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是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相传为春秋齐国相管仲所撰,其实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此书内容庞大,体系整饬,基本上反映了管仲的治国思想,是研究先秦特别是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本书对《管子》作了详细的解说。
管仲,名夷吾,字仲,曾被齐桓公拜为“仲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担任齐国宰相期间,提出“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的治国理念,实行了一系列富民、利民措施,使齐国的经济繁荣、民风纯朴、综合国力空前强大。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早就做了异族的奴隶了。司马迁评价说:“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子》一书是先秦诸子时代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也是战国稷下学派的代表作。
《管子》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是一部经济学的著作,还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它提出的“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民生主义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