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天学点博弈诡计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了博弈论中最典有实用价值的博弈模型,并紧密结合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经过由浅入深的分析,最后总结出最有利的策略与决定。本书通俗易懂,而又不乏深度,探讨了待人处世、理财投资、恋爱婚姻、参与竞争等方面的智慧,是现代人营造美好人生的必备参考书。

内容推荐

人生就像一个棋局,需要我们用心去破解。我们人生当中的每一个决定和策略,就如同在一张无形的棋盘上布上一个棋子。就在你出手的时候,精明的对手也在揣摩你的心思,于是在相互博弈中,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生棋局。人的一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组成,你和别人都在博弈中争取让自己夺得高分,你的每一步进退将决定人生的成败。所以,了解博弈论,对每一个现代人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录

第一章 博弈论:策略性的思维之道

 1.博弈让我们学会理性思考

 2.博弈是一种竞合智力游戏

 3.学习博弈论必备的常识

 4.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5.假设所有人都是理性的

 6.博弈就是教你学会策略思维

 7.博弈策略决定人生的成败

 8.博弈中的理性与多变的人性

第二章 囚徒困境:都是“聪明”惹的祸

 1.两个囚徒之间的“难题”

 2.看清真假“囚徒困境”

 3.既然要玩就要遵守规则

 4.必要时把对方“拉下水”

 5.瓦解囚徒困境的三大策略

 6.按优势策略的逻辑找出均衡

 7.判断自己最优策略的依据

第三章 纳什均衡: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1.纳什均衡理论的诞生

 2.情侣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3.独木桥思维与行业价格大战

 4.纳什均衡是一个策略组合

 5.在推理中你能走多远

 6.树立一个“不好惹”的形象

 7.必要时就要脚踩两只船

第四章 斗鸡博弈:两强相斗必有一伤

 1.斗鸡博弈:两“鸡”相斗必有一伤

 2.妥协也是一种明智的策略

 3.用震慑让对方主动退出争斗

 4.不要斗狠,该让步时就让步

 5.丢车保帅,以小搏大

 6.不要做“自杀式”的报复

 7.双赢是斗鸡博弈的最好结局

 8.比的就是谁更有威胁力

 9.“奉陪到底”的强硬策略

第五章 蜈蚣博弈:目标倒推思维

 1.蜈蚣博弈的悖论

 2.强盗分金博弈与倒推法

 3.向前展望,倒后推理

 4.眼光要长远,舍小利为大局

 5.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吗

 6.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目标

 7.“越早冒险越好”的博弈策略

第六章 猎鹿博弈:众人拾柴火焰高

 1.猎鹿博弈:合作让利益最大化

 2.落井下石与银行的困境

 3.到底怎样分配才算最公平

 4.怎样防止公地悲剧的上演

 5.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6.都是“精明”惹的祸

 7.别陷入“绝对公平”的陷阱

 8.建立有利的协调机制

第七章 枪手博弈:枪打出头鸟

 1.三个枪手决斗的生死博弈

 2.弱者或貌似弱者生存的最佳博弈策略

 3.打破常规,采取结盟策略

 4.化解僵局的明智选择

 5.历史上最著名的枪手博弈

第八章 信息博弈:信息决定谁精谁傻

 1.生活中的不对称信息博弈

 2.多掌握信息才不会当冤大头

 3.驴与老虎之间的信息博弈

 4.战争本质上就是信息战

 5.所罗门断案与信息甄别机制

 6.看清真假,别当糊涂虫

 7.信号传递与信息甄别

第九章 智猪博弈: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大猪与小猪之间的博弈

 2.团队建设中的“智猪博弈”

 3.后动也有优势策略

 4.让大小猪的收益达到平衡

 5.智猪博弈中的共同生存策略

 6.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7.别人那样做,我就这样做

第十章 脏脸博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1.脏脸博弈中的公共知识

 2.多人之间的“脏脸博弈”

 3.公共知识构成的条件

 4.帽子是红色的还是白色的

 5.别人的信封总是诱人的

 6.共同知识的作用机制

 7.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在说谎

第十一章 警匪博弈:不按常理出牌

 1.警察应该到哪里去抓匪徒

 2.电话中的混合策略博弈

 3.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4.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5.体育比赛中的随机性策略

 6.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促销战

 7.永远不要和概率过不去

 8.为何久赌不养家:赌徒谬误

第十二章 蛋糕博弈:覆水难收,见好就收

 1.蛋糕怎样分才最公平

 2.生活中讨价还价的技巧

 3.利用对手的弱点巧妙牟利

 4.该妥协时就不要再坚持

 5.抓住讨价还价的最佳时机

 6.“不同意就拉倒”的谈判策略

 7.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底牌

第十三章 威胁、承诺与惩罚:不战而屈人之兵

 1.威胁与承诺的适度原则

 2.如何在威胁与许诺之间选择

 3.威胁许诺与警告保证的差异

 4.边缘策略:把对方带到危险边缘

 5.设法增加威胁的可信度

 6.阻止对方的行动变得可信

第十四章 博弈论活学活用:学会选择,理性决策

 1.学会运用博弈解决实际问题

 2.为人处世中的博弈智慧

 3.灵活运用恋爱博弈智慧

 4.麦穗理论与伴侣选择智慧

 5.如何打破情侣博弈的困境

 6.人际交往中的重复博弈

 7.一根稻草也能压倒骆驼

 8.协和谬误与放弃的智慧

 9.活学活用投资的博傻规则

试读章节

3.学习博弈论必备的常识

博弈论研究的对象是理性的行动者或参与者如何选择策略或如何作出行动的决定。理性的人是对现实的人的基本假定,即假定参与者努力用自己的推理能力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理性的”与“道德的”不是一回事,理性的与道德的有时会发生冲突,但是理性的人不一定是不道德的。以下是博弈论的基本知识,了解这些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容易地学习博弈论。

第一、博弈涉及至少两个独立的博弈参与者

每个参与者通过采取行动。努力使自己的效用或利益最大化。但是,他的行动的好处或支付的获得取决于另外的参与者。“囚徒困境”是一个被广泛谈论和研究的博弈。两个共同作案偷窃的小偷被带进警察局单独关押,如果一方与警方合作。招认并供出自己与对方以前所做违法之事,而对方不招认。招认方将不受重刑,无罪释放,另一方则会被判重刑15年:如果双方都与警方合作共同招认,各被判刑10年;而如果双方均不承认有罪,因警察找不到其他证明他们以前违法的证据,则只能对他们的偷窃行为进行惩戒,各判刑1年。这两个小偷如何作出选择?在这个囚徒困境中,囚徒的最后结果——是当场释放还是被判刑(15年、10年、1年),不仅取决于该囚徒的决定,而且还取决于另外一个囚徒的决定。同样,在买卖的交换行为中。买东西的人要尽量以低的价格买到,但是他是否能买到取决于卖者是否能卖:卖东西的人尽量想以高的价格将东西卖出去,但如果价格太高,买者则不接受,因此卖东西的人能否将物品卖出去也取决于购买者。

第二、博弈涉及行动者存在着策略选择的可能,博弈论用策略空间来表示参与者可以选择的策略

囚徒困境中的小偷面临着“不招认”还是“招认”的选择。每个参与者从策略空间中选取他的策略,如果没有选择的可能,理性的人是无法作出计算的,对自己的目标也就无能为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经济。就是使得每个经济主体发挥其理性的作用,使之发挥主动性,而在计划经济下则没有可选择的余地。

第三、对于博弈参与者来说都存在着博弈结果

所谓结果是参与者最终对策略的选择造成的确定性的支付。赤壁一战,曹军大败,曹操落荒而逃,在选择是走通往华容道的小路,还是选择大路时,他面临着在两个策略之间进行选择。在这个博弈中,诸葛亮在“埋伏大路”与“埋伏通往华容道的小路”之间也进行选择,在这个博弈中,双方猜测对方的行为,看谁猜得准。博弈的最终结果是,诸葛亮派关羽埋伏在通往华容道的小路,而曹操选择走小路,被诸葛亮算中,这就是曹操与诸葛亮之间博弈的结果。

第四、博弈涉及均衡

均衡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那么什么是均衡,它的含义是什么?均衡即是平衡的意思,在经济学中,均衡的意思就是相关量处于稳定值。在供求关系中,如果在某一商品市场的某一价格下,想以此价格买此商品的人均能买到,而想卖的人均能将商品卖出去,此时我们就说,该商品的供求达到了均衡。此时的价格可称之为均衡价格,产量可称之为均衡产量。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析,那么什么是博弈论的均衡呢?所谓博弈均衡,它是一个稳定的博弈结果。均衡是博弈的一种结果,但不是说博弈的结果都能成为均衡。博弈的均衡是稳定的,因而是可以预测的。纳什均衡是一种最常见的均衡。它的含义是:在对方策略确定的情况下,每个参与者的策略是最好的,此时没有人愿意先改变或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在上面的“买与卖”的博弈中,卖出、买进是纳什均衡,这个博弈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现实中讨价还价后买卖能做成,因为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优选择。同时在“买与卖”博弈中,其均衡对双方来说是全局最优的。

第五、重要的均衡——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博弈分析中的重要概念。1950年,身为研究生的纳什写了一篇论文《论博弈的均衡问题》,该文只有短短一页纸,可就是这短短一页纸成了博弈论的经典文献。在这篇论文中,纳什给出了博弈均衡的定义,这样的均衡被人们称为纳什均衡。那么,什么是纳什均衡呢?简单说就是,一个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这样的一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也就是说,此时如果他改变策略,他的支付将会降低。在纳什均衡点上,每一个理性的参与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冲动。在囚徒困境中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点,即两个囚犯均选择“招认”,这是一个稳定的结果。有些博弈的纳什均衡点不止一个,如“夫妻博弈”中有两个纳什均衡点。小王和妻子商量晚上的活动,小王喜欢看拳击,而妻子喜欢欣赏歌剧。但两人都希望在一起度过夜晚,在这个“夫妻博弈”中有两个纳什均衡点:(歌剧,歌剧),(拳击,拳击)。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纳什均衡点的博弈中,其最稳定的结果难以预测。在“夫妻博弈”中,我们无法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一同欣赏歌剧还是一起去看拳击。

是不是所有的博弈均存在纳什均衡点呢?不一定存在纯策略的纳什均衡点。所谓纯策略是指参与者在他的策略空间中,选取唯一确定的策略。但至少存在一个混合策略均衡点,所谓混合策略是指参与者采取的不是唯一的确定的策略,而是其策略空间上的一种概率分布,这就是纳什于1950年证明了的纳什定理。

博弈专家们用通俗的话表达了纳什均衡含义:“给定你的策略,我的策略是最好的策略,给定我的策略,你的策略也是你最好的策略。这就是说,双方在对方的策略下,自己现有的策略是最好的策略。也就是说,此时双方在对方给定的策略下不愿意调整自己的策略。这里的策略包括混合策略。”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经济学的重要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有一句幽默的话:你可以将一只鹦鹉训练成经济学家,因为它所需要学习的只有两个词——供给与需求。博弈论专家坎多瑞引申说:“要成为现代经济学家,这只鹦鹉必须再多学一个词,这个词就是纳什均衡。”由此可见纳什均衡在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性。纳什均衡不仅对经济学意义重大,对其他社会科学的意义同样重大。

P9-12

序言

人生就像一个棋局,需要我们用心去破解。我们人生当中的每一个决定和策略,就如同在一张无形的棋盘上布上一个棋子。就在你出手的时候,精明的对手也在揣摩你的心思,于是在相互博弈中,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生棋局。人的一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组成,你和别人都在博弈中争取让自己夺得高分,你的每一步进退将决定人生的成败。所以,了解博弈论,对每一个现代人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与其他理论相比,博弈论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只有50多年的历史。博弈论的开创者是数学家冯·诺伊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两个人合作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是博弈论的开山之作,二人也就成了博弈论的开山鼻祖。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至今博弈论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简而言之,博弈论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科学。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任何行动的时候,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必须要考虑他的决策对其他人造成的影响,以及其他人的反应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通过选择最佳行动策略,来寻求收益的最大化。说得通俗一点,博弈玩的就是心眼,教你学会如何在博弈中使用心计而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博弈论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能够正确使用博弈论必能达到所要的效果,特别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对现代社会中的任何人而言,博弈论是一种工具,它与经济学中的其他理论一样,并没有为你的某个具体问题提供一个可以操作的具体答案或做法,仅仅是为你提供一种分析方法,摆明一个思路。它可以有助于你作出正确的决策,但绝不是给你一个现成的决策。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重要的是运用博弈的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当然,博弈论仅仅是分析工具中的其中一种,它不能完全代替其他分析工具。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需要你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作出自己正确的竞争策略,才会实现它的价值。

博弈论可以帮我们了解生活中的一切现象,进而为自己以后决策作为参考。比如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漂亮的女孩嫁给了“牛粪”,但是很多人总是不理解,这么漂亮的女孩,怎么竟嫁给“牛粪”呢?现在不妨用博弈论分析这种现象是偶然还是必然的结果。假设有三个人,A是一朵“鲜花”。B是一位“俊男”,C是一堆“牛粪”。现在是B和C同时在追A。而“俊男”B在追求“鲜花”A的同时,也有几个很不错的女孩子在追求他;但“牛粪”C由于相貌差,没有美女敢追。根据博弈论的基本原则,因为参加博弈的每一个人都是十分理性的,正是由于人的理性,选择的方案也当然是最有利于自己的。由于“牛粪”C没有人追自己,所以他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反倒可以全心全意地去追那朵“鲜花”A。追到了,他的人生目标也就实现了一半。当然,就算没有追到,他也没有什么损失。但“俊男”B可就不行,因为在他追“鲜花”A的时候,也有几个女孩在追他。所以,如果他追不到“鲜花”A,也就意味着“满盘皆输”,因为追他的几个靓妹也恐怕没有了。所以“俊男”B追“鲜花”A的风险要比“牛粪”C的风险大很多。也因此“牛粪”C在追“鲜花”A的过程中,在行动上就会更无后顾之忧,一往直前,如果追得到。则其受益将无穷的大。相反,“俊男”B在追“鲜花”A的过程中就没有“牛粪”C积极了。由于上面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鲜花”A心里的判断结果是:“牛粪”C更爱她。“牛粪”C能保证她终生幸福,因为他对自己死心塌地,丑点有什么关系,毕竟“俊男”B还是花花心肠不可靠。根据这种逻辑,“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现象就很自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这就是博弈论的神奇之处,它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策略思维。研究博弈论是数学家或者经济学家们的事情,拿来博弈论的成果为自己所用,为自己赢得竞争的胜利,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本书精选了博弈论中最具有实用价值的博弈模型,并紧密结合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经过由浅入深的分析,最后总结出最有利的策略与决定。本书通俗易懂,而又不乏深度,探讨了待人处世、理财投资、恋爱婚姻、参与竞争等方面的智慧,是现代人营造美好人生的必备参考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天学点博弈诡计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哲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408785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7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数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22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