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疾病的文化史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以渊博的学识,开启了独特的人类文明的观照视角,使得本书未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价值。

在“文明的演进”过程中,疾病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对个人而言,疾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过程,而且还是一段经历,它很可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对你的整个一生都有影响。疾病不仅遍及整个文明史,而且早在人类出现很久之前就普遍存在。我们完全可以有把握地假设:疾病就像生命本身一样古老,因为一直以来就存在超出任何生物体的适应能力的刺激。既然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出现过疾病,那么,一切人类制度都必然受到它的影响,并且不得不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对付它。

内容推荐

对个人而言,疾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过程,而且还是一段经历,它很可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对你的整个一生都有影响。

疾病有时候不仅仅袭击单独的个人,而且还袭击整个群体;或是流行病的为害一时,或是地方病的长期肆虐。

疾病不仅遍及整个文明史,而且早在人类出现很久之前就普遍存在。我们完全可以有把握地假设:疾病就像生命本身一样古老,因为一直以来就存在超出任何生物体的适应能力的刺激。

既然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出现过疾病,那么,一切人类制度都必然受到它的影响,并且不得不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对付它。法律试图控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此不得不把病人考虑在内。如果不处理疾病和痛苦所带来的问题,那么,宗教和哲学就不可能解释世界,文学和艺术也不可能充分地再现世界。而且,人类一直在努力通过科学来掌控大自然,而征服疾病始终是这一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导言

第1章 疾病与文明

第2章 疾病与经济

第3章 疾病与社会生活

第4章 疾病与法律

第5章 疾病与历史

第6章 疾病与宗教

第7章 疾病与哲学

第8章 疾病与科学

第9章 疾病与文学

第10章 疾病与艺术

第11章 疾病与音乐

第12章 文明抵御疾病

结语

人名、地名译名索引

试读章节

文明还很年轻。因为,之前有50万年的时间,人一直像野兽一样,生活在莽莽森林里,他的身体被毛发所覆盖,刨地觅食,夜宿山洞。在这一阶段,他无疑很容易遭受意外的伤害,也容易受到某些疾病的侵扰,就像今天的野生动物一样。

当他发现了火的效用,学会了如何把石头打磨成工具,如何用动物的皮毛抵御严寒的时候,文明便开始了。在如今被火光所照亮的山洞里,他有时会在洞壁描绘一些图画,画的是他平日里猎杀的对象:驯鹿,野牛,甚至还有猛犸。这样做究竟是为了抚慰被杀动物的亡魂,还是为了迷惑它们,抑或只是闹着玩的信笔涂鸦?谁能告诉我?

文明史上最大的一步跨越,是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间跨过去的,在此期间,人学会了栽种植物,以满足他对食物的需要,学会驯化动物,帮他干活,为他提供肉食。他用柳条编织篮筐,当他想到用粘土使这些篮筐变得更加结实时,陶器便被发明了出来。工具变得更加灵活,这些改良了的工具让他不再依赖于洞穴。如今,他能够放倒树木,建造自己的栖身之所。一棵被掏空的树就是一艘小船,一艘装在轮子上的小船便是一辆车。此时,他多半还学会了说话,因此获得了更好的表达手段。家庭结合起来,组成了更大的社会群体,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劳作,遵循着一套套明确的规则。这些群体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其他群体的产品,就这样,贸易发展了起来。

所有这些巨大的发展,必定影响到我们祖先当中的发病率。很多危险被减小了;食物供应更有保障,抵御严寒和敌人的保护措施也更好。另一方面,人的自然抵抗力很可能被极大地削弱了,因为他越来越依赖于文明的产物。

食物,衣服,住房,职业,社会关系在健康和疾病中,这些因素始终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让我们简略地研究一下它们吧,先从食物开始。

人需要氧和食物来维持生命。由于空气里包含着无限数量的氧,它很容易得到,氧的缺乏只有在非常环境下才会出现。生物体还需要一定数量和某种形式的食物,而要获得食物,人就必须竭尽全力。“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旧约·创世纪》3:19)由于自我保护和保存种类的本能是生命中最强大的动力,因此,食欲和性欲就一直是最强有力的刺激。

倘若补充已消耗能量所需的最少食物都无法获得的话,人对疾病的抵抗力就会减弱,长时间的饥饿最终会导致死亡。饥荒史是人类历史上悲哀的一章,更悲哀的是,这一章至今尚未结束。这个世界能够生产的粮食,远远多于其20亿居民所需要的,再加上最先进的农业方法和交通手段,饥荒因此毫无道理,也不可原谅。无论何时,只要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就表明:文明在某个地方崩溃了。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每当饥饿的幽灵出现,环境总是各不相同。土地的产出比今天更少,运输工具更慢。有规律的食品进口,只有在那些有强大组织化政府力量的殖民帝国才会存在比如在古罗马。这样的进口,常常以牺牲被征服的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千百年来,地球上的人口一直听天由命,靠天吃饭。作物歉收不仅通过食品短缺直接影响到人民,而且还通过失业及由此导致的贫困,从而给人民带来间接的影响。作物歉收总是导致农产品价格的上升,穷人由于失业而变得更穷所受到的打击最重。

在任何时代,饥荒总是导致社会动乱。仅仅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们也会在任何能够找到食物的地方拼命攫取食物,要么就偷钱去买。犯罪、抢劫和卖淫,都是众所周知的饥荒征兆。家庭四分五裂,儿女无人教养,就像俄国1921年的饥荒中一样,当时,成群结队的流浪儿童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人们被饥饿所激怒,随时准备揭竿而起。富裕家庭的视界一直沉湎于奢侈品当中,而当他们被剥夺了最起码的必需品的时候,他们就强烈地意识到了阶级的差别。对于1789年法国革命力量的释放,饥饿是贡献性的因素之一。罗马的皇帝们清楚地知道,让芸芸众生保持安静的最佳方式,就是给他们panemetcircenses(拉丁文:面包和马戏),也就是食物和娱乐通常是较多的娱乐,较少的食物。公元2世纪,大约有50万罗马居民靠公共救济为生。罗马皇帝们的榜样,被所有的独裁者所效仿。

饥荒总是为很多疾病提供了富饶肥沃的滋生地。食物的缺乏,不仅在人民中间产生水肿和特有的营养缺乏症,而且还通过减弱他们的抵抗力,从而使他们更容易受各种传染病的感染。由于饥荒使正常的生活陷入混乱,人们的环境也就变得更加糟糕。虱子茁壮兴旺,斑疹伤寒到处蔓延。供水系统和食物控制的破坏,导致伤寒、痢疾和霍乱的流行。瘟疫的编年史通常会报告,在东方的某个地方,在中国或印度,流行病总是始于干旱和饥荒。这个过程不难理解。干旱导致作物歉收。粮仓空空如也。老鼠及其他啮齿动物只好更紧密的向人靠近,如果这些啮齿动物当中碰巧发生了瘟疫,疾病就有很好的机会被传染给人。接下来,它就像熊熊燃烧的野火一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蔓延。

饥荒使得大规模的人群处于动荡不宁的状态,这一事实使原本糟糕的环境变得更加糟糕。在过去,当人们更少行动自由的时候,这一点并不觉得那么严重。中世纪的奴隶除了呆在原地饿死之外,别无其他的选择。然而,在最近的饥荒中,特别是在前面提到的俄国饥荒中,人们背井离乡,迁往受影响较小的其他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把自己所患的流行病传播到四面八方。P6-9

序言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其最初的基础,是1940年11月和12月我在伊萨卡城的康奈尔大学所发表的6篇“梅森哲讲座”。我非常感激康奈尔大学及其出版社的主事者,他们允许我把这6篇讲座发展成一部包含12章内容的专著,我还非常感激他们在等待一部拖延太久的书稿时所表现出来的耐心。

在我撰写这本书的时候,我重新体验了那段非常愉快的日子,能在康奈尔校园度过这段时光是我莫大的荣幸,我衷心感谢大学当局,感谢教员和学生们给予我的愉快而热情的招待。我愿意在此特别提及特路莱德协会的诸位聪明而热心的成员,此次访学期间,我是他们的客人。我将非常愉快地时刻铭记,我们在很多夜晚所拥有过的那些令人兴奋的讨论。

本书的主题,是许多年来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一个主题。在从事这些研究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梅西基金会的第一任会长路德维希·卡斯特博士的极大鼓励,我多次和他讨论这些问题,并通过他从梅西基金会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资助,这笔资助使我得以有条件去搜集本书所需要的原始材料,我愿意对此表示我深深的感激。

最后,我想感谢我的同事们,我的研究团队的成员们,尤其要感谢欧文·H.阿克内克特博士所给予的建议和批评;感谢我从前的学生和现在的合作者吉纳维夫·米勒,他非常积极地参与了本书的准备工作;感谢霍普·特里宾和珍妮特·布鲁克,他们帮助我整理书稿,以备出版。我非常感激纽约的哈罗德·沃德先生,他以批评的眼光认真阅读了手稿,并以宝贵的意见使之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亨利·E.西格里斯特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史研究所

1942年8月

后记

此时此刻,当文明看来正在分崩离析的时候,当一场战争正在席卷全球的时候,当所有的智力资源、人工技能和自然财富似乎都被动员起来用于毁灭文明的时候,写这样一本关于文明的书似乎是徒劳无益的。然而,我们必须始终记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明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现象,向原始野性倒退的事情注定要发生。在短短5000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实现了很多,我们创造出了炸弹无法摧毁的文化价值。这个世界比过去更自由,更公正,更健康——然而还远远不够,这就是为什么有战争的原因。

在有限的医学领域里所发生的事情,似乎也发生在整体的世界上:科学技术跑得比社会学要快。我们创造了设计精巧的机器,但没有创造出工业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经济组织。我们建造了横跨大陆交通设施,但没有建造出确保国家间和平合作的组织机构。在我们使世界越来越小的同时,我们也把我们的思考局限于狭隘、自私的民族主义中。机器时代要求我们做出社会和经济调整,不仅在医学领域,而且在任何地方。

这场战争尽管恐怖,但它的毁灭性却显示出了新世界临产阵痛的症状。这是一场革命性的战争。受压迫的民族和受压迫的群体正在(或即将)为政治和经济的独立而战,为自由和公正而战,为工作并通过劳动获取保障的权利而战,而这样的权力过去一直拒绝给予他们。

我们不知道,这场战争会持续多长时间,它究竟是最终的决战,还仅仅是那场在20世纪初变得激烈的冲突中的又一场插曲。我们急不可耐,因为我们的一生是如此短暂,我们想看到结果。但历史的脉搏,其周期比人的心跳更长。

越是研究历史,我对人类的未来就越发充满信心,对眼下这场冲突的最终结果就越少怀疑。这一步必将跨出:从竞争型社会,迈向合作型社会,这个社会将按照科学的原则施行民主的统治;迈向一个人人都有平等责任和平等权利的社会,它们不仅仅是纸上的,而且是事实上的。我们或许看不到这样的社会,但我们的孩子或他们的孩子一定会看到。我们在不断奋斗的同时,其实就是在为新的、更好的文明奠定基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疾病的文化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
译者 秦传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00902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9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05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