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科书中,他是《四库全书》的总纂;文学史中,他是《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热门影视剧中,他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主角……
他聪慧、乐观。
他是大才子,号称无书不读,有着过目不忘的超常记忆力,勤于考证,严谨踏实。他位高权重,但亲民爱民。他博览群书,擅长阳春白雪,却不鄙夷下里巴人。他喜欢和人聊天,记录风土人情、奇闻轶事,尤其是狐鬼精怪的故事。
他懂得顺应天时,随遇而安,不做无谓的牺牲,这也是他数十年纵横宦海的不二法门。
……
这就是纪晓岚,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在那个人心不古的时代,人也不再单纯,活着很艰难,想要有尊严地活着就更难。让我来告诉你,他是如何玩转所有的规则和潜规则,如何轻巧地玩死坏人,如何做一个能与坏人斗智斗勇的好人……
到了清朝,人心不古,朝廷又不断变心。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愤青是这样,强大是这样,“清代第一才子”也是这样。
我行走于庙堂和江湖,天天与坏人打交道,如果我不比他们更奸诈,那早被他们吃掉了!我能笑到最后,这个事实充分证明:我比坏人更坏。
让我来告诉你,我是如何玩转所有的规则和潜规则,如何轻巧地玩死他们,如何做一个能与坏人斗智斗勇的好人……
我是火精,猴精,还是蟒精?
雍正二年(1724),甲辰(辰龙巳蛇,我是一条小青龙)六月十五日午时(双子座),我出生在直隶河间府献县崔庄。
我的出生,改写了河间府以盛产太监闻名于世的耻辱历史。
过往的名人只是传说,而我是传奇。
据说,我出生时,天空北方,一片祥云,祥云一片,渐渐由远及近,飘到我家屋后,幻化成一个字:帅!
关于我的来历,有众多人研究,还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主要有三种理论:
一是火精转世说。
据某著名杂志报道,我出生那天,有人看见河间府献县居民敲锣打鼓,不是在庆祝什么,而是在驱赶火精。哪知火精仓皇逃窜之际,无意中闯入崔庄的纪氏宅府。大家急忙一拥而上,来寻找火精的踪迹。正在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接生婆带着一队身手敏捷的助产士,托着我从我妈房中走出,那火精就是我!
二是猴精转世说。
理由是我平生从不吃谷类,而且特别喜欢吃板栗、松子、榛子之类的坚果,还喜欢吃大枣、雪梨等果品。生性好动,从小没有一刻是消停的。
据说在我出生那天,祖父纪天申在书房看书,中午时分,他躺在一张摇椅上,看看书,忽然睡着了……朦胧中,他看到从窗户钻进一只猴子。
只见它进来抓起桌上的雪梨就吃,吃完就跳到书橱旁边,把那些书从里面全拿出来,看一下便扔到地上。不一会儿,书房里就乱七八糟,满地是书。
这时,猴子见祖父手里还拿着~本书,就跳过来要抢……祖父一急,猛然惊醒。手里的书,已经掉到了地上。
这时,我父亲纪容舒房里的一名侍女走进书房报喜:“恭喜老太爷,午时一刻,三老爷房中的张夫人,添了一位小少爷。”
三是蟒精转世说。
依据是纪府附近宅地中的大蟒,自我出生后就不见了。
你看,我生来就和精怪有缘,这让我对这些故事很感兴趣,这也注定我后来要写一本关于精怪狐仙的书了。
所以在若干年后我的《阅微草堂笔记·杏花精》中,我也曾为“精”正名:“‘精’‘魅’不同。山魈厉鬼,依草附木而为祟,是之谓魅。老树干年,英华内聚,积久而成形,如道家之结圣胎,是之谓精。魅为人害,精则不为人害也。”说白了就是害人的是“魅”,都是山魈恶鬼附着在花草树木身上,幻化而成的;而“精”则是千年老树吸天地精华,聚日月灵气而成人形,就像道士经过长期修炼,身为男人而怀孕一样。最最重要的是,“魅”害人,而“精”不害人。
人出名之后,就有人研究我的出身来历、家庭背景、亲人朋友。没办法,公众关注嘛。学子们想知道,怎样的风水有利于早早高中,父母们想知道,怎样的环境有利于优生优育。
其实父母对我的期望并不太高。
母亲跟我讲了她和父亲在我出生之前的_段对话。
母亲:“这孩子不知会长得像谁?聪不聪明?”
父亲:“我希望他是个正直、快乐、有个性的人,相貌并不重要,如果实在要选择,我宁愿他丑得别致,也不愿他美得雷同。”
这是在我青春期时母亲跟我说的,我不知道这是真实的,还是她为了安慰我杜撰的。
不过,虽然我长得不出众,但是聪明还是非常聪明的。
接下来我就讲讲我小时候的事。 我四五岁时,是有特异功能的。有一次,时候已晚,到吹灯睡觉的时间了,可是我从同学那里借来的第二天就要还的小人书还没看完呢,惦记着这事儿,我可睡不好,今日事今日毕!
我拿着书藏到了被窝里,想等母亲睡了我再接着读。被窝里黑咕隆咚,我却看见小人书上的“三国演义”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我高兴啊,不用点蜡烛也能读书啊。
虽然我们那时资源还很丰富,但是我已经懂得要珍惜,我就是“地球一小时”的节能环保宗旨的鼻祖啊。
我把这个大发现告诉了父母,他们竟然不相信,还说我胡言乱语。大人都是这样吗?一点想象力也没有,拒绝接受新事物。
只有我最好的朋友,也就是我的同父异母的大哥——纪晴湖,相信我,因为我们验证过。他给我在黑暗中看他写的对子,我都读出来了!
可是到了七八岁时,我就看不太清了,只是半夜惊醒时偶尔能看见,十六七岁以后有时能看见,但瞬间就会消失。这可不是人人都有的能力,因此我后来把它记录在了《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中。
这些可都不是我吹牛,有大学士朱硅(此朱硅正是做过嘉庆老师的朱硅)为我写的《墓志铭》为证:“先是郡为九河入海道,天雨则汪洋成巨浸,水中夜夜有光怪。公祖父梦见光入楼中,已而公生,光遂隐。人以为公实此灵物化身也。少而奇颖,目数行下。夜则暗室闪闪有光,照见一切物,了然可辨。比知识渐开,光亦敛矣。”
九河并不是个确切的数字,是对黄河下游之流的泛称,所以这个地方叫“河间”。朱硅这段话是说在我出生前,水中出现了奇异的光,而我祖父在我出生前梦见那奇异的光来到了我家。我小时确实能看见黑暗中的物体,后来这种能力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渐渐消失了。
你不信我可以,皇帝的师傅你不可不信啊!P1-4
历史教科书中,他是《四库全书》的总纂;文学史中,他是《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热门影视剧中,他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主角……
提到纪晓岚(1724—1805),想到他八十二年的漫长人生,我们就会想到他那硕大无比的烟袋、无肉不欢的饮食、乐观从容的为人……长寿的秘诀,除了均衡饮食,更重要的是豁达的人生态度。
他聪慧。四岁入学,他就表现得异常聪颖:酷爱读书,但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有个性,有想法,有精力,反应敏捷。除了读书,他总能找点儿什么来玩。
很小的时候,他就敢于和成人斗嘴,而且玩的是中国最经典的文字游戏——对对子。于是,那个“粗毛野兽石先生”的老师和“狗嘴何曾吐象牙”的和尚,从此被载入史册。他就是这样让人哭笑不得!
他乐观。他是那种人:被贼偷了东西还暗自庆幸做贼的人不是自己。他人生中遭遇的最大挫折,就是因顾及亲情而获罪,被发配到新疆。挫折使入成长,磨难让人坚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敞开心扉,接受八面风来。
他博学。他是大才子,号称无书不读,有着过目不忘的超常记忆力,勤于考证,严谨踏实。这也使他成为盛世文化集大成之《四库全书》的总纂。是偶然也是必然,反正天必将降大任于这样勤奋的人。可以说,他与《四库全书》,也不知道谁成就了谁,他因此获得“清代第一才子”的美誉。
他世俗。他位高权重,但亲民爱民。他博览群书,擅长阳春白雪,却不鄙夷下里巴人。他喜欢和人聊天,记录风土人情、奇闻轶事,尤其是狐鬼精怪的故事。他搜集的故事,记录了清代最真实的社会风俗。
他世故。他懂得顺应天时,随遇而安,不做无谓的牺牲,这也是他数十年纵横宦海的不二法门。无论在朝为官还是流放新疆,他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如鱼得水,怡然自得。若不精通世故,怎能在朝廷立足?
他耿直。提到纪晓岚,就不得不提另一个名字:和坤。和坤权倾朝野,专权数十年,满朝文武,多少人趋之若鹜,逢迎巴结,偏偏纪晓岚和少数老臣却能洁身自好,从不依附。不仅不依附,还爱护、支持那些敢于与和坤斗争的下级官员。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中,纪晓岚是站在和坤对立面的人,也就有了那么多关于两人智斗的故事。
这就是纪晓岚,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在那个人心不古的时代,人也不再单纯,活着很艰难,想要有尊严地活着就更难。让我来告诉你,他是如何玩转所有的规则和潜规则,如何轻巧地玩死坏人,如何做一个能与坏人斗智斗勇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