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的儿/新华现当代文学佳作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喜欢看林希作品的读者千万不要错过本书。因为,本书可以说是囊括了林希最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作品。里面有2000年后新作《家贼——府佑大街纪事》、《常会》、《月如诗》和《金汤》;有处女作《她一双眼睛不说话》;有成名作《相士无非子》;有影响或争议最大的作品《找饭辙》;还有一部印象记和一个对话录。

内容推荐

林希,少年时期开始学习写作,16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小诗、短文,1954年发表过短篇小说。1979年他开始发表一些诗歌作品,1980年获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1982年诗集《无名河》获全国第二届新诗诗集奖。20世纪80年代后,他转型写小说,其中中篇小说《高买》、《丑末寅初》获《中国作家》年度奖,中篇小说《“小的儿”》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他已经出版有五部长篇小说,其中《天津百年》第一部《买办之家》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小说《蛐蛐四爷》被改编为话剧。他出版各类选集二十余部,散文集一部,近年出版有《百年记忆》,出版有关“胡风案件”的专著《白色花劫》,先后完成约近千万字写作。本书为其中短篇小说集,收录有2000年后四部新作,一部处女作,一部成名作,两部代表作,一部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一份印象记,一个对话录。

目录

2000年后新作

 家贼——府佑大街纪事

 常会

 岁月如诗

 金汤

处女作

 她一双眼睛不说话

成名作

 相士无非子

代表作

 “小的儿”

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

 找饭辙

印象记

 玩伴儿林希

对话录

 随谈知识分子

百无聊赖写小说

著作目录

大事年表

小传

试读章节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理论,放之四海而皆不准,只侯家大院的事实,就让他碰得头破血流,到底他是老外,对于中国的事情不知道底里,只凭他在小小英国看到的那些事情,写了一部《人口论》,大谈什么人口增长的速度快于物质财富的增长速度,而且他还说物质财富按照代数级数增长,而人口则按照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少见识了,在我们天津卫府佑大街的侯家大院,物质财富按照代数级数递减,而人口则按照几何级数和代数级数总和的速度在增长。

理论太高了,博士水平以下的朋友听不懂了。

听不懂不要紧,找个学问大的明白人来,向他请教。找谁?哎呀,这还用问吗?找咱呀。

侯家大院的物质财富按照代数级数递减,这好懂,就是“造”呗,挣钱的人少,花钱的人多,挣的钱有数,花的钱没数,自然就递减了。换个新潮词汇,这叫负增长。那么人口的增长速度呢?在别的地方怎么样?我不知道,反正侯家大院的人口增长速度,那是代数级数和几何级数增长的总和。

别说绕脖子话了,是怎么一回事,你就直说吧。这还不明白吗?侯家大院的人口增长速度太快了,在侯家大院,各房各院每年每月都有人生孩子,老的生,小的生,明着生,暗着生,稀里哗啦,每到年终一拢账,少说也要多出几十口子人来,这其中有爷爷辈的,也有叔叔辈的,还有儿子辈的,自然也有孙子辈的,而且,除了房檐上的鸟儿、院里的鸡猫狗和地底下的老鼠之外,是个喘气儿的,就是侯门子弟。

我给你们算呀,我爷爷这辈儿,兄弟四人,分家不分账,分别住在侯家大院的正院、东院、南院、北院。怎么西院没有人住?不吉利,我们侯家大院说起哪房哪院来,总是说“东边儿”的、“南边儿”的,能说“西边儿”的吗?死鬼才住西边儿呢。前不久读到一位毛头小子写的老故事,一说哪个哪个兄弟住在西院,露怯了。

抬杠的人说了,不对,古人云,“待月西厢下”,崔莺莺小姐就住西厢房。对了,崔莺莺住的是西厢房,不是西院。西跨院,是佛堂,祖宗祠堂,除了看管祖宗祠堂的吴三爷爷之外,平时是没有人去西院的。日久天长,空旷旷的院里长满了蒿草,虽然吴三爷爷也开出一块地来,种了许多名花,但就这样也还是显得荒凉,而且一到入夜,西院就有“动静”。吴三爷爷说,他真的看见过狐仙显灵的,那天晚上他在院里“惊动”着,也就是巡夜吧,就听见西院里有响动,吴三爷爷还以为是房上下来了人。知道什么人夜里会从房上下来吗?梁上君子,贼!可是当吴三爷爷扒着西院的院门往里面张望的时候,你猜吴三爷爷看见了什么?第二天一早,吴三爷爷就跑到正院来,迎着正要去洋行上班的我的爷爷兴高采烈地说道:“老祖宗,恭喜啦,府上的日月是愈来愈发旺了。”我爷爷以为吴三爷爷在什么地方看见什么宝物,就忙着对吴三爷爷说:“这侯家大院当年奠基的时候,听说四个院角都埋下东西的。”我爷爷也是财迷心窍,埋在地里的东西,吴三爷爷怎么会看见呢?没等我爷爷询问,吴三爷爷就比画着对我爷爷说:“老祖宗,昨天西院里有动静了,就看见一位老先生,还戴着一副水晶眼镜,挟着算盘,嘴里还自言自语地念叨着,说什么话?那是不会让我听见的,可是我看那眼神儿,明明亮亮,财神爷下凡啦,老祖宗。”

“托你的福吧。”听着吴三爷爷的禀报,我爷爷摇了摇头回答着说,“这侯家大院只怕是休矣了。”

“哎哟,老祖宗。可别说这样的话,你看这侯家大院,老一辈、少一辈,该是何等的发旺呀,每天我送大少奶奶房里的小弟去学校,满马路的行人都说,你看看人家侯家大院出来的孩子,就是带着福相,这小哥,来日准当大官。”果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平反之后,到了45岁的那一年,我险些没当上副小组长。

还是说正经事要紧,怎么侯家大院的人口增长速度就是几何级数和代数级数的总和呢?这还用问吗?生呗。小一辈生,老一辈也比着生。我母亲才娶过门,第二年生我大姐的时候,我奶奶也“占房”,生我的十七姑,那一年我奶奶才43岁,不让生行吗?只那一年,我们正院就几何级数了一把。再至于那几道院呢?更“级数”了。就看见前一个接生婆还没有离开,下一个又送到马大夫医院去了,马大夫医院是天津有名的产科医院,新潮的下一辈小奶奶们,是不肯在家里生孩子的。最丰收的一年,侯家大院新生儿的比例,是总人口的6.13%。反正这么说吧,那一年除了像我这样压根儿不知道生孩子是怎么一回事的未成年人,和已经超过生育年龄的老人之外,凡是正当年的好汉们,每人都为侯家大院贡献了一名人丁。

这里要作一点点说明,所谓超过生育年龄,是指女性成员的生育年龄,男性成员,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南院的小凤给老九爷生他第三个儿子的时候,小凤只有19岁,可是我们的老九爷却已经是65岁了,二位皆属适龄生育国民。

“造孽呀!”得知南院老九爷喜得贵子的消息,我爷爷没有过去贺喜,反而叹息了一声,那意思好像是不鼓励生育似的。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的儿/新华现当代文学佳作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93523
开本 16开
页数 4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3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