内”、“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①的中国古典读书时代,已如黄鹤一去不复返了,浮躁已然是社会日渐普遍的心态,或许:

浮躁,是因为内心不安;宁静,是因为内心静谧。

敷衍,是因为内心乏真;专一,是因为内心专注。

慌张,是因为内心混乱;自如,是因为内心有余。

虚伪,是因为内心虚假;真诚,是因为内心真实。

复杂,是因为内心芜杂;清纯,是因为内心纯洁。

寂寞,是因为内心空虚;美丽,是因为内心自然。

5

《红香雪》中有位特别的人物叫诸葛靓。

你也许会惊呼诸葛亮(181—-234)怎么变成了漂亮美眉?确实,把这位聪明可爱的漂亮女侠取名叫“诸葛靓”,是源自诸葛亮之名。

诸葛亮在老百姓心中挥之不去,难以忘怀,是因汉朝人最重气节,最行道德②,而诸葛亮则是践行道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

其实,汉末三国不止诸葛亮是道德模范,更早的八俊八顾八极八厨⑧也是道德楷模,八俊里的李膺(110—169)就被称为“天下楷模李元礼”。

而被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155—220),也并.不是一个没有道德水准之人。手不释卷①的曹操极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从他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和“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②就可略知一二。

此外,像《三国演义》描写的王朗(?一228)③,被诸葛亮最给力的一骂“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皓首匹夫,苍髯老贼”④竟气死在马下。王朗之所以伤不起,因为他还是有一点道德的,心中羞愧交加,被骂死也是内心的道德羞耻感起了作用。

汉末魏晋之人的气节文章、道德风度,让人钦佩,“诸葛靓”算是一种历史记忆。少年时代读鲁迅先生(1881—19361)⑤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读之再三。因这篇美丽的文章,迷上了刘义庆(403-444)的《、世说新语》。这本记录魏晋名士风度的书,让我爱不释手。

下一部作品也将进军汉末,挥师三国,描眉两晋,粉黛六朝,风流王谢,烟雨楼台,乌衣巷口,朱雀桥边,精彩继续。

6

近读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想起陌上花开的美丽,蕨菜鲜嫩的美味,春水荡漾的美意,忽有所悟。

我要深深感谢我的妈妈刘桂艳。没有妈妈的精心照顾,我不会这么快写完《红香雪》。妈妈年迈,一个人在家,每次听到我的电话,特别开心。所以每个假期,我要在家多待几天,多陪妈妈聊聊天。因为要写作,做家务的时间少了。今年春节在家创造了我个人做饭史上的最低记录:只做了一次饭。而且这次做饭,还是因为妈妈要去小姨家做客,没法给我做,我才做的,况且妈妈还准备好了做菜的材料。然而妈妈只去了小半天,下午就急着赶回,担心我还没吃饭呢。

我要感谢我的哥哥杨大富。这次过年,照规矩,轮到我做年夜饭。前年是哥哥做的,但哥哥好像忘了。虽然他笑而不语,但我还是有些心虚,便说:“二十九晚上的年夜饭、祭祖、放烟花,哥哥来做;除夕晚上的我来做!”我家乡的风俗是半夜做年夜饭,半夜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睡得正香,半途醒来最困。往年我也做过年夜饭,眼睛困得睁不开,深以为苦。结果到了除夕晚上,我想偷懒,就央求道:“哥哥的菜做得好吃,我最爱吃,请哥哥继续做年夜饭吧!”确实,我哥哥的菜炒得很好吃,十余年来罕见的炒菜高手,不管是下里巴人的萝卜白菜,还是阳春白雪的山珍海味,什么菜经他一炒,必成美味佳肴。哥哥竟笑着答应了,我高兴得不得了,《小雅》中有云:“棠棣之华,鄂不桦桦。凡今之人,莫如兄弟。”①之后便和杨琛唱歌,她唱歌好听,上学期还在全县的歌唱比赛中获奖了;而且今年长高长大许多了,看电视也不像往年那样独霸遥控器。嫂子刘美红依旧勤快,收拾东西,忙个不停。

我要感谢我的姐姐杨春美。去年腊月,因为大雪,我在姐姐家停留了几天。姐姐给我倒茶、盛饭、烧水,周到细致,待弟极好。两位爷爷奶奶也很热情,奶奶亲自下厨做出可口的饭菜,令我难忘。两位外甥米杨斌、米杨琪十分可爱,我牵着他们的小手在雪地里玩耍,欢声笑语惹得雪花纷飞。这次来北京时,姐姐又到车站送我,眼神里充满了鼓励和期待,我心如《小明》所云:“念彼共人,啦啦怀顾。”①姐夫米华,风度慷慨,雅善言辞;豪爽善饮,谈笑风生;与之对饮,赏心乐事。

过年又见到久违的堂兄弟妹大平、大干、大向、大群、大葵、娟弟、永吉、良平、良才、杨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与诸位堂兄弟妹共坐一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②。

在我写这本书的日子里,大干哥和嫂子牛玉娟每晚都来聊聊。临来京前,心灵手巧的嫂子,还帮我缝了扣子。大干哥是打猎能手,十多年来,猎过野羊、野兔、野鹅、野鸡。几年前看到他家梁上挂着四五斤重的野山鸡,我差点垂涎三尺。他又是挖蕨毛狸的高手。蕨毛狸秋冬居山岭,春夏居幽谷,爪子善挖土,有如挖掘机。蕨毛狸潜伏在土中很深,很不容易挖出来,但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因为他挖得比蕨毛狸的爪子还要快。蕨毛狸以富含淀粉、高纤维素的蕨菜、嫩笋、香玉、甘薯、栗子、野葡萄、野猕猴桃为食,吃的都是野生的“富贵食”,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因此,蕨毛狸是真正的“山珍”。我也买了一个,让妈妈炖熟炒辣椒,香辣可口,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吃。

感谢刘光涛先生、李孟宇女士、刘光平先生、刘友生先生、刘业清、刘飞、刘清明。

感谢杨秋生先生、杨爱生先生、杨国生先生、杨田生先生、杨季生先生、杨华生先生、杨胖庭先生、杨业成先生、尹显庄先生。

感谢刘光达先生、刘安平先生、刘三清先生。

感谢刘时友先生,他的公司生产的野生天然茶很香,回味妙。

感谢高中好友周云平先生,每次相会,举杯趣谈,人生妙理,悠然得乐。

感谢山东师范大学吴秀霞书记、魏永生老师、颜春杰老师、王广振老师。

感谢山东师范大学的同窗们,感谢山东省委党校王颖博士;感谢经常一起研究炒菜做饭的汤小军先生;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曾磊先生;感谢宁波大学郑善庆博士;感谢中共中央党校王学斌博士。

感谢济南高新区教育局刘晓萱处长、张方华主任、张福临老师、邓瑞云老师。

感谢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同学戴蓉、于孟林、赵书山、梁旭、马海国、鲍字凯、刘华伟、.赵鑫华、刘金德、白永亮、牛传彪、李威、白运增、王少芳、达丽、张公政、赵曼、宋诚、史培寅、张晓辉、邓峥嵘、刘佳、冯月然、苏丰庆、李倩、王强、韩国朋友李昌宪同学。

感谢中央民族大学姜秀荣老师、唐莉老师、潘瑞国老师。

感谢中央民族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赵秀琴老师。

感谢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张俊豪老师。

感谢张晨怡老师,听她的课是一种享受,仿佛回到了讲论风生的宋代书院。6月之初,她说:“希望你以后能写出更多的好书。”

感谢程广中教授,记得前年中秋,先生雅兴,余能小饮,他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①。

感谢导师高翠莲教授三年来给我的教导和帮助,,她精心而细致的指导,提升了我的论文质量,在此衷心致谢,“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一。

我要感谢我的出版人薛丽仙编辑。书香悦读,做读者看着不累、快乐悦读的畅销好书是很多编辑的追求,。她对我说:“以后一定出一本特畅销图书!”她做的图书不但漂亮,而且好看,几乎很少有错别字,质量很高。她的封面设计不仅专业,而且精致细腻,彰显传统;优雅清新,颇有范儿。每次看到封面样稿,我都有惊喜的感觉。这次她很快就把《红香雪》的封面设计出来了,发过来一看,梅花盛开,好像闻到清香;仙鹤飞舞,仿佛心要飞翔。由于她出色生花的编辑才能和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红香雪》得以闪亮登场,魅丽亮相,让人耳目一新:妩媚多娇,令人惊艳万分。谢谢薛丽芳老师,谢谢发行王老师的热心帮助,同时向致力于中国文化建设的中国社会出版社致敬。

在此要感谢Partner、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李季檬MM,她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和动漫设计师。当我请她画《红香雪》的人物故事画时,她欣然应允说:“我呢,比较擅长画人物和道具场景。风景的画,说实在的,还比较欠火候~~没事的~~这样吧,你把人物设定先发给我,我好早一点给你备着。这东西是慢工夫,不大能一气呵成,所以我平常就得抓点紧。你就放心等吧,之后的交给我就行。”她这样热诚,让我感动。先前我比较喜欢周防、张萱的仕女画风和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希望《红香雪》的人物既具仕女画的柔美清逸,又有赵佶画的恬淡神怡。之后的交流中,觉得她对艺术的感悟力很强,见解敏锐而清新。没过几天,她就画了几个场景的人物。第一场江南雪的睫毛长长,超级萌;第三场的苏小妹和“腰轻姐姐”画得美若天仙,楚楚动人,太可爱了;第五场江南雪的长发如一川瀑布飘下,波浪起伏,好漂亮;第六场娇羞如胭脂的江南雪依依在气质沉吟、明净疏朗的郭疏影身前,伴着梅花漫天飞舞的唯美意境,郭疏影低眉的样子、江南雪的红颜、她秀发上簪着的那朵花儿,太浪漫了。第七场Kiss那张,江南雪的眼神,看得人心痛……寸寸柔肠,情字何解;盈盈粉泪,一点心碎……我觉得呢,我都情不自禁地喜欢上画中的人物了,想必读者也有同样的感受吧!

读者朋友,“江南雪·红香雪·苏小妹”最美。花开的时候最珍贵,花落了就心碎,错过了花期花怪谁,花需要你心仪,千万不要错过美好的陌上花期哦!

杨大远

2011年6月22日后记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武林游侠传(红香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大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36082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