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书情书色(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何为书话,盲人人殊,且不去管它。我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顺从自己的兴趣,东采西撷,忽中忽外,有人有己,亦正亦邪,试图编织出一点小趣味,疏远些这个商歌猛进的大时代。这个时代真的很大,也很科技,很冷峻,我的这些零散文字,不过是供爱书人烤火暖手的一星炭火而已。

内容推荐

辑一

一西人爱书成痴,有钱必买书,竟至倾家荡产,无奈将自己的部分藏书送去拍卖。他去现场观战,坐立不安,心如刀绞,半路上溜了出去。一会儿,拍卖会场杀出一新买主,勇猛竞价,每本书都志在必得,满场惊愕。此新买主不是别人,正是那书痴……

辑二

在爱书的大主教理查德·伯利的笔下,书籍是无私形象的化身,慷慨又开明:书籍是没有教鞭和戒尺的教师,不温不火,不求物质的报酬;你拜访他时他不会睡着,询问他时他不会退缩,犯错误时他不会责骂……

辑三

中国旧书业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之说,所售书籍并不明码标价,交易时书贾“漫天要价”,买书者“就地还钱”,端赖双方以眼力和心力相拼。其实书店对每种书已估价在先,既不能明标,遂发明出一种“暗码”……

辑四

美国作家茱迪·布鲁姆的校园小说《永远》一九七五年出版后,因书中的性描写屡遭各地中学抵制,许多学校和家长要求将此书放在“限制阅读”书架上,或放在“家长特许阅读区”中,甚至干脆清理出图书馆……

目录

小序

辑一

辑二

辑三

辑四

试读章节

一五○

爱书人阵营中,或许可以区分出两种人,一是书迷,一是书痴。书迷有满腔的爱书热情,他们搜藏书籍是为了在书中获得知识与智慧。书痴常常会成为藏书家,他们把搜书、藏书当作事业,终身追求,心无旁骛。当然,书迷常常会发展成书痴,正像写《嗜书瘾君子》的汤姆·罗勃所说:满腔的书之爱一旦乱了方寸,自然而然就演化为书痴;“那些人会不断聚积书本,或许也都曾在心中盘算着有朝一日可以拿出来展读,结果呢?聚积书本的目的越来越像只是存心把它们堆起来似的。他们放任心中那股对书本、对阅读的情愫无边无际蔓生滋长,直到这份渴望只能藉由坐拥书城方可稍稍平息。他们的藏书最终只好以量取胜。眼里只有数量,容不下其他了”。

一五一

陈建铭翻译的《嗜书瘾君子》是一本很好玩的书,其中对“藏书家”一类人定位甚严,堪供那些有了几千册书就自封为“藏书家”的人揽镜自照。作者汤姆·罗勃说:“可不是随随便便哪块料都够资格藏书。得饱腹诗书、机关算尽,还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除了具备融会贯通伊斯坦布尔市场里锱铢必较的绝妙技巧与专业领域高深学问的本事,为了将某部好书据为已有,随时还得有节衣缩食、慷慨就义的心理准备;一旦锁定了一本书,还要能够一掷千金面不改色,然后将它与先前的战利品供在一块儿,浸淫其中乐不可支。……藏书家怎么看都比寻常嗜书瘾君子高明,他们是书籍世界的翩翩贵族,地位不容置疑。”

一五二

书以稀奇为贵。嗜书瘾君子为了自重其书,往往人为削减某种书的存世数量。汤姆·罗勃曾提到,有一位道格拉斯上尉,一口气买下几百本《幽默旨要》,为了让自己喜欢的这本书升值,他留出三本自藏,其他的就生了一把火全烧个精光。从此他就专等这本书的价格节节高升了。另有一位编年史家也干过一桩惊人之举:他把印制自己著作《访书十日谈》木刻插图的版片悉数烧毁,让世人从此翻印无门。

一五三

北京旧书肆主人曾经有过北方人代替南方人的变迁,不过,北方书商在一些学人眼中的印象似乎并不怎么好。商鸿逵在《北平旧书肆》一文中就发过这样的牢骚。他认为南方书商多因进京会试、金榜无名而流落北京,其他生意不会做,只好卖书,是“由儒而贾”,难免带点“酸狂气”,自然不善奉承。偏巧一般买书的达官贵人喜好奉承,北方书商便大得手,主顾一到,装烟倒茶,躬出揖入,一味周旋。“就我所知,”商教授写道,“某书肆主人背包袱时,每串大宅第,常当人面从袋中取食黄粮窝,询以故,则诉曰:‘卖书能有多大赚头?不得不吃这个!’如是,人怜其苦,便不与他争值了。这套把戏,酸狂举子怎么能扮得来!”他一定是吃过北方书商的苦头,竟然把他们的负苦耐劳、周到服务都当成纯粹的生意经了。

一五四

藏书家周越然曾有三次亡书之痛。二十岁时,他的书已经可以填满一小书橱。二十一岁时,他去某小镇教英语,就把大部分藏书带了去,不料放假归家时,留在学校的书都被偷走了。第二次亡书,是在一九一一年。那时他在安徽某学校做教务主任,三百多册中西书籍又在暑假里全被学生偷走。最惨烈的亡书是在一九三二年上海“一·二八”事变中,他在闸北天通庵路的言言斋藏书被日本炮火击中,几个房屋的书籍均化灰烬,计有中文书籍一百六七十箱,西文书三五千种,其中五十余种是绝版书或稀见书。

一五五  网友“淮茗”写《线装书的故事》,提到他同学老谢很喜欢线装书,一年寒假坐火车回广东,路上读的也是线装;“看了一会儿,就到邻座和别人打牌去了。不料等他回来拿起书后,却惊讶地发现,书竟然被人撕去了几页。他问了一声,这是谁撕的?对面一个小伙子满不在乎地说,是我,我刚才上厕所没有纸,看到你带了一本卫生纸,就用了几张。自己心爱的线装书竟然被别人当作手纸,老谢实在是愤怒。同行的老乡七嘴八舌地说明那是一部十分珍贵的古书,能值很多钱,那小伙子当时就吓傻了,连连道歉,就差跪下来求饶了。”淮茗说自己一想起这个线装书的故事,就“生出一种莫名的厚重感和沧桑感”。

一五六

据“忆王孙”《网上书友逸事》帖,网友“格林尼治时间”曾就眼下研究生及导师学术水平之低发过一通感慨,堪称妙而可言:“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研究,就像渔民捕鱼。有的导师,自己从来就没有下海,只在小鱼塘里摸鱼,结果也只会教学生摸鱼。还有些教师是编织渔网的专家但很少出海,对海上的情况茫然不知,却要指导学生海上捕捞,结果也可想而知。如今的学术界,有经验的老渔民越来越少,而近海过度捕捞,渔业资源匮乏,结果,许多时候,捞上来一堆垃圾,也当作成果。如果不新辟渔区,不改进捕捞工具,照近年渔民数量的成倍增长,捞上的垃圾会只会越来越多。而它们经过包装,大都会堂而皇之地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几年之后,这些新渔民就成了老师傅,也要带徒弟了。”P86-90

序言

二○○五岁杪开始写“准笔记体”的书话短章,拉拉杂杂,一写三年多,如今竟然可以出一本小册子了。何为书话,言人人殊,且不去管它。我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顺从自己的兴趣,东采西撷,忽中忽外,有人有己,亦正亦邪,试图编织出一点小趣味,疏远些这个高歌猛进的大时代。这个时代真的很大,也很科技,很冷峻,我的这些零散文字,不过是供爱书人烤火暖手的一星炭火而已。蒙止庵、小洲、世文诸兄关照,愿意把这一捧文字碎片印出来,我只有感激不尽。

有两位女士对这本书有直接的贡献。一位是专栏的责任编辑陈溶冰:她不允许我半路退却,每逢稿子青黄不接时,她的短信就呼啸而至,内容永远是一句话:“该色了!”另一位是我太太:她不分黑白,总莫名其妙冒出一句指示:“书情书色!多写几个。”没有她们威逼利诱,“情色”早四大皆空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漫画家王建明。他给我的“情色”配图近七百幅了,却依然能画出妙趣横生的插图,让我惊叹复惊喜。因体例所限,书中只能收入十余幅,憾憾。

今年一月六日,我在博客上贴出《二○○九的第一缕“情色”》,香港的辜剑兄留言:“新年多猎色,何日是尽头?”我回以四句打油:“误登情色车,迢遥无尽头。写满一千则,粪土万户侯。”如果真的写满一千则,或许能再出一本《书情书色续编》吧。是为序。

胡洪侠

二○○九年一月九日,深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书情书色(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洪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66166
开本 32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36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2
13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