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皇权的战争
内容
编辑推荐

解读精彩的皇权博弈,再现震撼人心的历史皇权斗争……

皇权至高无上,一朝问鼎皇权,家事国事天下事皆成一事,皇权战争精彩纷呈,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间,往往暗藏杀机。

本书揭开历史上皇室阴谋的神秘面纱,提示中国历史上真实的皇室。

内容推荐

对于权力之残忍,春秋时的范蠡有一句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正如马基雅维利所讲,“对于君主作恶比行善更有利”。拿破仑的密码塔列朗也曾说过:“与人为善便是恶,作恶多端才是善。”

“皇权战争”和“帝王术”是封建专制的本质和精华,它决定了王权对人权的任意侵犯,决定了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与奴性,因此,这也是我们中国人两千年来的大不幸。本书通过大量真实的历史案例来揭示帝王封建专制的本性,为人们认识历史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目录

第一章 秦朝

 一、秦始皇:血腥夺天下,专制治天下

 二、秦二世:杀尽兄弟得皇位

第二章 汉朝

 一、汉高祖:从无赖到天子

 二、文景之治:铁腕平定“七国之乱”

 三、汉武帝:开杀太子之母先河

 四、王莽“新朝”:要帝位不要亲情

 五、汉桓帝:铁血清洗外戚宦官

第三章 三国与两晋

 一、曹操:大奸方能大雄

 二、魏文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四、司马衷:白痴皇帝任人欺

 五、十六国:胜者王侯败者寇

第四章 南朝与北朝

 一、南宋:“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二、南齐:暴君家族,自相残杀

 三、南梁:侯景之乱灭皇族三代

 四、南陈:陈后主多情丢江山

 五、北朝:血雨腥风皇权路

第五章 隋朝

 一、隋文帝:心狠始有皇帝做

 二、隋炀帝:弑父夺母,杀兄抢班

 三、宇文化及:过把皇帝瘾就死

第六章 唐朝

 一、唐太宗:诛杀兄弟,逼父让位

 二、武则天:女皇帝,心更狠

 三、唐中宗:皇帝软弱,外戚专权

 四、唐明皇:铁腕复社稷,多情丢皇位

第七章 五代十国

 一、后梁朱温:被儿子亲手杀死

 一、南唐后主李煜:儿女情长,天子气短

第八章 宋朝

 一、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二、宋太宗:疑点重重的“兄终弟及”

 三、宋徽宗:多情天子,轻佻嫖客

第九章 元朝

 一、成吉思汗:世界上最强悍的统治者

 二、忽必烈:无毒不丈夫,守仁难称王

 三、元武宗:从亲兄弟手中抢走帝位

 四、元文宗:天无二日,谋杀皇兄

 五、元顺帝:迷女色乏权术,葬送大元天下

第十章 明朝

 一、朱元璋:杀人越多,龙椅越稳

 二、建文帝:实施仁政,四年垮台

 三、明成祖:多疑好杀,创大明盛世

 四、明宣宗:为保权柄,缸熏皇叔

 五、明英宗:政变杀弟,强抢龙椅

 六、嘉靖:皇帝不问政事,奸臣严嵩当道

 七、明熹宗:少年天子贪玩,魏忠贤做了“真皇帝”

第十一章 清朝

 一、顺治:权力让他“龙性难撄”

 二、康熙:铁腕皇帝,死因不明

 三、雍正:捷足先登,抢坐龙椅

 四、乾隆:强化皇权,大兴文字狱

 五、慈禧:从儿子手中抢权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秦朝

秦皇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建都咸阳,这个短命的朝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共历三帝:秦始皇病死(一说被害而死),秦二世胡亥自杀,秦三世子婴被杀。这似乎在冥冥之中,预示着中国的封建宫廷将充满血腥与暴力。

一、秦始皇:血腥夺天下,专制治天下

众所周知,秦始皇赢政用他的战争铁腕消灭了六国,将天下收于囊中。他做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在他以前,只有王、天子,没有“皇帝”,是秦始皇将“皇”、“帝”二字第一次结合为一个专有名词。皇帝代表国家最高元首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

秦始皇又规定,皇帝的命令称为诏书,并用一个特别的字作为自己的代名词,即不再称“我”而改称“朕”,并废除周王朝最得意的谥法制度。历代皇帝之间的区别以简单明了的数字作标准,如赢政大帝自己为秦王朝的创始皇帝,他的后裔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万世皇帝”。

尽管秦始皇深深懂得,打江山做皇帝的秘诀就是残暴加权谋,然而,他的继承人秦二世只片面学会了狮子般的残暴,却没有学会狐狸般的狡猾,于是,秦王朝只传到二世就宣告终结。

1.血溅宫廷,铁腕夺权

据史书记载,由于赢政登基时尚且年幼,秦王国的大权掌握在宰相吕不韦手中。秦始皇有两个父亲,一个是“仲父”吕不韦,另一个是王父子楚(秦庄襄王)。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以往来贩贱卖贵为业,家资千金,成为当时一大富户。吕不韦在政治上有着很大的野心,他看到了子楚的价值,认为是“奇货可居”,因此,他通过关系千方百计结识了子楚。子楚当时在赵国做人质,日子并不好过。

吕不韦有一个小妾赵姬(因她生在赵国的都城,所以历史上称她为赵姬),长得十分漂亮。一天,子楚和吕不韦对饮,子楚对赵姬一见钟情,心甚爱慕。酒至中巡,子楚起身为不韦祝酒,请不韦把赵姬送给他。吕不韦一听大怒,但一想到自己已为子楚倾家荡产,于是就勉强答应了。《史记》记载,“(赵姬)至大期时,生子政”。期,古音为ji,即一周年。就是说子楚娶了赵姬一年后,赵姬才生政。这样算来,赢政应是子楚所生。赢政开始姓赵,因为出生在赵国;又因为是生在正月,所以名字叫正,后来又改为政。等到回到了秦国,他才改成了国姓赢。关于秦始皇的长相,史学界有人说,我们现在看到的秦始皇像是根据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推演出来的,在司马迁《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秦始皇是“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郭沫若据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准就是马鞍鼻,挚鸟膺就是现代医学的“鸡胸”,豺声表明气管炎;其胸形、鼻形变异与气管炎常发显示他是个软骨病患者。不过,史学界大部分专家认为秦始皇是一个英武潇洒、相貌堂堂的人。

秦昭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也把子楚夫人及儿子政送归秦国。安国君即位1年后去世,谥号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号襄王。襄王母亲华阳王后封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为夏太后。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赐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但子楚在位时间也不长,仅3年便死去了。公元前247年,刚13岁的赢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因为年幼,政事便落入了吕不韦和赵太后之手。

赢政做了秦王之后,吕不韦不仅权势更大了,而且取得了“仲父”的称号,食封大邑万户,还拥有上万名家僮,财富巨万。同时,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他又召集很多的门客,让他们搜集史料,最后辑成了《吕氏春秋》。

赵太后在被吕不韦送给子楚之前和吕不韦很要好,现在虽然地位尊贵,但子楚已经死去,守寡时间一长,便和吕不韦又重新走到了一起。此时,秦始皇已经长大,吕不韦也害怕他和太后私通的事被发觉,引来杀身之祸,于是便给赵太后找了个替身,这就是嫪毐。

吕不韦让嫪毐阴上挂桐轮行走,故意让太后听见,以此引诱太后。太后听到后,果然想入非非。于是吕不韦就把嫪毐献给太后,并令人故意诬告嫪毐有罪,要受腐刑。太后就重金贿赂主刑的官吏,让他们不行腐刑,只是拔掉其须眉以充太监,于是嫪毐便得服侍太后了。太后与之私通后,非常喜欢他,不久就怀孕了,由于恐别人发觉,故谎称占卜结果当避出宫。于是就迁宫于雍。嫪毐跟其左右,赏赐非常丰厚,太后事无大小皆听嫪毐。嫪毐家僮千人,门人食客千余人。

这样,在秦始皇的身边有了两个对他政权构成威胁的人,一个是吕不韦,一个是嫪毐。

秦王26岁加冕,太后命令举行加冕典礼,赐文武百官畅饮5天。嫪毐和中夫颜泄相赌,发生争执,他对颜泄大声呵叱说:“我是当今国王的假父,你们这些穷小子怎么敢和我相抗衡?”颜泄向秦王告状,秦王政一听,怒火冲天。他悄悄地拿出兵符去召集岐山的军队来雍城。这时太后和嫪毐的两个死党听到秦王政召兵的消息,连忙跑到嫪毐府中报告。嫪毐这时酒已醒了,听到报告大吃一惊,连忙见太后说:“事已至此,除非在岐山的兵马到来之前,派所有的守宫士兵卒和手下从人攻打祈年宫,把秦王政杀掉,我们夫妻还有保全的可能。”

太后这时也没了主意,说:“就照你说的办吧。”

嫪毐写了一张国王御书,盖上王后的玉玺,把宫中的卫士、士兵、自己手下的人都召集齐了,时间已是第二天正午。正在这时,血气方刚的少年新君秦始皇,当机立断,派相国昌平君和昌文君率兵镇压。结果这次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嫪毐兵败被夷其三族;参与叛乱的主要头目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20余人皆一起枭首,并车裂其尸体示众。与嫪毐有牵连的舍人、官吏被削职压爵者4000多家,全流放到偏远的蜀地。赵太后和嫪毐生的两个私生子也被“囊扑”而死,即装在袋子里摔死。赵太后则被软禁起来,经过群臣的劝说,秦始皇亲自把母亲接回咸阳。

P1-3

序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其间出过大大小小的皇帝有好几百个。在不少封建皇帝的眼里,获取最高权力的真正目的并不是造福人民,而是可以为所欲为。因此,最高权力不过是最高欲望的满足。正是在这种贪婪欲望指使下,皇帝及其对手们为了追求最高权力,可以不顾父子之情、母子之恩、兄弟之义、朋友之谊而大开杀戒。弑父弑兄、屠杀功臣已成为他们打败敌手,爬上或坐稳皇帝宝座,获取最高权力的重要手段。

这些看不见的“战争”,正是获取“皇权”的全部奥秘。“皇权战争”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帝王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马基雅弗利,曾写过一本书叫《君主论》,这本书历来被所有想当皇帝的政客们视为“法宝”。《君主论》中说,对于想做或已经做了的君主,“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不管你采用什么手段,“都会被认为是光明的,而且会受到人们的称颂”。深谙此道的拿破仑就说:“群众只为胜利者欢呼,真理是强权者的宣言。”

可见,君主是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不择手段。诸如彻底屏弃道德,施展权术,甚至残暴狡诈、背信弃义,以至玩弄阴谋诡计,种种卑劣手段都无所不用其极。正如马克思所讲,“对于君主,作恶比行善更有利”,拿破仑的密友塔列郎也曾说过:“与人为善便是恶,作恶多端才是善。”

那么,作为君主,是不是就该做一个一味横征暴敛的“暴君”呢?

不是的,起码表面上不是。虽然每一个“有所作为”的君主,本质上都是暴君,但他们都有两副面孔,都知道必须用表面的“仁慈”来遮掩内心的残忍。因此,《君主论》中说,一个“聪明”的君主应该运用软硬兼施的统治方法,即暴力和欺骗、高压和怀柔、刽子手和牧师相结合的手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他说一个君主应该效法狮子和狐狸,“因为狮子不能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不能够抵御豺狼,因此一个君主必须是一个狐狸,以便认出那些陷阱,同时又是狮子,以便使豺狼恐惧”。

一个“聪明”的君主,不仅不必具备各种美德,因为美德对于君主来讲是极其有害的。但是,君主必须懂得表面上装成具备这些美德的样子,“要做到在人们看来是仁慈的、忠实的、合乎人情的、虔诚的与正直的,甚至,事实上也可以真这样做,但君一主一定要有这样一种思想准备,即一旦局势需要,就毫不迟疑地抛弃一切美德”。

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一位思想家说出了与他同样深刻的话来,他就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韩非的法家思想归根到底是一种“帝王术”。他指出:君主必须有一套权术,不能相信任何人,尤其是身边的大臣。他说:“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备内》),“万乘之患,大臣大重”(《孤愤》)。因此,君主必须用各种手段来考察周围的大臣是否忠诚。

中国历代帝王中,真正在历史上留下足迹、有所建树的,无一不是残忍无比、心狠手黑的“暴君”,他们真正得到了韩非“帝王术”的精髓: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暴君”,他读了韩非的书后,大受启发,遂灭六国,坑儒生,终定乾坤:再如历史上最被称道的“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其实他也是一个大大的“暴君”,他逼父亲,杀兄长,始得大唐江山;再说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武则天,按说女人该是心慈手软的,但武则天之残忍丝毫不亚于秦皇唐宗,她杀儿女、杀亲人、立酷刑,令天下男人都汗颜,都惊心;当然,还有汉高祖刘邦之杀韩信、朱元璋之诛杀功臣,等等,等等。然而,他们都成功了,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成功者。

但封建帝王恰恰又最喜欢用儒家的“德治”来装点门面,以欺骗老百姓,而暗地里真正为君主所采用的是法家的“暴政”,这就是我们常讲的“阳儒阴法”。这就是“帝王术”。

当然。也有些帝王一心想做“道德”皇帝,做“仁慈”君主,下不了狠心的,但结果是没有一个坐得住江山。最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傻帽国君”宋襄公。宋楚两国交战,他下令做了一面大旗,上书“仁义”二字,要用“仁义”去打败楚国的刀枪。当楚军渡河过来时,有人建议乘他们渡到一半,即给予迎头痛击。而宋襄公指着头上飘扬的大旗说:“你难道没见到旗上的‘仁义’二字吗?人家过河还没过完,咱们就打人家,这算什么‘仁义’之师呢?”等楚兵全部渡了河,又有人建议乘楚军还没布好阵势就发起冲锋,宋襄公又瞪着眼睛大骂道: “人家还没布好阵就去攻打,这算仁义吗?”结果可想而知,宋军大败,那面“仁义”大旗,早已无影无踪。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只能给人留下历史的笑柄。再说,历史上那些断送祖宗江山的皇帝,大多都是些“性情中人”。比如楚汉相争的项羽、北宋的徽钦二宗、南陈的陈后主、北朝的齐后主、南唐的李后主等等,“)L-k-情长,英雄气短”,一腔妇人之仁,满腹优柔寡断,不亡江山,才是怪事。

“皇权战争”和“帝王术”是封建专制的本质和精华,它决定了王权对人权的任意侵犯,决定了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与奴性,因此,这也是我们中国人两千年来的大不幸。本书通过大量真实的历史案例来揭示帝王封建专制的本性,为人们认识历史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吴光远

2009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皇权的战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光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01317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4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2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1: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