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瘟疫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周德东的恐怖小说短篇集。

因为意想不到和深不可测,所以会产生紧张的恐怖感觉。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恐怖涟涡中痛快地畅游时,突然发现自己原来也具备某种不自知的力置,而对自已有了意外的发现和认识。

本书中的故事都是作者精心收集而来,并都是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作者说所有的故事他并没有揭开谜底,因为事实是:谁都无法清楚谜底究竟是什么。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空间和世界本身就是“失常”的。

内容推荐

  那里有一片碱土地,荒草丛生,布满大大小小的死水泡,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树柳,十分荒凉,那些水泡由于常年不流动,呈暗绿色,里面没有鱼,可能滋生着人类不了解的怪异生物。听说,有人曾经在那里看见过一具男尸,看不见脸,因为他的身子藏在暗绿色的水泡里,只露出一双脚丫子,黑黢黢的,已经腐烂,露出白惨惨的骨头……

目录

失常

催眠

度假

瘟疫

地狱

空难

程序

盗版者

试读章节

壹:恐怖的南甸子

南甸子离红铜县城三里远。

那里是一片碱土地,荒草丛生,布满大大小小的死水泡,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柽柳,十分荒凉。那些水泡由于常年不流动,水泡呈暗绿色,里面没有鱼,可能滋生着人类不了解的怪异生物。

听说,有人曾经在那里看见过一具男尸,看不见脸,因为他的身子藏在暗绿色的水泡里,只露出一双脚丫子,黑黢黢的,已经腐烂,露出自惨惨的骨头……

很少有人到那个阴森的地方去,那里只有成群的乌鸦。

张来对南甸子充满了畏惧。

听人说,神经不结实的人,最容易梦游。而梦游时,往往越害怕什么地方,越会到什么地方去。

张来最害怕的是,有一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的鞋子上沾满了碱土泥巴……

可是,这一天夜里,却发生了比梦游更可怕的事。

半夜时,张来突然被冻醒了。

他睁开眼睛,头皮一下就炸了——他不是在房间里,而是站在外面,四周黑糊糊的,刮着冷飕飕的风。

他很快看清,四周都是诡异的柽柳。一只不知道藏在何处的鸟,在长一声短一声地叫:“嘎——嘎——嘎——”那叫声古怪而孤独。

——所有梦游的人,都能安全地回到睡觉的地方,不管中间的路途多么难走,他都不会被绊倒,更不会醒来。这件事十分诡谲,没有人解释得了。

如果张来在南甸子转一圈,再无知无觉地回到家中,一切都蒙在鼓里,那还好一些。可是,他梦游来到南甸子之后,突然醒了过来!

他四下看了看,看到了公路,离他大约一里远。

他哆哆嗦嗦地走过去。

一个影像在他大脑中慢慢呈现出来——死水泡里露出一双男人的脚丫子,直僵僵的,一动不动……

此时,他根本不知道那双脚丫子是不是就在旁边的水泡里伸着,天太黑了,什么都看不清楚。

一个黑糊糊的人影突然挡在前面,张来的脑袋一下就轻了,停住脚,傻傻地望着对方。

他的头发乱蓬蓬的,很长。他的五官不清,表情不详。

两个人对峙了半天,他才嘶哑地说了一句:“八马朝前走。”

“你说……什么?”张来颤巍巍地问道。

“五子点状元。”他又说了一句,同时,他似乎笑了笑,笑得极具深意。

“点什么……状元?”

他朝前跨了一步,几乎贴在了张来的脸上,口气突然变得阴森,“你快疯了。”

张来好像被电击了一下,撒腿就跑。

他刮着了对方的臂膀。

这个人的身子轻飘飘的,没有一点力量,似乎不是一个实体。

他气喘吁吁跑出了一段路,忐忑不安地回头看了看——那个人依然站在原地,黑糊糊地盯着他。

贰:老赵头

午夜时分,红铜县评剧团的门房黑着。办公楼也是一片黑暗,一片死寂。

看门的老赵头站在门外,静静地望着夜空。看不清他的脸。

那是一张丑陋的脸,布满了烧伤的疤痕。  听说,“文化大革命”期间,老赵头的家莫名其妙失了火,他差点把命送掉。那时候,张来还没出生。

当年,老赵头是剧团的台柱子,小伙子英俊倜傥,风度翩翩,很多女孩子都在暗恋他。甚至有一个女孩子还为他得了相思病。后来,剧团基本不演出了,老赵头成了造反派,尽管他是小喽哕,但是却害过评剧团不少人,上至团长,下至看门人……

那次失火,他的头发、眉毛、睫毛都被烧光了,脸肿成了倭瓜那么大,上面青红皂白,五颜六色。随着时光荏苒,他的头发长出来了,出奇地旺盛,黑得像墨一样,而且浓密。可是,他的眉毛和睫毛却没有再生。他的脸一块块地坏死,坑坑洼洼,像一块被风雨剥蚀多少年的铁皮。

一转眼,人就变成了鬼。

他所有年轻时的照片都和他年轻时的脸一样被烧毁了。

老婆跟他离了婚,抱着襁褓里的女儿,远走高飞。她只给老赵头留下了一个儿子,是个痴呆。

他不可能再唱戏了,就带着痴呆的儿子,在剧团看大门。

白天,谁都看不见那个痴呆,不知道他在哪里转悠。只有到了晚上他才回到老赵头身边睡觉。

老赵头在这里看了几十年大门。年轻的演员们,偶尔听剧团的老太太讲起老赵头的过去,都感叹不已……

此时,也就是张来在南甸子狂奔的时候,老赵头朝着夜空凝望,好像在寻找一颗星星,又好像在修炼什么巫术。

叁:午夜电话

一整天,张来的脸色很不好。

他不敢对任何人讲起昨夜的事。

在人们眼中,梦游者本身就很可怕,是一些接近精神病的人。张来怀疑很多人都有梦游的经历,只是出于和他一样的顾虑,不肯说出来罢了。

越是把这件事压在心里,张来越是感到恐怖,感到孤独。

下班的时候,他是最后一个走的。在路上,他不时地打量四周,观察有没有人注意自己的脸。他变得多疑起来。

前面的人行道上,有一个黑黑的东西。

他走过去看了看,竟然是一个手机。它很老了,差不多是十年前的产品,外壳已经磨得斑斑驳驳,极其难看。

张来四处望望,附近没有人,就弯腰把它拿了起来。

他拨了一个熟悉的号,传出奇怪的“嘟嘟嘟”的声音。

他没有手机。但是,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在公共汽车上总是给老幼让座的人,一个从不走盲道的人,一个节水的人,一个拾金不昧的人(只要超过100元人民币)。他把手机拿在手里,继续朝前走。如果失主找来,一眼就会看到他手中拿的东西。

一直走到十字路口,都没有人来认领这个手机。

他只好把它装进口袋,朝回走了。现在,他只有等失主打电话来。可是,这个电话还能打进来吗?

……

P1-4

序言

惊悚小说是人类必读物

鬼神文化是人类最早的文化。

人类之初,由于不了解雷霆闪电山洪地震等等自然现象,就创造了鬼神文化。鬼神文化乃文学之母,作为一个文人,我对其充满敬慕之心。

时间深邃,空间浩瀚——渺小的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探知永远是有限的,因此,恐惧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恐惧感来自遗传、经验、想象、暗示。它伴随我们一生。

婴儿离开漆黑、柔软、温暖、寂静的子宫,对光明充满恐惧;长大之后,对黑暗、灾祸、玄虚、未知充满恐惧;于人生的尽头时,对死亡充满恐惧……

东西方的惊悚文化不同。西方倾向于现实的惊悚,比如变态杀人狂、灾难、怪兽、外星人、机器人等等,那是某种物质的惊悚;东方倾向于鬼魅的惊悚,比如莫名其妙的怪事、不可解释的现象、若隐若现的神秘不可抗力等,那是某种精神的惊悚。

既然每个人都有恐惧感,那么,作为文学的一种类型,惊悚小说就不能缺席了,它用来探索惊悚、展现惊悚、战胜惊悚。

从功能角度讲,惊悚小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猛药,“熟视无恐”,它能够增强读者的抗惊悚心理素质,从而变得勇敢和坚强;从娱乐角度讲,惊悚小说是辣椒,用来丰富读者的口味。我们不可能天天吃辣椒,但是如果这个世界上压根没有辣椒这个品种,那我们的精神餐桌就太单调了;从文化意义上讲,惊悚小说对源远流长的鬼神文化是一种传承;从哲学意义上讲,惊悚小说是在探索生命、灵魂和宇宙的奥秘……

中国当代惊悚小说依然处于摸索阶段。从上世纪末开始,经过多年的艰难努力,本土惊悚小说终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很多惊悚小说开始占据图书畅销榜,拥有了特定的读者群体。近两年,惊悚小说如同雨后春笋从各个角落冒出来,有优有劣,令人喜忧参半。

当下的惊悚小说基本分两大类:一类是鬼故事,更多流传于民间和网络。优秀的鬼故事并不多见,很多鬼故事停留在民间传闻阶段,没有经过文学提炼,宣扬迷信和血腥,意义消极,大大贬低了惊悚文学在大众心中的形象;另一类是惊悚故事,以鬼魅为表皮,最后慢慢揭开谜底,还原现实真相。我把这类故事称为“装神弄鬼型”。好的惊悚故事抨击人性之恶、现实之丑,在各类题材中最具力量。

我写过十四部惊悚小说,均属于“装神弄鬼型”。其中,我最喜欢《三减一等于几》。

实际上,大手笔的惊悚小说呈现的应该是某种天马行空式的惊悚,甚至没有逻辑。追求严谨,那是推理小说。而目前,中国的惊悚小说家挤在同一条刚刚起步的路上,都在比拼编故事的技巧——不管前面的悬念多么巨大,中间的气氛多么惊悚,结尾都要给出一系列严丝合缝的解释。为了最后能够自圆其说,驴唇对上马嘴,我们的作家总是在绞尽脑汁地重复这样一个工作:造包袱和抖包袱。正因如此,很多作品显得刻意、做作、拘谨、虚假。

在我看来,惊悚小说要上台阶,比拼的不是技巧,而是想象力。

远古时期就产生了鬼神文化,那是人类最伟大的作品。那时期的人类思维就像一个人的生命之初,属于孩子式的思维,而我们现在缺乏的恰恰是孩子式的想象力。前路漫漫,让我们上下左右前后求索吧。

最后说一句,虽然我写惊悚故事,但是我希望你们生活中所有的惊悚都是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瘟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德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003954
开本 32开
页数 33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78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06
144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