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能者无疆
内容
编辑推荐

现任印尼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传记《能者无疆:印尼总统苏西洛的领袖魅力》中文版于2010年10月25日晚在上海举行首发仪式。首发式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王冬梅强调,今年适逢中国与印尼建交60周年,印尼总统苏西洛传记《能者无疆》中文版于这一背景下在中国出版发行,无疑在两国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能者无疆》一书向读者介绍了苏西洛总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展现的领导才能、艺术品味和品德修养。该书为中国读者深入了解印尼,深刻了解友好邻邦的领导人提供了绝好的平台。

内容推荐

印尼总统苏西洛传记《能者无疆:印尼总统苏西洛的领袖魅力》中文版于2010年10月25日在上海发布。

《能者无疆》中文版翻译方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向读者介绍了苏西洛总统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体现出的领导才能、艺术与品德,为中国读者深入了解印尼,特别是全面深刻了解友好邻邦的领导人提供了绝好平台。

目录

在危机中体现领导才能

 在危机中,领导人必须总在第一线

 实时对问题作出反应

 变危机为机遇(1)

 跳出框框思考问题

 领导人必须敢于冒风险做正确的事

 变危机为机遇(2)

在变化中体现领导才能

 打破官僚主义

 领导人必须能够进行自

 我转变

 领导人必须具有随机应变能力

 领导=尊敬各位前辈

 改变底层国家公仆的命运

 正能量与负能量的对决

 逸事:苏西洛总统,政

 治契约和伊高的杧果

 领导必须理性

 制度和规范的遵守

 领导人必须要找到问题解决方案

领导人民和应对挑战

 平易近人

 维护人民的信任

 逸事:讲体育道德

 不要乱许诺

 领导人必须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

 领导人的品德

 逸事:苏西洛“迷恋”

 圣雄甘地

 坦然面对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

 对抗诽谤

团队领导和作出决策

 亲手挑选团队成员

 逸事:呵护部下

 时机选择的重要性

 改变团体风气

 边跑边作决定

 勇者无疆!

 仔细对待细节

 领导人必须客观

 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

 作出决断(抉择的日子)

世界舞台上的领导

 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领导人

 感人和治愈创伤的领导人

 自信地采取立场

 逸事:对形势敏感

 在外交中投入并运用政治资本

 在巴厘岛谱写外交史

 打开思路,开拓创新

领导自己

 做尊重时间的领导人

 逸事:守时

 做你自己

 不崇拜权力

 领导人必须强有力(意志坚强)

结束语

 结束语:作为上司、朋友和导师的苏西洛

试读章节

从政治角度以及心理角度考虑,如果总统已抵达亚齐,而中央政府的紧急人道救助尚未到达,会产生不利的局面;

先回雅加达,就可以有时问更好地准备总统前往亚齐的事。

在情况还很不明朗的情况下,苏西洛总统马上作出决定:“现在情况很严重,可能会成为全国性的危机,因此,我必须立刻到第一线去。”

总统立刻命令军事秘书安排从加亚普拉到亚齐的飞行任务。当天晚上,总统在巴布亚省长府第举行了内阁紧急会议。老实说,我当时心里在想着,总统前往亚齐的决定是否正确。

第二天早上,总统离开加亚普拉出发,前往亚齐。因为是小飞机,而且要飞行很长的距离,在到达司马威(亚齐第二大城市)前,总统座机需要在望加锡和巴淡降落停靠,加足燃料。

每次停靠,我们收到的消息越来越令人担心。前一天晚上的消息说死亡人数是60人,到了第二天,就上升为“上百”、“几百”,甚至是“几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我还记得在机场临时停靠时,看到总统拥抱安慰泪流满面的安妮夫人。

这天下午,苏西洛总统和安妮夫人抵达司马威。在机场,总统立刻要求省长、军区司令和地方警察局长介绍情况。也就是在那个地方,我第一次看到总统下达行动命令,要求采取应急措施,其核心是要保证居民的生命安全,救治伤员,搜寻和营救生还者,并为灾民提供食品。看来是他作为一个将军的直觉,让他发出迅速行动的指令。当天晚上,总统整夜没有合眼,他在思考应对这空前的灾难应采取的战略和行动。

第二天,苏西洛总统抵达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看到现场的真实情况,他感到更加震惊。在伊斯坎达尔机场,亚齐警察局长巴伦萨和军区司令恩当·苏瓦尔亚告诉总统,地方政府已完全瘫痪,因为许多地方官员遇难或下落不明,办公楼倒塌,通信设施,包括电话和手机完全中断。国民军和警察力量有限,因为他们中有许多人也在地震中死亡或失踪,同时很多的装备,包括汽车、摩托车、卡车等,也在地震中损毁。

这天,苏西洛总统巡视了班达亚齐市,并到巴图拉赫曼大清真寺视察。他看到医院里挤满伤员,成千上万间房屋倒塌,堆积如山的尸体开始腐烂。

他在省长办公室召开会议。与会者情绪激动,向他报告灾区情况:房屋设施哪些已损毁,还剩下些什么,以及什么是目前亚齐人民最急需的。没有人敢于预测死亡人数,因为每一个预测都会被接踵而来的消息推翻。

这一天的行程让我感到似乎生活在虚幻的世界里,一个令人恐怖的梦境。在我们参观所到之处,每迈一步,我都必须时刻留意,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踩在被报纸盖着的尸体上。

这里的情况证明,苏西洛总统立即来到第一线,在海啸发生的第二天抵达亚齐的决定是正确的,对政府之后制定政策的过程具有战略意义。

首先,苏西洛总统能亲眼看到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死亡和毁坏的程度。他目睹横陈在道路上的一具具尸体,以及成千上万幸免于难却失去家园的亚齐百姓的苦难。他亲眼看到亚齐的通信、交通、电力、汽油供应、公众服务、基础设施等已完全瘫痪。

由于身在“第一线”,眼前灾难惨不忍睹的景象深深触动了他的灵魂。这种感受是不可能靠在办公室和总统府里阅读书面报告和听取口头汇报可以得到的。

第二,总统的出现可以极大地鼓舞沮丧的现场官员们的士气。这些官员或者因失去亲人、同事,或是因为指挥环节断裂而极受打击。

第三,虽然广播、电视、电话都瘫痪了,但总统的出现很重要,因为它向亚齐人民表明了中央政府的巨大关心和全力支持,以及帮助他们走出灾难的决心。

第四,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苏西洛总统来到“第一线”使他有可能为中央政府制定行动计划,尤其是应急行动,作出必要的评估。

因此,一回到雅加达,总统就立刻召开内阁紧急会议。会上,总统作出正确、明确、可行、符合灾区实际情况的指示:增派军队和警察参加紧急救援,派船到梅乌拉波,派大力士型直升机到亚齐,筹集尸体袋,为找到的遇难者尸体选择集体埋葬地点,运送燃油、食品和洁净水,抢修电力和通信设施,确定难民需要的帐篷数量,增派医生,从棉兰调卡车到灾区等。所有这些成熟的措施都源于总统对亚齐的视察访问。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总统在亚齐的出现给印度尼西亚人民带来重要的心理影响。海啸危机是印度尼西亚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且可能是世界现代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从直升机上,我目睹几百公里长的亚齐西海岸已被夷为平地,没有人,也没有房屋幸存。20万人瞬间失去生命,一部分尸体被发现,一部分被大海吞噬,50万人成为难民。全国人民,父亲母亲,男女老幼,富有贫穷,城乡居民,都在为发生的一切惊叫、不知所措、担忧和哭泣。

在这混乱的时刻,知道有一个人在黑暗中正在带领他们,并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他们的总统在海啸发生的第二天就来到第一线,来到亚齐,对印度尼西亚人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我联想到苏西洛在宣誓就任总统几天后说的话:“迪诺,将来你陪我到全国各地去,会很累的。我必须亲眼看看我们百姓的情况,尤其在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迪诺,做领导的,其实就是作出决定。你肯定听说过:要快速察看,快速决定,快速行动。”

还有一个侧记:当苏西洛总统在班达亚齐市的时候,阿明·赖斯也在那儿。在机场,阿明·赖斯用激动的语气说,他在印度尼西亚和世界面前感到“羞愧”。看来,他对当时的救灾行动感到不满。他的话立刻传到世界各地。其实,当时总统已经来到灾区现场,召集幸存的地方政府官员、军队和警察负责人,给他们鼓劲,并对他们作出具体指示。在苏西洛看来,“这些指示本应该由县长和乡长作出,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当时已经无法履行他们的职责了”。P4-7

序言

之所以撰写本书,是因为有一天当我整理书桌的时候,在抽屉里发现了一些苏西洛总统手写的备忘录。苏西洛总统经常会在内阁会议上给部长和助手写一些备忘录,内容大体是指示、备注或者要求查找相关信息。

整理这些备忘录时,我意识到,这不是普通档案,而是重要政治时期的“指纹”,日后将会成为院校学生学习的材料。苏西洛总统的手写稿件无处不在:在各种各样的决策中,演讲中,措施中,思想中,行动中,思想斗争中。所有这些,虽都是历史的印迹,但仍然历历在目。正因为如此,我才有了将这些写成日记来重现总统府所发生的往事的想法。

在编写这本日记的时候,有一个主题越来越清晰闪现在我脑海里,那就是有关领导的问题。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我们国家的大部分问题都和领导因素密切相关。有了好的领导,危机就会得到化解,冲突就能解决,国家也会不断进步。相反,没有好的领导,贪污腐败就会泛滥,经济下滑,改革后退。因此,领导的好坏会成为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

1945年宪法对总统候选人规定了起码条件:候选人必须是自出生那天起就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公民,而且精神和身体健全,能够担负总统和副总统职责的人。

在实践中,宪法规定的这些条件只是让候选人有机会站在参加竞选的大门口。而在这扇大门的背后,一位印度尼西亚总统会发现自己将要领导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在21世纪飞速发展和变化着的世界中,这个正被剧烈的变革浪潮冲击的国家有成千上万个复杂的问题等着他去解决。

在这一点上,有能力的印度尼西亚总统必须拥有许多宪法中没有规定的特质:善于决策,果断,有成熟的判断力,有高智商,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风险,适应性强,有敏锐的直觉,关心各种问题,有坚强的意志,能够自我反省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能够分清轻重缓急,能坚持不懈寻找解决办法,能够看清时代的变化和世界的发展方向,具有适应能力和优秀的品质等。

换句话说,也就是成熟、复合型、多层次的领导人,而不仅只会大嗓门说话和握紧拳头煽动民众情绪。显而易见,不是要民众适应领导人,而是领导候选人必须顺应人民的愿望和时代的要求。

本书的内容是我在苏西洛总统手下工作期间,各种场合中的领导人日记集。我称之为领导人日记,是因为书中所有的故事,无论严肃的,还是轻松的,都和领导学问有关,从海啸危机到亚洲杯,从燃油补贴到伊斯兰会议组织峰会,从气候变化到芒果果篮。

本书中的领导学问课程分为六章,反映苏西洛总统方方面面的领导艺术:1.领导应对危机;2.领导应对变化;3.带领人民应对挑战;4.在决策中发挥领导作用;5.在世界舞台中发挥领导作用;6.领导自己。采用的方法是演绎推理,即从所选的案例中得出结论,而不是把理论强加于案例。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有几件事对我很有帮助。首先,苏西洛总统非常重视日常工作中的领导因素。因此,我不缺少可以用做案例的材料。

第二,苏西洛总统非常喜欢同助手们谈论有关领导学问的话题。他经常从领导学方面研究一些问题,比如亚齐冲突和反贪污等等。

第三,我有特殊的机会从内部和外部进行观察。每一位领导人都有外在和内在的一面。虽然内心正在作着激烈的斗争,外表看起来可能很镇静;表面上说着胜利和成功的话,内心却在思考可能发生的后果。苏西洛总统外在的方面,媒体已经有很多的报道,而鲜为人知的是发生在背后和总统办公室里的故事。我有幸占据了“历史课堂里的最佳座位”,能够从总统身旁和身后观察他,“解读”他的面部表情,看他在流汗,跟随他的思路,试图理解他所冒的风险。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有助于年轻_代培养领导直觉,我注意到领导文化还没有完全植根于我们的社会之中。有关领导学问的书籍还很少,对有关领导方面的研究和培训,还很少出现在大学课程设置中,也很少在各部门培训中看到。在官员的提拔方面,还没有把领导能力的因素放在优先的地位。同时,还有很多政治家,“权力”思想和“唯我”思想严重,其结果是扼杀了他们成为举足轻重领导人的能力。

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有助于使社会大众相信领导因素在培育印度尼西亚民主中的重要性。我这里所说的民主,不是苏加诺总统曾经奉行的“指导下的民主”,而是拥有许多出色领导人的民主。我坚信,不论有多么了不起,但凭一个苏西洛不可能改变印度尼西亚国家的命运,除非得到各部门和各级可靠的领导队伍的支持。从历史的角度看,苏西洛总统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是否具有帮助培养这个领导队伍的能力。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印度尼西亚才能成为先进的国家并拥有成熟的民主。

有很多国外的同事说,自从金融危机和2000年政治危机结束以后,印度尼西亚又回到了“一个正常领导人治下的正常国家”。我对他们说,这还不够,我们需要的是“领导一个特殊国家的非凡领导人”。

对任何一个人的领导总会有争议,更不必说如果这个人是一位总统,或者是总理,或者是那些属“世界级范畴的领导人”。同他的前任——苏加诺、苏哈托、哈比比、瓦希德、梅加瓦蒂——一样,公众对苏西洛总统的评价也各种各样。有赞扬的,有批评的。有一些人认为苏西洛总统犹豫不决,行动迟缓,不果断,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苏西洛总统理性,缜密,温和,因而能够作出正确的决定,采取正确的行动。

本书当然无意介入这些争议,而是想如实记录苏西洛总统履行其职责的领导能力。实事求是,有什么说什么。这也符合我为写这本书征求苏西洛总统允许时他对我的嘱咐。苏西洛总统对我说得清楚:“迪诺,如果你想写我的思考和行动,请客观些。把真实情况写出来,讲述我正在做和我做过的,这样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我是以纯洁的心灵来写本书的,当然还有团队的帮助。我要感谢给我很多帮助的团队:阿尔·布希拉·巴斯努尔、伊万‘诺维安托、萨努西·伊斯梅尔、安达鲁西亚.德维、苏阿尔加纳·布林加努、加乌哈尔·阿里芬、兰得里.苏比扬托、阿斯塔里·达努维、尼·鲁赫·普图·卡奥萨、阿布洛尔·里兹基、杜迪·阿农·安丁迪托、昆图尔.桑托索、兰斯·布拉曼迪约、爱得威诺·塔斯、钱德拉.拉赫玛迪拉、穆尔万托和丹尼克·苏加尔亚。我也要感谢总统的副官们:穆尼尔上校、迪迪特·赫尔迪阿万上校(退役)、巴古斯。普鲁希尔托上校、普图·艾可·巴尤森诺督察,也感谢总统的私人秘书艾迪万·普拉伯沃上校和他的助理古斯丹多·维迪阿莫可中校。当然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罗萨·赖依,是她始终鼓励我,并参与本书的校对。我同时还要谢谢我的父亲哈希姆·贾拉尔教授,他也参与本书的校对,感谢我的母亲祖尔妮,感谢他们永恒的爱。

有一件小事请注意:在这本书的末尾,您可以写下您对于印度尼西亚领导的看法。您可以在下面三个主题中选择一个:一、民主时代下的领导艺术;二、全球化时代的领导艺术;三、21世纪的领导艺术。我相信,会有很多未来的领导人对这些话题有独到的见解。

最后,谨将此书献给全国所有公务人员和那些渴望得到启发的年轻一代。通过阅读本书,希望您能够得到有益的启发,就像我每天在总统府工作时感受到的一样。

欢迎阅读!

迪诺·帕迪·贾拉尔博士

后记

阿兰·格林斯潘在卸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后,曾被问及是否在其数届任期上觉得工作不堪重负,格林斯潘答道:“在过去的每一天里,我都如临深渊,步履薄冰般小心翼翼。”

作为总统的特别助手,我深切地体会到格林斯潘的心境。像我这样一个做政治学者的人来说,没有任何能够超越我对于国家权力的效忠,每时每刻我都在亲身经历并感受着历史的轮回。

不论是哪里来的客人到印尼,呈现在他们眼前的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总统府:雄伟、神秘,深不可测。维玛尔·韦托莱毫不讳言他对于前总统阿卜杜勒·拉赫曼·瓦希德先生的敬意。正如他将那本自传起名为《无悔》一样,他对在瓦希德担任总统期间辅佐其工作感到非常荣耀。除去这份自豪感,在离开总统府的那一刻,他甚至担心自己是否做得足够好。

我平生第一次与苏西洛共事是在2000年他赴华盛顿访问期间。那时,他还是Menko Polsoskam,而我当时是在印尼驻华盛顿使馆担任政治参赞。

……

但是对于我来说,苏西洛总统和他夫人安妮给予我和我的妻子,当然还有她腹中胎儿的关照让我感动不已,令我永生难忘。的确,在领袖艺术当中,忠诚在上下级之间是相互的。

作为一位我所尊重的长辈和我婚姻的见证人,苏西洛总是非常兴奋地回忆起为我的孩子起名字的事情。阿莱克斯起名叫沙拉斯瓦迪,柯亚努起名叫维布瓦纳。当我的第三个孩子柯鲁降生时,苏西洛跟我说:“迪诺,我真的很抱歉,我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只能给一个家庭里的两个孩子起名字的。”

苏西洛的确是一个在与身边人相处中非常有原则的人。那之后,我为了给柯鲁找一个合适的名字而发愁不已。在搜集到的数十个名字摆在我的面前时,我纠结了很长时间,也不能给柯鲁选一个合适的名字。一次偶然间,我妻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跟我说:“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名字,老公,就叫柯鲁·苏西洛瓦迪·贾拉尔!”

至今我也相信这个名字来得是如同上天安排一般。

书评(媒体评论)

我很少读过如此引人入胜的有关领导艺术的印尼书籍。书中所讨论的话题,都是我们年轻的思想家和领导者很少涉及的。所以,我认为,这本书值得所有的印尼领导者或者未来的领导者好好研读。

阿里·阿拉塔斯—1988年—1999年时任印尼外交部长

在书中,总统贴身秘书迪诺记录和讲述了苏西洛总统日常决策和行动的生动细节。书中所讲授的每个道理,都值得我们年轻的一代和每位武装部队士兵学习和吸收。

恩德里亚托·苏塔尔托将军—2002—2006年印尼武装部队司令

本书回顾了已经被部分社会阶层消化吸收的苏西洛总统的领导艺术,一种在艰难的社会转型期里通过民主选举当选的领导人的民主领导艺术,是迪诺先生对苏西洛总统心灵深处的严谨观察和剖析。

赫尔马宛·卡尔塔加亚—世界营销协会主席

普通老百姓没有太多机会接近和观察一位为了民族的繁荣昌盛勇于面对各种挑战的苏西洛总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迪诺先生给我们带来了启发和教训。那些想在领导领域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苏西洛总统的耐心和成就证明:“领导是一门艺术。”

三蒂亚戈·乌诺—印尼青年企业家协会总主席

这本书自始至终引人入胜。这本由苏西洛总统杰出发言人迪诺·帕迪·贾拉尔撰写的书非常特别,因为他并没有试图去解释政策变化背后的各种证据,而是讲述决策过程当中细节。这本书有助于我们理解印尼政府政策决策过程当中的各种细节。

穆罕默德·差提布·巴萨里博士—印尼大学经济系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这是在印尼关于领导艺术的最好的一本书。

维姆·汤基里森—环球媒体集团CEO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能者无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印尼)迪诺·帕迪·贾拉尔
译者 李树坤//王伟光//王鑫//黄晓芳//辛睿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94148
开本 32开
页数 4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3.427=6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1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56:13