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版《人性的弱点》!

得人心者得天下,掌控人心就能掌控一切。

生活中你是否曾因无力说服别人而懊丧?是否曾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浑然不觉?面对纷纷扰扰的人际关系,你束手无策苦闷困惑时常感叹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有心计?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有手腕?自己难道就只能傻乎乎地处于被动的境地吗?

相信你是有不甘的。其实,你大可不必为此而灰心丧气。心机虽高明却并不神秘,你无需羡慕别人的交际能力,只要你懂人性,知人心,就会拨开迷雾见青天,就能明白人际交往中操纵与反操纵背后的秘密。

内容推荐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或个性,但人性又是共通的、某些特质如自私心、自尊心、比较心、同惰心、受夸赞心等是人类共有的我们如果想跟别人建立起互动和谐的关系,进而塑造成功的人际关系网脉,首先就应了解人性的共通特质,懂得人的心理规律.并善加运用,必可称心如意,进而再设法用心察知其特有性格,并采取有效应对的方法、则更可唾手可得、胜券在握。

目录

第1章 不能总对别人好——距离与美感的关系

 既相互取暖,又不彼此伤害

 有了距离,才有了效果

 通过距离,让爱情保鲜

 保护好隐私,不要被人操纵

 

第2章 逆耳的话要先说——顺序对效果的影响

 先用冷水降温,再用温水感化

 先冷后热,赢得对方好感

 端出冷水,迫使对方同意

 往最坏处想,往最好处努力

 准备充分,才能避免被操纵

 

第3章 要树立良好形象——难以撕下的品质标签

 个人品德,决定整体形象

 用美好的品质修饰能力的不足

 时刻保持警惕,维护良好形象

 用两只眼睛看人,切勿以偏概全

 

第4章 破窗最先被砸烂——小与大只有一步之遥

 不修补一扇窗,就会有更多窗被砸烂

 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

 保持好品性,不要让坏习惯滋生

 关注细节,不要让成功毁于细节之中

 

第5章 小要求易被满足——台阶要一级一级地登

 欲进尺,先得寸

 攻人之恶思其堪受,教人之善使人可从

 温水“煮”顾客,让他难以脱逃

 熟谙慢的智慧,切勿操之过急

 察觉“套近乎”背后的真实用意

 

第6章 名言更具权威性——同一句话,不同影响

 名人一语,点石成金

 背靠大树好乘凉,让名人为自己说话

 招牌打得响,客源自然来

 添加权威成分,成功说服别人

 揭开“权威”面纱,不要被“真理”所迷惑

 

第7章 正话也需反着说——正与反的间接艺术

 利用逆反心理,出奇制胜

 变换方式,用反的说法达到正的目的

 不要直来直去,用巧语化纷争

 学说善意谎言,不要追求错位的执着

 矫正心理,别上对方激将法的套

 

第8章 路遥才能知马力——不可小瞧的第一印象

 最初的印象,最深的评价

 强化视觉影像,第一次“闪亮登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门

 

第9章 鼓励比批评有效——积极鼓励与消极鼓励

 鼓励使人积极,训斥使人消沉

 操纵别人,先满足他的心理需求

 善用赞扬激励自己的下属

 谨慎批评,不要因批评招致怨愤

 化训斥为力量,不要因责备而消沉

 

第10章 要往人堆里面扎——三人之语就等于权威

 从众心理是普遍的社会心理

 想说服别人,就扣上“多数人”的帽子

 坚持思想的独立性,不要被众人所左右

 

第11章 别人能够影响你——旁观者对自己的影响

 警惕旁观者效应,不要受他人影响

 认清你自己,免于被暗示操纵

 敢于说“不”,别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与人交往,多同流,少合污

 

第12章 不发牢骚才危险——宣泄是对危机的疏导

 发出牢骚,关系才更健康门

 进行“谈话实验”,让员工把不满说出来

 爱赞美更爱批评,小心“糖衣炮弹”

 

第13章 自己人更好说话——变成对方的“自己人”

 参与是支持的前提门75

 操控别人,先跟他“套近乎”

 让员工觉得自己是企业的主人

 适当暴露弱点,会更有亲和力

 做好自我保护,不要被朋友“卖掉”

 

第14章 认错常能被包容——承认错误,错误就成了资本

 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

 正视错误,你会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

 领导认错,得到的不只是谅解

 抢先承认错误,别给别人“演绎”的机会

 

第15章 讲话也需要调味——废话也有其存在的必要

 废话是人际关系的调味品

 礼多人不怪,寒喧不可省

 学话家常,用闲聊增进亲和力

 

第16章 过头一点就变味——临界点的止步与逾越

 逾越极限,适得其反

 一次错误只能给一次批评

 依据对方脾气,制定交往尺度

 言多必失,不要授人以柄

 熟谙忍耐智慧,愤怒就会被人利用

试读章节

个人品德,决定整体形象

生活中,我们常说某人人品不佳,令人鄙夷;某人人品高尚,令人敬佩。其实,内心深处的观念是:某人如果品德高尚,造福人群,那他将永远被人们所纪念,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相反,如果某人品行恶劣,即使他生前也有一些功绩,甚至有较大的业绩,人们也不会推崇他。个人品德时刻在操纵着我们对他人整体形象的评价。

我们且来看历史上的一些人物。

三国时期,人们最崇拜的人物首推诸葛亮。如果单纯比较事业,诸葛亮是个失败者。他的“三分天下,匡扶汉室”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志趣,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干百年来的中国人,至今人们仍然在怀念他。和诸葛亮相比较,曹操的事业无疑要成功得多。而且,曹操统一北方,于历史有很大的功绩,为晋朝的最终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但不少人厌恶曹操,因其有“篡汉”的野心。虽然他自命说“愿为周公”,但他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他并非甘居臣下。果然,他一死,他的儿子就代汉自立。魏晋以后对曹操的评价不高,因其未尽臣道,于个人的品行有亏,不足以为后世楷模。

再如世俗最崇拜的圣人。文圣曰孔子,武圣曰关公和岳武穆。孔子一生穷困潦倒,虽然一度担任过鲁国司寇,但终因政见不合,很快就挂冠而去。可以说孔子在政治上并不成功,没有同时代的管仲、子产那样的功绩。但历代的中国人推崇孔子远超于管仲、子产,尊之曰:大成至圣先师,就是因为孔子保存了中华传统文化,使之能够滋养千秋万代的中国人及普天下之人。虽然他生前没有煊赫的事业成就,但他的品德修养、学问价值、人生哲学足以为所有人的楷模,称为圣贤、文圣,恰如其分。

接下来看武圣关公。关公虽然武艺高强,战功卓著,但他一生败绩也不少,犹以“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为最。人们依然尊敬他,因为他是“义”字的代表。人们津津乐道的“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等故事,正是关云长义盖云天的表现。

再看岳飞岳武穆,朱仙镇接到十二道金牌勒令回兵后,他并没有一怒之下率兵回师去“清君侧”,而是接受了朝廷的旨意,回去后即冤死于风波亭。岳飞当时不是不知道他回去后可能的结局,但他恪尽臣道,谨遵圣旨。这并不是近代人所诟病的“愚忠”,而是为人臣者应尽之道。岳飞永被后人追慕尊崇,其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岂是秦桧、宋高宗之流所能仰望!中国人心目中卓越的军事将领,并不是要攻城掠地、开疆拓土、杀人无数的一介武夫,而是要讲究“武德”,懂得“止戈为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哲学。中国人尊崇关公、岳武穆为“武圣”,同样是恰如其分的,二人当之无愧。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直至今天,品德仍然操纵着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很多人评价一个人依据的首要标准仍是一个“德”字。我们都很熟悉一句成语:德才兼备。德第一,才第二。

某报登载了这样一个笑话,说假设我们要从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全世界,你会选择哪一位?候选人A的档案证明此人有两个情妇,有多年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笃信巫医与占卜;候选人B曾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中午才肯起床,读大学时吸食鸦片,每晚都要喝一公升白兰地;候选人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终身保持素食习惯,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

很显然我们会倾向于选择候选人C。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候选人A原来是美国二战时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候选人B是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候选人C是臭名昭著的阿道夫·希特勒,纳粹头目。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西方评价人一直强调“能力第一”,认为一个人只要有能力,有业绩,就是好的,是对的。而东方坚守着道德的标准。

虽说受西方观念的影响,现在已有不少人在替曹操翻案,但不可否认,“德”在中国人心目中仍然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它时刻影响及操纵着我们。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切不可忽略品德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它操纵着别人对你整体形象的评价。

P35-37

序言

生活中你是否曾因无力说服别人而沮丧?是否曾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却浑然不觉?面对纷纷扰扰的人际关系,你束手无策,苦闷困惑,时常感叹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有心计呢?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有手腕呢?自己难道就只能这么傻乎乎地处于被动的境地吗?

相信你是心有不甘的。其实,你真的不必为此而灰心丧气。心机虽高明却并不神秘,你不需羡慕别人的交际能力,只要你懂人性、知人心,就会拨开迷雾见青天,明白人际交往中操纵与反操纵的关键所在。

爬山要懂山性,游泳要懂水性,成功要懂人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或个性,但人性又是共通的,某些特质如自私心、自尊心、比较心、同情心和受夸赞心等是人类共有的。如果我们想跟别人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从而塑造成功的人际关系网络,首先就应了解人性的共通特质,懂得人的心理规律,如果能善加运用,必可称心如意。如果可以进一步用心察知其特有性格,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相信一定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得人心者得天下,掌控人心就能掌控一切。谁不渴望有一双慧眼,能够从别人的谈吐中推断其修养,从习惯中洞察人心理呢?但是,眼力来自于对心理规律的熟谙,如果你搞不清行为背后的秘密,又怎么能猜透别人的心理呢?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人的内心,认请心理现象的本质规律,是一个人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优势,操纵别人而不被别人操纵的必胜武器。

从本书中你可以了解到首因效应,明白第一次“闪亮登场”的重要性。既学会了用第一印象来成功推销自己,又学会了不被别人的“第一眼”所迷惑,从而明白日久见人心的道理;懂得了距离与美感的关系,你就可以通过距离让爱情保鲜,同时也知道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被别人操纵;冷热水效应教你如何赢得对方好感,如何迫使对方同意,同时摸清底细,准备充分,避免被别人操纵;登门槛效应让你明白欲得尺,要先进寸的道理;学会用温水“煮”顾客,让他难以脱逃,同时也要注意别人“套近乎”背后的真实用意……

总之,本书在揭示心理学奥秘时,不但教会你如何洞悉他人心理,控制他人行为,还告诉你如何识破别人的心理圈套,避免被他人操纵。掌握了文中的心理学规律、交际的方法和技巧,你可以轻易地做到不会再因接受暗示从而冲动地顺从他人。无论是面对同事还是朋友、男人还是女人、上司还是下属、陌生人还是老熟人,你都能具备一双慧眼,衡量话语探索的尺度,从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捕获他们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从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了解他们的气质秉性,达到操纵他们而不被他们操纵的目的。

本书如同你驰骋江湖的一张王牌,有了它,你就可以游刃有余地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心理挑战。既能够掌握人心,按照自己的意愿操纵对方,达到目的,也能够不动声色地识破操纵者的阴谋,采取有效的对策从他的控制网中逃脱。

打开它吧——操纵对方而不被对方操纵的成功之门!展开心理攻势,操纵他人,建立心理防线,避开心理陷阱不被他人操纵,你可以做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靳会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957609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8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8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