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大明王朝
内容
编辑推荐

朱元璋,出身最低微的皇帝,天性最仁慈的皇帝,被误解最深的皇帝。全新视角看历史,不以偏见对古人。老牌畅销书作家以笔名董永推出新作,让您耳目一新!

作者用第一人称,对朱元璋的人生智慧和治国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再现历史真实,同时注意研究和展示这位皇帝的灵魂真实。

内容推荐

作者用第一人称,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人生智慧和治国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再现历史真实,同时注意研究和展示这位皇帝的灵魂真实。作者认为,朱元璋是出身最低微的皇帝,是天性最仁慈的皇帝,是被后人误解最深的皇帝。全新视角看历史,不以偏见对古人,你会发现,几百年前发生的事情和今天的事情,在人性层面上,居然很像很像。你还会发现,几百年前的皇帝和今天的我们,在心理距离上,原来很近很近。

目录

第一章 我的性命

第二章 我的权力

第三章 我的天下

大明王朝史料集锦

后记

试读章节

今年,是我建元洪武的第二年了。

我望着这些白纸黑字,心里涌起一阵困惑,写书的人,下笔时,写的是真话还是谎言呢?是真话又怎么样?是谎言又怎么样?我应不应该相信?相信了怎么样,不相信又怎么样?

是夜,东南方有大星,初见时,其色如火,片刻,色变白,长丈余,光芒四放,并且飞动,越飞越高,消失于天际。

这是我亲眼看见的。

我还是睡在硕妃那里,还是天色没黑下来就被她拉上床,她骑在我身上,给我按肩摩背,她阴下的茸毛擦着我的皮肤,痒痒的,使我勃然性起,好像力大如牛,但是很快就收了场,沉沉睡去。一觉醒来,觉得有些闷,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披衣起床,散步庭院,偶然一抬头,就看见了如此奇妙的星象。

早朝时,我特意问过星官,他了无所见。

也许他们看见了,但是不敢说出来。

星象显示天意,天意影响朝政,历朝历代,因为怪异星象而掉脑袋的,常常首先就是星官,他们不能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

我更愿意相信,只有我一个人看见。

这是上天对我的启示。

启示了什么呢?

我不知道,也不能去问别人。

东方为木,南方为火,东南方起大星,是不是木生火旺的意思?我的姓氏为朱,是红的意思,红是火的颜色。这些知识,从前刘伯温对我讲过。我依此判断,觉得这奇妙的星象是吉祥的,是上天特意对我说的话,我不会对任何人讲出来,但是我要做一件什么事,感谢上天。

恰好,杨宪上奏,要兴办学校。

他陈说了许多利害,我只取其中两条,育人材,正风俗。这是国运昌盛的根本啊。以前,我设有国子监,算是高等学府,分为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共六个班,只有官吏子弟才有可能来做监生。我准其所奏,当即下诏,令各府州县拨银两设立学校,招收百姓子弟读书。

我让杨宪主理此事,正是顺理成章。

他动手很快,从国子监选派三百六十名品学兼优者到各地学校担任教职,并且增设官员专管,各府设教授一人,州设学政一人,县设教谕一人。师生月供食米,每人六斗。初入学者为附生,通过考试的秀才,可以参加科举。

事情办得有条有理,杨宪果然有些才能。

我做了感谢上天的事,也看准了执掌相权的人。

刘伯温曾经说他心胸不够宽大,这一点我格外留意就是了,人无完人。要想十全十美,这件事一百年也办不成啊。我看准杨宪,还有一个原因,那一次,李善长曾经提到让他去主持建设中都,说明他在中书省与当道的淮人相处有方,因此淮人势力至少并不十分反对他这个山西人。这是很重要的,我想,刘伯温之所以不肯当丞相,主要是因为不敢骑到势力庞大的淮人头上去。

易相,可以说是开国后我要办的最大的一件事。

虽然有机缘巧合,我还是如履薄冰。

我还要考虑到边防,自从开国以来,战事一直未停,在北方,小股元军来犯大同,被李文忠击退,大将军徐达拿下了庆阳,副将常遇春刚刚攻下开平,占据开平的元顺帝带着残部向元朝上都——远离中原的和林城逃走。

几天后,有报,常遇春卒于军中。

他这一仗大获全胜,占领开平后,又追击元军数百里,俘获了元朝一名宗王和一名平章——那是丞相级的大官;还有将士一万人,车一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其余人口和财物不计其数。他已经是在得胜还朝的路上,却不幸暴疾而卒,年仅四十岁。

他是怀远人,相貌奇伟,力量过人,猿臂熊腰,刀枪骑射,无一不精。没遇到我时,他当过盗贼,一次事发,被官府追捕,困卧山间,做了一个梦,见有神人,金甲金盾,从天而降,喊他快起来,拜见主君。我这时正好带着人马走过,惊醒了他,他睁开眼睛就看见了我,蒙蒙咙咙地,伏在路边磕头。我对他这个梦似信非信,让他做了军中先锋。几场仗打下来,发现他果然勇猛。以后这许多年里他立下的战功数不胜数,仅次于大将军徐达。

他帮我打下了江山,还没有分享这江山的好处。

我下诏,赐葬常遇春于钟山。

我十分哀痛,亲自出奠,赐明器九十件随葬墓中,追封他为开平王,配享太庙。其子常茂,我当然会格外关照。

十几天,茶饭无味,我知道不是御厨的错。

莫名其妙地,我忽然又想起古书《淮南子》里面的那句话:“夫性命者,与形俱出其宗,形备而性命成,性命成而好憎生矣。”我读过的书不多,但是我都记得住。性命没了,形也就散了,什么好啊憎啊的,也就消失了吧?

人生苦短,命运无常。

我这个皇帝,又何尝不是血肉之躯!

朝中大臣,特别是老臣们,也许是和我一样的心情。

对易相来说,这是最好的时机。

现在,我更加相信常遇春做过的那个有金甲金盾神人的梦是真的,而且确有灵异,他和我缘分很深。你看,他人已经走了,还在帮助我渡过难关,使我的易相之事冲破障碍,能够意外顺利地进行。

李善长一直与常遇春私交甚好,这几日,不胜哀痛,病了。我一面诏太医为他诊治,一面开始了易相的第一步,诏命杨宪进为左丞相。我的理由是,李善长年老病弱,右丞相大将军徐达常年征战在外,没有了副将常遇春,他的军务会更加繁忙,难以顾及朝廷的事。

元朝是以右为大的,我大明朝,以左为大。左丞相,就是第一丞相,右丞相是左丞相的副手。

接连数日,有十几个人来见我,诋毁杨宪。

都是说杨宪有为相之才,无为相之德。

这好像跟刘伯温的看法差不多,当然,我并不怀疑他们是受刘伯温指使。他们大都是淮人势力的人,除了汪广洋。

汪广洋说,或许杨宪还不错,可是跟徐达相比,就差远了。

P26-28

后记

我跟一个皇帝戏的剧组拍过电视剧,饰皇帝的演员,很哥们。他说演戏,演皇帝或者演乞丐,都是好玩。

好玩就对了,看戏的人,要的还不是一个好玩。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史上那么多朝代的那么多皇帝,近几年一窝蜂地复活在我们的电影和电视剧还有电脑里,他们真聪明,联合起来,利用最先进的传媒,轻而易举,在精神上复辟了帝制,他们更好玩。

他们从来没有真正退出我们的精神舞台。

我们头顶上的皇帝,不是一个,也不是许多个,而是云层似的一种笼罩。百年以来,我们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驱散这个云层,结果却只是更加有力地证明了这个云层的存在。

原来,我们的价值观念早已被锁定。

原来,我们的思维方式早已被编程。

这样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臣民人格。我们能不能用皇帝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取代臣民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当然,你不会真的就有了皇帝的权力和待遇,但是你会体验到一种人性的自由和尊严。可以视为一个精神游戏,建立现代人格的丰富资源,其实就在历代皇帝那里。

这也许是我们的精神进入现代化的不二法门。

有些黑色幽默,并不容易做到。你看近年来有多少关于皇帝的文艺作品,怕是数都数不清,都没想到,写皇帝可以用第一人称。

从人格上看,现代公民与古代皇帝是一回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大皇帝之一,他以贫苦出身,打了天下,他的大明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辉煌的朝代之一。写朱元璋,我心存敬畏,我相信朱元璋在天有灵。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圣人也承认鬼神的存在,待之以礼,不去骚扰。我德薄学浅,做不到像圣人那样,居然如此冒失地骚扰了这位大皇帝,心想他会当是好玩,不怪罪我。

我的意思是说,建立现代人格是一个人在精神上完善自我的过程,与妄自尊大、无视神明、戏弄历史不是一回事。几年前在北京故宫旅游,看见人们排着长队,等待穿上皇帝的龙袍拍一张照片,我不但没想着要试一把,我还觉得那是很不妥很不妥的。

别碰皇帝的衣裳,拿来皇帝的人格。

世界上的人格只有两种,不是皇帝的,就是臣民的。在任何一个社会,如果多数人的人格是皇帝的,那就是一个精神现代化的社会;如果多数人的人格是臣民的,那就不是一个精神现代化的社会。当然,无论是皇帝的人格还是臣民的人格,都自有其不完美的地方,就像现代化的社会也并不是完美的社会。

用第一人称写朱元璋,算是一种尝试。我在试着寻找皇帝人格的感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就是完全不同于臣民人格的感觉。

董永

2009年3月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大明王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41920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2
出版地 湖南
249
17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